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來仨福星

卷十三  來仨福星

這晚我被迫營業,抱着古琴出來,假惺惺的演奏。看着這些古人花天酒地。說真的,我煩透這個地方了,說我是清倌藝伎,他媽的,實際總有一些臭男人順手揩油,就像那個鄒監察一樣,不經意的摸摸雙手、腰肢、肩膀、臀部,總之一定要有點肌膚接觸,看來占便宜的心思從古至今人類就沒變過。我在這個地方感覺,古人在特定場合下表現得比現代人都要開放。應該是因為,這時候好像還沒有儒家思想、朱熹理學思想等文化深入人心的熏陶,也沒有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各種風土人情都有。那天有個客戶居然逼着讓我向他身上吐痰,說這在他們家鄉是代表增添好運和友好親密的意思,我吐了他一口,他吐了我一口,可我感到了羞辱,氣不過喝了杯茶吐他一身,他激動的嗨了起來,竟脫了褲子要尿我。吓得我丢下琴跑出了雅間,這時候好在芳桦替我擋了擋那神經病客戶。他還興奮的招手喊着:“奚奚姑涼,下次咱倆繼續吐啊!”

眼前這桌男人穿着華衣,像是三個富貴家族的公子,言語中卻聊着梁都宮廷的變動。說什麽,誰誰調到了哪個司,誰誰有可能去翰林閣任掌事,誰誰是許王爺的人,君上有所忌憚可能會把此人遣派出都。

“如果呂書山真的去翰林閣做掌事,那咱家這條業務線怕是要斷了。清沣哥你在布旗閣可還穩妥,不會有什麽變動吧?”那個被他們稱為湯工弟的問道。

“我沒什麽變動,依舊是考察官員檔案,舉薦合适人才入選崗位,撰寫宣讀官吏調動,并記錄彙總在冊。”

彈完琴,按規矩是要給客戶每人敬杯茶再離屋,于是我提着玉壺給三人倒滿茶,挨個碰杯,裝淑女的問道:“請問大人們,肚臍閣是何處?翰林閣又是做什麽的?”

“布旗閣,不是肚臍閣,每個崗位都要選拔合适的人才,人崗配位,發揮最大的管理效能,也是上面的一種戰略布局,就好比一個地盤插了一頂旗子,一個将才專管一攤子軍兵糧草,故叫布旗閣。能進布旗閣名冊調選的人,都是咱們梁國的重任官員。”清沣哥自帶一股國之棟梁的氣場,對我威嚴莊重的述道。

“翰林閣,是專管培訓教學、收納百家思想書籍、宣傳把控梁國思想精神、印刷法律詩文書冊分發各省、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的宮廷部門。”湯工弟也跟着解釋道。

Soga,我有點聽明白了,清沣哥是個宮廷部門的官員HR,古代的布旗閣相當于現代的人事局或組織部,專管招聘、選調、考察、晉升人才幹部等,而那個湯工弟可能是他的親戚,在順着清沣哥提供的宮廷人事變動消息,對翰林閣的掌權者進行揣摩,好中标拿項目發展自家業務。古代的翰林閣相當于現代的教育局和宣傳局這類部門。

我感覺遇到他倆就是我的福星啊,果然上帝讓我複活是有未完成的使命噠,一個專管人事,可以幫我找個正經工作調離這萬花閣,一個專通教育,奚父有救啦。

“那另一位是在哪閣高就?”我端着茶舉向第三人。

“我在望梁寺院。你打聽這些作甚?”此人立起眼睛,一副官架子,上下打量我,好像在猜測會不會是哪家細作。

這位居然是鄒監察的同事,難怪為人話少警惕,看來也是掌管梁國律法的監察。今個居然都到齊了,仨福星,奚奚我必須把你們仨全部拿下,我終于看到體面生活的希冀曙光啦。

先從這個HR下手,他既然掌管宮廷人事調動,這麽大的官兒,肯定是對梁國宮廷各部門的一把手二把手及人事檔案、八卦小道、梁國律法最為熟悉。最重要的是,他能幫我換工作。

我學着之前筱奚奚對鄒監察的态度對清沣哥說道:“小女子奚奚,今有二十歲,擅拉奚琴和彈古琴,家道中落被迫入閣,但一直只是演奏、畫作、吟詩,今日一見大人英俊風采,我已見過很多達官貴人,但還是不免心動。可否讓奚奚做您的紅顏知己,只要您一疲倦勞累,就到此處,我跟鳳姨說不收您錢,只盼您能經常來跟我說說話。”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