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帶母親看病

帶母親看病

尚青雲早上五點到了母親看病的醫院,找到病房輕輕推開門,見母親微閉雙眼眉頭緊鎖正淺睡,她妹妹青雅趴在病床上滿是疲憊地睡着了。

再看看時間已經該吃早飯了,她小心翼翼地将行李箱放下,蹑手蹑腳地走出去到外面買了油條豆漿包子來。

等青雲再次回到病房的時候,正趕上醫生查房問她母親想好在哪裏動手術沒有。

不出她所料,青雲母親依然堅持在縣醫院治療,青雲妹妹不同意說要打電話給青雲,母親卻已将手機藏了起來,急得青雅要出去打固定電話,兩人正僵持着,青雲推門而入。

青雲的母親黃英看着從天而降的大女兒問道:"你來幹什麽,課不上了嗎"

青雲聽了母親的話,越發心酸起來:母親啊你承擔病痛的時候,首先擔心的還是孩子。

青雲放下手裏買好的早飯,走至妹妹身邊,替她抹去了臉上的淚痕,轉身對醫生說道:"醫生,我們聽你的,我帶我媽去市上的專科醫院看,待會我先給市上的醫院聯系,看今天能否住院,如果可以就辦出院,您看行嗎"

主治醫生原本就敬佩青雲父親桃李滿天下,現聽青雲剛才一番話,覺得這女孩小小年紀卻料事周全,更重要的是她千裏迢迢趕回家專門帶母親轉院孝心可嘉,心內越發憐惜,于是和藹地說道:"這樣吧,我同學是那邊醫院骨科主任,我現在給他打個電話,看有沒有床位,然後再說出院的事情。"

青雲見主治醫生如此幫忙連連道謝,主治醫生掏出手機翻出電話撥了出去,電話很快接通了:"喂,我是李濤,想問問你們醫院髋骨修複還有沒有床位了,我有個親戚準備轉院過去"

聽李醫生稱她母親為親戚,如此竭盡全力幫他們,讓青雲心生感動。

這世間從來都是好人多!她靜靜地充滿感激地等這位李醫生打完電話。

她的母親黃英此時安詳地靠在被子上,看着青雲眼裏滿是驕傲,引以為豪的大女兒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現在都可以獨當一面了。

既然女兒執意帶自己去市上的醫院,她還是不要反對的好,青雲認定的事情就是九頭牛都拉不住,再說去市上看病技術更好,後面恢複得好,能早點出攤多掙些錢。

說到幫襯不由地想到了丈夫老家的人,平日裏都是自己家幫襯他們,這次病了那些人也不是來了一趟,說了兩句不痛不癢的話就匆匆走了,既無人出錢也無人願留下照顧。

她對這些還沒有鄰居熱乎的親戚早就寒了心,對他們的事情也早就不願過問了,只是拗不過那糊塗的丈夫明裏暗地給錢給錢,也因為自己做不了主,所以那幹人誰也沒将她放進眼裏,若不是這兩個孩子争氣,自己還不知道受氣成什麽樣子呢。

Advertisement

正想着,青雲已将豆漿遞給她,油條也放在她手上,她忙回神問轉院的事有沒有着落了。

青雲笑着點頭說,李醫生已經幫忙聯系好,下午就可以去了,等吃完早飯就辦出院手續,黃英忙擡頭向李醫生道謝,卻發現已去對面病房查房去了。

青雲說道:"我剛已經說了一堆感謝的話,待會把我從北京帶回來的點心送些過去,表示一下咱們的感謝之情。李醫生連主治醫生都給聯系好了,是他的同學,還是科室主任呢。"

黃英嘆道:"哎,這外人都比親戚強一百倍。"青雲自然知道母親說的親戚是誰,知道她母親不甘心更是傷心,勸道:"自己過好就行了,你又不是人民幣,怎麽能人人都喜歡呢?"

正說着,門外有人喊了聲:"嬸子。"青雲忙回頭望向門口,來的竟是三哥和三嫂,兩人提了一箱牛奶,還有一兜子水果。

黃英忙讓二人進來,問兩人吃飯了沒有,那兩人說吃過了,黃英自然不信,從老家村上到鎮上坐最早的班車到縣上,再從車站趕到醫院差不多就是這個點,定不會有時間吃飯,便要青雲的妹妹青雅出去再買些早點。

那青雅向來對老家的人不滿,裝聽不見不去,搞得黃英頗有些尴尬。

青雲的三嫂卻不覺得有什麽,只見她将東西放下,笑道:"青雅守了一夜,這會肯定乏了,我們自己出去吃就行了。"

說完,他兩人就走出去吃飯去了,青雅望着兩人的背影嘴裏嘟囔道:"這還真是太陽打從西邊出來了,竟有人好心來看咱們了。"

青雲也納悶,至于三哥三嫂為何過來她不得而知,所以有些好奇地等着他們回來。

這邊黃英、青雲、青雅也吃完了飯,收拾好後青雲便去收費大廳辦理出院手續,等一切停當返回病房時,她三哥三嫂也吃完飯回來了,正圍坐在她母親病床前說話,見她進來,她三嫂起身讓她坐,她忙讓了,從旁邊搬來凳子坐了。

