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有了牛車,向大根也沒那麽着急了,去上羊村路上要路過一個村集,那裏有幾家雜貨店和豬肉鋪,能買到東西。

牛車走了大概一個時辰,就到了村集,孩子們興奮了一路,這會兒終于沒那麽鬧騰了,見到父親把馬車停了下來,杏花問道:“爹,要到姥姥家了嗎?”

大根笑着摸了摸她的頭道:“剛走一半路呢,下來給你姥買點東西。”

說着将小女兒給抱下了馬車,二牛則自跳了下來,大牛沖着父親道:“爹,你們去買吧,兒子在這兒看着牛車。”

大根本來想說離鋪子不遠不礙事,但還是點了點頭道:“好孩子,那你看着,爹去買東西很快就回。”

大牛憨厚老實,向大根看他就像看着自己的童年,心中憐愛不已,對比起自己,他還是想不通父母怎麽會對他如此狠心。

但眼下也不是想這個的時候,帶着媳婦孩子去了鋪子,看着要買東西。

争來争去,随後還是向大根做了主,買了十斤五花肉,一個豬頭兩個蹄子,再買了二十斤白面二十斤米,半斤糖和一些小零嘴,這才扛着東西上了馬車。

這些東西加起來花了差不多五個大錢,熊氏又拿出十個銅板遞給梨花道:“上次娘生病,你去和芙寶她娘借了十文錢,回去就拿去還給人家。”

梨花撓了撓頭道:“嘿,董姐姐說不用我還,說算是平日裏我幫她跑腿的辛苦錢。”

“那哪行,你跑腿那些能值什麽錢,拿着。”

梨花也老老實實接過來,心中還是忍不住美滋滋,這下又能有借口去找董姐姐了。

大根笑道:“咱村裏還是好人多啊。”

梨花一頓搶白:“反正不算咱爺奶在內。”

大家聽了都沒說什麽,畢竟這是實話。

Advertisement

馬車走得比人要快,一個半時辰就到了上羊村,村裏人見到牛車進村,都紛紛探出頭來,不知道是誰家來了親戚。

二牛和杏花年紀小,先前熊氏來的時候也沒帶着他們,根本不認得熊家人,倒是梨花來了幾次記性也好,沖着路邊正在挑大糞的男人揮着手叫道:“二舅——二舅——”

熊老二一聽,定睛一看,咧着嘴笑了:“是俺那梨花外甥女來了。”

說着沖着車上的人揮了揮手,轉頭沖着地裏的妻子和母親幾人道:“娘,看樣子是妹妹妹夫來了,咱快回家吧。”

說着牽着孩子挑着糞桶朝着馬車的方向跑去。

熊氏看着二哥這副樣子,簡直哭笑不得,眼底也冒出淚花來,讓丈夫把馬車停了下來。

梨花直接就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跑到熊老二跟前道:“二舅,我來幫你挑糞桶。”

熊老二幫道:“這哪兒行,這糞桶是你們女人能挑的?這孩子,幾年不見,都快長得跟你二舅一樣高了。”

梨花笑嘻嘻地,就去抱他牽着的這個小不丁:“這是虎子嗎。虎子還記得表姐不。”

熊老二笑道:“哪是虎子了,虎子現在可長大了,這是你大表哥豹子的兒子,是你表侄子,叫狗蛋。”

梨花捏了捏狗蛋的小臉蛋,看着他吸溜一下把兩個大鼻涕給吸進去,樂得咯咯笑。

這時候地裏邊的熊母和熊老二的妻子也收拾完東西朝這邊走過來,熊氏見到母親,鼻子一酸,撲上去就是叫娘。

熊母心疼自己家這個小女兒,這幾年也沒見她回來,也聽說不少向家的事情,他們不好摻和女婿家的事情,又幫不上忙,只能幹着着急,如今終于見到人,怎麽能不流淚。

向大根也趕緊向二舅哥二舅媽和丈母娘問好。〓

熊母也就當年迎親的時候見過向大根,這些年就沒再見過了,依稀只記得一些模樣,如今再見到他,唏噓不已。

二舅母忙道:“先回家,回家裏說”

衆人這才簇擁着朝家裏走去。

熊家夫婦一共生了熊老大、熊老二和熊氏三兄妹,家裏土地少,兄弟二人平日裏幹的是泥瓦匠和木匠,有時候幫人打打零工,按理說日子應該不錯才是,可熊父卻是個藥罐子,一個月要花上幾個大錢去買藥,熊家也因此過得緊巴巴的。

熊父平日就在家裏做點輕活兒,看到女婿來家,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但想到向大根這些年将女兒母子幾人丢在家裏跑去當兵這事心裏頗有微辭,對他也沒什麽好臉色。

