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
第 21 章
下午, 文立群回到報社時,心情很是高興。
但等他滿臉笑容地走進辦公室時,卻發現辦公室裏的氣壓低得有些異常, 大家都安靜地坐在各自的辦公桌前埋頭工作。
察覺到氛圍不對勁,文立群斂了斂嘴角的笑意,迅速坐回到自己的辦公位上, 然後壓着聲音朝坐他旁邊的同事孟愛民打聽道:
“咱們報社發生什麽事了嗎,怎麽大家今天都這麽安靜?”
文立群從上午到現在,一直都在外面找新聞,是直到現在才回報社坐班。
孟愛民擡頭看了一眼總編辦公室的方向, 确認辦公室門是關着的後,才小聲朝文立群說道:“今天《深城商業報》那邊的頭版頭條是香江豪門江家繼承人江歸的專訪報道, 而且還是獨家報道。”
文立群一聽, 忍不住“哇”了一聲, “《深城商業報》那邊也太厲害了吧, 居然連這種人物都能請來專訪,他們今天的報紙鐵定賣得很好吧?”
孟愛民:“何止是賣得很好, 直接是賣脫銷了!《深城商業報》的總編剛才還特意來找咱總編報喜呢!”
文立群:“……那我明白為啥大家現在都這麽安靜了。”
《深城商業報》和《深城經濟報》兩家報社就在同一條路上, 相隔距離不過幾十米,兩家的總編大學時就是同校同學,而且從大學一直競争到出社會工作,每次碰到對方都要互相別苗頭,想壓過對方一頭。
文立群不用想都知道, 在聽到《深城商業報》那邊的好消息後, 自家總編絕對是要氣得一肚子火。
孟愛民撞了撞文立群的胳膊, 低聲說道:“剛才總編讓大家都争點氣,別老是讓商業報那邊的人瞧不起。你今天在外面怎麽樣, 有沒有什麽收獲?”
文立群:“有點小收獲,打算現在寫成稿子,看能不能趕上明天的早報。”
“那你趕緊寫吧,免得待會總編要稿的話,因為沒東西可以交而挨批。”
文立群點了點頭,他也怕在這關頭成為總編的出氣口,于是很快就拿出筆和本子,開始洋洋灑灑寫起了稿。
Advertisement
文立群早在回報社的路上,就已經想好稿子的思路,再加上他對今天火車站的經歷很有感觸,所以動起筆來,簡直就是一氣呵成,絲毫沒有卡殼的時候。
望着自己已經寫好的稿子,文立群感覺格外的滿意,大概是因為有感而發的關系,這是他頭一回寫稿子寫得這麽暢快。
“有沒有誰已經寫好了稿子,可以現在交到我這邊來。”
聽到總編的聲音,文立群擡頭望去,就看到總編程君臻正站在她的辦公室門前。
辦公室裏其他人此時都低着頭,所以擡頭看過去的文立群立刻就被程君臻注意到了。
程君臻:“文立群,你這是已經寫好稿子了是嗎?”
文立群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點頭承認,畢竟程君臻現在顯然心情不佳,萬一他的稿件沒讓她滿意的話,那他可能就要被罵得狗血淋頭了。
坐在文立群旁邊的孟愛民聽到文立群被總編點名,心中不由對文立群産生了一絲同情,同時也默默把頭往下埋了埋,生怕下一個被點到名的倒黴蛋會是自己。
見文立群遲遲沒回答,程君臻有些煩躁:“文立群,你這稿子到底是好沒好,這麽簡單的問題需要你思考這麽久嗎?”
“寫好了,總編,我現在拿給你過目!”
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文立群決定直接放手一搏。
“既然好了,那拿着你的稿子來我辦公室t。”程君臻說完,轉身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見程君臻回辦公室了,孟愛民這才敢擡起頭來,他望向文立群,小聲說道:“你傻呀,你剛才直接說你還沒寫好,總編她不就會直接放過你了嗎?”