他三哥見了青雲有些拘謹,話也說的少了,只三嫂有一搭沒一搭地給母親聊着天,青雲也跟着聽了不少老家的家長裏短,她母親竟因為這些瑣事忘記了疼痛,有時候碰到好玩的事情還會開心爽朗地笑上一陣,很少見母親見着老家的人能如此開懷。

青雲看着聊天的兩人,對三哥三嫂沒有了敵意。她原本對他們的刻薄不過是因為對方寡情,其實只要是老家人來了,東西多少或者一分錢東西不拿也無所謂,只要給予應有的尊重和親情就足夠消解過往的不愉快。

少了反感,加上天然的血緣關系,那種與生俱來的親情讓她對三哥三嫂有了親近感,她給兩人倒了水,從箱內拿出一袋稻香村的綠豆糕讓他們品嘗,二人說是留給她母親,怎麽勸也不肯吃,青雲只得陪他們繼續聊天。

過了一陣,三哥三嫂起身要走了,青雲這才發現快到吃午飯的點了,她忙留二人吃完飯再走,被二人拒絕,青雲再三挽留也未果,只得送二人出病房。

剛走出病房,三嫂就不讓她送了,她叮囑青雲千萬不能因為看病的事情耽誤學習,要是照顧不過來就打電話給她,還懇切地說現在她已經在鎮上找了個賣衣服的工作,等她母親出院回家了如果缺人手願意過去幫忙。

青雲聽得心內暖暖的連忙道謝,一直以來她對老家人的印象就是特別小氣自私,卻沒想到剛結婚的三嫂竟如此通情達理,甚至連帶影響着三哥也比先前通曉事理了。

她開心不已,當然是因為這明事理的三嫂,因為這不期而遇的和解,因為這打破骨頭連着筋的親情。

送走三哥三嫂後,親情帶來的感動沖淡了她接下來轉院的辛勞,她仔細将母親的東西收拾整齊放進拉杆箱內,又檢查了所拍的片子和複印好的病歷。

歸置好這一切,拿了一盒稻香村的點心去了醫生辦公室,不一會又帶着東西返回了,她母親埋怨她怎麽把點心拿回來。她笑說道李醫生不肯要,還說如果硬要放下,後面看病有需要就不會再盡心費力幫忙了。

她母親聽了也感嘆遇見了醫德高尚的大夫,青雲一天之中親自見證了親情和道德的美好,她的心裏像被太陽烘烤着,暖暖的。

生活雖然有諸多不如意,但因為有了這一個個的小确幸,便給了善良的人勇敢前行的不懈動力。

被這暖流擁抱着,青雲更有動力擔負起母親轉院的重擔,為了減輕母親移動時候的痛苦,她叫了商務車來轉院,至于費用是自己攢下來的家教工資。

看着忙前忙後的青雲,黃英流下了眼淚,哎,這一病竟麻煩孩子至此,她心內十分愧疚,不由地唉聲嘆氣惆悵連連。

青雲見她母親拿手偷偷抹淚,知道母親一定是覺得連累自己,忙寬慰她母親道:"我們小時候多少次生病,你比我現在還用心。媽,這本來就是我們應盡的本分,你可千萬別過意不去。"

黃英聽了,淚流得愈發多了,她哽咽地道:"哎,這人老了有什麽用,總給你們添麻煩。"

青雲摟住她母親,心疼地道:"媽,看你說得這是什麽話,誰說你老了沒好處你可是我和青雅的精神支柱!"

黃英聽她這樣說,心內慰藉了不少,是的,或許自己越來越老越來越幫不上孩子的大忙,可是她記得自己母親在世時候,生活遇到過不去的困難,她總是想着再堅持最後一把,實在不行再去找老母親尋辦法。

其實她知道就是她給母親訴苦讨教也未必有什麽收獲,可母親永遠都像是最後的救命稻草,能在黑暗絕望中給她無窮的力量,如今自己對于青雲姐妹兩或許也是如此,就沖這點她也要好好地活着。

青雲的話像是鎮定劑一樣止住了黃英心內的不安與愧疚,她可以安心地讓孩子們捶腿、翻身、端茶倒水,處理生活垃圾。

一旁的病友看着青雲、青雅兩人照顧得十分周到,羨慕地說還是女孩心疼人,黃英雖然嘴上應承着沒有兒子體面,心內卻不這樣想,她這樣說不過是給旁人安慰罷了。

黃英因為有了縣城醫生照拂,所以看得十分順利,當主治醫生得知她大女兒專門從北京趕回來為她看病時更加感動,治療得愈發盡心,所以一周下來還真把各種必須的檢查做完并動了手術。

青雲知道這位主治大夫也是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所以只是臨出院的時候和她妹妹一起去了醫生和護士辦公室專程道了謝,不再話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