第38章 攤牌(入V首更)

第38章 攤牌(入V首更)

這是薛攀第二次被林如海蹲守了。

上一次還是在金陵城甄家,康師傅南巡的行宮裏,是一個傍晚。

這一次卻是在京城榮國府,賈家的後花園子裏,是一個早上。

上一次林如海就問了薛攀一件事,那就是要不要走仕途,入朝為官。當然被薛攀給當場婉拒了。

這一次,看着林如海的表情,想來也是有正事兒要說。

還是時候短不了的那種。

誰能夠拒絕一個想要跟你認真說事兒的林姑父呢?

反正薛攀不能。

薛攀嘆了口氣,非常主動地走過去,對着林如海拱手施禮:“蟠兒見過林姑父,姑父可是有事要同蟠兒說?”

林如海笑道:“蟠兒果然聰慧過人。”

薛攀苦笑:“非也,非也,主要是姑父您這也表現得實在太過明顯了……您說咱們是去您那兒說話,還是我那兒?”

見薛攀如此配合,林如海笑得愈發愉悅,卻并沒有接他的話茬兒,而是話鋒一轉,說起賈珠來:

“這兩日蟠兒救治珠兒辛苦,自當好好犒勞一番才行。不過珠兒到底才醒,暫且不好勞動榮國府諸人,只好略等幾日再說。故此姑父我這才總算有幸從你的姨丈大人、我的存周兄那裏讨到了這麽個好差事,先護送咱們大神醫薛大爺回府歇歇。”

噗,不是吧?

沒想到林姑父竟然還是個隐藏段子手啊,這小話兒說的,咋就那麽好玩兒呢?

Advertisement

薛攀直接被逗笑了,笑過之後,卻細思恐極——暗道這林姑父果然厲害,明明是件客套講禮的事兒,他卻偏偏能說得像是他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讓聽他說話的人心裏太過舒服,導致根本無法拒絕。

再細細一想,這位林姑父明明早看出他薛攀不想再在榮國府多呆,卻不動聲色地用這種法子幫他達成了目的,不但連辭行都省了,甚至還讓賈政等人感恩戴德。

更加不要說,這位林姑父也順便能夠用這個方法達成了能夠安全、安靜、不被打擾地跟薛攀長談的目的。

明明這才是他真正的、最重要的目的好吧。

三句話,讓一切按照姑父的意思來進行,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也就難怪,這位林姑父能夠從滿朝那麽一堆人才裏頭脫穎而出,成為康師傅的心腹之一呢。

不服真的不行。

薛攀由衷地對林如海這一手兒處事方法感到佩服,然後就跟在他身後上了賈家的馬車——既然是幫賈府辦事,那肯定要使喚賈府的人和東西嘛,不然人家怎麽好意思讓林姑父親自幫忙啊。

就一個字,絕。

薛攀跟林如海一起坐着馬車回到了薛家宅子,一路上時不時的也閑談幾句,但也只是閑聊而已,一句要緊的話都沒有說。

畢竟這馬車是榮國府的,趕車的夥計也是賈家的人,薛攀跟林如海雖沒商量,但十分默契,根本不可能在這時候說什麽正事兒。

等到了薛家宅子,薛攀立刻賞了送他們回來的賈家下人幾吊大錢做“辛苦費”,又叫了人好好安排他們吃飯,這才請林如海入內,準備安排飯食招待這位姑父大人。

林如海也不着忙,薛攀招待他什麽,他就一概笑眯眯地接受,兩人酒足飯飽之後,又一路到薛家花廳歇息閑聊。

薛攀屏退了左右,不要一個下人服侍,而是自己親自奉茶。他知道林家一向講究,故此先服侍林如海用清茶漱過口後,又上了明前龍井,這方才是吃的茶。

林如海笑着看薛攀忙活,對他這些殷勤有些訝異,卻也并不推辭,等到薛攀奉上龍井,他接過來輕品了一口,也只說了聲“好茶”,仍是不肯先開口,薛攀嘆了口氣,終于撐不住,率先笑道:

“姑父真是好沉得住氣啊,巴巴繞了這麽大個圈子想這麽個巧法兒親自把侄兒送回來,侄兒也都早早把人支走了,又親自服侍姑父吃了茶,就等着姑父示下呢,姑父倒是什麽話都不說了。”

林如海笑道:“正所謂‘客随主便’,既然到了蟠兒這裏,還是應當等蟠兒先開口才是。”

薛攀無奈嘆息,兩個人又相互開了兩句玩笑,林如海總算收了玩笑的心思,正色道:“蟠兒可知,姑父今日尋你何事?”

