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怎麽簡家又有一股好味道?”
隔壁的李婆子百思不得其解, 站在門口啧啧稱奇。村裏人都知道晴姐兒帶着弟妹在做吃食生意,但具體做什麽卻是不太清楚。
往昔死心眼的簡娘子唯有這事藏得嚴實,就是盧婆子幾個都沒能從她口中探聽到一點兩點的風聲。
雖然簡二娘還在那酸津津地表示就晴姐兒的手藝定然賺不到幾個錢, 但河頭村的村民又不瞎!
晴姐兒這些日子進了多少貨?
即便盧婆子知道自己八成在地豆上吃了虧, 也忍住沒發作,還不是因着晴姐兒将她家裏的香蔥、芫荽、雞蛋和豆芽都包圓了。
另外據說還給了黃娘子一筆定金, 在黃娘子家訂了一筆生菜呢!
李婆子眼熱的同時,還有點懊惱。
早知道她就不貪簡二娘給的那點東西, 也不會弄得尴尴尬尬,不好意思上門請晴姐兒多買買自家的東西。
李婆子深深嗅了下香氣, 伸手合上了大門。她轉身看向剛回到家的自家兒子和兒媳, 順口問了句:“他們天天去城裏擺攤子,還進了好些豬肉雞蛋蔬菜的,生意瞧着很不錯?你們也在城裏,有沒有見到過?”
李婆子也就随口說說,沒想從兒子兒媳口中得到答案。
不過出乎她意料的是,今日的兒媳許娘子尤為熱情。幾乎李婆子話音落下,許娘子便接話道:“娘, 我知道!晴姐兒是在城裏做雞蛋煎餅呢, 據說好多人家早上去排隊買!”
李婆子詫異地看了眼兒媳。
她這個兒媳雖然是城裏的娘子,但卻是個比村裏人更市儈的。自打兒子去她家鋪子幫忙以後,兒媳許娘子也越發張狂,好久都沒這般熱情了。
裏頭定然是有利可圖。
Advertisement
李婆子眯着眼打量着兒媳,心裏打着算盤。她像是随意聊天般問道:“你嘗過?”
“那倒是沒。”
許娘子眉眼間還有點遺憾:“我兩回見着晴姐兒幾個時,他們都已經收攤了, 拖着車子在西市買香料呢。”
“收攤,那是啥時候?”
“好像是午前?”
“真的?你沒看錯?”
“哪裏能看錯?晴姐兒似乎在打聽鋪子呢!”
李婆子聽到這裏, 一雙眼睛睜得溜圓。兒媳話裏的意思是簡家要在城裏租鋪子?那得賺多少錢啊?
李婆子想的,許娘子也知道。
沒等婆婆開口詢問,她便忍不住往下道:“我也是從我爹娘那聽說的,聽說晴姐兒做的煎餅在城裏頗有名氣,不少人都趕着點去排隊買呢!”
許娘子娘家也在城裏做吃食生意,主做的是炸貨。鋪子位處西市旁的胡同,雖不是正對着街面的大鋪子,但也人流量密集,生意還算不錯。
許娘子爹娘身體不好,但也關注着鋪子生意。他們聽聞城裏出了個新鮮吃食,老板還在尋鋪面以後便去瞧了瞧,花了錢買了個嘗嘗。
據說那味道絕了!
可惜他們還想再買幾個的時候,簡雨晴便收攤了。
老夫妻回到鋪子,沒忍不住說上兩句。許娘子剛開始還沒覺得是晴姐兒幾個,直到爹娘說是兩個瞧着十五六歲的年輕男女,還帶着個五六歲的女童一起做的,許娘子才聯系上。
等簡雨晴西市買香料時,許娘子趕緊讓爹娘瞧了瞧,這才肯定了。
她滿臉笑容:“據說一只雞蛋煎餅要十八文錢!”
“多,多少?”