文立群笑了笑:“反正遲早都得交到總編手上的,就算現在不給她看,待會開定稿會議時,還是得由她過目。”
孟愛民:“開定稿會議,那至少是大家都挨罵,壓力大家一起扛,但你去辦公室,那可就得自己一個人面對槍林彈雨了!”
文立群:“……你再說下去,我腿都要軟了。”
孟愛民:“唉,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你還是趕緊進去吧。”
聽到孟愛民一副“早死早投胎”的口吻,文立群心裏越發感到緊張忐忑。
他拿着自己已經寫好的稿子,小心翼翼地進到總編辦公室。
出乎他意料的是,程君臻的态度倒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嚴厲。
程君臻招呼文立群:“坐,你今天稿子寫的內容是什麽?”
文立群:“……就火車站那邊兩家賣盒飯的攤販的故事。”
文立群在去了一趟警察局以後,又回到火車站那邊采訪了一下周圍其他的攤主,最終決定将許家慧和寧亮山他們兩家一起寫進文章中。
“賣盒飯的攤販?他們身上有什麽新聞價值嗎?”程君臻對文立群的話感到疑惑和好奇,“把你的文章給我看一下。”
文立群聞言,立刻把稿子遞給程君臻。
程君臻接過以後,低頭仔細閱讀了起來。
因為許家慧家的鹵味實在很好吃,文立群在自己的文中還“夾帶私貨”,詳細描寫了一番許家慧家的盒飯到底有多美味。
他文筆本就不錯,再加上他又真真切切感受過許家慧家的鹵味,所以他描寫的文字,讓人看了,都不禁垂涎欲滴。
程君臻閱讀到一半,都忍不住停下來,朝文立群詢問:“那對年輕夫妻家的鹵味真有你寫得那麽好吃?”
見程君臻居然關心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許家慧家鹵味鐵杆粉絲的文立群,當即就打開了話閘子:
“總編,他們家的鹵味簡直比我在文章裏描述的還好吃很多倍!沒有吃過他們家鹵味的人,是絕對無法想象他們家的鹵味到底有多好吃。就是因為他們家的鹵菜特別美味,他們才能抵抗得住他們斜對面那家不正當的低價競争,沒有被逼得關門倒閉!”
程君臻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等這幾天哪天有空了,我也去火車站那邊買一份試試。”
程君臻說完,又繼續看起了剩下的稿件內容。
寧亮山和寧貴清一家被帶到警察局後,沒審多久,就把他們低價購買病雞的種種事情都說了出來。
看到寧亮山一家為了掙錢,竟昧着良心拿病雞做鹵菜,程君臻忍不住罵道:“這一家子人,真是利欲熏心,沒有半點道德底線!幸好他們已經及時被抓起來了,不然還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受害!”
程君臻擡頭望向文立群:“你這篇文章,就拿來當明天報紙的頭版頭條吧。”
“頭版頭條?”文立群忍不住驚呼,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文立群:“總編,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文立群此刻心中又驚又喜,生怕自己是白激動一場。
他進報社快一年了,寫過那麽多文章,至今都還沒有一篇是被選為頭版頭條。
程君臻:“我開這種無聊玩笑幹什麽,你這篇文章寫得很不錯,放在頭版應該會很受歡迎。”
文立群在文章中将許家慧和寧亮山兩家的經營理念和結果進行了一番對比,最後又拔高主題,以小見大,點明說做生意還是得品質為王,誠信為本,這樣自然能獲得顧客的信任和口碑。像寧亮山一家那樣坑蒙拐騙,或許能獲得一時利益,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最終只會自取滅亡。
聽到程君臻對自己文章的肯定,文立群此時臉上滿是無法抑制的喜意。
翌日淩晨,一份份散發着油墨香的《深城經濟報》被派送到深城各個報亭。
白新泉是《深城經濟報》的忠實讀者,每天上班前,他都會在巷口的報刊亭買上一份《深城經濟報》。
當看到今天頭版頭條的标題竟是《關于盒飯的故事》,他不由被吸引住了眼球。
白新泉直接站在報刊亭外,閱讀起了手中報紙裏的內容。
在看到寧亮山一家的所作所為後,白新泉也同樣被氣得不行,他忍不住罵道:“這些黑心販子,為了錢,真是什麽都幹得出來!”
