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風格
第044章 風格
回到練習室, 沈晏先拿出手機搜索“暗黑哥特”。
董元韬在一旁看到,忍不住笑着說:“完了,這回觸及到晏哥的知識盲區, 主心骨沒了。”
烏錦華戴着一邊耳機也在用手機, 聞言接話道:“那風格我也不熟。西方的民樂我接觸過, 但暗黑哥特是不是偏向二次元,融合了很多新元素。元韬,這回的作曲編曲得你多費心思。”
周蓮生跟上:“舞蹈方面,我感覺街舞更合适,編舞也是得以維意為主。”
夏彰想了想,說:“也不用想得太複雜吧。粉絲投這個, 我覺得主要是想看到那種視覺刺激的氛圍。先前《別閉眼》劇情很飽滿,不過在服裝和舞美上, 的确是單薄了一些。”
沈晏大致了解過概念, 擡頭問:“單說‘暗黑哥特’這個詞, 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麽。”
董元韬:“吸血鬼。”
許維意:“獵魔人。”
夏彰:“女巫狩獵。”
烏錦華:“黑暗.童話。”
周蓮生無奈一笑:“你們這些搞不了吧。上一期的狼人殺,總導演就說過已經擦着底線了, 節目還是盡量要有積極向上的內核。”
董元韬頭疼:“這風格也節目組提供的選項, 本身就帶‘暗黑’兩個字, 怎麽都向上不起來啊。”
夏彰好奇地問:“那蓮生哥,你能想到什麽?”
周蓮生也嘆氣:“我先想到的是勇者鬥惡龍, 不過好像的确不是很典型。”
沈晏看向身旁一直沒說話的裴淵:“你呢?”
Advertisement
裴淵回視他:“騎士。”
頓了下, 又補充:“亡靈騎士。”
董元韬吃驚:“哇, 淵哥,你也玩游戲的嗎?”
裴淵:“以前玩過一點, 接觸不多。”
沈晏跷着腿,手指在膝頭輕點:“這次的時長加到8分鐘以上, 要填滿這麽長時間還不讓觀衆倦怠,必需得有劇情支撐。”
烏錦華:“如果想積極向上一些,那核心就歌頌愛情。複仇、守護、愛情三者交織,可以把黑暗的背景和積極的內核融合在一起。”
夏彰:“這一期,肯定所有隊都會注重劇情。而且淵哥先前說的對,到了現在,前期觀衆會産生審美疲勞。最好能有個出人意料的亮眼設計,還最好是我們隊獨有,別隊即使想得到也做不到的。”
董元韬和許維意一同看向裴淵:“那只有淵哥的武術了,可是和這風格不搭啊。”
沈晏:“我剛才想到一個,蓮生,你聽聽行不行。”
他把想法說了說,衆人都聽得驚詫不已,紛紛去看周蓮生。
周蓮生難得雙眼晶亮:“很有挑戰性!”
