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唐之李承乾的逆襲

大唐之李承乾的逆襲

在惡毒男配系統的默默助力下,李承乾如饑似渴地汲取着知識,不斷充實自身,全方位提升着各種能力。這一年,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場關于稅收改革的激烈讨論,這一政務的重要性關乎着大唐的根基與未來。

以往的稅收制度猶如一艘千瘡百孔的大船,漏洞百出,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如風中殘燭,搖擺不定,而百姓則被沉重的稅負壓得喘不過氣來。

朝堂之上,衆大臣們面紅耳赤,各抒己見,争論不休。有人主張維持現狀,稍加修補;有人則激進地提出徹底推翻重來。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李承乾挺身而出。

他先是微微躬身,向李世民行禮,繼而挺直脊梁,目光堅定且清澈。“父皇,兒臣有一些拙見。”李承乾的聲音沉穩而有力,瞬間吸引了衆人的注意力。

一位大臣忍不住出聲道:“太子殿下,這稅收之事複雜難斷,您年紀尚輕,可要謹慎而言啊。”

李承乾不卑不亢地回應:“多謝大人提醒,但兒臣對此深思已久。”

他接着條理清晰地剖析着當前稅收制度的諸多弊端:“如今之稅收,征收方式極為繁雜,不僅令官員執行時倍感艱難,百姓更是難以理解,以致怨聲載道。再者,稅種劃分有失偏頗,富者納稅寥寥,貧者卻不堪重負,長此以往,必将動搖國之根基。其一,現行人頭稅致使人口衆多的貧困家庭背負沉重壓力,而富裕之家卻能憑借其財富與權勢逃避或減少納稅。其二,按戶征收的模式未能充分考量不同家庭的實際財産狀況,致使衆多平民百姓因稅致貧,生計維艱。其三,商業稅收的規定含混不清,既不利于商人正常經營,又致使國家財政收入大量流失。”

這時,又有大臣說道:“太子殿下,這改革談何容易,莫要想得太過簡單。”

李承乾堅定地回答:“大人,正因困難,才更需變革。兒臣願為此全力以赴。”

接着,李承乾不疾不徐地提出一套全新的改革方略。

他細致入微地闡述着每一個環節的構想:“兒臣提議,首先,對全國土地進行重新丈量,依據土地的肥沃程度與地理位置精細劃分等級,并據此确定稅額。肥沃且交通便捷的土地稅額适度提高,貧瘠偏遠之地稅額相應降低。如此,既能保障國家稅收穩定增長,又能激勵百姓開墾荒地,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其次,對于人口稅,應以勞動力為衡量标準,家中壯丁衆多者适當多征,以老弱婦孺為主的家庭則予以減免。再者,明确商業稅收的細則,依照行業差異、經營規模大小制定合理稅率,同時強化監管力度,杜絕偷稅漏稅之行為。對于富裕之家,設立財産稅,綜合評估其田産、房産、商鋪等資産以确定納稅額度。此外,設立稅收減免政策,對于遭受天災人禍的地區和家庭,給予一定期限的稅收減免,助其順利渡過難關。并且要簡化稅收征收流程,編訂成冊,廣泛發放至各地,使百姓和官員皆能清晰知曉,避免中間環節的貪腐與誤解。”

李世民在聽完後,不禁問道:“承乾,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實施起來恐有諸多阻礙,你可有應對之策?”

李承乾拱手答道:“父皇,兒臣深知改革之路布滿荊棘,但只要我們上下一心,逐步推進,定能克服困難,實現稅收的公平與合理,造福大唐百姓。”

“承乾此議,高瞻遠矚,實乃國之幸事。”

得到李世民的贊賞後,李承乾并未驕傲自滿,而是更加勤奮努力。此後,無論是處理邊疆的防務問題,還是關乎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設,李承乾都多次在朝政事務中展現出非凡的見識和果斷的決策能力。

Advertisement

他深知,要在這複雜的宮廷和朝堂中站穩腳跟,光有自身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有強大的勢力支持。于是,他開始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

李承乾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朝中那些德才兼備、剛正不阿的大臣,如房玄齡、杜如晦等。他以請教政務為由,多次與他們私下交流,展現出自己的謙遜和對治國之道的渴望。房玄齡被李承乾的真誠所打動,開始在一些關鍵事務上為他出謀劃策。

杜如晦則欣賞李承乾的果斷和勇氣,也逐漸向他靠攏。

除了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李承乾還積極結交那些在基層默默耕耘、有着出色政績的官員。例如,在江南治理水患卓有成效的鄭縣令,以及在北方推行新農耕技術、增加糧食産量的劉主簿。

他時常邀請這些人到府上相聚,擺上一桌簡單而精致的酒菜。在輕松的氛圍中,他們共同探讨國家大事,交流治國方略。李承乾傾聽着他們在地方上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從中汲取經驗和智慧。

這些賢臣良将們也被李承乾的真誠和抱負所打動,紛紛願意為他效力。

在系統的指引下,李承乾深知人才的多樣性和互補性的重要。他不僅關注文臣,還努力拉攏武将。像在戰場上屢立戰功的程咬金,李承乾對他敬重有加,時常請教軍事戰略。還有年輕有為的将領尉遲恭,李承乾與他切磋武藝,暢談兵法。

随着時間的推移,李承乾在朝中的影響力如滾雪球般逐漸擴大。他的名字不再僅僅因為太子的身份而被提及,更是因為他出衆的才能和智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