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兒女終雙全
黛玉乖順的依偎在賈敏懷裏,鼻端萦繞着她的芬芳。這就是母親的味道嗎?她恍惚間想起自己真正的母親,卻壓根不記得那條魚長什麽樣子了……這很正常,那個時候,自己靈智未開,哪裏就能記住母親的模樣了呢?
突然之間,她覺得,想它了。
六道輪回,三千世界,此時的它,又在何方呢?
就在母女倆溫馨一刻的時候,有小丫鬟掀簾進屋,禀報道:“太太,姑娘,京城榮國府來人了。”
聞言,賈敏大喜:“快叫他們進來。”
男仆自然是不得入內,來的是兩個仆婦。一個林之孝家的,一個周瑞家的。看到走在後方的周瑞家的,賈敏喜悅的神情便淡了下去。
她自然知道周瑞家的是榮國府二太太的陪房,從來她便跟這位假惺惺的二嫂不對付。如今她千裏迢迢的派了自己的陪房來,所為何事?
賈敏的視線移到林之孝家的臉上,将眼底一絲不悅按捺了下去。待林之孝家的行了禮之後,她便開口問道:“母親的身體可好?兩位哥哥的身體可好?府中其他人可安好?”
林之孝家的臉上帶着謙恭的笑意,一一回答了賈敏的問話,接着便從袖中取出幾封家信和一張禮單,奉與賈敏。賈敏接下書信并未立即拆開來看,而是又與兩個仆婦說了一會子話之後,方才道:“如今我有了身子,容易疲倦,就不留你們了。湘藍,送兩位媽媽下去歇着,好好招待,可不能怠慢了。”
聽了賈敏的話,林之孝家的頓時喜上眉梢,連連說道:“姑太太竟又有了身子了?這可真是大好事,這可真是大好事!老太太知道了,一定高興得不得了!”
周瑞家的也做出一副歡喜的模樣,眼底卻似乎凝凍着寒冰。賈敏心底冷笑一聲,也不去與她計較,只與林之孝家的說話。不多時兩人告退,賈敏方才拿起書信和禮單來。
黛玉依偎過來,裝作一副不知事的小女兒嬌态,說道:“母親,我也要看外祖母的信。”
賈敏展開信箋,笑道:“信上的字,你可能認得全了?”
鯉魚精自然是認得的,可小黛玉卻不見得能夠認得全,于是撒嬌道:“母親念給玉兒聽嘛……”最後一個嘛字,拖得長長的,聽得人心都化了。
“好,就念給玉兒聽。”說着,賈敏便念起信中內容來。賈赦和賈政的信沒有什麽值得在意的,無非是一些流于表面的問候,顯得有些敷衍。而賈母的信,就有些值得推敲了。信中表達了她老人家對于女兒和外孫女的思念,又隐隐表露了一絲對于林家至今無後的擔憂。提醒賈敏,不必緊着将林如海攥在手裏,庶子庶女,也得叫她母親嘛。最後,長篇累牍的,寫了她老人家最疼愛的孫子寶玉,說這個孩子有多麽多麽聰慧,多麽多麽孝順,實在是世間難得的。其間,幾次将寶玉和黛玉相提并論,口口聲聲稱“兩個玉兒”。其中含義,不言自明。
放下信箋,賈敏先前的歡喜幾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無奈和一絲悲涼感。黛玉仰起臉看向賈敏,小手撫摸上她的臉頰,說道:“母親不要難過,想一想爹爹玉兒和肚子裏的小弟弟。”
Advertisement
稚嫩的聲音将賈敏從不好的情緒裏拉了出來,看向懷裏女兒如花似玉的小臉還有眼裏微微的擔憂,賈敏笑了:“小鬼頭……”黛玉的話提醒了她,是啊,榮國府再不好又如何呢?如今她是林賈氏,應該操心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女,其他的人,随他去吧。
夜晚,林如海忙完公務回到房中,見賈敏眉間有郁色萦繞,便出言問道:“夫人似乎心情不佳?”
賈敏将榮國府的來信說了一遍,然後忿忿的說道:“母親意欲将寶玉和黛玉湊做堆,倒是十分為她的寶玉着想,可曾真心為我的玉兒想過?”