李婆子被吓了一跳,又懷疑是自家兒媳糊塗了:“你是不是聽錯了?是十文或者八文一個吧?”
“不,就是十八文!”
許娘子搖了搖頭,給出肯定的答案。她其實聽到這價格的時候,也是被吓得不輕。
一個餅子能貴到哪裏去?
在揚州城裏胡餅也就三五文一個,就算夾了菜肉什麽的十文一個也是頂天了的。
偏生晴姐兒做的餅子,能賣足足十八文。甚至就這樣還是供不應求,每日早上都大排長龍!
許娘子心裏酸酸的,面上還是一派泰然自若。她掃了眼驚駭非常的婆婆,淡然道:“揚州城裏富貴人家多,他們眼裏這十八文算不上什麽。”
自己這個兒媳,是見過大世面的。
李婆子看着許娘子的反應,難得對兒媳刮目相看。畢竟她光是想想十八文一個餅子,都覺得心肝肺一抽抽的疼。
等回過神來,李婆子又興奮起來。
她壓低聲音,興奮道:“我的兒啊,十八文錢一個餅子,那簡家這大半個月賺了多少錢?”
“甭管她們賺多少。”
“賺了多少也和咱們沒關系。”
“嗐,我知道。”李婆子讪讪然一笑,她自持還是簡家大房的長輩,哪裏願意丢臉子。她想了想,忽然開口問道:“怎麽?媳婦想和晴姐兒學做餅子?”
“那怕是不行。”
“我可豁不出去臉,問晴姐兒那打聽這麽個手藝。”
“那倒不是,就是據說晴姐兒餅子裏有一種薄脆,也是要反複油炸的,耗時耗力。”
以前許娘子打心眼裏瞧不上簡大房,能為了個失蹤不歸的男人把自己日子過得亂七八糟的,往後能有什麽出息?
随着簡大房家裏日子越發窘迫,她也越發肯定自己的眼光,更覺得自己不讓良人兒女和簡大房接觸是正确的事。
只是誰能想得到?誰能想得到!
往日被簡二房呼來喝去的晴姐兒竟忽然立起來了,還學了好手藝。
許娘子啧啧稱奇的同時還隐隐有些後悔起來。得知晴姐兒是婆家的遠親,自家爹娘連忙讓她回去問問,可她哪裏好意思。
她心裏頭隐隐有點後悔——早知道如此,平時也應當對簡大房的人好些,像是黃娘子一家,生菜不愁銷路,驢車還能多賺點錢,就連二狗開蒙的書還是從簡家租借的。
許娘子也只好将心思動到婆婆身上,她看了看婆婆的臉色,緩緩往下說道:“我爹我娘說了,晴姐兒用的薄脆與咱們家做的有七八分相似。”
“要是晴姐兒有意開鋪子,咱們鋪子也可以合作合作。”
李婆子瞬間明白了。
難怪媳婦忽然對自己态度好了這麽多,原來是想求自己幫忙。
她難得看到低眉順眼的媳婦,登時高興壞了。李婆子得了機會,立馬擺起婆婆的譜:“大郎家的,我早就說過了,錦上添花哪裏比得上雪中送炭,等到緊要關頭才上去巴結,哪裏有平日裏拉攏關系來得好?你這為人處世上還有的學呢。”
等李婆子冷靜下來,她已經應下媳婦的請求。她暗暗叫苦,卻又不願意在媳婦跟前丢了臉子,次日還煩惱着要如何開口。
李婆子立在門口,看着晴姐兒三人坐上驢車往城裏去。她撚了根茅丫叼在嘴裏,嗦着裏面淡淡的甜味,琢磨着開口的法子。
簡雨晴注意到立在路邊的李婆子,她掃了一眼卻是沒放在心上,仔仔細細交代着今日的工作。
等他們來到府學門口,攤位位置上已等了不少人。站在前頭的是捧着一卷書的學子葉生,他聽到動靜擡眸看來,立馬興奮地朝簡雨晴招手:“小娘子來了?”
