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顧可和林澤已經退出了《回歸自然》這檔真人秀節目, 該賠付的違約金一分不少的賠了。
但他們二人還是出現在了節目的首期之中。
不僅如此, 通過節目組的後期剪輯, 劇情颠倒順序, 硬生生的将她給剪輯成了一個吃不了苦受不了累遇事就知道退避的大小姐。
并且這期節目的标題還是:熒幕CP相繼離開, 山區的清苦最終又能留得住幾人?
節目組為什麽要這麽做?其目的不難想象。
嘉賓中途離開,這是一個最好的吸睛噱頭, 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的導演自然會選擇這麽做。
顧可壓制住內心的怒火看完了第一期的內容, 她腦子裏的第一反應是侵權。
因為她明明都已經退出了, 也支付了違約金, 節目組不應該再有她。
然而等她拿出當初簽約的合同一看,發現合同條款上寫的很清楚,因嘉賓私人原因違約退出将賠付三倍片酬的違約金之外,所拍攝部分節目組仍可使用。
當初簽約時,因為是劉嵩勤的朋友策劃的節目,出發點又是公益。
顧可沒想過自己會半路退出節目, 所以對于這些條款也就沒那麽在意。
現在看來,對方早在合同裏挖了不少坑,等着一些不願按照節目組意願拍攝的嘉賓往裏面跳。
回想起離開山區的頭一晚, 導演說的話。
他說會對她的聲譽造成不小的影響,看來在那個時候他心裏就計劃好了這一步。
被算計了的顧可, 憋了一肚子火,滑動視頻APP的時候,發現這檔節目有個競争對手叫《絕境求生》。
這檔真人秀節目她看過,是純野外生存探險類節目, 跟公益不搭邊。
她随手百度查了一下,發現不僅是節目互為競争對手,連制作公司,播放的衛視臺都是死對頭。
兩個節目都是每周五晚上八點播放,而且一樣是邊拍邊播的形式,節目收視率好就增加期數,收視率不好就半路砍掉。
所以這兩個節目對收視率的競争十分激烈。
顧可想到《回歸自然》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她就一肚子火。
顧可心裏突然冒出了“既然你想用我做噱頭贏得收視率,那我偏偏不讓你贏。”這樣的念頭。
有些念頭一旦生出,在怒氣的催動就如同野草一般瘋長,再也按不下去。
于是顧可聯系劉嵩勤,讓他幫忙搭橋,迅速對《絕境求生》進行了投資。
這檔節目她看過,因為成本限制導致節目很局限,如果有足夠的資金的話,他們能夠做得更好。
翌日上午。
《絕境求生》真人秀的官博也發出了一條信息,證實了兩者的合作關系。
媒體紛紛要求對《絕境求生》節目組和顧可進行采訪,節目組和顧可商量之後,決定召開一場宣傳會,在末尾增加記者采訪環境。
時間定在本周末。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的《回歸自然生存挑戰賽》卻不以為意。
因為節目首期收視率便壓過了同期的所有真人秀節目,而且因為節目有公益宣傳的目的,被黨媒點名表揚。
真人秀節目能被黨媒點名表揚,這就相當于是給節目鍍了一層金。
絕非《絕境求生》這類節目所能比拟的了。
再說顧可投資了《絕境求生》又怎麽樣?
反正觀衆只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而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就是他們親眼所見的“事實”。
她在這個節目眼去投資《回歸自然》的競争對手,更加坐實了她瞧不起公益類節目,只會被網友批評的更厲害。
事實也是如此。
很多看完《回歸自然》首期節目的觀衆到顧可的微博底下滋事。
“你不是有基金會嗎?大家募捐的錢呢?為什麽不拿去為山區修路?”
“打着公益的幌子圈名圈利圈錢,這人血饅頭吃的爽嗎?”
“做公益,說得好聽,就改善了幾家破孤兒院而已,其他的錢呢?不是有幾個億嗎?就幹這點事?”
