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紅李子童話

第16章 紅李子童話

16-紅李子童話

“剛才那個,再來一次!”少年喊道。

尤裏逆反了起來:“我不!”

“再來一次!我要看看!”

“憑什麽就不!”

“給我看看!你不來我就繼續打你!”

說完,少年跳起來就向前沖。

還沒邁出幾步,他好像突然注意到了什麽,主動急剎住腳步。

他緩緩側過頭,望向大廳入口。

尤裏也順着他的目光望去。

入口的陰影裏不知何時又站了一個人,和剛才那少年的姿勢差不多。

那人說:“我聽不下去了……聽你們倆溝通真是一種折磨,就像兩只動物強行說人話似的,聽得我智商都下降了。”

少年朝他走過去:“你來啦!你看!那就是尤裏,貝洛伯格的契約之子,你看他你看他!”

“我看見了……”

另一名少年緩步走進大廳。他的面相比派利文更加稚氣,臉圓乎乎的,頂着一頭蓬松的棕色卷發,鼻梁上架着厚片黑框眼鏡,就像電視劇裏那種帶有刻板印象的中學小宅男。

Advertisement

棕發少年站到了精靈少年身邊,比精靈少年矮一大塊。他倆的襯衫長褲一模一樣,可能只有號碼區別。

看棕發少年氣質比較沉穩,尤裏放松了一些。

尤裏問:“你是正常人吧不會突然沖過來打架吧”

“不會,”少年說,“我是本地人,也是互助會成員,代號阿波羅。”

“哇,你們的代號都好那個……”尤裏想到了“貝洛伯格”這種名字,剛才精靈少年好像還提過什麽“卡戎”……

阿波羅繼續介紹:“我身邊這位是派利文,他和你是一樣的生物。他的契約母親也是我母親。”

尤裏疑惑:“難道你也是……”

“不,我是人類,”阿波羅說,“我的母親是互助會成員,代號卡戎,她與派利文簽了契約,所以我和派利文算是一種詭異的兄弟關系吧……實在不好意思,派利文一向沒有禮貌,但他沒什麽壞心思,你把他想象成一只會暴沖的雪橇犬就行。”

被人說是雪橇犬,名叫派利文的少年也不生氣,還主動說:“尤裏,你快問我,問我為什麽叫派利文!”

尤裏撇了撇嘴:“我不問,你叫什麽都行,我一點也不好奇。”

即使尤裏不問,派利文也非要主動說:“以前卡戎帶我去過一個很好看的城市,那裏有家甜品店叫‘派利文’,我很喜歡他們,就改成這個名字啦!”

“呃,行吧……”

尤裏忽然覺得,今天的散步還挺有收獲的。

看着貝洛和瓦麗娅的時候,他總偷偷反思自己有哪些行為不像人,現在他放松多了——村裏住着比他更不像人的東西。

雖然剛才有點小小的沖突,但三人繼續交談下來,竟然十分投緣。

尤裏初來乍到,阿波羅當起了小導游,帶尤裏在山頂大宅內細致地游覽了一番,向他展示各個房間、各處工藝與畫作,還解釋了這間古老大宅的由來。

大宅是樹籬村內最早出現的建築。在村裏的本地史手抄本上,關于大宅的記載最早出現在1189年,比尼察修道院那樣的古跡還早一些。而且這只是最早記載的年代,不是精确的修建年代。

在漫長又複雜的歷史中,樹籬村曾經數次受到戰火波及,好在每次都不嚴重,村內的本地文化和家族血統才得以綿延至今。

二十世紀以後,曾有村裏的年輕人拍下古宅照片,拿到外界去展示,但這麽做并沒有什麽用,古宅并沒有受到重視,未引起任何波瀾。

原因很簡單:這幢建築物每一處的風格都很可疑,它的建築風格、壁畫類型、室內元素風格各行其是,可謂天馬行空,無法統一到同個歷史年代。以學者們的眼光來看,這肯定是一幢純粹的現代建築,利用一些手法做舊了,做得還挺好看,或許可以叫藝術品,但絕對不能算文化遺産,沒有任何研究價值。

