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告狀

告狀

劉挽連忙保證道:“父皇放心, 我一定會讓他們為朝廷所用。”

萬萬沒有想到劉徹竟然相信她。

那劉挽必須得向劉徹證明,她可不是只會哄劉徹這個當爹的,她也能做事的!

瞧着劉挽一臉信心的樣子, 劉徹眼中閃過欣賞。

“行了, 你舅舅都出征了, 你乖乖留在宮裏吧。”劉徹高興之餘, 還是覺得應該要把劉挽弄回來,眼看劉挽要張嘴,劉徹已然先一步道:“你表哥也得回來。”

劉挽無話可說了,要是連霍去病都回來了, 她能留在上林苑才有鬼。

“那也得等我把墨家的事都安排好了。在宮裏進進出出的。有點紮眼。”劉挽同劉徹商量着,盼着親爹能夠寬限些日子。

劉徹一想也對, 劉挽還有墨家的事沒安排好, 把人留在宮裏不讓出去也是不太妥當。

“速戰速決。”劉徹最終只給劉挽這四個字,劉挽應得爽快道:“是,父皇放心, 我定速戰速決。那沒有別的事,我回上林苑了?”

試探的問來, 劉挽等着劉徹的答案。

劉徹一眼掃過外頭已經漆黑的天,劉挽馬上順口接話道:“表哥還等着我呢。舅舅直接出征, 他肯定想知道怎麽回事,要是今天弄不清楚, 沒準他會直接跑回來。”

那是, 霍去病心心念念的都是匈奴,有一丁點關于匈奴的事兒, 霍去病都不會錯過。

劉徹召衛青回長安,要不是衛青把人按下, 一準霍去病都沖回宮來了。更別說讓他聽說衛青出征了,他對出擊匈奴一事卻一無所知。

“去吧。”劉徹越想越覺得劉挽的顧忌是對的,為了避免霍去病太引人注目,他須避免一些可以不需要發生的事。

“我娘那裏?”劉挽人都回來了,不去看看衛子夫她們不太說得過去,但這一去,宮門得落鎖了,到時候劉挽要叫開宮門出去嗎?劉徹要是準,劉挽也沒有什麽關系。

“你娘那裏有朕,去吧。”劉徹也是拿了劉挽半點法子也沒有,除了給劉挽撐腰,還得給劉挽收拾各種首尾,免得劉挽不知道要惹出多少是非。

劉挽笑盈盈的給劉徹灌迷湯道:“父皇最好最好了。”

得,劉徹就為了這樣一句話,讓劉挽麻利的出宮,他則往衛子夫的九華宮去。

沈賓在劉徹前去九華宮的路上同劉徹禀告了劉挽和墨家人交談的內容,尤其指出墨家給了劉挽一個人,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卻是一個劍法高手。

“要對泰永不利?”劉徹聽着只捉住重點一問。

沈賓如實答道:“暫時未可知。但墨家的人一向無視大漢律法,謹守墨家的規矩,未必見得真正願意為朝廷所用。”

防人之心不可無,沈賓對墨家不敢輕視,因而也是不敢有所松懈。

劉徹點點頭道:“如此你私下安排幾個人護着泰永,若有異動殺無赦。”

殺無赦什麽的,沈賓聽着一頓,不得不提醒劉徹道:“世上能出墨家劍客左右的人并不多。末将手裏沒有這樣的人。”

“誰家有這樣的人,而且願意為朕所用?”劉徹停下腳步問起,沈賓一頓道:“這樣的人比之墨家更難對付,請陛下慎重。”

“尋來。”劉徹沒有任何猶豫的吩咐,沈賓為難的欲勸之。劉徹揚起手道:“你只管照辦。墨家能為朝廷所用,想必沒有人會不希望為朝廷所用。”

想當年孔子周游列國為的不正是将自己的思想傳播,讓更多的國家接受他的思想,用他的政策嗎?

百家在不斷的衰落,只會有更多的學派願意為朝廷所用。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錯,劉徹需要儒家,尤其是董仲舒提出的那一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讓大漢皆以他這個帝王為尊。最重要的是,認同天下一統。

國只需要一個,皇帝也只需要一個。永生不變。

劉徹同意董仲舒所提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不願意真正滅了其他的學派,也是覺得其他各派并沒有非絕不可的理由,自不該對他們趕盡殺絕。

留他們在,未必就對大漢無利。

“是。”沈賓既然将情況如實上禀,劉徹依然堅持己見,非如此行事不可,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乖乖的按劉徹的吩咐去召集他所知能夠制衡墨家的人。

劉徹交代完事情,人也邁入九華宮,衛子夫領着衛長公主和劉嘉迎着上來,見只劉徹一人,母女三人都一愣。

劉徹自然而然的走過去扶起衛子夫,衛子夫問:“陛下,泰永不曾回宮?”

