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旅游(一)
旅游(一)
9月29日早上七點。
姜海藍和祝言蹊驅車上了高速。
姜海藍坐駕駛位, 祝言蹊坐副駕駛位,兩人叭叭叭吐槽工作和領導。
直播的攝像頭被姜海藍放到了車子的上方,随着轎車的快速移動而朝前移動。
但是, 從林省到江城,一路上的風景盡收鏡頭。
各大平行時空的人們,驚奇地望着天幕之上連綿不絕的青山, 偶然途經的城市、鄉村,還有了不起的基建!
寬闊的、筆直的、雙向行駛的高速公路。
穿過了一座又一座山的隧道。
橫跨高山峽谷的大橋。
屬于未來世界的文明, 就這樣呈現在大家眼前, 看得多少恐高人士下意識地扭頭。
不只是住在山裏的人們向天幕投去了欣羨的目光, 住在平原地帶的人們亦很是向往。
原來他們不只是在城裏修寬闊平整的路, 外出也有康莊大道!
那外出該是多麽方便啊。
清朝位面。
愛新覺羅·玄烨滿臉震撼之色, 他目不轉睛地盯着天幕,看着姜海藍的車子快速地穿過一個又一個的隧道。
Advertisement
有的隧道長,有的隧道短,但總歸都是直接給一座座山挖出了筆直的洞!
他們甚至還在隧道裏挂上了燈。
那是怎麽做到的呢?
還有那一座座的橋,那麽高的山, 那麽深的谷,怎麽能夠架起那麽長的橋?
愛新覺羅·玄烨眯起眼睛, 他雖是皇帝, 也知道造橋修路需要花費多大一筆錢。
況且天幕上的隧道和高橋,不單單只是錢的問題。
而是, 技術。
李光地的書桌上鋪着黔、川、渝的地圖, 他仰望着天幕, 按照姜海藍的行駛路線, 在地圖上畫出了一條線。
“如此,确實要近得多。”他語氣調侃。
但我們不會修一條連貫黔、渝的路, 因為不劃算。
所以……李廣地眉頭微皺,天幕上那個國家為什麽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金錢來做這件事呢?
為了出行方便或是運輸方便?
投入和回報是平衡的嗎?
納蘭明珠倒是饒有興致地看着一路之上的群山,車輛偶爾還從雲霧缭繞的山間飛馳而過。
李太白寫“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還真沒寫錯,黔、渝那一帶,呵,想要進出實在是太難了。
但是,單看風景的話……
高山、綠樹、流水,偶有建有高樓大廈的城市,偶有建有木房的村落,看起來着實是美。
——
姜海藍她們的車子走了一個多小時後,開進了一個服務區。
祝言蹊聳了下肩,對姜海藍說:“還是我來開車吧。”
姜海藍的“業務”實在是過于繁忙,放假了也常有人打電話過來。
姜海藍擡起右手比了個“OK”,她又不是酷愛開車,有人願意接手實在是太棒了。
二人推開車門下車。
姜海藍給直播間各位介紹,【這裏是服務區,讓開車的大家休息的地方。】
她走進了服務區的樓房,【這邊是小超市,水啊零食啊紙啊都能買。】
【食堂食堂,不是所有的服務區都有修食堂,這個服務區比較大,能吃早餐、午飯、晚飯。】
【前邊就是廁所了,】姜海藍挑了一下眉,【大家等我一下。】
——
直播攝像頭被留在了食堂裏。
天幕之下的人們看着天幕上的食堂裏,許多人或端着一碗熱騰騰的粉面,或端着包子、饅頭,圍着桌子坐下開吃。
看得人忍不住咽口水。
姜海藍的《XX百科》沒有白放,各個世界有條件的人們已經照着做出了本世界沒有的食物。
如包子、火鍋、螺蛳粉、臭豆腐、披薩、壽司、咖喱等等。
不過明清之前,缺乏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無數人盤算着想要找到那個不知在何處的“新大陸”,将玉米、番茄、土豆、紅薯等運回中原來。
明清兩朝倒是基本上都能做出來,因為《XX百科》的科普,很多還沒有流行起來的食物很快就風靡了這片大陸。
“這所謂的服務區,不就是驿站?”索額圖掃了一眼服務區的小超市和食堂,心道。
不過他們如今的驿站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途中食宿、換馬,而天幕上的服務區能讓普通百姓休息、吃飯。
雖然不願意接受,也不想承認,但如今他們已經知道,天幕上的國家對百姓異常看重。
和前面那些比起來,讓百姓進驿站休息算得了什麽?
索額圖深呼吸一口氣。
但是天幕上那個國家是不是過于有錢了?
