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解語花

第65章 065 解語花

袁春得了皇帝賞識,欽點入禦書房侍奉筆墨這事兒,委實讓賈家又高興了好些天。

雖然這已經不是賈家第一次發生值得慶祝的大好事兒,但這卻是近期所有好事兒裏頭最讓人高興的一件。

而且因着這樣,倒是愈發顯出了一種“錦上添花”、“節節高”的好兆頭來。

這對之前已經明顯出現走下坡路趨勢的賈府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因為最近賈府的确像是忽然走了好運,好事連連起來。

好似從去年的八月份起,賈家,特別是榮國府的好事兒就是一樁接着一樁。

先是袁春入選公主侍讀,成為了宮中女官,不但得了公主和繼皇後的賞識信任,甚至還得了伴駕南巡的機會,這在賈家整個兒的歷史上,算起來還是第一回。

若是說入宮為妃,其實賈家之前幾輩的姑娘裏頭也曾經有過幾個,但是都是平平淡淡的,沒有什麽水花兒,不算得寵也不算無寵。

皇帝南巡也是這兩朝才開始的,偏生這兩朝賈家都沒有姑娘入宮為妃。故此,伴駕南巡這種殊榮,袁春絕對是獨一份兒。

而且她是女官,因才中選,不是以色侍人,這就比普通的嫔妃高着一層了。

雖然說這個朝代也是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若是皇家開口嘉獎、公開表示賞識某個女子的才華,那也不能說這不是好事兒。

特別是這個人是袁春的時候,那這驕傲自豪的感覺來的就更加理所應當了。

反正從賈母到賈政,甚至連賈珠、賈蓉這些兄弟子侄們都覺得他們家大姑娘真是太棒了。還是說出去倍兒有面子那種棒。

再來是王夫人喜得麟兒,繼嫡子賈珠、嫡女袁春之後又生下了嫡次子賈寶玉。

不要說他是有着“銜玉而誕”這種神跡的奇跡寶寶了,便就是個普通的小孩兒,那也是榮國府二房的嫡子,在子嗣不豐的賈家嫡系來說,可金貴着呢。

Advertisement

之後是賈珠通過了童子試,成為了一名秀才,正式具備了繼續沖擊科舉大道的資格。這雖然不是賈家的頭一份兒,但是卻是榮國府獨一份兒了。

畢竟大房賈赦那一家子是指望不上了。二房賈政也沒有進學,賈珠就是榮國府唯一的希望了。

隔壁寧國府就算現在再不行,那至少也有賈敬這個乙卯科進士撐着場面,什麽時候說起來那都是不小的成就。

在這件事上榮國府這麽多年一直被壓得死死的,到了賈珠這一輩兒總算是也有讀得了書的人才出現了。

這件事兒本身的意義甚至比賈珠真的靠科舉當官還要重大——畢竟,就算賈珠不走科舉道路,那也可以跟賈政似得靠着祖宗庇蔭謀一個官兒來做,大不了花點兒銀子也就是了。

雖然不夠光彩,但是這兩京中的世家子弟,哪個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兒?

除了少數自己能考上的學霸少年,大家都是這麽幹的,故此也談不上誰笑話誰,最多以後見到那些學霸同輩兒繞遠點兒走就是了。

可是這種情況說的是別人家——別人家怎麽樣都沒事兒,大不了關起門來眼不見心不煩就算了。

然而寧國府可就是在隔壁。一筆寫不出兩個賈字,兩府原本就同出一脈,既然人家寧國府的人能夠考中,那若是榮國府的考不中,就太難看了。

這一定不是資質問題,肯定就是不夠努力了。

因着隔壁寧國府的堂兄賈敬的科舉之路過于耀眼,自家大哥賈赦又是那麽一個不靠譜的,故此賈政作為榮國府的嫡次子曾經也很想奮起來着。

奈何,很多事兒,不是努力了就會有結果的。

總之賈政沒有能夠靠科舉光耀門楣,反倒是靠着他老爹、前榮國公賈代善臨終的遺本被皇帝賜了個官。

對此,作為賈政妹夫兼好友的林如海說的非常委婉,意思是,他妻兄賈政原本自己是想要考科舉自力更生的,沒想到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老爹死了,皇帝體恤老臣,直接給他賜官了。