沈晏見他這表情,就知道他願意,笑道:“那這部分就這樣定了。”
又接着說:“裴淵也可以上一樣殺手锏,不用都留到後面。”
随後,沈晏帶着隊員們一點點讨論細節,最終還是趕在晚飯前,把整個節目基本敲定下來。
夏彰感慨:“我覺得晏哥合适當編劇,或是舞臺總監。”
周蓮生笑道:“我都很想建議我們團長把晏哥挖回去。”
許維意跟着笑說:“一公那時我們和導演組讨論,安和哥(舞臺總監)就說過,他在我們這一隊都沒有發揮的餘地。”
烏錦華卻是輕嘆:“我現在理解蓮生在二公時的感受了,而且我還更慘一點。”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笑出了聲。
◇◆
對投票結果失望的,除了董元韬和許維意,還有喜歡其他風格的粉絲。
葉茵就是其中一個。
她看着最後結果,嘆了口氣:“明明晏哥和淵哥一開始驚豔觀衆的就是國風路線,怎麽都沒人想看他們的長處嗎?票數居然這麽少!這期後面還剩兩期,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葉茵從小受到家庭熏陶,喜歡民樂和國風,現在是華國音樂學院民樂系的大學生,主修古筝。
她以前沒有追過星,這次之所以入坑,最開始是好友給她推了裴淵跳樁射柳那一段,她被驚豔到。反正暑假沒什麽事,就和好友一起追綜藝。
随後沈晏的一段胡騰舞又一次驚豔到她,再接着就是一公的《盛世·千年》。那是葉茵到目前為止最喜歡的節目。
當然,這綜藝追着追着,她和好友也不可避免地随大流嗑起一衣帶水。并且,一公組隊的時候,董元韬說過想搞古韻國風,她就一直期待着能看到那樣的舞臺。
可惜,一直追到現在,四公卻給投出了暗黑哥特風。
葉茵一邊點開一公純享版,往後找《盛世·千年》重看,一邊嘀咕:“雖然每一期節目都很精彩,但我華夏古典風難道不值得一個舞臺。”
家庭影院級別的音響裏傳出號角聲,葉茵不自覺地坐直身。
琵琶裂綿聲一起,她就控制不住地汗毛直立,随着羌笛、胡笳、胡琴、鼓號加入,更是感覺血液都跟着奔湧。
戰争之後,邊塞百姓載歌載舞,這裏的歡欣樂曲又讓她禁不住露出笑容。
待音樂聲停,沈晏說出那句“吾民,可安千年否”,不管聽多少次,葉茵都克制不住地眼眶濕潤。
正當她沉浸在被音樂帶進劇裏的情緒中,突然聽到爺爺叫她:“茵茵。”
葉茵連忙拿遙控器按暫停,伸手抹兩把眼角,揚聲應:“爺爺。”
葉傳友走進影音室:“你在看什麽?”
葉茵這才發現,上午家裏人都出去了,自己就忘了關門。
她連忙說:“一個綜藝節目。忘記關門,對不起,吵到你了。”
葉傳友擺擺手,也在沙發上坐下,看向電視:“你把剛才那段音樂重放一遍,我想聽聽。”
葉茵于是倒回去重放。
葉傳友聽完,确定道:“我沒聽過,是新曲啊。這是什麽節目,有沒有說曲子是誰寫,哪支樂團奏的。”
葉茵指指屏幕上古裝扮相的沈晏:“就是他寫的,叫沈晏。沒說哪裏演奏。”
葉傳友有些吃驚:“沈晏?能寫出這種曲子的人,我竟然沒聽過名字。他哪個學校的,導師是誰。”
葉茵:“呃……”
她入坑之後去搜過沈晏,資料讓她驚訝。于是,現在她也只能讓她爺爺這個民樂大師、退休老教授跟着驚訝了。
葉傳友果然非常吃驚:“難道是民間的滄海遺珠?這種作曲水平,如果沒有系統學習過,那真就是天賦異禀!他有沒有演奏過什麽民族樂器。”
葉茵去找三公的節目:“他彈過鳳首箜篌。”
《別閉眼》有點長,不過葉傳友還是耐心地看完了,甚至看完節目後面的采訪。
他非常奇怪:“看他的指法,不像是自學成才。而且國內彈鳳首箜篌的人屈指可數,他彈得這麽好,你又說他現在很紅,那他的師門沒有借他的名氣做宣傳?這是多好的民樂宣傳點。”
葉茵搖搖頭:“我們粉絲內部有扒過,但真是一點痕跡都沒找到。要不爺爺你去問問?”
葉傳友想了想,卻是搖搖頭:“不用問了。要是誰能收到這麽有才的弟子,絕對早就在圈裏炫耀開,不會悄無聲息到現在。這要是我的徒弟,我絕對走哪都帶着他。”
葉茵一想也是,就自己現在的水平,她爺爺、爸爸、媽媽的輻射圈至少都知道自己的名字。
葉傳友又思考片刻,再問:“你剛才說,這個綜藝就是在我們這兒錄的?”
