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溫柔童話

第26章 溫柔童話

黎景的腳步滞住了。

房門已被打開,可他卻沒有向前看,而是定定地看向一旁的姜佚明。

姜佚明輕笑一聲,他牽起黎景的手,兩人踩着柔軟的米白色毛毯,攜手走入其間。

霎時間,他們仿若進入了斑斓可愛的童話世界。

因為黎景的哮喘症,家裏沒有擺放鮮花,不過,茶幾上、餐桌上、櫃子裏,凡目之所及之處,皆擺滿了jellycat的布偶鮮花與布偶盆栽。

溫柔的淺色系鋪滿了整座房子,陽光透過百葉窗的間隙投入客廳,更增添了幾分溫暖與甜蜜。

置身其中,黎景連呼吸都變得輕柔起來,唯恐眼前的一切都是場脆弱的美夢,稍稍用力就如陽光下的肥皂泡般破裂了,只留下“嘭”的一聲輕響便消失在了天地間。

黎景小心翼翼地拿起茶幾上的布偶花,輕輕摩挲着嬌嫩鮮豔的花瓣,心也柔軟下來。

如果這是場夢,他願意陷入其中。

姜佚明不急着催促黎景發現下一個寶藏,反而笑着讓他随意探索。

他們踏在柔軟舒适的地毯上,在每一個精巧可愛的擺件前駐足。

牆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圖畫,走進了才發現竟是樂高積木拼成的。

剛一走入電梯廳,黎景就看到一個玻璃制成的博古架,上面擺滿了黑膠唱片,都是他曾經最愛的樂隊的。

黎景怔了半秒,他不敢想姜佚明花費了多少金錢,又耗費了多少心血,才将這些集齊。

他嘴唇動了動,一時不知該用什麽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Advertisement

姜佚明溫柔地笑笑,他揉了揉黎景柔軟的發絲,不想聽他說什麽感謝。

電梯發出“叮”的一聲清脆聲響,姜佚明牽着黎景的手走進去。

一進入二樓就看到一間會客廳。會客廳內擺了兩個懶人沙發,中間放置着一張矮矮的桌子。

會客廳的一側是練習室,練習室的木門做了隔音處理,包裹着米白色的隔音材料,像是雲朵一般。

黎景推開門,只見練習室中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吉他。

電吉他、木吉他、古董吉他……應有盡有。

倒像是吉他博物館了。

練習室的另一側是書房,書房裏擺放着繁多的布偶盆栽,比起書房,更像是漫畫裏的花園。

乘電梯到三樓,是這棟小洋樓的主卧和衣帽間。

衣帽間很大,幾乎比黎景在平安新村租的那套一室戶還要寬敞。

一進去便看到三面櫃子,人一走進,玻璃櫃中的燈便“倏”地亮了起來。

透過玻璃門,黎景看到裏面按春夏秋冬四季順序挂滿了衣服。

最裏面的衣服,尚且有些孩子氣,不過細細看去,卻都是少年時代的黎景最愛的牌子。

越往裏面看,衣服的款式便越是成熟簡約。只是,黎景發現每一個樣式的衣服姜佚明竟都買了兩件。

黎景愣了一會兒,問道:“為什麽這些衣服都買了兩件?”

姜佚明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他的目光從這些衣服上一一掃過,就像将十二年的歲月濃縮在了這匆匆一瞥中。

最後,他淡淡地說:“起先,我都是按照你的號碼買的。但是後來,我總會想,這麽多年過去,你是不是長高了一些、長胖了一些。所以除了你以前的號碼,我還會再買件稍大些的。”

姜佚明語氣很平淡,可其中的心酸苦楚卻通過淡淡的語氣傳遞無遺。

黎景心中酸澀,鼻尖和眼圈都有些發脹了。

“對……”

“來,來看看這邊。”姜佚明打斷了黎景的道歉。他牽起黎景的手,來到陽臺。

轉眼已是傍晚。

落日熔金。

隔着叢林,黎景看到遠處的萬丈光芒落在海面,滔滔不絕的海浪翻湧出大顆的珍寶。

有那麽一瞬間,黎景覺得姜佚明就是他的海浪,在落日下,帶着滿滿的寶藏,不停不息地朝自己奔來。

不問結果,不求回報。

主卧布置得溫馨舒适。推開門,黎景看到一張被柔軟皮革包裹着的木床,上面鋪着綿軟的被子。床的對面,是一排展示櫃,擺放着一件件還未來得及拆開包裝的禮物。

黎景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他看看面前的展示櫃,又回過頭去茫然地看着姜佚明。

“這些,都是你為我準備的?”