聽到這裏的時候,尤裏問:“樹籬村想讓它成為文化遺産嗎”

“不想,”阿波羅回答,“出于一些原因,我們不會特意保留這類建築。不會專門拆毀它,但也不保護它,讓它順其自然就行了。至于外界的看法……其實我們不希望它出名,引來游客反而會很麻煩。不過樹籬村又不是異世界,不是完全與世隔絕,每一年每一代總有人會離開,去當普通人、做普通職業,總會有人把秘密帶出去。我們也不能做什麽,就盡量靈活應對吧。”

尤裏問:“比如呢怎麽應對如果現在有人用高清鏡頭拍了這個建築,傳播到網上,你們怎麽辦”

“我會去回帖,讓大家相信這是某個藝術學生的CG作品。然後再想辦法把這個帖子‘炸’掉,或者至少把圖片搞沒。我們這裏有個人很擅長幹這個。”

尤裏笑了起來。這個回答說明樹籬村的家庭有電腦,也能通網絡,太好了。既然別人能,那貝洛家也應該能。

尤裏繼續問:“你了解這座房子嗎,既然它确實很古老,那它的風格為什麽奇怪呢”

阿波羅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指了指拱頂的畫:“你覺得這畫的是什麽”

尤裏回答:“一群人很快樂。”

“畫上有個野花野草形成的圈,圈內還有一些很小的人。你憑第一印象來回答,這些小號的人,和圈外那些快樂的人,他們有什麽區別呢”

好家夥,尤裏有一種回到了藝術鑒賞課的錯覺……而且眼前這位“老師”只是十幾歲的孩子。

因為真的很好奇,尤裏雖然略有些着急,但還是很配合地回答了問題:“圈內的人看起來更平靜,大家站得也比較有秩序,圈外這些人就自由散漫多了,不僅是姿勢怪,他們長得也很自由,這個有翅膀,這個長角,那邊那個有很多眼睛。牆角那個你看到沒他有四只手。還有些人雖然肢體比較普通,但頭發啊耳朵啊穿着打扮啊也和圈內的小號人不太一樣,外面這些人有點像童話裏的小精靈……”

說着說着,尤裏停了下來。小精靈

“是精靈嗎”尤裏恍然大悟,“他們不是人,是精靈!我懂了,那個花草圍成的圈是蘑菇圈……不,這是真正的精靈圈,這幅畫的視角在精靈的位面上,通過精靈圈看着人類世界”

“沒錯,你終于看明白啦。”

“畫師是精靈嗎”

“那倒不是。”阿波羅說。

不知怎麽,這個回答讓尤裏有點小小的失望,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

阿波羅告訴他,根據記載,樹籬村最初的雛形是幾個小家庭,他們遠離城市和大型村鎮,在這裏靠種植蔬果和釀酒為生。

其中一家人專門種紅李子,也會用紅李子釀造高度果酒。這一點放在現在不算什麽,但當年還不流行烈性果酒,所以他們的作品相當罕見。

據說有一次,紅李子家的三個女兒偷喝了大量烈酒,意識不清地到處亂跑,不知不覺消失在了山林中。

三天後,大人找到了其中兩個女孩。

最小的孩子卻從此徹底消失了,人們搜遍了附近的山林,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回來的兩個女孩身體并無大礙,只是十分疲勞,在家睡了好幾天,失蹤期間的記憶也模模糊糊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親屬們發現了很神奇的事:這兩個孩子竟然學會了很多新奇的農林技術,在藝術和數學等方面也顯露出與衆不同的天賦。