什麽是高情商發言,這就是了。

明明就是考不上,最後弄成了個可惜沒機會考……可以說是智商情商雙在線了,也就無怪人家能考中探花呢。

畢竟這可要經過殿試,不但筆試成績要優異,面試成績也得牛逼才行。

總之,賈珠中了秀才,讓榮國府的喜悅達到了新高度。這中間還夾雜着賈敏懷孕的事兒,對于賈母來說,更是一大喜事兒。

再來就是袁春這裏再傳佳績,先是雖然沒有參加小選卻直接定了要給後院空虛的四皇子做側妃,跟着是她在公主伴讀之外,又當上了禦書房的女官——這一回就真的是有品級的了。可以說,是整個賈家這一輩人裏面第一個當官的。

連她那個學霸大哥賈珠都還沒有——中秀才固然很值得慶祝,但是那不過只是有了個科舉考試的敲門磚。

具體要當什麽官兒,還是得看能不能通過接下來的考試——秋闱、春闱,殿試,還有那麽多關卡要過,每一關都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委實不能樂觀。

不過這麽一來,袁春倒像是給賈珠他們這一輩人開了個好頭兒——作為榮國府唯一的嫡姑娘,袁春一向都是被全府人當成是錦鯉一樣的存在的。

她混得好了,全府裏的人都替她高興。開門紅,開門紅,一開門就紅了,那後頭的肯定也就跟着紅了。

故此這一回,袁春再次獲得了從正門進榮國府的最高規格待遇。

賈母跟王夫人互相攙扶着,親自出門迎接。

邢夫人也來了,不過卻不敢上前,只在旁邊兒賠笑——高興是肯定為袁春高興的,就是感覺自己有點兒像是局外人,稍微有點兒尴尬。

尤氏攙扶着她那個剛從病榻下來的婆婆胡氏也立在一邊兒給袁春道喜,也算是十分難得了。

袁春連忙上前攙扶着胡氏道謝問安,禮儀完美,無可挑剔。不過幾句話的功夫,就把整個場面料理得十分圓滿,連久病的胡氏都露出了笑容,看着她的眼神充滿贊嘆和渴望。

她甚至一邊兒咳着一邊兒對尤氏道:

“瞧瞧人家元姐兒多好,咱們家要是也有個女兒就好了。”

尤氏在一旁尴尬地賠笑,臉上雖然笑着,但是估計心裏又要把她這個病病歪歪的婆婆吐槽千百遍了——胡氏說得倒是輕松,她兒子賈珍是什麽德性,她自己不知道嗎?

尤氏的情況跟邢夫人差不多,在寧國府那邊兒的地位也挺尴尬的。本來就是賈珍的填房,前頭夫人留下了一個嫡長子賈蓉,今年都七八歲了,已經是占盡了先機。

偏巧賈珍最是喜新厭舊,跟她才成親沒多久,丫頭、粉頭兒的就一個個地往屋裏弄,簡直是讓她一個新嫁娘根本沒有經過七年之癢就直接徹底透心涼了。

然而這麽多年過去,胡鬧了這麽些日子,不但尤氏自己肚子沒有什麽動靜,便就是那些丫頭通房們也什麽消息都沒有。

真不知道胡氏現在說這個話到底是什麽意思。是諷刺兒媳婦尤氏連個女兒都生不出來,還是說她這麽大年紀了,還想要自己生?

袁春一見到尤氏的表情就猜到了她又在那裏暗自打肚皮官司。

這個隔房嫂子的性子一向有些不直爽,袁春雖然理解她的難處,但是到底不太喜歡她的性情。

故此平時她也就是只跟尤氏做個點頭之交,大家客套一番,大面兒上過得去就行了。

好在她應付完了胡氏和尤氏婆媳之後,轉頭一看,就見到這次的迎接賀喜隊伍委實強大,居然連小小的迎春都來了。

袁春心中一喜,總算找到了脫身的法子,立刻就對着迎春招了招手,示意她過來說話。

小迎春見袁春招呼她,立刻高興地撲上來抱住了袁春的大腿,乖巧地跟她道賀。

這二妹妹雖然現在年紀還小,但是言行舉止,已經很是落落大方,像是那麽回事兒了。

這就讓袁春愈發高興了。

畢竟她是見過迎春之前的樣子的。

那個時候,才兩三歲的迎春一個人站在雪地裏,就跟一只被随意丢棄的幼貓似得,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但是現在,不過短短數月,她就已經完全變了個模樣了。