姜佚明微笑着點頭,他拉開櫃子,感應燈霎時亮起。

姜佚明的指尖指向展示櫃的最上層,他語氣溫柔平和,像是鼓勵一個怯懦的孩子拆開屬于自己的禮物。

“這是我們十八歲那年,我為你準備的。”

他們出生在秋天。當初,他們曾約好了一同離開申城,去京市念書。只是,黎景既沒有等到自己的十八歲生日,也沒能去京市讀大學。

那年初夏,兩人身世的秘密浮出水面後,黎景逃出了黎家,從此下落不明。

姜佚明發瘋似的找了他一整個夏天,翻遍了申城和周邊城市的大街小巷,卻終是沒有音信。

那時候,他們早已報好了北京的學校,等到秋天如約而至,姜佚明将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黎景報考的學校。

只是,他在報名處一連苦等了幾日,都沒看到黎景的身影。

黎景徹底消失在了他們的生活中,甚至不惜以此放棄自己的學業為代價。

意識到這點後,姜佚明喝得爛醉如泥,他在賓館昏睡了一整日,卻也只給了自己一整日的時間。

第二天,他将周身翻湧的痛苦與煎熬都藏進了心裏,藏進了眼底。

他回到T大,扮演起堅不可摧的天之驕子。

那一年,他得到了世俗意義上的一切:人人歆羨的家世,萬裏挑一的學歷,不可估量的未來。

同時,他也失去了一切。

剛入學的那段時間,姜佚明以為自己就要開始新生活了,自己對黎景的感情與思念終會像冬日裏飄搖的枯葉,飄散零落,最後再找不到蹤跡。

可是他沒有。

他的手機從不關機,哪怕要承擔高昂的漫游費,他也不願換掉自己的手機號,明明彼時微信已經大行其道,可他卻固執地堅持着每隔兩小時就查看一次郵箱和QQ的習慣。

他怕黎景想要找他卻找不到,他怕錯過任何一條來自黎景的訊息。

只是,他的手機卻再沒有因為黎景而響起過。

姜佚明用了一整個夏日來尋找黎景的身影,又耗費了漫長的秋日,為黎景準備這份送不出的禮物。

姜佚明取下那個包裝精美的紙盒,遞到黎景的手中。他輕聲說:“這份禮物我放了很多年,現在估計已經用不上了。”

黎景手指輕顫。姜佚明向來仔細,這麽多年過去,這份禮物就連包裝盒都沒有絲毫的折痕,甚至就連上面系的蝴蝶結都是完好的,只有彩帶退了色。

黎景小心翼翼地拆開蝴蝶結,他動作輕柔認真,唯恐拆壞了包裝,毀了對方的一片心血。

可姜佚明卻說:“沒關系,直接撕開就好。”

黎景搖了搖頭,等到他将禮物拆開,才發現裏面裝着的是一部十多年前流行的智能手機。

姜佚明發出一聲低嘆,旋即輕聲說:“讀大學以後,我沒有再用過家裏的錢。這是我做了兩個月的家教買來的。”

黎景怔怔地看着姜佚明。這一刻,姜佚明對他的愛好像具象化了。

在自己杳無音信的歲月裏,姜佚明靠着做家教、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為自己買下了一份又一份昂貴的禮物,又完好地保存了那麽多年。

黎景順着姜佚明指尖指過的地方一一看去,耳邊傳來姜佚明耐心又溫柔的聲音。

“這是我們十九歲時,我給你準備的禮物。是一臺相機。以前你很愛拍照,所以我買了相機送給你。”

“這是我們二十歲時,我給你買的平安扣,你膚色透白,戴這個一定好看。”

“……”

“等到我們的二十二歲生日,我帶着這些沒送出去的禮物遠赴美國。我的積蓄在美國用得很快,囊中羞澀的我找遍了二手書店,最後買下了這張黑膠唱片。”

“二十三歲,我找到了一份行研的實習,那段日子過得焦頭爛額。在生日那天,我以你的名義給哮喘病基金會捐助了一萬美元。”

“二十四歲,我在華爾街做基金經理。生日那天,我推掉了老板的飯局,一個人在上東區逛了許久,最後為你挑了一身紀梵希的西裝。”

“二十五歲那年,我回到中國,成立了黎明資本。生日那天,我做出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筆投資,用賬戶裏剩下的錢為你買了一輛車。”

“二十七歲那年,我投資了一家醫院,為哮喘病人提供免費醫療。”

“二十八歲,我買下了這棟小洋樓,着手內部的裝修和布置。”

“二十九歲,我為你建了一間海底餐廳。”

“今年,我三十歲,終于找到了你。”

黎景的目光順着姜佚明指尖指過的地方看去。眼神停留的剎那、只言片語的功夫,便掠過了十二年的光景。

他覺得自己何德何能,能值得姜佚明苦苦追尋十二年、思念十二年。

歲月如奔逝的河流,不曾為任何人停息。它無情又公平,改變着人們的相貌容顏,也沖散了深厚的情誼,卻唯獨不曾改變姜佚明的真心。

這麽多年過去,姜佚明還是習慣把最好的東西送給黎景,一如往昔。

作者有話說

喜歡的話請留下寶貴的評論哦~愛你們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