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041章

正和各位練習生打交道的林懷星并不知道,他會靠着自己牢固的自拍技術,小小地出圈。

他知道在場的藝人們中少部分人日後的發展,大部分的選秀系藝人,在離開選秀舞臺後進入演員圈,通常是最底層填檔期的平臺劇主角。

只有拼搏而出的勝者,可以依靠流量往上走,和正規演員出身的藝人們開展對劇本和番位的競争。

雖然不少的練習生過來打招呼,但林懷星認不出豔麗的舞臺妝下的實物,對所有人都保持了一樣的态度,只是在最後走之前和武斌多聊了一會兒慶祝他出道,轉達彭源嶺的祝福。

出道夜只是武斌的幸福起點,林懷星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析荷》并不是本次中國地區唯一入選金獅獎次級競賽單元的電影。

何宇給林懷星打電話,告訴他寶島地區也有一位女導演的電影入選,兩部華語電影都入選的消息在電影愛好者圈子裏引起了觀衆的驚訝。

林懷星對文藝片了解甚少,他雖然有補課,可還是不如精通此道的何宇導演了解金獅獎的入選和提名代表了什麽。

何宇電話裏告訴林懷星,她所報名的金獅獎的次級競賽單元一直對東亞地區電影有扶持,如果這次只有他們的電影入選,那入選就可以代表獲獎。

現在就要多等到獎項揭開的前一天,看電影節評委組的選擇。

金獅獎作為三大獎項之一,一直備受全球電影愛好者的關注,但劍走偏鋒的主競賽單元選片和不同的次競賽單元的偏好性給獎,也一直讓金獅獎的獎項無法成為其他電影節獎項的風向标。

林懷星對何宇的擔心表示安慰:“競賽就是競争,贏了值得肯定,輸了雖敗猶榮,現在擔心得了獎或者不得獎都太早,盡人事,聽天命。”

何宇打電話多來就是想聽林懷星的安慰,作為三駕馬車中最穩定鎮定的林懷星,何宇總有一種可以随便說出擔憂的安心感。

“好,那我接着努力,你早點休息。”何宇把郁氣一吐而出,心情平複了許多。

林懷星等何宇挂斷電話,躺好進入休眠,一夜無夢。

Advertisement

早晨起床,林懷星打開手機查看近期的工作安排,典林導演的電影并沒有因為林懷星的出演而發生任何變動,五一檔上映已确認。

為了确保畫面,典林導演這段時間一直投身在于剪輯和後期的溝通中,這幾日才打起精神通知各公司藝人去錄音棚錄制臺詞。

林懷星的日程安排除了錄制臺詞以外,就沒有別的工作了,袁亮手上倒是有別的活,可在問清林懷星的意願後,他也同意讓林懷星先空檔一段時間。

演員的工作在質,不在量。

說是休息,其實也只是不接工作,林懷星的培訓課程樣樣沒少上。

曾被指點多次的臺詞問題在老師的教導下也有了顯著提升,錄音棚的配音工作沒費多大功夫就受到了認可。

錄音棚的工作人員也是典林導演的老相識,對林懷星拍攝了何宇的電影很是上心,在休息期間便和林懷星有聊起同一批被入選的其他影片。

錄音師講他看過另一位導演的電影原著,“好爛的東西,無非是挂了兩個男人談戀愛的名頭去争取正确......”

雖然這位寶島女導演也不算什麽新人,在島上很有名氣,但拍攝的原著是《春山渡》,林懷星曾看過的那個只為了吸引觀衆而過度賣腐的舞劇,在拍攝時也把位置選取在寶島本地,進一步縮小了世界觀。

導演似乎在送映時意識到了瑕疵,在影片還沒确認得獎之前就先開始發通稿,說小衆性向的劇本來就不合扶持東亞影片的金獅獎評委組口味,沒得獎也早在預料,被提名已經是雖敗猶榮。

春山渡本就擁有一批不少的粉絲,沒人引導也會自發關注影片,看到了此類通稿後,雖也認同這發源于春山渡的影片不可能得獎,但手裏嘴裏還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只要有金獅獎相關的娛樂貼,就進去對所有其他提名的電影狂踩一通。

何宇和江繪經常拉上林懷星開個線上會議就開始嘆氣,她們沒多少做宣發的錢,更何況現在連獎項花落誰家都沒辦法确定,沒有下場營銷的底氣。

江繪見林懷星總是聽她們說,也不發表意見,便直接點名林懷星,問他:“你也說點什麽。”

只有三個人在的線上會議室,又不是什麽記者會,哪怕林懷星痛罵一通,也不會留出什麽新聞,江繪想知道,林懷星指出她們的問題那麽犀利,對其他人的問題是不是也一樣嘴毒。

林懷星其實對這套套路很熟悉,他客觀地分析了一下,回道:“買通稿的錢也算在營銷費用裏,最後虧錢她也會虧得多一點。”

江繪:“???”這是什麽鬼話?