薛攀也正色回應道:“想是同姑父此番升任揚州鹽政之事有關?”

林如海嘆了口氣,似乎對薛攀這個回答毫不意外:“蟠兒果真是比姑父想象之中的還要聰慧……你覺得此事是好是壞?”

他問得似乎很是随意,但薛攀卻知道,這便是另外一種“考校”了。

跟上次在榮國府花園子裏頭那個春日即景詩的考校不同,那次林如海充其量就是看看他們這些年輕人的文思、詩才,說是考校,其實跟玩兒也差不多。

但是這次,卻是更加複雜的、真正意義上的“考校”。

薛攀有種預感,這事兒可能跟康師傅接下來幾年的想法有關,甚至還會關系到那件大事。

畢竟,林如海選擇的這個時機簡直太巧合了——他們兩個人一起進京,林如海述了職,薛攀辦了事兒,偏偏兩個人前後腳都升職了。

林如海升職成了揚州巡鹽禦史,薛攀更是從個世襲戶部挂名兒小官,一下子成了帶禦前行走頭銜兒的禦前侍衛。

雖然品級不高,好歹不是沒有品級的挂名兒了。

當然,這也不過只是說着好聽,他也不可能留在宮裏當差——至少最近兩三年沒可能。

一來是他孝期還沒過,二來,江南那邊兒的事兒還沒處理完,就算他想留在京城,恐怕康師傅也不肯的。

所以,薛攀在京城處理完事務之後,過不了多久肯定也是要回金陵城的。

而金陵、姑蘇、揚州,原本離着就不遠。

莫非林如海這意思,甚至是康師傅背後的意思,是要他這個“聰慧”的小侍衛幫忙在江南辦些大事兒麽?

這麽一想,也并非沒有可能。

江南素來是富庶之地,鹽政這塊事務那可是大肥肉。整個江南可以說一向都是甄家的地盤。

雖然甄家并沒有出現在金陵“護官符”裏,那并不是說他們家比不上賈王史薛四家,反倒是因為他們家太“大”了,區區“護官符”已經裝不下了。

鳳姐兒都曾經說過,他們王家只接駕了一次,但是甄家接駕了四次,可見其實力之強大,恐怕四大家族加起來都比不上人家。

大家的重量級相差太遠,再排在一起就不合适了。

所謂的“無冕之王”,應該也就是這樣了。

但是他們家的錢,當然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關于這一點,連賈府的老嬷嬷都知道,那是“拿皇帝的往皇帝身上使”,不然誰有那麽多錢買那個虛熱鬧去?

既然要在皇家撈錢,又坐擁江南這麽富饒的地方,那還有什麽比鹽務更撈錢的東西?

這麽一來,所謂的揚州巡鹽禦史,可不就巡查到他們甄家去了——原著裏頭的甄家好像也是沒過幾年果然就被抄家了,難說是不是有這個原因。

正所謂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林如海這一去,那可真是……

難怪原著裏頭林家一家子沒幾年就全折進去了。當然了,說的都是病逝,但真的就是那麽巧,一家子都紮堆兒生病嗎?

……

想到這裏,薛攀悚然而驚,看着林如海的目光愈發凝重了起來。

林如海見他神色有異,心中愈發欣慰,面上卻仍是帶着淡然的微笑,一雙眼睛看着薛攀,卻如同能夠看透他的所有內心想法一樣,即便薛攀實際年紀并不是十一二歲的少年,但是在林如海這種目光之下仍舊有些扛不住……

應該說不愧是禦史大人嗎?

