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居
第61章 新居
林如海聽得賈敏如此說,自是欣然同意。于是衆人便就收拾一番,離開了盤桓許久的涼亭,起身往隔壁府邸而去。
說是隔壁府邸,其實兩家前後都有角門相連,更像是一個府邸的兩個院落,實在是非常适合他們這樣的兩家比鄰居住,相互照應。
因着衆人是在林家花園中閑坐,故此起身之後,便直接從花園中的角門穿過了花牆,進入了隔壁府邸的花園之中,果然又是另一番天地。
雖然只是一牆之隔,但這隔壁的園子又跟林府的不同。
如果說林家的園子是溫婉別致的江南煙雨,那麽這隔壁的園子就像是活潑俏麗的秦淮嬌娘。雖然因着季節關系,還并沒有什麽新鮮的顏色,但是布置巧妙,一眼看去就覺得神清氣爽,讓人心情頓時就舒暢不少。
假山奇石,奇花異草自不必說,最妙的是,一彎碧水從林家蜿蜒而過,流過花牆,流入這邊兒園子裏,九曲十八彎,将這一方小小的園子裝點得十分雅致,實在是巧妙之極,定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一見到這園子,薛姨媽和寶釵便欣喜不已,薛攀也不免贊嘆了幾句,順口問了林如海一句:“不知這園林出自何人手筆?”
林如海笑道:“這宅子原是上任巡鹽禦史的私人府邸,聽聞是本地鹽商們專門請了名家來設計的——似乎是叫做‘山子野’的罷。”
薛攀一聽這個名字,就立刻明白了。
山子野麽,這個人薛攀還真知道——不就是現下最有名設計大家嘛,原著裏榮國府那個大觀園,就是這位大師設計的。
沒想到他老人家早年居然還在揚州設計過這個宅子,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難得的緣分了。
名家出手,當然必非凡品。
薛攀跟着薛姨媽和寶釵,在林如海和賈敏的帶領下,開始從宅邸後邊兒這個花園子起,往前頭內宅,再前頭的外宅,一路看了過去。
剛剛站在兩府交界的地方看時,薛攀就已經覺得這花園子十分漂亮。真正走在裏面之後,才發現,這花園設計的巧妙,跟隔壁林家花園的那種十步一景的程度也不相伯仲。
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是這園子也是典型的江南園林的式樣。
Advertisement
只是相比隔壁林家的溫婉別致,這邊兒多了不少更加靈活巧妙的小心思。
比如,走幾步路之後,會發現一條小路從奇石假山之下穿過。
轉過假山,又會發現,旁邊兒半山腰上有個小小的涼亭。轉頭登上石頭臺階兒,上得山去,坐在涼亭之中,不但有微風習習吹過,還能俯瞰整個園林的景色。
從涼亭下去,卻是一條長長的堤壩,正好圍着一池荷花。
池子旁邊兒又依着水勢修建了些欄杆,上面裝點着簡單古樸的雕花,美觀大方不說,還十分和諧自然。
此時已是農歷四月,荷花長勢不錯,有幾個性急的,已經冒了頭,頗有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思,只是還沒有什麽蜻蜓來立上頭。
可巧這零零星星的幾點顏色都很淺淡,就不知道是原本就如此,還是礙着他們薛家薛老爺去世不滿一年這個事兒有意為之了。
總之,是又好看,又不至于失禮,想來是有賈敏這個林家主母的手筆了。
雖然是看房子,但是因男女腳程不同,衆人之間慢慢就拉開了差距。
林如海跟薛攀漸漸走到了前面一點兒,賈敏、薛姨媽走在中間,寶釵和黛玉走在最後,六個人分成了三組,各自看各自的,雖然離着都不遠,但俨然已經“各自為政”起來。
六個人前面和後面都是林家和薛家的下人,雖然人數不少,卻都十分規矩,并沒有人大聲喧嘩。
可見兩家的規矩都是極好的,兩邊兒的主人家也都相互對對方的治家有方暗自贊不絕口不提。
女眷們自在後面邊賞園林風景邊說私房話,林如海和薛攀卻一路走一路又忍不住說起公事來。
當然必要的開場白還是得有的。
從荷塘邊兒走過之後,林如海擡腳走上一條玉帶橋,轉頭問向薛攀道:“蟠兒覺得這園子如何?”