等她們長大後,她們靠釀酒和其他本事積攢了不少財富,并開始設計建造這座石制大宅。

建大宅沒什麽別的目的,她們只是想建一座又結實又華美的居所。

建設過程很漫長,在這段歲月中,紅李子家和另外幾個家庭的孩子結婚生子,交織出了新的家庭。

等到大宅完全建好,紅李子家的“孩子”也都已步入中年。現在拱頂上的畫作,就是那兩個“孩子”在中老年時期共同完成的。

她們不僅留下了大宅和畫作,也将自己的知識傳給了子孫後代。

其中不僅包括農林知識和釀酒技藝,還包括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關于精靈的知識。

一年年過去,大宅和果園吸引了不少外鄉人前來。有來做貿易的,有參與過大宅修建的,其中有些人與本地人通婚,從此留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一個個家庭,再逐漸形成村落,繼續傳承紅李子家留下的知識。

本地史上還說,村子規模擴大并不是只靠結婚生子,也靠接納一些外來的“志同道合者”。

記載中沒有解釋什麽人是“志同道合者”,現在推想起來,大概是指也見過精靈的人吧。

今天的樹籬村仍然有很多果樹。村子的居住區被圍在樹籬圈內,樹籬內部的果樹只是一小部分,樹籬外面還有很多林地,也都屬于村裏的各個家庭。

大家主要種植各類李子、杏、櫻桃,還有少量無花果。其中紅李子家的直系後代還在種植李子類果樹,不只有紅李子,還有黑布林和西梅等等。他們仍然釀酒,雖然産量不高,但在附近地區也算小有名氣。

聽完這些,尤裏有個疑問:“你說的這個紅李子家,古時候他們丢了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回來了,回來就變得特別有才華……呃,這兩人真的還是人嗎”

“不然是什麽”阿波羅問。

“換生靈。就是我這種。”

“換生靈也不一定就特別有才華啊,你有嗎”

“我沒有,”某種意義上說,尤裏脾氣真是非常好,很難感到被冒犯,“我是想說,萬一她們已經被替換了,已經不是人了,那她們的後代……”

阿波羅恍然道:“啊,你是想問這個。你不知道嗎人類和精靈是無法繁衍後代的。”

尤裏微張着嘴,脊背一震:“什麽也就是說我沒法結婚”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你仍然是公民,你當然可以結婚,但你不會有後代。就像人類和猩猩也不會有後代……我當然沒說你是猩猩。”

尤裏面色放松了一些:“明白了,吓我一跳,我還以為換生靈覺醒後就不行了……也就是說,我和你們有生殖隔離,但這不影響我和你們進行那個……”

阿波羅舉起雙臂比了個X:“我未成年,你真要和我聊這個嗎”

對哦……尤裏這才意識到,自己是字面意義上的大人,他眼前的小孩目測也就十四五歲,他是大人,是長輩。

可是直到剛才,他都完全沒有這樣的自覺。

從前尤裏也經常這樣,會忘記自己是大人,也并不覺得自己是小孩。

面對小孩,他毫無年長者的自覺;面對貝洛或瓦麗娅的時候,他同樣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和對方年齡差不多……

他很難關注年齡,也不太能主觀判斷某種言行是成熟還是幼稚,除非被外界提醒,他才能按照學過的常識來做出判斷。

尤裏抱歉地笑笑:“好,好,我不說了。抱歉啊,畢竟我不是人。”

“你還挺自覺……”

“我們言歸正傳,”尤裏繼續提問他好奇的事情,“也就是說,失蹤兒童回來了,正常長大,結婚生子,就足以說明了她們确實是人類,沒有被精靈替換。可是還有一件事很奇怪——她們怎麽會突然得到本來沒有的天賦”

阿波羅推了推眼鏡:“确實有人研究過這件事。現在我們普遍于認為,那不是‘天賦’,而是‘知識’。根據紅李子家留下的資料來看,那兩人應該是走入了精靈圈,進入了精靈的位面,然後幸運地又回到了人類世界。沒人知道她們在那邊經歷了什麽,只知道她們帶回來了很多奇妙的知識。”

“人去到精靈那邊,還能回來”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很難,約等于不能。所以紅李家的事才稀罕,所以他們這支血脈才成了樹籬村的領路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