果然是目光如炬啊。

行吧,都說自古禦史不好當,一個好禦史更是難做。

他們身為“天子耳目”,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可以說權力是非常大的。

雖然看着風光,做的事兒也堪稱利國利民,但是難免得罪權貴,一個不小心就會搭上全家性命,真的很不容易,算是個高危職業。

林家的悲劇如果真的是這個原因,哪怕只有一點兒可能性,他也不能坐視不管啊。

薛攀嘆了口氣,決定還是結束這種猜啞謎一般的對話,直接跟林如海攤牌——都是自己人,就不那麽繞彎子了,有話直說就是。

他略一思忖,就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将他的觀點全都跟林如海說了。

包括康師傅為何要讓林如海去揚州,去了之後要幹啥,可能會遇到什麽困難,都抖落出來。

幾乎是在薛攀說到關鍵點的同時,林如海的面色就變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打斷薛攀,薛攀也沒有停下來。

說都說了,那肯定還是要說完才行。

反正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這樣,省事兒,也刺激。

果然,等薛攀說完了自己所有的推斷,并且明确表達為林如海一家人的安全擔憂的時候,林如海終于嘆了口氣,緩緩開口道:

“沒想到蟠兒你居然已經能夠看到這個程度——不愧是薛世兄之子,當真是青出于藍而遠勝于藍啊。”

對于林如海的這句稱贊,薛攀連謙虛都懶得再謙虛,只看着他滿臉的擔憂之色,就差把“姑父我好擔心你們全家安全”這幾個字兒寫在腦門兒上了,弄得林如海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半晌才緩過一口氣兒來,嘆息着道:

“蟠兒不要這麽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事情也未必如你想得那般嚴重。”

他一邊兒說,一邊兒端起茶來喝了一口,然後壓低了聲音,同薛攀說起這次入宮,康師傅屏退了左右,跟他單獨密談時候的叮囑。

薛攀瞪圓了眼睛,暗道,哇撒,跟康師傅的一對一絕密談話內容啊,這是可以免費聽的嗎?

不過聽着聽着,他就顧不得再插科打诨了。

因着這場談話還真的有點兒東西——果然康師傅是準備對着甄家下手了。

這原也難怪,因着甄家的确是太富貴了。

富可敵國就是這個意思吧,你一個臣子,搞得像是比皇帝還有錢,這合适嗎?

皇帝又不傻,難道不知道你的錢是哪裏來的?

會被查辦那是遲早的事兒。

不過應該也還是沒有那麽快,至少還是會留個幾年——甄家的老太妃還沒過世,不看僧面看佛面,這位姑奶奶沒走,康師傅他一個晚輩兒也不好對長輩的母家動手。

但是相關的罪證麽,倒是可以先收集起來。

運氣好的話,甚至能夠逼着他們家先還上一部分錢。

抄家清算什麽的都不急,甚至可以留給新皇動手。

大約是認可了薛攀的能力,林如海對他說的這番話也是簡明扼要,清晰明了,一句廢話都沒有。

薛攀聽完,也不得不承認,眼下對林如海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正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康師傅看中了林如海,将江南這個差事交給了他辦,那麽他根本不可能不接。

不接弄不好當場就死了,接了倒是還有轉圜餘地,所以說,升職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兒啊。

所以,他這個禦前行走的小侍衛,應該也不是純純吃閑飯的吧?

想到這裏,薛攀正打算問問林如海,康師傅對他是不是也有什麽配套的安排,卻不料林如海也正好開口,提到了這個問題:

“蟠兒你可知道萬歲爺為何賜你做禦前侍衛,領禦前行走?”

薛攀心中一動,卻還是搖了搖頭。

今天他已經說得太多了,完全超出了一個普通皇商之子該知道的範圍,再說下去,恐怕即便開明如林如海,也要認為他“多智而近妖”了。

果然他這一搖頭,林如海又笑了,不過這一次,他還是沒有直接給薛攀答案,而是又話鋒一轉,問起了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蟠兒,你覺得太子和諸位阿哥如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