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标的逆襲之路
朱标的逆襲之路
朱标的聰慧與刻苦很快便在衆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治國方略,他都能信手拈來,見解獨到。
然而,那神秘聲音的秘密始終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未曾解開,成為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一塊心病。
在一個寧靜如水的夜晚,明月高懸,清輝灑在朱标的窗前。
他身着一襲素淨的長袍,靜靜地坐在窗前,望着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思緒不由自主地又飄向了那神秘的聲音。“這聲音究竟來自何處?又為何要對我說話?”他喃喃自語道,眉頭微微蹙起,眼神中滿是困惑與迷茫。
就在這時,那聲音如同夜空中乍現的流星,再次響起。這次,聲音似乎比以往更加清晰了一些,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輕輕撥動着他的心弦。朱标瞬間屏住呼吸,身體緊繃,全神貫注地傾聽,生怕錯過哪怕一個字節。
“吾乃......”然而,聲音卻如斷了線的風筝,戛然而止。
朱标急得跳了起來,大聲喊道:“別停,繼續說啊!”他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裏回蕩,可那聲音卻如同沉入大海的巨石,再也沒有響起。
朱标失望地嘆了口氣,無力地癱坐在椅子上,喃喃道:“為何總是這樣,每次都在關鍵的時候消失。”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無奈和沮喪,拳頭緊緊地握着。
盡管如此,朱标并未放棄探索聲音的秘密。他開始在宮中的藏書閣中翻閱各種古籍,希望能從中找到一絲線索。
那些泛黃的書頁在他手中翻動,仿佛是歲月的訴說。在書中,他了解到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故事,也更加堅信自己所聽到的聲音并非尋常。
有一次,朱标在書房中翻閱一本古老的志異書籍,其中記載了一個關于仙人傳音的故事。他心中一動,“難道我所聽到的聲音是仙人的指引?”
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仙人傳音,太過荒誕,可這聲音又該如何解釋?”他搖了搖頭,繼續沉浸在書海之中。
朱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那緊鎖的眉頭仿佛承載着千鈞之重。他決定向法和寺的方丈請教。
方丈聽聞他的經歷後,神色凝重,捋了捋胡須說道:“公子眉間帶有朱砂痣,又能聽到神秘聲音,此乃天命之兆,不可輕視。但這聲音的來源和意圖,我也難以參透。”
朱标的心情愈發沉重,他深知這聲音或許關系着自己的命運,也可能影響着整個吳王府的未來。他在回王府的路上,腳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載着巨大的壓力。
Advertisement
在之後的日子裏,朱标更加刻苦地學習,不僅是為了增長知識,更是希望能通過智慧解開聲音的謎團。
他常常與其他的大儒們交流,探讨古今之事,試圖從中找到啓示。在與大儒們的辯論中,他目光炯炯,言辭犀利,卻又不失謙遜。
與此同時,朱标也開始留意身邊的一切細微變化。他發現每當自己心情平靜、思考問題時,那聲音出現的頻率似乎更高。
于是,他常常獨自一人在花園中靜坐沉思,希望能再次聽到那神秘的聲音,并聽清它的內容。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盡管朱标付出了諸多努力,但那聲音卻始終如同一團迷霧,若隐若現,難以捉摸。
随着年齡的增長,朱标到了七歲。這一年,朱元璋決定為公子們挑選老師,進行更加系統的教育。朱标憑借着出衆的才華和勤奮,被安排到了最優秀的老師門下,學習治國之道、兵法謀略。
在課堂上,朱标總是全神貫注,那專注的眼神仿佛要将老師所講的每一個字都刻在心底。他積極思考,每當老師提出問題,他總是第一個舉手回答,他的表現深得老師的贊賞。但他心中始終惦記着那神秘的聲音,思緒偶爾也會飄向遠方。
有一天,老師正在講解《論語》中的一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朱标突然心中一動,“我一直努力去聽那聲音,卻未曾思考過為何只有我能聽到,也許應該從自身尋找答案。”
下課後,朱标回到卧房,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往經歷。他回憶起每次聽到聲音時的情景、自己的心情和周圍的環境。
經過一番思索,朱标發現每當自己心懷善良、關心他人時,那聲音似乎更加清晰。“難道這聲音與我的品德有關?”他心中暗想。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朱标開始更加注重自身品德的修養。他主動幫助府中的婢女,關心兄弟們的學習和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朱标聽到一位婢女因為不小心打碎了禦賜的花瓶而被責罰。那宮女跪在地上,瑟瑟發抖,淚流滿面。朱标心生憐憫,立刻向朱元璋求情:“父王,宮女并非有意為之,還望父王從輕發落。”朱元璋見朱标言辭懇切,最終使得宮女免受重罰。
就在當晚,那神秘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
“善哉,善哉......”
朱标激動地喊道:“你到底是誰?為何總是藏頭露尾?”
“時機未到,待你十歲之時,自會知曉。”聲音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