薛攀笑道:“自然是美不勝收,十分之好。”
林如海笑道:“只怕跟金陵城薛府的十之一二都沒法兒比。便就是京城的薛宅,也比這強了太多去了。”
薛攀嘆息道:“金陵城薛府有金陵城薛府的不好之處,京城薛宅也有京城薛宅的不足。倒是這個小宅院,清靜漂亮,最重要的是有個極好鄰居,那便就是極好的了。”
林如海聞言哈哈大笑,連連道:“怪不得萬歲爺喜歡蟠兒喜歡得不行,又是賜你侍衛之職又是賜你領禦前行走,黃馬褂兒都恨不得賞賜兩三件,別的不說,就是這張小嘴兒,實在是如同抹了蜜一般甜。”
薛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姑父又在拿侄兒取笑了——這明明是大實話,怎麽姑父竟不信呢。”
林如海又笑了一陣,這才領着薛攀下了玉帶橋,穿過一片紫藤蘿花架,一叢蘭草、幾杆茂竹,總算是到了內宅所在。
山子野充分利用地勢、水勢将這不大的花園子弄得頗有些暗藏乾坤的意思,饒是林如海和薛攀腳程不錯,也走了一盞茶的時間才走完。
至于賈敏、薛姨媽她們那些女眷們,因着邊走邊聊、便賞景色便歇腳兒,更是走個一頓飯的功夫都沒有問題。
林如海和薛攀遠遠看着女眷們興高采烈地賞花看景、聊天談笑,都十分默契地轉過頭準備先走。兩個人一前一後穿過一扇月亮門,便就是到了內宅的地界了。
這邊兒的府邸跟林家那邊兒相比,占地大小相差不多,都是小巧精致的類型。
內宅部分統共分了三四個小院落。
主院正房是占地最好最大的,裏面的設計也是十分精巧,薔薇架、瓜果園、錦鯉池,頗有些錦繡田園的意思。廂房裏甚至還有個小小的佛龛,這倒是很适合喪夫不久,仍然需要些精神撫慰的薛姨媽。
論理她也本就該住在正房正院兒,這才符合孝道人倫。
林如海帶着薛攀在這正院轉了一圈兒,簡單一番介紹,薛攀就對這房子十分滿意,準備安排薛姨媽住在這裏。
從正院的角門出去,便就是另一個次大些的院子。
這院子雖然小了些,倒是雅致精巧許多。院內種植了很多奇花異草,又有些漂亮的花鳥魚蟲,很有生活氣息。
連花兒都同前個院子不同,有些蘭草、梅花、芍藥、月季等,很明顯是個閨閣小姐繡房的配置,留給寶釵居住是最合适不過的了。
另外兩個院子雖然也很是精致,但是都沒有這兩個這麽有特點,倒是可以用作待客的客房,或者改做書齋、繡坊之類都沒有什麽問題。
林如海一一都指給薛攀看了,薛攀也一一點頭應了,雖然沒有多說什麽,但心中已經對這些院子房舍如何安排都有了想法。
內院就這四處小院落房舍,薛攀和利潤怒火兩個人都是男子,也沒有多大的興致細細看這些院落——畢竟要住在這裏的是薛姨媽和寶釵,她們怎麽安排,自然由着她們的喜好來。
林如海和薛攀都不是那種特別典型的封建大家長,不會幹涉女眷們的自由——這倒是又有些“英雄所見略同”,兩個人少不得又有些惺惺相惜起來。
他們兩個人迅速把內宅的院落房舍都過了一遍之後,就完成任務一般地從一道角門穿了過去,進入了外宅的範圍。
說是外宅,但其實不過就是一個大院落外加兩三個小院落。
外宅的占地并沒有內宅大,穿過角門後,是一個大院裏零星分散着幾個房舍,大概是可以做些仆役居住的地方。
也可以停靠些車子、貨物。
薛家那些從金陵城帶來的東西,現在就放在這裏,裝了好幾大車,有幾個薛家的夥計看着,見薛攀和林如海過來,連忙行禮。
薛攀和林如海都笑着應了,林如海便就吩咐管事的叫他們先去吃飯。早有林家的管事上來回道:“才又去了一批了,這批是吃過飯才換他們下來的。”