報刊亭的老板剛才就已經看過這報上的內容了,他聞言也忍不住附和道:“可不是嘛,我前幾天在一個路邊攤上買饅頭,結果買回家才發現那饅頭竟然是馊的,可把我給氣壞了,想回去找那人理論,他都已經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白新泉:“要是這些擺攤的人,都能像這報道裏的那對年輕夫妻一樣就好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像他們這樣的人,才是正經生意人該有的樣子嘛。”
報刊亭老板很是贊同地點了點頭,“你說得對,而且我看他們家的盒飯好像也特別好吃的樣子,剛才看那新聞裏的描述,都把我給看饞了。”
白新泉:“我也是!正好我今天有事得去火車站那邊一趟,可以順路去那邊找下那家試下味道。”
聽到白新泉要去買許家慧家的鹵味盒飯,報刊亭老板瞬間忍不住羨慕了:“那等你下班回來,記得跟我說下那家的盒飯好不好吃,要是好吃的話,我找時間也去那邊買一份!”
白新泉:“沒問題。”
類似報刊亭老板和白新泉這樣的對話,此刻發生在深城許多地方。
文理全的報道,引起了許多人的讨論,大家在唾罵寧亮山一家的同時,又對許家慧家的盒飯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
于是,這一天,當許家慧和寧啓出現在他們原來的攤位處時,就發現竟然已經有好幾個顧客在等候他們了,而且還都是他們以前沒遇過的生面孔。
許家慧和寧啓雖然昨天也接受過文立群的采訪,但他們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壓根沒想過文立群的稿件竟然會這麽快就上報,而且還是被登在頭版頭條的位置上。
所以在得知自家這小攤子竟然出現在了《深城經濟報》的頭條報道中後,許家慧和寧啓都不由感到一陣驚喜。
在這個信息不流暢的時代,絕大多數人了解訊息的方式都是通過報紙。
由于登上了《深城經濟報》的頭版頭條,接下來一段時間裏,許家慧和寧啓家的攤位前每天都是絡繹不絕的顧客。
直到過了差不多兩個星期,報道的影響力慢慢減弱,許家慧和寧啓才終于不用再像之前那麽忙碌,攤位客流量逐漸恢複穩定正常。
這天,送走又一個顧客,許家慧正打算繼續招呼下一個顧客時,就發現這下一個顧客竟是文立群。
見到文立群,許家慧臉上不由露出笑容:“是你呀,文同志!你寫的那篇報道,我和我丈夫都已經看到了。多虧了你那篇報道,我們的生意最近變得好了許多。很多顧客為了買我們家的鹵味盒飯,都專程從深城其他地方跑到火車站這邊來。”
文立群:“哈哈,我報社的同事前兩天也來你們家買了幾份盒飯,他們都誇說很好吃,甚至還有點怨念我們報社離火車站太遠,來這邊買盒飯不方便。”
聽到文立群這話,許家慧和寧啓臉上的笑意愈發濃郁。
寧啓熱情地招呼文立群:“文同志,你今天想吃什麽,我給你打包。”
文立群嘴角上揚:“還有鹵雞腿和鹵雞胗嗎?我想你家的鹵味好久了,但這陣子一直忙工作,所以就拖到今天才過來。”
許家慧:“有,鹵雞腿和鹵雞胗還剩一些。你吃豆腐嗎?我們家菜單最近還增加了鹵豆腐,不少顧客都評價不錯。”
文立群:“好,那就再給我加份鹵豆腐吧。總共多少錢,我先把單買了。”
許家慧眉眼彎彎:“文同志,你這一頓,就讓我們夫妻請吧。如果t不是你的那篇報道,我們也不會有現在這知名度。”
“許同志你們不用對我這麽客氣的。我寫那篇報道,不過也只是如實寫出我的想法。而且真要說起來,反而是我應該感謝你們呢,給我提供了這麽好的新聞素材。”
文立群寫的那篇報道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讨論和關注,為《深城經濟報》吸引了一大波流量。
因為那篇報道大受歡迎,他甚至還獲得了總編在報社會議上的當衆表揚。
因為文立群的強烈要求,許家慧和寧啓最終還是收下了他那份盒飯錢。
文立群拿到盒飯後,就坐在小馬紮上吃了起來。
終于再次吃到自己想念許久的味道,文立群瞬間是滿臉的幸福和滿足,感覺生活簡直無比的美好。
文立群來的時間比較晚,所以等他吃完盒飯,許家慧和寧啓也差不多要準備收攤了。
天氣熱,寧啓去冰棍攤那邊買了三根老式綠豆冰棍,然後一人一根分給了許家慧和文立群。
文立群恰好待會也沒事,所以就坐在馬紮上和許家慧、寧啓吃着冰棍閑聊。
