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主自罵了

公主自罵了

文/乃兮

“公公不覺得麽?”

姜晏喬情真意切, 好似真希望公公能折了雙腿,從此坐在輪椅上。

歹毒,不把譚公公當個人。

偏偏她臉上是涉世未深、少女不知事的神情。說話的口吻沒丁點惡意, 讓人聽着第一時偏向了她。

這姿态莫名還顯得公公不知好歹,怎能不迎合着公主, 快些把腿折了。回過神再細思公主的話, 才後知後覺聽出話裏天真殘忍。

季靖雲并沒有跟進宮殿內, 而是站在門口侍衛旁。

他沒有看裏面,亦将殿內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若是譚公公無辜, 公主是驕縱為惡, 放到大臣手中, 是一樁洋洋灑灑也罄竹難書的罪。

可若是譚公公不無辜呢?

若是譚公公不無辜。他既有謀逆之心, 又對公主下殺手。不顧宮中大亂對天下影響,實數千古罪人。

國一日君臣無序,內鬥就一日不會止。內鬥不止,宦官得勢, 天下便亂。各地百姓沒了朝廷約束, 強者壓迫無力者,健壯青年壓迫孤寡老弱。自此導致義軍突起。

邊疆四方外朝, 各個虎視眈眈, 沒有一個是傻子。光說北邊,北地天寒地凍,嫉窺南方物資充盈不是一天兩天。當即能一路朝南打下。

占一片土也是好處!

真到這個地步, 往後天下百姓吃難飽腹住難庇戶,非幾十年或百年可緩。一人一口唾沫能将譚公公埋了。譚公公萬一死了, 埋完還能被拉出來鞭屍。

一己私欲,天下陪葬。

可惜, 公主是宮中閨閣裏嬌養的花,哪能想到那麽深遠的地方。

季靖雲淡漠守着。她只是一個被刺殺後難以接受的小公主。她想要害她的那些人受苦,卻連讓人去死都做不到。

還要拿他的竹哨。如此簡單的人而已。

問題是,如此嬌養的公主如何知道有人要刺殺自己?她又如何知道譚公公勾結旁人?

宣隆帝見多了各懷心思的大臣。他的想法與季将軍相似,也不認為譚公公說錯了什麽。

永樂沒經歷過什麽大事,恐怕是被吓到了。如此一來,只是想讓兇手斷條腿,實在仁慈。

他還問出旁人內心一樣問題:“永樂,你是如何得知有人要殺你,又為何懷疑譚公公?”

譚公公沒再開口。

他想聽公主的話。

所有人豎起了耳朵。

永樂公主剛才四拜禮時怎麽沒鬧?非到出了宮門,立刻就鬧起來,還很快折返了。

難道驸馬在那邊動手?如此多侍衛,豈不是注定失敗?

幾乎沒人想得明白。

“父皇,我被殺過。”

殿內陷入沉默。

譚公公在邊上眉毛一動,忽然覺得和公主玩心眼的他,像個傻子。

其餘人等,一時将這話翻來覆去細品。品得十分茫然。

姜晏喬知道自己說實話會迎來什麽回應。上回父皇與其說是信她,不如說是敷衍了事。而随後的宮變,也讓父皇沒有閑暇空來應付她。

她的母後不希望她招惹出事端。母後能斥責順哥哥,也能斥責她。

知潼能立刻信她。父皇母後不會。他們更加信他們自己。

那又如何?這麽短短的幾個時辰下,謊話連篇,能得多少好處?能知幾分真相?

姜晏喬坦誠:“我被殺過,所以知道他們都要殺我。”

她凝視着前方高高在上的父皇,實話相待:“父皇,現在要緊的不是我怎麽知道。而是弄明白他們到底要做什麽。”

孟皇後本耐下心聽,結果聽到這些瘋言瘋語:“永樂,你知道你在說什麽?”

姜晏喬微微仰着頭:“兒臣知道!”

她倒豆子一樣全說了:“兒臣知道父皇殺了謝南川養在外頭的女子,導致謝南川要殺我。女子身邊的侍女為太監吳二小的妹妹。這讓吳二小要殺我。”

宣隆帝一點點沉了臉色。

大喜的日子,所有的喜慶都褪去。

“你這是在怪朕?”宣隆帝問。

風雨欲來,所有人為姜晏喬捏一把汗。姜升順往皇兄那兒挪了一步,手恨不得再掐一下皇兄,好讓自個鎮定下來。

姜頌茂注意到這點,當場挪開一步。他斜瞪一眼皇弟。

旁邊姜升順和姜頌茂心情跟着七上八下。屋內所有人提心吊膽,生怕帝王一怒,伏屍滿殿。

姜晏喬半點無畏,清楚說着:“我是怪父皇的。要是父皇将這事早早告訴兒臣,兒臣哪看得上謝南川?現在好了,往後兒臣出去,多丢人。”

“再者,這不是重點!父皇聽兒臣說完!”

姜頌茂皺眉,而姜升順已被妹妹荒唐到無言失笑,低頭自個樂了。

宣隆帝本想發怒,被這麽“丢人”一噎,又被一句“不是重點”搞得怒氣不上不下,憋得難受。

宣隆帝連點永樂兩下,“哎”一聲嘆氣,幹脆繼續問:“什麽是重點?譚公公?也是殺過你一次了?”

