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庭審(二)
庭審(二)
天幕之上,拿着幾頁紙張的女人還在繼續念。
天幕之下,随着她的朗讀,人們也聽懂了她的意思,那徐姓男子與陳姓女子“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這不就是……通女幹?
兩人還有了孩子?
“天上的神仙竟然也通女幹嗎?”
“天上的神仙也要受罰?”
——
“……本院認為,被告人徐家豪有配偶而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被告人陳曉倩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的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确實充分,應當以重婚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徐家豪、陳曉倩共同實施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系共同犯罪。
被告人徐家豪、陳曉倩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可以從寬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A區人民檢察院。”[1]
——
西漢。
張湯皺了皺眉,忍不住發表意見,“天幕上的人,是在審案?臺上那三人是衙門的人?念狀子的又是什麽人?為何要把犯人叫做被告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他們審理案件依據這兩個律?刑事訴訟法……何意?她說本院認為,本院?莫不是那所謂A區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檢察院又是何意?”
說到後面,他已經近乎自言自語。
Advertisement
其他官員也議論紛紛。
“看樣子他們是在審理案件,可這審法……聞所未聞。”
“臺上審案的為何會有三人?還讓一個女人坐在中間?”
“仙界還真是不同凡響。”
劉徹作為帝王,自然是更在意那“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是……天幕上那朝廷的國名?
人民?
《詩經》中說,“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他不免心驚:天幕上的朝廷竟将黔首放在國名中?
——
天幕之上,距離天幕最近的年輕女子正手執一支細細的黑筆,往鋪開的雪白紙張上不停寫字。
紙張正中央四個黑字:庭審筆錄。
往下就是開庭時間、地點、審判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所涉罪名。
臺上坐在中間的女人問臺下站着那兩人,“被告人對起訴書指控的罪名和事實有無異議?”
臺下兩人回答,“沒有。”
年輕女子寫:“被:無”。
——
秦朝。
确定天幕上的人們是在審案後,法家代表李斯很是愉快,雖然他們的審案方式很是奇怪,念出來的一些詞彙也讓他不能理解。
但,那是“法”。
天界用的也是法家!
他身後的儒家人士看着他翹起的尾巴,憤怒:哼!嘚瑟什麽!
嬴政沉默片刻,看着姜海藍的筆和紙,以及筆下一個個細小的字,開了口,“那女子手中的筆……”
衆人:“!!!”
“她用的不是竹簡也不是缣帛!”
“剛剛念狀子的女人手裏拿着的也是這物?這是什麽?”
“她手裏拿的筆不是毛筆,不用蘸墨就能一直書寫。”
“而且墨沒有暈開!”
“那筆寫的字可真小啊。”
“她寫的是什麽字體?”
“她寫字也不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而是從左往右!”
“她寫字的時候标的那些……嗯……符號,是做什麽用的?句讀?”
“仙人的文字和寫字方法可真不一樣啊。”
嬴政看他們的大臣們:“這筆,有辦法做出來嗎?”
衆臣霎時安靜如雞:“……”
您在說什麽啊陛下!那可是仙人之物!!!
——
庭審進行到了舉證質證階段。
“第一組證據,戶籍證明……案發經過……到案經過……婚姻登記信息……出生證明……”
“第二組證據,證人李明麗的證言:……證人徐成的證言:……”
“第三組證據,被害人劉佳的陳述:……”
“第四組證據,被告人徐家豪、陳曉倩的供述與辯解:……”
“第五組證據,A區公安局制作的檢查、辨認、扣押等筆錄……”
“第六組證據,……”
“第七組證據,……”
唐朝。
李世民認真聽着,越聽眼睛越亮,他轉向身側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輔機,你們怎麽看?”
長孫無忌頓了頓,聽到坐在臺上的女人詢問道,“被告人對證據有無異議?”
兩位被告人回答:“沒有。”
臺上的女人又問,“辯護人有沒有異議?”
兩人辯護人回答:“沒有。”
長孫無忌意味深長地對上李世民的目光,“殿下,雖然不明白他們這人民……人民檢察院負責的是什麽事務,但能看得出來,他們将查案、審案分得很細。”
房玄齡接過話茬,“不錯,他們查案的是……公安局,檢察院念狀子,臺上的官吏……”說到這裏,他頓了頓,或許不是官吏吧?
杜如晦也發表了意見,“臣覺得他們的起訴書寫得挺不錯。”
這話一出,李世民看了過來,其他人也看了過來。
杜如晦面不改色,“你們不這麽覺得嗎?”