林如海的心思向來不愛放在這些家宅之事上,便道:“其實親上加親,亦是一樁佳話。”
“老爺說的這是什麽話?”賈敏愈發不悅,“玉兒是我們的嫡長女,她又是這樣的品貌,親事豈可如此随意?我雖不在京城,卻也聽說過那寶玉的二三事,竟是個極為不堪的。向來不愛讀書,偏愛在丫鬟堆裏厮混,竟是纨绔子弟裏領軍的人物。這樣的人,如何能配得上我們的玉兒?”還有未曾說出口的話,便是各自的身份。林如海是手握實權的三品大員,簡在帝心,将來入閣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二哥哥不過是個沒有實權的五品官,不能襲爵的。寶玉亦不過是他的嫡次子,與黛玉的身份,差距甚大。人說娶妻娶低,嫁女嫁高,不是沒有道理的。
林如海聽了賈敏的話,頓時也不喜起來:“原來如此,怨不得夫人生氣。回信夫人且斟酌着,我們的玉兒斷斷不能給如此不知上進的人。”
聞言,賈敏這才心情愉悅起來,點頭應道:“我自曉得的,老爺放心。”
林如海又道:“說起玉兒,我今日想着,也該給她尋一位先生了。有人給我推薦了一位名叫賈雨村的人,我想着,倒也很是合适。”說着,便将這個賈雨村的情況給賈敏說了一遍。
賈敏聽完了林如海的敘述,沉吟了一下,說道:“我瞧着倒也不錯,只是老爺,還是該問一問玉兒自己的意思。”
林如海聞言不禁失笑:“她一個小小孩童,懂得什麽?”
“老爺別看玉兒年紀小,我瞧着,她小小年紀,卻十分的聰穎懂事。”賈敏說道:“何況,她竟能見到菩薩臨凡,是個有慧根的,老爺可不要小觑了她。”
林如海向來尊重賈敏的意思,便回答道:“夫人的意思,我知道了。待到明日,便問一問玉兒。”夫妻倆又說了一會子話之後,便洗漱歇息了。自從府中沒有了姨娘,兩人的感情又再次升溫,竟又有了些新婚時候的光景。
第二日,林如海果然問起了黛玉關于教她的先生的事。黛玉聽到賈雨村這個名字,在原主關于前世的記憶裏搜尋了一下,知曉了那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便回答道:“爹爹,菩薩告訴我,進府的先生不可姓賈。”
林如海道:“卻是為何?”
黛玉便一通胡扯道:“菩薩說,爹爹會請進府來的姓賈的先生,品行不端,有忘恩負義之相。”
林如海對黛玉的話半信半疑,卻也不敢冒險,便打消了請賈雨村來教黛玉的念頭。幾天之後,他替黛玉尋到了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夫子。此人學問比起賈雨村來并不差什麽,且性格溫厚,循循善誘。林氏夫婦對這位先生很是滿意,黛玉也是一樣。
于是,黛玉上午跟着老先生學習,下午便去陪伴賈敏,日子過得非常充實愉快。似乎只是一眨眼間,便到了賈敏生産的這一天。
林如海坐立不安的等在産房外面,聽着屋子裏賈敏的慘叫,面色煞白。他還記得不要吓到了黛玉,握着她的手連連說道:“玉兒莫怕,你母親和小弟弟都會平安的……”話雖如此說,他卻亦知曉婦人生産乃是一只腳踏進了鬼門關裏,心裏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黛玉反握住父親冰冷的手,十分篤定的說道:“嗯,玉兒不怕。菩薩說了,母親和小弟弟都不會有事的。”
“真的嗎?”林如海殷切的看向黛玉的雙眼。
黛玉眼中一片澄澈鎮定:“是真的,前兩天菩薩就已經給女兒托夢過了。”
聞言,林如海心裏大定。雖然他對女兒能見到菩薩真身之說一直将信将疑,但此刻,他卻急需這樣的話語來安定忐忑不安的心。
賈敏是在午時發動的,夜色降臨之時,産房裏終于響起了嬰兒的哭泣聲。聽到聲音,林如海僵硬的身體終于又開始血液流通了。看着大紅襁褓裏面兒子皺巴巴的小臉,他竟然有種想要流淚的沖動。
林家的嫡子,終于誕生了。
這個寄予了林如海和賈敏深厚希冀的嫡子,在林如海翻遍典籍之後,被他取名為林曜。曜,光明燦爛,永無止息。
小林曜十分愛黏着姐姐,哪怕他正在哇哇大哭,只要聽到姐姐的聲音,便會立即止住哭泣,露出笑靥來。長此以往,弄得賈敏都開始吃起醋來。但轉念一想兒女感情好,自是一件極好的事。将來黛玉出嫁之後,林曜便是她堅實的依靠。如此一想,便心懷大暢。
黛玉一天天的成長着,漸漸開始有了少女的風範。小林曜依舊愛黏着她,哪怕是黛玉正在上課,他也要抱着一碟子點心坐在旁邊,雖然聽不懂夫子在講些什麽,但只要待在姐姐身邊,他就覺得安心。林如海将老先生的妻子也接了進來贍養,琢磨着将來到了林曜開蒙的時候,也由這位先生來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