“你已經知道人家要虧錢了?”江繪質疑道。

林懷星之前其實是不知道的,因為《春山渡》和他記憶裏寶島女導演虧錢之作《來自春天的你和我》完全是兩部作品。

《來自春天的你和我》是一部大陸無法上映的小衆性向電影,林懷星一直記得這部劇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想看,而是整套營銷結束後水軍沒收到錢,用賬號套轉了所有參與影片的工組人員和演員的賬號,達成了人人都分分鐘萬轉的成就。

那段時間林懷星的公司買水軍都避開《來自春天的你和我》雇傭過的公司,免得出現在林懷星轉發區的粉絲賬號與讨薪賬號一致,讓別家公司看了笑話。

當時被爆料出來的流程是前期營銷提名,營銷蒙塵明珠,營銷內地不允許上映,希望粉絲們包場,在上映期間,由于內地的影片也同時被引進,又開始營銷排片少,結果上座率一出,上座比排片還少,最後一算賬,投資公司虧了近一億在這個本沒多少拍攝成本的劇上。

投資公司虧了錢,導演也沒收到費用,更何況遠在大陸這邊的水軍公司呢,鬧了将近兩個月,才在中間人的協調下,打了五折結束了這場鬧劇。

林懷星總不能和江繪講他是重生的,解釋道:“我看過春山渡,很一般,劇本很一般的電影不靠特效怎麽救票房。”

江繪吐槽道:“你怎麽還看這麽小衆的舞劇。”

林懷星:“還不是你一開始給我發了一堆祭神舞,我去看之前也不知道春山渡的觀衆好評都是小衆類而不是大衆類。”

江繪挺不好意思,她一開始的确是給林懷星發了太多有的沒的。

何宇本來胸中郁氣,但她聽江繪和林懷星你來我往的拌幾句嘴,又想起拍攝中途幾個人互找問題的那一次,莫名的感到輕松,又能從他人的批評聲中脫身,重新獨立審視自己的作品。

在沒有獲獎的前提下去争取排片對于新導演的文藝片無異于暴斃,因此只要是國內外稍微出名一些,可供填報的電影節,何宇都按要求提交了作品,有非競賽性的放映活動,何宇也按規定報名。

最早的星光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在四月初,為期兩個星期,在電影節結束的最後一天前頒布得獎名單,是特定競賽類電影節,只針對新人新作頒發獎項。

何宇的競争者和她一樣,第一次獨立執導作品,因此電影愛好者們也無法通過導演的個人簡介了解其電影風格,只能通過電影的海報和簡短的介紹,選擇自己是否要入場觀看。

工作群裏每天都能收到何宇關于今日的上座率數據,樣本量太小的上座率沒什麽規律性,林懷星也難以判斷他們目前的成片在觀衆眼裏是好是壞。

因為星光國際電影節并不需要演員打頭陣去營銷,林懷星一直是在離電影節三千裏的公司裏接收消息,給何宇和江繪打氣。

何宇沒看林懷星的消息,她坐在沙發上看江繪把門關上,等江繪過來兩個人抱在一起就開始啊啊啊啊啊的高喊。

“給林懷星打電話說吧....”

原本平凡的等待接通電話的音效,也讓她們的臉上浮現出笑容,林懷星剛接通電話,就被電話這頭的高情緒傳染,笑着問“怎麽這個時間聯絡我。”

“我們在新秀電影競賽單元成功了!”何宇還能組織自己的語言跟林懷星報喜,“剛才組織委員會詢問頒獎典禮那一天,導演和主演是否都能到場,這就意味着.....”

江繪在電話這頭大喊“這就意味着,我們有獎了!林懷星你也有獎了。”

新秀電影競賽會頒發最佳電影獎和最佳演員獎,如果不是林懷星得獎,組委會不會特此通知演員必須到場。

得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林懷星立馬聯系袁亮,通知行程變更,定機票酒店還有助理的通行都要和公司報備。

袁亮接到通知也是興奮異常,這可是第一個獎項,他連忙聯系自己認識的服裝師,想運作一番給林懷星租借一套奢侈品品牌新出的西裝供他得獎時穿着上臺。

“星光國際電影節?不是A級吧。”

“我這的名額都給王老師的團隊和楊老師的團隊預留呢,也沒紅毯拍照環節,穿前兩年的春款吧。”

一連問了好幾位,袁亮都沒收到滿意的答複,給林懷星溝通時,不免語氣帶上了幾分氣。

“不用了哥,”林懷星拒絕的也很幹脆,“我有西裝可以穿去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