文立群一直有在關注寧亮山他們一家的後續,他朝許家慧和寧啓八卦道:“寧亮山他們一家估計要賠得傾家蕩産了。他們之前那些非法所得,全都被沒收了,而且他們還要承擔起那些吃壞肚子的旅客的治療費。”
寧啓:“就該這樣懲罰他們,他們這是罪有應得!我就說他們怎麽能賣得那麽便宜,果然這裏面就有貓膩。那些雞可都是病死的,他們也不怕把人吃出毛病來。”
許家慧贊同地點了點頭:“不是說便宜就沒好貨,但便宜到他們那個樣子,就絕對不對勁了。”
文立群笑着道:“因為他們家這次的暴露,警方還順藤摸瓜,抓住了一個批發售賣病死雞的窩點,那些人現在也全都被一起抓了起來。而且,由于這次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咱們深城的有關單位接下來還要掀起一波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呢,重拳打擊各種不良餐飲亂象,嚴懲像寧亮山他們那樣的黑心商販。”
許家慧雖然也是搞餐飲業的,但她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聽到文立群的話,她反而非常支持:
“就該像這樣加強對餐飲業的監管,這樣老百姓買起東西來,才不會有後顧之憂,餐飲業也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起來。如果人人都像寧亮山他們家那樣,那等到消費者失去對餐飲業的信任後,想要再挽救就已經太遲了!”
文立群一想,确實也是許家慧說的這麽個道理。
摧毀信任容易,但想要重建信任,卻是得不斷付出千倍萬倍的努力。
文立群和許家慧、寧啓閑聊了又一會後,見天空飄來烏雲,他擔心被雨攔在路上,就朝許家慧和寧啓提出了告別。
許家慧和寧啓也同樣注意到了驟然變暗的天空。
雖然還剩一點鹵菜沒賣完,而且三輪車也有擋雨布,但許家慧和寧啓還是決定直接收攤回家算了。
為了和即将到來的大雨搶速度,寧啓一路上三輪車蹬得飛快,許家慧坐在後座,發絲不斷被風吹拂。
等到三輪車騎進自家小院,許家慧和寧啓從三輪車下來,把三輪車裏剩下的東西都搬進屋內後,他們就聽到了屋外噼噼啪啪的雨珠掉落聲。
見這雨下得又大又急,許家慧忍不住笑着朝寧啓道:“幸好咱們先一步進家門了。”
寧啓臉上也露出笑。
盡管只是躲雨成功,但這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還是讓許家慧和寧啓都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小幸福。
許家慧望向寧啓,“你不是在井裏鎮着幾瓶啤酒嗎?正好咱們還剩一些鹵貨,可以直接拿來當下酒菜。”
一聽許家慧這個提議,寧啓頓時就心動了。
他甚至都想直接沖到院子裏,去把井裏鎮着的啤酒撈出來,還是許家慧一把抓住他,塞給了他一把雨傘,他這才避免了被雨淋濕的情況。
許家慧搬了一張小木桌和兩張木凳到屋檐下。
夏日的午後,她和寧啓一起坐在屋檐下,一口啤酒,一口鹵菜,悠哉悠哉地欣賞着院中的雨景,心中一片安寧自在。
……
自打寧亮山一家東窗事發後,許家慧和寧啓就沒在火車站那邊看到他們一家出現過。
而且,大概是因為知道競争不過許家慧和寧啓,火車站這邊也再沒有出現跟風賣鹵味盒飯的人。
許家慧和寧啓的生活重新恢複了平靜,但這天,一則消息突然在火車站外的攤販群體中引起了喧嚣。
深城火車站的臨街商鋪如今已經修建好了,而且開始面向外界銷售。
自打深城火車站貼出公告以後,火車站外的攤販們,就開始讨論得熱火朝天。
大家圍繞要不要買商鋪這件事,直接吵翻了天。
絕大多數攤販都認為沒必要,反正他們現在可以直接在外面擺攤。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火車站的商鋪價格太貴了。
即使是最小40平的商鋪,都要收4000元。
4000元對于絕大多數攤販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金額,甚至可能是很多人的全副身家。
寧啓此刻也在和許家慧聊着商鋪的事情。
見許家慧自從聽到消息後,眼睛就亮得像是發現寶藏一樣,寧啓笑着朝她打趣道:“媳婦,看來我應該不用問你要不要買了。”
許家慧:“ 沒錯!這個商鋪,咱家絕對不能錯過,必須得買!”