向大根心裏有愧,讨好地做着伏小狀,将姿态放低,再把車上的肉和米面給搬下來,岳父的臉色才終于稍稍緩了緩。

熊母看着車上搬下來的一堆東西,可心疼壞了,嘴裏不住地說道:“三丫,你們過的什麽日子娘都知道,怎麽還買這麽多東西來,你那婆母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麽說你。”

熊氏笑了笑:“娘,不礙事,他們不知道。”

說着拉着母親把這兩天的事情跟她說了一遍,熊母聽着又心疼又生氣,心疼女兒這些年過的是什麽日子,氣的是向氏夫婦居然如此厚此薄彼對待大房一家。

“大根說了,往後饷銀都不再上交他們,到時候就沒那麽苦了。”

熊母嘆了口氣道:“要是能分家就好了,跟着他們一起住,連飯都吃不飽。”

大舅母也忍不住罵道:“就該分家,就算大房得出一人去服兵役,也不能讓他們白白占了便宜。”

熊氏道:“大根和我就擔心着,現在大牛還小,若是分家了萬一大根又出個什麽事,到時候大牛小小年紀也要去服兵役,我們又放心不下,這才沒堅持着一定要分。”

還有向家老兩口時不時挂在嘴邊的祖訓。

大舅母搖了搖頭:“依我看,就算大根真的出事兒了,這對黑心的夫婦還是會逼着大牛去服兵役。”

熊氏:“可現如今大牛也才十三歲。”

“眼下十五歲去服兵役的人比比皆是,大牛雖然瘦,但身板子結實,冒充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并不是什麽難事。”

熊氏一聽急了,道:“他們敢!”

“就怕到時候你想攔都攔不住。”

熊氏聽着,心裏沉甸甸的,但眼下丈夫還在跟前好好的,她只能安慰自己暫時放寬心,丈夫說了等這次去了軍營就找機會請假回來處理這個事,不知道後面會不會有更好的辦法。

熊老二夫婦将買來的肉和米面擡到廚房裏,熊氏正要去幫忙,被熊母拉住她的手道:“讓老二他們兩人去忙活,咱娘倆好久不見了,好好說說話。”

梨花帶着弟妹和熊大舅和熊二舅的幾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熊母看着她越發拔高的身姿道:“梨花眼下也十五了,該找個婆家了吧。”

熊氏怕母親擔心,沒敢把向婆子令人去城裏賣掉的事跟家裏說,“她心思簡單,我也不想她那麽早嫁出去,再留着兩年吧。”

這兩天梨花的轉變,熊氏更不舍得将她嫁人了。

“最多再留一兩年就不能留了,不然就成老姑娘,不過我看着好像沒以前那麽傻了是不是,笑眯眯的,要是不說話,和別的姑娘沒啥差別。”

世上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女兒,即便梨花以前傻乎乎的總被村裏人叫她傻子,可熊氏一點都不覺得女兒和別人家的孩子有什麽不同,如今母親這麽說,她不禁笑笑道:“比以前稍微長了一點點心眼兒。”

大根那邊跟着大舅哥和岳父說了些軍營裏面的事情,雖說熊家人對他冷淡,但等飯菜端上來兩杯酒下肚,又稱兄道弟起來,氣氛也變得融洽。

熊家這些年來銀子都補貼熊父的藥錢,也少有像今日這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豬頭肉鹵了,豬耳朵切成一條一條的,吃起來爽滑有彈性,五花肉和筍幹、辣子、豆角各炒了一個菜,還炖了個豬蹄,白面也拿了幾斤出來做了餃子和面餅,煎得焦香,大夥兒是吃得心滿意足。

尤其是孩子們,都好久沒有吃過這樣帶着葷腥的飯菜,更是兩眼放光,拼命幹飯。

男人們喝着酒,又是另外一番惬意。

直到太陽落山,向大根這才起身告辭。

熊母拉着夫妻二人道:“太陽都下山了,回去路上天也黑了,還不如住下來明日再回。”

大根道:“無妨,一會兒帶上幾根火把,我趕車您就放心,這牛車是借的老秦家,過夜不太好,我明日也要回軍營了,明早出發回去到時候怕是趕不及。”

熊家人無奈,也只要揮淚跟着他們道別。

半路上,向大根燃起火把,熊氏坐在他身側給他照明,四個孩子坐在車棚裏打鬧着,二牛摸着圓滾滾的肚子道:“姥姥家真好,姥姥姥爺大舅二舅和舅媽們都不停地給我夾菜,我都吃不及。”

杏花也連連點頭附和,“在咱家就沒吃過一頓像這樣的飽飯。”

向大根下意識地轉頭看了一眼熊氏,熊氏拍拍他的手小聲道:“會吃飽飯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