……
網友們敲動着鍵盤咄咄逼人的在顧可的微博底下叫嚣。
幾天時間,她掉了三萬粉。
而顧可這邊收到基金會的消息,山區援助項目已經啓動,并與當地縣政府溝通完畢。
第一個處理項——修路。
因為她現在的錢不能再直接投給基金會,讓基金會去處理,所以顧可再次飛了一趟南都。
親自去付錢請了工程隊,再預付了各種修路所需資材的費用,幾百萬撒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從南都回來,顧可便立馬參加了《絕境求生》的宣傳會。
一襲GUCCI的高定禮服現身宣傳會,氣場鎮壓全場。
之前的《絕境求生》因為資金問題,把錄制場地都定在了國內一些偏僻的地方。
但國內始終沒有國外有吸引力和神秘感,于是這次有了顧可的投資,他們将地點選在了北非。
節目組導演拿着話筒向顧可表示感謝:“之所以要開這場宣傳會呢,是想告訴大家從今天起絕境求生将迎來一個全新的探險環境——非洲,這一切都要感謝顧可的三千萬投資。”
導演扭頭轉向顧可,“謝謝你,節目組的伯樂。”随後九十度的鞠躬。
在此前,顧可了解過,《絕境求生》是導演的心血之作,而現在看來此話不假。
顧可微微一笑,回答道:“節目組注意安全就好。”
顧可看似牛頭不對馬嘴的一句話,卻點名了這檔節目的危險性和探險真實性。
這喜愛《絕境求生》的觀衆們,在內心更加認可了這檔節目。
但也有為了噴顧可而來的觀衆拿着手機不停的在直播平臺刷侮辱性的彈幕。
維護與抹黑瞬間以屏幕為戰場,開始互掐,刷白了整個屏幕。
宣傳會總時間是一個小時。
前面四十分鐘都是由節目導演和策劃在介紹與節目相關的內容,剩下的二十分鐘才是提問環節。
大部分的媒體在前面四十分鐘敷衍了事,等到最後環節立馬來了精神,紛紛将目光投向了顧可。
“請問顧小姐,您為什麽要投資絕境求生呢?”
“它是一個好節目。”
“但網上有傳言表示,是因為您對回歸自然生存挑戰賽這檔節目不滿,而衆所周知絕境求生是他的競争對手,所以您選擇了投資絕境求生。”
預料之中的問題,顧可嘴角微微一彎,回答道:“的确如此。”
本以為顧可會官腔回答這個問題的記者,聽見這話也一愣,趕緊追問問題的關鍵:“那回歸自然這檔節目到底是在哪方面引起了您的不滿呢?”
現場的氛圍徒然變得凝重,沒有一個公衆人物在面臨媒體的時候回答這麽敏銳的問題。
連觀看直播的觀衆也不禁屏住了呼吸,看顧可會如何回答。
顧可眼風掃過在場所有的記者,語句清晰,條例清楚的回答道:“這檔真人秀在邀請我加入時,口口聲聲跟我承諾以公益為出發點,以記錄真實的山區生活為主,然而實際上‘作秀’情節嚴重,違背了我的初衷。”
聽到這麽勁爆的回答,記者微怔了一秒,立馬反應敏捷的追問:“據我所知大多數真人秀都是有臺本存在的,您并不認可臺本的存在嗎?”
這個問題一聽就是挑事兒的。
如果顧可回答“是”的話,得罪的就是整個娛樂圈的所有綜藝欄目了。
“并不是,我不排斥臺本,反而認為任何事情都應該有個框架,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我不能接受的是本質上的作假。”
記者們全都集中精力,生怕記錄漏了顧可的每一個反應。
顧可頓了頓繼續說道:“在回歸自然的第一期,有一個小孩偷牛肉罐頭被發現後說出自己貧苦家境的情節,這個情節雖然很感人但是演的,小孩并沒有想要偷,是節目組用食物作為交換特意安排他去‘偷’的。”
“我個人認為,身為成年人應該給孩子正确的引導,這種用食物作為獎勵去鼓勵孩子偷東西,而讓節目增加淚點的行為我沒辦法接受。”
這個爆料不僅讓現場所有人震驚,還讓觀看直播的數百萬人感到可怕。
特別是那些看了《回歸自然》後感動的痛哭流涕的觀衆,此刻只感覺心裏惡心的慌。
為了增加節目淚點,居然用這麽惡心的手段。
記者見顧可今天對所有問題都沒有回避,于是繼續問道:“但節目呈現出來的內容,卻是偏向于您無法承受山區的苦日子而離開的,對此怎麽看。”
“歡迎大家進行找茬游戲,每找出一個後期剪輯的破綻微博艾特我,我以你的名義為公益捐款一萬元,無上限。”
“說道公益捐款,既然顧小姐您如此熱衷公益,那麽有想過改變山區情況嗎?”
這也是在屏幕前的觀衆最關注的問題,有些腦殘黑粉開始刷彈幕。
“嘴皮子厲害而已,這麽一身正氣,也不見她去修條路。”
“說得好聽,不幹實事,呵呵……”
然而彈幕剛開始刷,視頻裏,顧可背後的大熒幕突然亮了起來。
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最開端一條紅色的橫幅上面黃色的字寫着:可燃慈善基金會山區援建項目。
緊接着一個身着中山裝的中年男子現身鏡頭裏,屏幕右下方,有這名男子的身份介紹。
南鄉縣縣長:周志鵬。
周縣長在視頻裏笑呵呵的代表全縣人民向顧可表示自己的感謝。
随後鏡頭切換到公路上,一輛大卡車馱着挖掘機駛在公路上,一輛接一輛,到了後面就是各種修路所需的資材……
整個車隊氣勢磅礴,視頻記錄了一分多鐘還沒有看到車隊的尾巴。
作者有話要說: 跪了跪了跪了
惹不起惹不起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