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還想再打一架?
還想再打一架?
好啊,木兵想看看,一向要主張罰他的老師們,這回都要怎麽辦。
木兵在那兒添油加火,言外之意誰能聽不懂,聽懂歸聽懂,對上木圓一副我錯了,我願意領罰的态度,誰舍得說重話呢?
反正一個個老師對視一眼,沖木兵道:“你先回去吧。我們想想怎麽罰木圓同學。”
對,把某一個鬧事的打發了,省得他在這兒礙手礙腳,胡亂攪和。
木兵很想看看木圓會挨什麽樣的罰,因此立刻的接過話道:“老師,我不着急回家,我可以等你們想出來後再走。”
“我們讓走,你要是不想走也行,去那兒站好了,不到天黑不許走。”老師們想罰的從來都是木兵,怎麽可能是木圓,是以對于不想走的木兵,沒有第二句話,來吧,去那兒站着,不着急走了。
木兵本來因為木圓把事全都攬了,沒有老師想罰他,正高興着呢,結果聽到老師們的話,馬上在第一時間起身道:“老師,時候不早了,我先回家了。”
丢下這句,拔腿即跑,他又不是瘋了,怎麽可能希望有人罰他。
等木兵一走,老師們立刻上前查看木圓且詢問,“木圓同學,有沒有哪裏不舒服?現在木兵同學不在了,你可以告訴我們,木兵同學是怎麽欺負你的?才讓你不得不動手,跟木兵同學打架?”
老師們又不傻,木兵什麽樣子,木圓什麽樣子,他們都看在眼裏,堅信絕對不可能有什麽其他的意外,只能是木兵做了什麽事,才會讓木圓一個小了木兵大半個頭的孩子找上木兵,和木兵打了一架。
木圓把事情攬到身上,這樣可不行,木圓還小,不一定能夠完全解決這些事情。
果然,對于學習好的學生,老師們本能的只想保護。
不能說這樣不好,但對于學習不好的學生來說并不公平對吧。
木圓朝老師們認真的道:“沒有。我和木兵同學已經達成共識了。今天的事情是我的錯,是我先動的手,老師要怎麽罰我,我都無話可說。”
既然老師和家長們都沒有辦法糾正木兵,木圓也不指望他們,不過,木圓是斷然不可能允許木兵再做出任何損及他們安全的事情。
Advertisement
木兵這一回老實也就算了,要是不老實,那她下一回只會比這一次更狠。
得,一群老師上陣都沒有辦法讓木圓說出她要跟木兵動手的理由,老師們也就明白了,想從木圓這裏問出答案不可能,就不要再指望了。
那怎麽辦?
讓人寫個檢查,回家呗。
當然,不忘同木圓三令五申,從今往後絕對不能打架,尤其是不能和比她大的孩子打架。要是一個不小心傷着了,那怎麽辦?
一群老師沒有錯過木圓那一頭亂糟糟的頭發,畢竟木圓之前受了傷,傷口在頭發裏包紮的布都拆了,也不知道到底傷在哪裏了,但可以确定的一點是,木圓确實是受了傷的,真正看到木圓包紮傷。的老師并不在少數。
木圓答應下,沒有人欺負她,威脅她,木圓當然不可能做出任何傷害人的事,但如果像木兵那樣膽敢放蛇,還敢放話再有下回要放毒蛇的人,放心,木圓會繼續見一個打一個。絕對不會讓他們有機會再出手。
老師見木圓分外的乖巧,也覺得他們的叮囑木圓應該聽得進去的吧。
讓木圓寫好了檢查,對上木圓那一手字,相當的醜,都不禁嘴角抽抽。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才上一年級的木圓,字要是也能寫得頂頂的好,難道不才是最大的問題?
木圓也覺得自己的字醜,所以她要找誰練練字呢?
要知道木圓從來都知道字是一個人的門面,能夠寫一手好字,那是非常加分的存在。可惜木圓的字太醜,既沒有系統的人教過,也沒有機會練字。
等到一定的年紀,木圓對上自己的字,嫌棄無比,偏又莫可奈何。
但是重來這一回,木圓覺得,這就是上天給她的機會,讓她将上輩子的遺憾全都補齊了。所以,書得好好讀,字更得練好了。
等木圓寫完檢查出門,第一時間尋的是木兵,她不相信木兵會不想看她到底會受什麽樣的懲罰?
“喂,木圓。”果不其然,木圓沒走兩步,已然聽到木兵的聲音。
打了架的兩個人,灰頭土臉的,身上都是泥。
不過農村的孩子,誰家孩子不都差不多這個樣子。他們這些人的童年算是相對愉快的,只是長大了之後,日子過得怎麽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境遇。
木圓正要尋木兵,一聽他的叫喚立刻走了過去,立在木兵的面前問:“再打一架?”
木兵哪裏能夠想到木圓張口要跟他再打架,想到木圓舉起石頭砸下來的表情,木圓是真敢往他頭上招呼的。
“不不不,不打了,不打了,你厲害,我服了你了。”木兵不能不服。木圓都敢下死手,他要是找死再跟木圓碰上,行,木圓一準成全他。
“以後還捉蛇吓唬人嗎?”木圓對孩子的頑皮,打打架,吵一吵并不反感,木兵放蛇的事件太過于惡劣,還有他那想放毒蛇的念頭,必須制止。
“不不不,不吓唬人了,不吓唬人了。”木兵老實的承認,同時也問出心中的疑惑,“你們沒把事情告訴你們家人?”
木圓也不知道木祈通怎麽沒去木兵家,拐個彎的問:“你怕你爸不假,但怕沒有用。告訴我家裏人,再讓他們打你爸告狀,無非讓你打一頓,你不會服的,你只會更怨恨我們。比起你爸打你一頓,不如我來找你,和你打上一架。你要是真想跟我扛上,和我不死不休,那我們來。”
小孩子的想法,不,應該說是小孩子的叛逆心理,對于大人越是不讓他們幹的事,他們越是想幹。
木兵的情況是屬于,他爸想管好他,他奶奶只想寵着他,誰讓他是他們家的獨苗苗?
正因如此,家長沒能達成一定的共識,難免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分裂。
說句相當不客氣的話,木兵會是現在這樣既怕家長,又不怕家長的心态,木兵爸爸和木兵奶奶的責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