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十樣錦

第94章 094 十樣錦

說着話,林家的船已經到了。

他們家這次進京坐的船就是之前袁春在揚州的時候見到的那艘,低調又不失奢華,跟他們一家子的畫風非常匹配,一看就是有着豐厚底蘊的世家手筆。

船還沒靠岸,袁春就已經見到林家四口人互相攙扶着站在船頭,一水兒的紅色披風,十分喜慶,且高級。

說來也奇怪,若是一般人穿這種大面積的紅色,很容易就有種又土又俗的感覺,偏偏這一家子人将這大紅穿在身上,不但不土,還很好看,大約不論是什麽事兒,果然還是得靠氣質。

袁春既然都已經能看清楚他們一家子的臉,他們在船上也早見到了岸上迎接的隊伍——畢竟,就沖着這種浩浩蕩蕩的陣容,想不看到也很難。

一見到迎接隊伍裏的賈母,賈敏當即就熱淚盈眶,若不是林如海拉着她,她幾乎都要直接從船上跳下來,踩着水狂奔過來了。

賈母見到她也是淚水漣漣,母女兩個相隔十多年的重逢,那是相當感天動地。還隔着小半裏水路呢,都已經如此激動,還不知道等真見了面會如何呢。

好不容易盼着林家的船走完了這最後幾十米水路,停靠在了渡口,賈敏就當先下船,直接奔着賈母來了。

賈母也掙脫了邢夫人和王夫人的攙扶,自己小跑了兩步,終于跟賈敏順利會合,深情相擁。

眼見着這母女兩個就要在當街哭起來,袁春嘆息了一聲,忙跟着邢王二夫人、胡氏、尤氏幾個一起上前勸解。

另一邊兒賈赦、賈政、賈珠、賈琏、賈珍等也開始跟林如海見禮寒暄,一時間把個渡口搞得如同菜市場一般熱鬧。

好在四皇子适時上前進入群聊,很快就掌控了局面,相互略微寒暄了幾句之後,他們一行人就準備上馬往榮國府走了。

袁春暗暗松了口氣,也一鼓作氣,勸着賈敏和賈母上了馬車,一起朝着榮國府駛去。

跟她預料的一樣,迎接林家人這事兒,雖然沒有什麽難度,但是也絕對會占用她所有的時間精力,讓她根本沒辦法跟四皇子單獨說話。

好在這事兒應該也不會太急——就沖着剛剛那麽一會兒的短暫接觸,袁春已經判斷出來這事兒的大概輕重緩急程度。

畢竟也算是跟着四皇子朝夕相處了大半年了,她對于成功捕捉這位面癱皇子情緒的細微變化已經毫無鴨梨。

有事兒,很重要,但不是很急。

那就妥了。

先處理賈敏林如海一家子的接待事宜,再尋個機會單獨找他說話就完事兒——就算外頭風大雨大、人多眼雜,但是回到榮國府,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了。

好歹也是袁春經營了十多年的大本營,總不會讓人在家裏暗算了去吧。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兒,那不只是她,便就是連賈母、王夫人,以後也都不用在京城權貴圈子裏頭混了。

或者在原著裏頭的十幾年後的榮國府這事兒有可能發生,但是現在這個時候,特別是在袁春還在的榮國府,那不說固若金湯,也絕對不可能懈怠到任人來去。

這點兒自信,袁春還是有的。

在賈母和賈敏淚水與笑聲起飛的互訴思念聲中,她們的馬車終于回到了榮國府。

因着是迎接貴客,榮國府那氣派的大門破例打開。她們一行四五輛馬車,十餘匹駿馬,魚貫而入,一時間引發圍觀無數。

好在袁春之前就已經安排妥當,派了人守住了街口的秩序,故此并沒有造成什麽騷亂和事故,連本府的帶林家來的一行人都很順利地就進了門。

進了大門之後,衆人又直奔榮禧堂正廳。

林如海這次回京,雖然是到都察院經歷司任經歷,是正六品的位置,只比原先正七品的巡鹽禦史高了兩級,但是卻另有一番緣故,算是個很大的提升。

因着這經歷司負責承辦科道差事、并管轄吏役等事,是個十分重要的差事。比他原先外放做巡鹽禦史時,又離着皇帝近了不少,可以說離着正四品佥都禦史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遙。

更加關鍵的是,他回到京城之後,不但離着權力核心近了不少,還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林家歷代積攢下來的人脈,以他的才能,可進可退,前途可以說是無可限量。

對于這一點,不只是袁春能看出來,連賈政都看得出來。

從他跟林如海一見面的時候就那麽熱情來看,以後他們倆肯定就要聯手沖向宦海了——雖然說,賈政的能力比林如海差了不只一星半點兒,但是好歹他也是在工部呆了多年的,多少也可以相互幫襯一二,總會比之前的單打獨鬥好太多了。