這孩子是剛過了年的時候被接到賈母房裏養着的,這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她整個人的變化已經非常大了。

她之前就是個瑟縮怯懦的小可憐,誰都可以上去欺負她一下,踩她一腳那種。

可自從到了賈母房中,經常跟着袁春一處之後,她整個人都活潑大膽了許多。說話也漸漸條理清晰了,跟之前可以說是判若兩人。

而且她十分感激袁春将她從大房那邊兒撈過來,簡直把袁春當成了自己的親姐姐一樣。

平日裏總是喜歡粘着袁春就不說了,每逢袁春從宮中當差回來,也總見到這二妹妹守在小院子門口等着她,好像一只翹首期盼的小狗狗,可愛又有點兒可憐。

袁春心知這完全就是成長環境的原因。

迎春從小就沒了親娘,親爹賈赦對她不管不問,繼母邢夫人也不怎麽管她,乳母丫頭們見沒有人給她撐腰,就可勁兒怠慢甚至欺負她。這麽幾年下來,她的性子難免就有點兒太過于膽小軟弱。

好在她年紀還小,慢慢教總是能夠改過來的。

結果等到真的把她抱過來養之後,袁春才發現,這孩子比她想象中的要聰明的多,可塑性也很強,不過三歲多,就已經知道并且能夠迅速朝着袁春的做派靠攏,弄得袁春倒真的像是在提前帶女兒一樣了。

袁春見迎春沖過來給她道喜,少不得笑着将她抱了起來,然後又跟幾位長輩告罪見禮,這才回了榮禧堂正廳。

賈政也在那裏等着,對于袁春當選禦書房女官的事兒,也十分高興。不過他這人就是這樣,就算是再高興,也少不得端着些架子。然後再在那裏冠冕堂皇地說上幾句場面話——表揚是不要想的,誇贊更是不可能。

他自己小時候就沒有被他爹榮國公表揚過,父子間的交流主要靠打罵訓斥。到了他成了家長,更是信奉着“謙遜”、“克己複禮”那一套,對待子女都是分外嚴苛的。

連賈珠這種優秀學霸兒子他都能下得了手往死裏打,最大的肯定也不過就是一句“尚可”,還指望他說出什麽好聽的話來,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了。

明明嘴角都止不住上揚了,卻還是嘴硬,要袁春“勤勉、仔細、當好差事”,諸如此類,廢話連篇。

賈政這種口是心非的脾氣,袁春早就摸透了,也懶得跟他多廢話。她一臉淡然地聽着賈政的“訓示”,按照禮數一一答應了之後,告辭出門就算完事兒了。

幸好她是女眷,跟賈政雖然是親父女,但男女有別,也不必日日相見,不然她怕她有一天真的會破功,給他直接照着臉怼回去。

怼回去對袁春來說倒是沒有啥不好,就是可能會讓賈政有些吃不消——之前有幾次她沒忍住,就讓這個便宜老爹有些抑郁,若是再來幾次,說不好他就要直接自閉了。

那就不太好了。

畢竟這諾大的榮國府,外頭往來的事務,還是需要一個人來料理的。

賈政雖然能力不夠出衆,但是勝在老實肯幹,在賈赦、賈珍之流的襯托下,已經算是十分難得了,得好好愛惜才是。

幸好他好哄,只要給足了面子就完事兒。

果然這一次跟賈政的交流也是十分輕松愉快地結束了,至少袁春單方面覺得很是輕松愉快,至于賈政麽……沒事,反正他都習慣了。

等袁春回到賈母和王夫人那邊兒,她們倆少不得對着袁春又是一陣誇贊。

袁春也都習慣了這種事兒。反正比起被誇贊的她自己,好像更高興的是誇贊她的賈母和王夫人,那又何樂而不為呢,聽着并且表示感謝就是了。

不過這一次,除了誇贊,這兩個人還是隐約有些擔憂的。

畢竟這次跟之前單純做公主伴讀不同。

公主伴讀主要就是跟公主郡主打交道,最多就是跟皇後打個交道,相對單純很多。而且她們雖然是皇家的人,但都是女眷,也都是脾氣不錯的,就算偶有差池也不會有什麽殺身之禍。

但是皇帝就不一樣了。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一個不小心行差踏錯,就會引來殺身之禍,還是得千萬小心才是。