其他人覺得火車站目前給出的定價貴,但對于知道深城火車站未來客流量有多恐怖的許家慧而言,她只覺得目前這個價格,不賣簡直就是對不起自己!
許家慧望向寧啓,說道:“咱家直接買最大的60平商鋪,等買下來後,咱們以後做鹵水,就不用再在家裏提前做了,可以直接在店裏做好,然後再售賣出去。”
“要買60平的嗎?那可就是得要6000塊錢了!媳婦,你确定真要一下子買這麽大的?這6000塊錢花了,咱們這段時間的所有盈利,可就基本都花出去了。”
許家慧和寧啓從擺攤到現在,總共賺了将近8000元的利潤,如果要買商鋪的話,那他們的利潤就只剩下一千多元了。
許家慧:“既然要買,那咱們就直接一次性買大一點的,這樣也能有足夠的經營空間,不會太逼仄。而且,咱們這6000塊錢又不是花錢買其他去了,而是買成了實打實的商鋪門房。”
聽到許家慧這麽說,寧啓哪能看不出她主意已定,“行吧,那就聽媳婦你的,反正之前每回聽你的都沒錯。”
見寧啓也支持自己,許家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阿啓你就放心吧,這個商鋪買了以後,咱們家絕對不會虧的!”
許家慧和寧啓剛才就已經賣完了今天準備的飯菜,如果不是因為剛才火車站突然貼出公告說要出售商鋪,他們說不定早就已經離開了。
許家慧和寧啓此刻身上都沒帶太多錢。
許家慧擔心夜長夢多,決定和寧啓回家拿錢後,就立刻重新回到這邊來買商鋪。
就在她和寧啓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隔壁賣玩具的馮大姐湊到了許家慧身邊:
“家慧,這火車站出售商鋪的事,你怎麽看呀?”
許家慧望了一眼馮大姐,見馮大姐似乎是對那商鋪感興趣的樣子,便開口問道:“馮大姐,你這是想買嗎?”
“想買是想買,畢竟這有個自己家的商鋪,肯定好過像現在這樣在外面日曬雨淋,但就是那價格實在太貴了。”
馮大姐望向許家慧,詢問道:“家慧,你和寧啓要買嗎?”