“哎呀,您今日又是頭名?”
“嘿嘿,就出門早了些。”葉生歲數與簡雨晴差不多,臉上帶着點青春痘,身材微胖,看得出是個好吃的。
他高高興興道:“往日沒小娘子的鋪子,我得繞到別處去買早食,每回到府學都快上課了,現在有了小娘子的鋪子,我還能提前到府學讀會書。”
“府學裏有食堂的吧?”
站在後面排隊的百姓看看前頭的府學,眼裏滿是羨慕。據說府學不但有食堂,而且還對裏面的師生雜役都有優惠,這般的待遇想想都讓人稀罕。
“有是有,就是那味道。”葉生提到食堂就大皺眉頭,“明明是挑選進府學的,還說經過選拔……就這廚藝,呵呵。”
葉生忍不住直搖頭。
他對府學食堂的不滿顯然積蓄了不是一日兩日,借此機會那是大倒苦水,還引來不少剛到的學子附和:“可不是嘛。”
“實在沒錢了,才在那吃吃。”
“嗐,街頭哪家鋪子都比他們做得好!”
“我都懷疑是師傅們故意的。”
“啊?這不可能吧?為啥啊。”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有學子搖頭晃腦的一長句,唏噓着道:“或許就是為了讓咱們知道留在府學讀書就只能吃到這麽難吃的東西,趕緊走吧?”
這麽一聽,好像還挺有道理?
一群讨論的學子臉都快發青了,而立在隊伍最後的尹博士也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瞎說,胡說八道!
只是他回想了下前些日子去吃的食堂菜,又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博士、助教與府學諸多官吏乃是開小竈而用,與學子們并不是在同一處用膳。要不是那日去嘗了嘗,他沒想到學子們先前吃的居然是那般玩意。
諸人聊天之際,簡雨晴三人也支起攤子,生火熱鍋。
排在最前面的葉生精神一振,他剛想說自己要的口味,就注意到放在案上的一摞餅胚。
雞蛋煎餅用的是特制面糊,素來沒用過餅胚。
這頭回出現在簡家食鋪上的餅胚讓葉生眼前一亮,擡聲問道:“小娘子,這餅胚是做什麽的?難道你攤子上出新吃食了?”
“沒錯,這是千層餅子。”
簡雨晴沒用手抓餅,而是用了千層餅。後者名字雖不登大雅之堂,也不似別家吃食那般好聽,但直白淺顯,能直接說出特點也是妙處。
“千層餅?”
“我還是頭回聽說。”
隊伍裏的食客一陣騷動。
簡雨晴笑道:“今日是頭一日售賣,千層餅帶雞蛋、裏脊和生菜一個十文錢!”
“數量不多,大家可以試試哦。”
“行。”葉生頭一個相應,“其他我同窗要的雞蛋煎餅照舊,我要一個……不,兩個千層餅!一個甜口,一個辛口!”
簡雨晴應了聲:“好嘞。”
後頭排隊的食客也不急,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千層餅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尹博士也在其中。
簡雨晴先拿水淨了淨手,再從竹籃裏拿出擀面杖。她取出一枚餅胚,用手掌心輕輕摁扁一些,再用擀面杖一推一拉。
眨眼的功夫,餅胚變成了薄餅。
等她準備就緒,另一邊的簡雲起也給鐵板刷上一層薄薄的油。
簡雨晴捏起餅子兩角,輕輕放在鐵板上。随着餅子與熱油接觸時的滋滋聲響起,葉生乃至周遭食客才猛地回過神來:“嗬!看到沒?”
“小娘子的手藝,絕了!”
“要是我家女兒這般能幹,我半夜都能笑醒!”
雖然不知道千層餅的味道如何,但這手藝就是絕了。
尤其葉生更是期待。
他接過給同窗們帶的其他雞蛋煎餅,然後滿懷期待地看着被翻了個身,一面已變得金黃的千層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