難道是有人看錯了,劉挽沒有回來,誰亂傳消息。

“回來了,朕讓她回上林苑了。有事讓她去辦。”劉徹答得理所當然,絲毫不覺得他一個皇帝給六歲的女兒交代事情去辦有什麽問題。

衛子夫一聽即不再問,劉徹道:“衛青都出征了,待她辦完事,會跟去病一起回來。”

看來确實有事情讓劉挽去辦了。

“陛下,泰永和去病也漸漸大了,是不是......”衛子夫想到另一層,畢竟一提起霍去病就不可避免的想到劉挽自小到大都和霍去病最是親近,外頭的閑言碎語不少。

“他們是表兄妹,又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孩子,沒那麽多規矩。旁人如何說道由着他們去。朕覺得他們兩個人在朕跟前甚好。”怎麽會不好呢,兩個都是聰慧絕頂,一心要出擊匈奴,以滅匈奴為畢生所願的人,正合劉徹之意。

沒有人知道親自教導他們成長,看着他們從一個懵懂無知,望着沙盤而無從下手的孩子,慢慢的知道該怎麽出擊,該怎麽一步一步的誘敵,殺敵,那有多有成就感。

劉徹知曉風言風語不少,卻渾不在意的道:“那是朕的女兒和愛将,旁人想怎麽說由他們,敢在朕的面前嚼舌根,朕自會處置。”

換而言之并不需要衛子夫出面管得太多,她只需要照顧孩子即可。

衛子夫聽到這兒,低頭應着一聲是,不輕意的掃過劉徹一眼,不能确定的是,劉徹究竟明不明白她的另一層意思。

劉徹沒有再揪着事情不放,轉頭問起衛長公主和劉嘉,衛長公主溫柔的輕聲說起今天發生的種種趣事,尤其是衛子夫為她們選女先生一事。

劉嘉一聽也有了話題,同劉徹小聲的道:“父皇,有人笑話娘。”

此話落下衛子夫心下一驚,連忙喚道:“嘉兒,不許亂說。”

不想劉嘉卻嘟起嘴一臉倔強的道:“我才沒有亂說,他們就是笑話娘。”

衛子夫急忙要攔下劉嘉,劉徹卻更快一步的将劉嘉抱起,輕聲問:“嘉兒跟父皇說說,他們是怎麽笑話你娘的?”

本來衛子夫一喝,劉嘉吓得縮了縮,想要說的話都不敢說了。劉徹将她抱起,無聲的安排,讓劉嘉方才不确定自己做得是對是錯的事,都得到了肯定。

“他們說母親不過是一個歌女出身,如今也能對他們評頭論足,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劉嘉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些話了,她哪怕沒有劉挽的經歷,活了兩輩子,卻也分得清對錯,知道誰嘴裏冒出來的話是好是壞。

劉徹一聽冷笑一聲,“看來有人對朕的安排不滿。”

是的,劉徹不是不清楚劉嘉聽到的閑言碎語都是真的,那又怎麽樣?他既為帝王,不過是為女兒選幾個女先生罷了,又不是要納人才為朝廷所用,他想讓誰負責此事,輪得到誰來置喙?

劉嘉晃了晃劉徹的手道:“他們還說娘沒用,生了三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等着将來色衰愛馳,會比皇後更慘。”

衛子夫如何能再坐得住,趕緊上前捂住劉嘉的嘴,同時與劉徹告罪道:“陛下,嘉兒不懂好壞,學了旁人的話胡說,陛下莫要放在心上。”

沒能生下一個兒子,衛子夫心裏難道不急?色衰愛馳的道理衛子夫比誰都更清楚,也正因如此,衛子夫亦生出恐懼之心。偏她又什麽都做不了。

“看來他們都閑得緊,對朕的事指手畫腳。”劉徹并沒有因為劉嘉的話而動怒,他何嘗不想要一個兒子,他已然不年輕,必須要有兒子。

“往後若是聽到這些話,嘉兒如果能斥責她們,讓她們害怕最好不過。”劉徹突然将自己的想法道來,同樣的事換成劉挽,必是當場讓那些說閑話的人讨不了好。

想到這兒,劉徹看了看衛長公主,又看了看劉嘉,兩個女兒像衛子夫,都是溫婉的性子,獨一個劉挽像他,從不肯吃虧。誰也別想欺負了她。

劉嘉擰緊眉頭,想着應該怎麽出面讓人害怕她,終是無果。

“父皇,我不會。”劉嘉如實的回答,劉徹也想到劉嘉還小,鎮不住一群敢在背後嚼舌根的人,伸手摸摸劉嘉的頭道:“下回讓你二姐教着你點。”

是的,劉挽一準知道要怎麽讓人心服口服,往後都不敢亂嚼舌根,看不起衛子夫。

“好啊好啊!等二姐回來我讓二姐教我。”劉嘉認同無比,很是以為劉挽是這世上最厲害的人,就沒有劉挽辦不好的事。

看,連劉徹這個父皇都讓她跟姐姐學着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