說出口,他身為皇帝都覺得荒謬:“我是說,你認為他殺過你?”

“雲嬷嬷殺了我幾次。下毒。”姜晏喬交代,“譚公公沒能殺到我,是他帶來的侍衛殺了我。譚公公想在宮裏造反!”

說到這,衆人又一次提起心。

宣隆帝敏銳:“細說說。哪個侍衛?”

姜晏喬認不得人。

她現在看得見每個人的臉,但記不住。那些眉眼到了她眼內,全毫無分別。

“不知道。”姜晏喬說着,“只知道譚公公該與方将軍有聯系。宮內一些侍衛能聽從譚公公調遣。今晚他們本想放一顆煙火上天,方将軍帶人從東門入內。”

宣隆帝沒回答這個問題,質問侍衛:“怎麽人還沒從上馬點帶過來?”

他微頓:“讓季靖雲一道進來。”

門口侍衛很快将驸馬謝南川、太監吳二小以及雲嬷嬷帶上。

三人被五花大綁,還被不客氣堵了嘴。

季将軍終得了準,交出刀後一并入內。

他站到公主身旁,朝着皇帝和皇後行禮。

宣隆帝見着季靖雲沉悶行禮,連一句“參見陛下”都沒聽見,又叫人:“得了,讓你說話和要你命似的。你那副官呢?讓他來說。”

于是溫副官又被叫過來。

溫副官被叫到殿前,先行行禮:“臣溫城,參見陛下,參見娘娘。”

宣隆帝:“剛發生了什麽事。”

溫副将不知道殿前什麽情況,對公主的事更完全不知。

他硬是說了點:“公主到上馬點後,說驸馬與這名太監要行刺。話落,太監取出兇器。”

“公主又說雲嬷嬷也要行刺。雲嬷嬷手上銀镯裏确實有粉末。太醫院禦醫剛趕到,确認是毒,暫無法分辨是何種毒。”

如此一來,永樂公主說得再荒謬,有一半是說對了。那麽另一半是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宣隆帝問:“謝南川,你當真打算今日刺殺公主?”

溫副将眼明手快,快速取了謝南川口裏的布。

狼狽的謝南川在哆嗦發抖,幹嘔了兩下。布料塞在嘴裏并不好受,恐懼則加劇了他的不适。

他這一刻想到的是那一團血肉,怕的是自己步上後塵:“不——”

謝南川到帝王面前無法直言說肮髒的心思:“臣,不敢!”

旁邊吳二小激烈掙紮起來,試圖用身子去撞驸馬。如此一個動作,誰都看了個明白。

宣隆帝頭隐隐作痛:“宣謝……罷了,這婚事既已定下,讓謝家去公主府賠罪。”

現在這婚事不是重要事。反而譚公公牽扯的事才算重要。

宣隆帝問:“譚公公有何解釋?”

事實已擺到了眼前。譚公公俯身磕下腦袋,謙卑說着:“陛下。奴這條命,本就給了皇家。陛下要奴去死,奴無一句怨言。”

姜晏喬冷笑一聲。

笑聲裏,夾雜了另一聲冷笑。

她發現是季将軍的冷笑聲,本來不悅的心情頓時好轉。

也是,和這人生氣,不值得。

譚公公的話愈加謙卑:“奴不想讓陛下被蒙蔽。雲嬷嬷是皇後娘娘的人,這下毒不成反而被抓,污到奴身上來,刻意牽扯前朝。”

“永樂殿下沒有證據,切實證明奴之罪。奴也可說公主殿下與陛下因驸馬一事結怨,三殿下t向來寵着永樂殿下,替殿下做事是情理之中。說是死了又活的,倒不如說這一環套一環,像是在做局呢。”

這下整個乾清宮內一滞,徹底安靜下來。皇後和三皇子被牽扯入內,不再是小事。

姜晏喬沒想到譚公公能将黑的說成白的,全然颠倒是非。深藏仇恨在禦前伺候,心思手段果然是一等一。

今日的事,要是方将軍不到宮中來,譚公公不管是死是活,她、母後以及順哥哥,都會在父皇心裏埋下懷疑的種子。

“譚公公。”姜晏喬問,“我們做這個局為了什麽?”

譚公公語氣不變:“奴惶恐。陛下近來多次預立太子。此事雖只與幾位朝臣說過,但皇後娘娘與幾位殿下相知,并非難事。”

姜晏喬怔住。

要立太子?父皇病了?

不,不是。茂哥哥和順哥哥都成年多年,立太子很正常。

也不對。區區立太子,不至于讓方将軍帶頭宮變。宮變要争,也争的帝位,誰會争的是太子位!

不不,也可能挾持父皇,從而掌管朝政?那叫,挾天子令諸侯?誰挾?誰要挾?

姜晏喬想不明白。她恨自己學太少,又不會勾心鬥角。每日關心的那些事,到這種時刻全無作用。

她顧不得現在場合,站起身:“我但凡要是知道順哥哥能當太子,早大慶特慶,讓人帶禮。我要是知道他當不成太子,早跑到父皇面前來問。”

姜晏喬氣笑,連自己一塊兒罵:“我這腦子能有這個心眼,至于到今日才發現驸馬的事?”

正疑神疑鬼的宣隆帝再度沉默。

永樂所說,是很有道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