陳廷敬回想着剛剛天幕上一閃而過的廁所門口的一排水龍頭,那種一擰就能來水的鐵疙瘩不知造價幾何,但是在廁所門口安了那麽多……
總不會很便宜吧?
修橋鋪路也就罷了,大家都能理解其必要性。
可廁所門口……
他望着服務區的牆壁,忍不住想那個國家的財富從何而來。
可惜姜海藍沒有講那麽多。
——
重新上車時,姜海藍坐了副駕駛,祝言蹊坐了主駕駛。
直播攝像頭依然在車子上方緊緊跟随,為直播間的大家直播黔、渝之間的美好風光。
姜海藍背靠座位,雙腿交疊,姿态很是放松。
不過她的輕松狀态沒持續多久,手機鈴聲又響了起來。
姜海藍看着手機屏幕上的沒有備注名字的陌生來電,滑動了“接聽”,“喂,你好?”
是一個咨詢離婚糾紛的。
姜海藍調整了坐姿,溫聲答複對方,“如果你們就子女撫養、財産分割、債權債務……也就是你們欠別人的錢,或者別人欠你們的錢,已經協商好了,那就寫離婚協議交到民政局去,30天離婚冷靜期之後,到民政局辦離婚證。”
“如果離婚冷靜期之後,對方不想離婚,而你堅定不移地想要離婚,那就寫起訴狀交到法院去。”
對方問,“到法院一定能離掉嗎?”
姜海藍的語調很是平穩,沒有什麽波動,“退一萬步講,如果第一次起訴,你和對方協商不成,法院判決不準離婚,你可以拿着判決書和對方分居一年,一年後再去起訴,就可以離了。”
一次不成就起訴兩次,兩次不成就起訴三次,非要離婚的話,總是能離掉的。
對方又問了幾個關于財産和債務分割的問題,姜海藍都一一解答了。
她挂斷電話後,祝言蹊笑道:“你的業務可比我繁忙多了。”
姜海藍感到無語,沉沉地嘆了口氣,“就好比你想要打車的時候,很長時間都不會來一輛出租車,你不打車的時候,一輛又一輛車從你旁邊開過去。”
祝言蹊了然點頭,她的聲音中染了幾分悲憤,“也是,越是忙的時候,活兒越多,不忙的時候反而沒什麽活兒。”
這就是命啊。
姜海藍扭頭看着祝言蹊,問道,“你呢?是從今天就開始忙起,還是十一當天?”
這可是國慶啊。
他們單位這個假期要發多少新聞博。
祝言蹊聳肩,“我不知道,看群裏領導要求什麽時候,我就什麽時候發,反正手機嘛也方便。”
姜海藍揶揄道,“你可不要登錯號。”
祝言蹊“嘿嘿”一笑,“我每次發博前都要檢查好幾次!”
——
懸在空中跟随車子移動的直播攝像頭沒有捕捉到姜海藍和祝言蹊的聊天。
平行時空的人們自然也聽不到。
此刻正在蜀地某座山下的李白仰頭望着自己面前這座峥嵘、崎岖的山峰,又轉眼望向天幕的群山和高速公路。
心中很是愉快。
站在山腳下望山,和“站”在高空中看山,真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他亦很是羨慕姜海藍她們能夠開車欣賞沿途風光,坐那個車想必比騎馬還要舒服吧?
李白忍不住想要賦詩一首。
為他眼前的美景。
為天幕之上的黔渝風光。
陶淵明則格外留意沿途那些種有農作物的田野和土地,還有成片或不成片的木房。
想必那裏就是天幕上的村莊吧?
姜海藍在城市裏工作、生活,她直播這段時間以來,大家只能看到林城市的工業文明。
便讓陶淵明忍不住展望,天幕上的鄉村是什麽樣的,天幕上的田園生活是什麽樣的。
現在總算是見到了。
他坐在院子裏,端起一杯酒抿了一口。
看起來,田地都是差不多的,房屋……雖然也是瓦房,但感覺差別還挺大的。
孟浩然捋了捋胡須,眼中漾着期待和笑意,黔川之地啊……
景致真是不一般,看起來很适合隐居修道。
我要不要去那邊走走看看?
不過我沒有姜海藍的車,我們現在的道路也不如天幕上的道路通暢,不知道我去的話得走多久。
沒個幾個月還真走不到。
準備不充分的話,可能進了山就出不來了。
但那群山幽深、風景如畫,實在是很有吸引力。
車子在路上行駛了幾個小時。
有心情一直看天幕的人還真不多,黔川風景再好看,高速公路、隧道、高橋再讓人驚嘆,也看不了幾個小時。
——除了比較閑的人,對地理感興趣的人,以及趁機記錄路線和地形的人。
是的,秦漢三國時期就有人奉命執筆,筆下不停地寫寫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