薛攀便忙借機道謝,林如海笑着擺了擺手,叫他不必見外,兩人便就繼續往前走去。
穿過這個大院子,又另外有兩三個小院落。
其中一個比另外兩個稍微大些,裏面有三四間房舍。一個正房,三間廂房,正好分別可以用作待客、休息、讀書、處理事務之用。
薛攀也不挑揀,當場就選了這個院子作為自己以後的居所。
一來這個院子地方大些,功能也比較齊全。
二來,則是這個院子離着內院最近,旁邊兒又有個角門可以通着隔壁林府。
林如海的書房也恰好就在隔壁府裏這角門不遠處,若是兩人有什麽公務要商談,也是便捷得很。
甚至聊天聊晚了也不怕,只要派個人守在這角門,便就可以安靜地相互往來,十分方便。
看過了這個院子之後,薛攀當場就跟表示自己以後就住在這兒。
林如海也十分高興,連連表示,那感情好,以後他們兩個人少不了要經常商談公務,薛攀願意住這個院子那也是再好不過的了。
看完了這個院子後,就換了下一個。
這個院子離着薛攀選的那個也不遠,只不過面積略小,還有些清幽偏僻。
好處是,這個院子離着府邸外頭很近,進出都比較方便。還不用走大門,出了院子不遠處就是個角門,出去就是府邸外頭的巷子,很是便利。
更好的是,這院子後頭是一大片空地。林如海解釋說,原本這塊地是要種植些花草樹木,但是因着上一任犯了事兒,走得太急,這宅子建好了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好細節,便就暫時空在那裏了。
好在以後有空可以慢慢來,薛攀有什麽想法都可以直接找人來做。
林如海說的很是,但薛攀卻覺得完全不用。因着這裏空着倒是正好可以用作練武場——是了,他一看,就覺得這個院子給柳湘蓮暫居是最好的。
這位小哥兒從上次跟薛攀在金陵城分開之後,就一直還沒有露面,不過他既然答應了薛攀要來幫他,那肯定不會失信的。
柳湘蓮為人最是講究義氣,肯定不會做出這種違背諾言的事兒,所以房子還是先給他留好了比較好。
也是趁着這個功夫,薛攀跟林如海講起了柳湘蓮。
林如海聽了,也不由得啧啧稱奇,聲稱也想要一睹這位柳公子的俠義風采——他甚至還透露,他們林家原來同理國公柳家老爺子還有些交情,若是柳湘蓮在柳家若是有什麽為難的事兒,他說不定還能幫上點兒忙。
這就……完全是意外的驚喜了。
薛攀當即替柳湘蓮先謝過了林如海,一面也暗自留了心,想着若是有什麽可以幫忙的,倒也真的可以幫一把,反正已經結拜了,算是自家兄弟了,兄弟好,不就是自己也好了嘛……
說着話兒,兩個人到了最後兩個院落前面。
林如海看着這倆院子,倒是不知道要如何介紹才好了。
薛攀倒是看出來他面色有異常,但是卻也不說破,只笑道:“走了這半天,林姑父累不累?不然咱們往前面那個院子裏坐着歇歇吧。”
林如海一看薛攀如此善解人意,不由得嘆息了一聲,欲要說些什麽,還是沒有開口,沉默半晌,還是點頭同意了,兩個人便就往前走,在前面的院子裏坐了下來。
早有林家的下人上來布置茶點,林如海端起茶喝了一口,終于下定了決心,開始跟薛攀細細說起了這院子的情況。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周末愉快,哈哈哈,今天又回來晚了,差點兒沒趕上……修了修細節。這周末兩天争取都日個萬試試,捂臉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