賈珠也專程從國子監請了假回來,他一向崇拜這個探花姑父,加上今年秋闱就要下場參加科考,跟這位前科探花姑父請教一番科舉的攻略,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賈赦、賈珍在這種時候就多少會顯得有些尴尬——科舉是說不上什麽話的,官場的事兒更是如此。他們都是襲爵的沒有錯,但也都是閑差,根本就沒有什麽實際事務要做,除了幹笑陪坐,那是一句話都插不上嘴。

不過他們當然也不肯提前離席,畢竟林如海現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先搞好關系準沒錯。

再加上今天連四皇子都來了,那更是得撐住了,要做出全家一心的良好狀态,不能給他們家元春丢人——她也好,他們賈家也罷,那福氣還在後頭呢。可得好好支棱起來才是。

外頭男人們談論得無非就是這些科舉啦、官場啦之類的事兒。可以說是高談闊論,十分開懷。

裏面女眷們則又是另外一種畫風。

賈敏跟賈母在渡口相見的時候,就已經哭了一場。好歹被衆人給勸住了,等回到了榮國府,見到自幼熟悉的一切,賈敏忍不住又哭了起來。

她一哭,賈母也開始抹眼淚,便就是邢夫人、王夫人也不由得陪着掉了幾滴眼淚。

不管之前在家的時候有多少不愉快,但十幾年分離的時光,給她們彼此加了一層親情的濾鏡,多少都有那麽幾分感情在。一思及此,難免有些傷懷,倒是把個久別重逢弄得凄凄慘慘戚戚了。

好在有袁春在,她立刻插了幾句話,把話題引到孩子們身上,很快就把氣氛活躍了起來。

聽袁春這麽一說,賈敏這才回過神來,開始介紹她的親生女兒黛玉和養女英蓮。

黛玉很快就要滿了周歲,與數月前袁春離開揚州的時候相比,又像是換了一個模樣。

小小的姑娘又長開了一些,眉目之間愈發有了些芙蓉仙子的品格兒,甚至都會規規矩矩地行禮拜見賈母等衆位長輩,實在是可愛之極,讓在場一衆女眷的心都要融化了。

賈母當即就把她給抱在了懷裏,心肝寶貝兒地叫。又叫人拿東西給她吃、給她玩兒,愛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賈敏又忙不疊地介紹英蓮,英蓮已經滿了5歲,加上在林家已經呆了兩年,早就已經是通身的林家氣派,說是養女,看起來跟親生女兒也沒有什麽區別了。

賈母也伸手拉了英蓮到身邊兒細看,一疊聲地稱贊不休,照樣尋了禮物來送了她做見面禮。

旁邊兒邢王二夫人、胡氏、尤氏也都重複了一番這個過程,一時間,氣氛十分熱烈,總算是把剛開始那種傷感的氣氛沖淡了不少。

賈敏見黛玉和英蓮都獲得了衆人的喜愛,自然十分高興,不過她也想起一件事來。

因笑着問賈母和王夫人道:“我聽說二嫂子前年又添了個嫡子,比我們玉兒大了一歲,極其聰明可愛,名喚寶玉?”

賈母笑道:“正是,小名就叫寶玉,可巧兒也是個玉兒,跟咱們小玉兒叫一個名兒。”

黛玉年紀還小,但也聽懂了這句。她見賈母笑得慈祥,便也跟着一起笑起來,忽然口齒清楚地說了一句“二哥哥”。

她聲音清脆可愛,配合着俊俏的小臉兒,天真的微笑,讓賈母愈發愛得不行,連連道:“玉兒乖,可想見一見你這二哥哥不想?”

黛玉點了點頭,賈母便對着王夫人道:“寶玉這會子睡醒了沒?今兒有貴客到,快讓奶嬷嬷抱他來見見姑母和姐姐妹妹們。”

王夫人答應了一聲,立刻吩咐丫頭去傳話,然後才轉過頭來笑道:“原本早就該叫他來,偏生昨兒晚上吃多了一塊奶糕,折騰了半宿才睡下,這才沒叫他起來。這會子也差不多了,這就讓他來拜見姑母和姐姐妹妹。”

說不了,外頭丫頭婆子們已經回道:“寶玉來了。”

話音未落,就見一個穿得跟個紅包一樣的小孩兒從門外跑了進來,正是才起床的賈寶玉。

他一進門兒,還沒來得及跟賈母等人請安行禮,就一眼見到了賈母懷裏的黛玉。跟着他就如遭雷擊一般,一動不動地直瞪瞪地瞅着人家小黛玉發起了呆。

袁春一驚,心道不是吧?兄弟你這才多大點兒,也要跟人家還不滿周歲的黛玉妹妹來一個“寶黛初見”的戲碼嗎?

這不能夠吧?

然而還沒等袁春開口,她就見她這二兄弟已經傻乎乎地對着小黛玉傻笑着念出了那句著名的臺詞兒:

“這個妹妹,我原是見過的。”

作者有話要說:

哎,今天晚了。查了點兒資料,一不留神就過點兒了QAQ。争取今晚早點兒。官職這些參考的明清,經不起深究,大家随便看看就好。捂臉跑走。大家晚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