葉茵:“是啊。我每次公演都搶不到票,能搶到我就去看了。我甚至連加演場都沒搶到,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運氣這麽差。”
葉傳友顧不上孫女的抱怨,繼續問:“節目都是在兩周準備期內排好,那曲子也是那期間寫好、錄好的?”
葉茵:“那肯定呀。”
葉傳友一下笑起來:“那估計找的是你劉叔叔的樂團。我給老梁打電話,跟他聊聊去。你繼續看吧。”
一邊說,他一邊起身往外走。
葉茵不由得眨巴下眼:“咦?這意思……難道能和晏哥搭上線?!”
葉傳友走到門口,突然又回頭:“茵茵,如果他再演奏什麽樂器,或是有什麽曲子,記得叫我一起看。”
葉茵笑成了一朵笑:“好嘞爺爺!沒問題爺爺!”
葉傳友一邊走回房,一邊跟老友梁慶久說電話:“老梁啊,我剛聽到一首新曲,用了六種樂器,寫得可好了!”
梁慶久來了點興趣:“哪聽到的?”
葉傳友:“一個綜藝,我孫女在追。是前幾期一個節目的一部分,那節目還挺有名,據說官媒點名表揚過,名字叫《盛世·千年》。你一定要去聽聽!”
梁慶久卻沒驚訝:“哦,那個啊,我知道。曲子還是找劉志的樂團錄的,錄好之後我聽過,的确寫得好。而且沈晏還寫了工尺譜,劉志也特地拿給我看過。诶,原來我沒和你說過嗎?”
葉傳友:“沒有!你啊你啊,這才七十出頭呢,就這麽能忘事。”
梁慶久:“說我,你沒比我好多少。不對,這事我絕對在群裏面說過,是你自己總不記得看群。當時群裏還讨論來着,都說我們民樂界好多年沒出過作曲新星了,這一出就出顆這麽閃亮的。”
“我上兩個月在專心寫書嘛。”葉傳友解釋一句,再把話題拉回來,“那你聽完之後就算了?這麽好的人才,你不想着往學校巴拉巴拉?聽我孫女說,那孩子才24吧,往後絕對大有前途。”
梁慶久:“巴拉啥,你是想招他入學?你覺得學校裏誰能教他。你,還是我。”
葉傳友一愣,頓了片刻,才說:“的确,他這風格已經穩健成熟,需要的是多探讨多嘗試。那可以招他來上課嘛,給個客座教授。那首新曲,我覺得足以列入作曲教材。”
梁慶久嘆口氣:“你以為我沒想過啊,我讓劉志給系裏提過。那首曲子,劉志也說,在民樂樂團圈裏都已經傳開,好評如潮。可系裏面一直靜悄悄,你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葉傳友再一愣,又問:“首音那邊也這樣?”
梁慶久:“呵。”
葉傳友只得跟着嘆口氣。
梁慶久:“不過,年底活動多,劉志想過找沈晏合作。只是沈晏現在錄節目很忙,他經紀人回複說要等節目錄完,才有時間慢慢談。”
葉傳友:“也好,才華是蓋不住的。”
兩位民樂大師絮絮叨叨地繼續聊着。
◇◆
準備期第一周飛快過去。
周五晚上,沈晏隊拍完廣告,拖着疲累的身體返回錄制基地宿舍。
路上在節目組群裏看到通知,明天的搶分比賽,主題是“試膽”。每隊只需要出4人參與直播,2人一組。餘下的人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沈晏問:“元韬、維意,蓮生、夏彰,你們上怎麽樣?”
他本意自然是讓四人多點鏡頭,多多表現。
不料董元韬卻慘叫一聲:“不要啊!我最膽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