許家慧點了點頭,“有這個打算,我們也覺得有個自己的商鋪比較方便。”
聽到許家慧和寧啓也打算買,馮大姐瞬間更加糾結了。
許家慧不是愛多管閑事的人,但她這段時間和馮大姐相處得不錯,而且馮大姐偶爾見她和寧啓忙不過來時,也會主動幫着他們搭一把手。
所以見馮大姐猶豫不決,許家慧想了想,還是出聲勸道:“馮大姐,你要是覺得太貴,那就買面積最小的商鋪。”
馮大姐點了點頭,“我再考慮考慮,等回家後和我家裏人商量下。”
馮大姐雖然嘴上說着考慮,但聽到許家慧的建議後,她其實心中已經差不多下定了主意。
在她看來,許家慧很是精明能幹。既然許家慧自己也打算買商鋪,那她跟着許t家慧一起買,應該不至于會讓她虧本。
多年以後,馮大姐無數次在心中慶幸,感謝自己當初聽從了許家慧的建議。
……
許家慧和寧啓回到家,取完足夠買商鋪的錢後,沒有立刻往火車站出發,而是先去了隔壁師父家找陳臺桂。
“家慧,你問我要不要買商鋪?”陳臺桂有些詫異地看着許家慧。
許家慧點了點頭:“師父,火車站那邊的地段非常好,所以那邊的商鋪也很有投資價值。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趁現在買一套,到時候可以直接租出去給其他人,每個月就能有一筆租金收入。”
見陳臺桂皺起眉頭,許家慧猜測着說道:“師父,如果你這邊手頭不夠錢的話,我和寧啓來幫你出剩下的錢。”
許家慧剛才在家裏就已經和寧啓讨論過了。
他們都願意幫陳臺桂這個忙,因為在他們兩人眼中,陳臺桂就是如同家人的存在。
而且,幫師父把剩下的錢也出了,這對他們夫妻而言,并不是太大的負擔,因為他們還有原來在香江那邊打工攢下的錢。
“哪裏用得着你們出錢,我好歹也活了這麽多歲數,買一套面積最小的40平商鋪,這錢我還是可以負擔得起的。行吧,反正我那些錢平時擱家裏也沒啥用處,既然家慧你覺得那地方的商鋪值得入手,那我就跟着你們也入手一套。”
陳臺桂最終選擇相信許家慧的投資眼光。
因為從目前的現實情況看來,許家慧從香江回到深城這邊後做的每個選擇都是對的。
陳臺桂翻出自己存在家裏的錢,跟着許家慧和寧啓一起去到火車站。
大概是因為很多人都還在觀望的緣故,所以許家慧和寧啓他們竟是第一批購買商鋪的人。
火車站這次出售商鋪,是根據面積大小來确定價格,所以許家慧直接選了一套地理位置最好的商鋪。
恰好許家慧隔壁就有一套40平的小面積商鋪,陳臺桂直接就選定了那一套。
辦好各種手續,拿到自家商鋪的所有權證書後,許家慧心情簡直大好。
她笑着朝寧啓和陳臺桂道:“為了慶祝咱們成功置業,咱們幹脆去菜市場買些肉和海鮮,今晚一起在家裏聚個餐。”
聽到晚上有美味大餐可以吃,陳臺桂和寧啓這對吃貨師徒,立刻毫不猶豫地表示贊同。
……
火車站售賣的臨街商鋪,其實是已經簡單裝修過的,雖然就只是将牆壁粉刷塗抹上了水泥,但商戶想搬進去,也是可以随時搬進去的。
不過,許家慧和寧啓并沒有急着搬進去,而是把他們家的商鋪又再簡單改造了一下,讓商鋪變得更符合他們家的需求。
因為只是簡單改一改,所以只花費了一周的時間,商鋪就改造好了。
這天早上,許家慧和寧啓剛吃完早飯,正打算出門去火車站的商鋪那邊時,就突然聽到院子裏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寧啓還在屋內收拾東西,許家慧走過去打開院門,看清門外站着的人是誰後,她臉上有些驚訝,脫口而出問道:“家雅,發生什麽事了,你現在不是該在學校上學嗎?”
敲門的人是許家慧的妹妹許家雅,她今年17歲,目前在這邊附近的公立高中讀高一。
在許家慧回到深城這邊後,許家雅悄悄來看過許家慧一次,之後就沒再來過,這是她第二次登門。
許家雅神色有些緊張:“姐,我剛才出門時偷聽到爸說,他要來你家找你!他現在可能已經在路上了!”
聽到許家雅這話,許家慧怔楞了一下,“他來找我幹什麽?”
自打許家慧回到深城以來,許家慧沒去找過她爸一次,而她爸也沒來看過她一次,雙方好像都将彼此當作不存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