雖然說袁春一向早慧,是個聰明懂事兒的,但是這畢竟是在皇帝身邊兒當差,她的年紀也實在是太小了些,賈母和王夫人十分不放心,故此便就一個個地輪番上前跟袁春說一些注意事項。

這兩位都是有诰命在身的,也時常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入宮去拜見,大面兒上的禮儀那是都知道的很清楚的。

這些方面,她們倆都能夠給袁春不少指導,但是具體到怎麽跟皇帝相處,她們倆卻都沒有什麽經驗了。

所以說了半天,其實有用的東西也不多。好在她們倆也不過就是好意提醒,見到袁春自己心裏有數,仍舊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她們倆的焦慮之情總算是慢慢緩解了不少,也就由着袁春自己自去了。

說完了這些,天色已經不早,賈母和王夫人又拉着袁春閑話了幾句,總算是放了袁春回房了。

小迎春一直在旁邊兒陪着,雖然聽不懂祖母和嬸母跟大姐姐說什麽,但也一直乖乖坐在旁邊兒聽着沒有插嘴,可以說是相當乖巧懂事了。

等到談話終于結束了,袁春要回房了,迎春還是沒有回她自己的房裏。她照舊還是跑來袁春這裏,要跟着她一起睡。

原本袁春在家或者休沐的時候,迎春都是要來找她睡的——她對袁春一直有種“雛鳥情結”,與其說是把袁春當成姐姐,倒不如說是把袁春當成媽媽了。

她自小就沒有媽媽,除了袁春,從來沒有人管過她,想必是那一次袁春從雪地裏把她撿回來的事兒給她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故此她才會如此。

袁春憐惜她年紀小,也就沒有十分拒絕,這才讓她養成了這麽一個習慣。

因着這次袁春入宮的時間有點長,迎春很是想念她,便就索性跟之前一樣自己搬着小枕頭過來睡了。

對此,袁春也已經習以為常。

因着迎春年紀雖然小,但是十分懂事兒,并不會給她添什麽麻煩,反倒常常“語出驚人”,或者“童言無忌”,給袁春無聊的夜晚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并且這小迎春打扮收拾一番之後實在太過可愛,袁春便欣然就接受了她的這種名為“騷擾”、實為“陪伴”了。

因着晚膳她們已經在賈母那兒跟着王夫人一起用了,故此回到了袁春自己的房中之後,袁春跟迎春主要就是閑話幾句,洗漱更衣之後,各自在案邊看起了書。

晚間不能用眼太久,小迎春很快看完了袁春給她的幼兒啓蒙大字書,又纏着袁春給她講了一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之後,就在袁春的床上睡着了。

她倒是睡得挺香,袁春自己卻有點兒睡不着了。

白天光是被一件件事兒推着跑,袁春連自己安靜思考的時間都沒有,一直憋着一口氣。

晚上被迎春這麽一鬧騰,她反倒是釋放了不少壓力,到了此時,萬籁俱寂,身邊兒是小迎春均勻又隐約帶着奶香氣的呼吸聲,倒像是個獨特的白噪音,正好适合她深度思考。

因着這禦書房女官,她其實也不是很想做的。

不過不做也不行,因着皇帝那個時候其實并不是讓她選擇,她根本就沒有拒絕的權利。

好在就算如此,她也有辦法全身而退。

反正想要算計她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袁春又想了一陣,就翻身睡了。反正兵來将擋水來土掩,有什麽招數只管使出來,她絕對不會慫就是了。

朦胧中,她似乎隐約聽見了系統輕微的嘆息——這貨不知道又抽什麽瘋,反正,大約自己永遠都沒辦法理解它的腦回路,也不會完全按照它的“幫助”行事就是了。

至于走上人生巅峰什麽的,她現在不就已經是了嗎?

如果還不是,那早晚也會是的。

不用着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徹底想通了之後,袁春很快就沉入了夢鄉,次日一早,還沒等她起來,就聽得抱琴在外頭輕聲通傳道:“姑娘起了麽?王家的鳳姑娘來了,在外頭鬧着要見您呢。”

作者有話要說:

瘋狂趕稿,哈哈哈。然後精修,終于搞完啦開心心。昨天回來太晚,不小心睡過頭了,今天就補上一章長一點的。嗚嗚嗚,繼續悲痛丢失的小紅花。接下來可不能再這樣了。握拳。又周五了哦!大家晚安,嘿嘿嘿。感謝在2022-03-16 00:01:36~2022-03-17 23:58: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唐音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