侯君集表示贊同,“确實,通篇念下來很有氣勢。”
他忍不住重複了一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确實充分,應當以重婚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臣尤其喜歡這句。”
高士廉點頭附和,“這一句可以加到我們的斷獄[2]中。”
--
天幕之上,坐在臺上的女人說,“接下來進入到辯論階段,因為被告人和辯護人對罪名和犯罪事實無異議,辯論主要圍繞量刑進行。”
她看向方才念起訴書和證據的女人,“公訴人。”
被點名的女人清了清嗓子,開始念她的辯護意見,一段官方語言之後,她說:“被告人徐家豪到案後如實供述,系坦白;庭前已和本院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本院建議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
“被告人陳曉倩到案後如實供述,系坦白;庭前已和本院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本院建議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
臺上的女人看向兩位被告人,“被告人可以自行發表辯護意見。”
男人說:“請法院對我從寬處理。”
女人也說:“請法官從寬處理。”
臺上的女人轉向了坐在最靠近天幕的一男一女,“辯護人發表辯護意見。”
姜海藍想起她正在直播,下意識地坐直了身子,捏着辯護詞開始念: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受A區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定,林省行知律師事務所指派我作為徐家豪涉嫌重婚罪一案的辯護人參加訴訟。接受指定後,本辯護人查閱了案件的卷宗材料,并會見了被告人徐家豪,對本案的事實有了全面的了解。辯護人對公訴人指控的罪名及查明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僅針對被告人量刑和處罰提出如下意見……[3]”
--
真是信息量滿滿!
明朝。
先前已經讨論過天幕上所說的“重婚罪”比起“通女幹”更像是“停妻再娶”的大明君臣,面對此時進行的辯論,有些不大能理解。
“既然案子已經審查清楚,犯人也承認了,為何還要進行……進行辯論?”禦史大夫表示不解。
“辯護人,不知是何職位,聽起來是給犯人說話的。”
“剛剛那公訴人,是叫公訴人吧?雖要求給犯人判處刑罰,也給他們說了話。”
“辯護人還能看卷宗啊,可看着也不像是衙門的人,怎麽能看衙門的卷宗?”他們讨論過了,查案的所謂公安局,興許就類似于衙門。
“還有那什麽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不知是做什麽用的?”
徐達摸了摸胡子,“被稱為公訴人的女郎說,建議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緩刑兩年是什麽意思?”
他将詢問的目光投向刑部和大理寺的同僚,大家紛紛表示不懂。
朱元璋若有所思,“若說是停妻再娶,天幕只判關押一年,豈不是太輕了?”
朱标聽到姜海藍說“第一,……坦白……第二,……初犯偶犯……第三,……認罪認罰……”不由得有所猜測,“聽兩位娘子的意思,兩位犯人有可從寬處理的情節。”
按照大明律,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很難說,和入獄一年比起來,哪個更重。
--
兩位被告人說完最後陳述後,法官宣布休庭。
法槌敲響之後,姜海藍挺直的脊背立即松了下來,往後靠在了椅子上。
這種當事人認罪認罰的案件,她在審查起訴階段就已經和承辦案件的檢察官進行了溝通,檢察官出具的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上提出一個比較合适的量刑,當事人表示認可并簽署。
只要後面不反悔,庭審基本上就是走流程。
這種案件基本沒有律師的發揮空間。
得是那種證據不太确鑿,法條有可辯論空間,當事人不願意認罪認罰的案件,才能看到檢察官和律師你來我往、唇槍舌劍。
活動了一下右手手指頭,姜海藍在腦海中打開了直播界面。
看着觀看人數顯示有幾億人,她不由得呆了呆。
忍不住數了一遍有幾個零後,姜海藍倒吸一口涼氣,幸好我剛剛把彈幕關掉了!
她低下頭,用右手捂住嘴,在腦海中說道:【那個,你們不會覺得無聊嗎?】
天幕之下觀看天幕的人們異常震驚:她在問他們嗎???
姜海藍清脆的聲音中帶上了一絲笑意,【大家好,我是姜海藍,一位生活在2023年的中國女律師。】
【我的系統和我說,你們是生活在星際位面的人,是我們的後輩,想要通過我的直播來看我們這個時候的人是怎樣工作、生活的。】
【我就先帶大家看一看我們這個時代的刑事案件庭審,】她眨眨眼睛,【不知道在你們的時代,是怎樣查案審案的,是否還是公檢法律一起呢?】
【呃,大家應該知道公檢法律吧?時代沒有快進到連公檢法律都已經消亡了吧?】
說到這裏,姜海藍莫名心虛。
如果星際位面離她太遠,法律體制已經變革,那人家不知道公檢法律是幹什麽的也有可能。
比如不特意去查,她也不知道一千年前兩千年前的朝堂上設了哪些官職。
她輕咳了聲,【要不我還是給大家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