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回門

知道老人家的性子,文娟也就不再堅持。但是這個時候,誰家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貿然上人家家吃飯,哪怕是大伯邀請的,文娟還是要給公公準備充分,讓人家是歡迎請着公公去,公公帶着肉去吃他們家幾口糧食,哪個劃得來,想必就是小氣的婆娘也會真心的歡喜。

昨個打的野雞野兔,除了吃得那一個,在昨夜她看火蒸制天麻的時候,衛國就已經處理好,用草繩子挂在院子裏的晾衣繩上,那兩只野雞,是衛國添置在她的回門禮之中已經放入竹筐裏準備一會兒提去楊家。

兩只雞都不小,褪了毛淨重加起來也有十斤左右的肉,再加上昨日公公讓人捎回來的四樣裹子,紅糖白糖裹子各一個,蜜三刀,羊角蜜甜點心果子各一包,配上兩瓶好酒……固定在文娟自行車後座的竹筐裏從上到下,還真是滿滿當當,絕對稱得上厚禮了!

“行行,你們放心去吧,快走吧,時間不早了,別讓楊家兄弟弟妹在家等着!”擺擺手,沈根深和樂的點點頭,送兩人推車出門。

“爹,您自己今天照顧好自己!”

沈衛國固定好竹筐,把軍大衣交給文娟裹在身上,推着車子出了家裏的大門。待文娟坐穩後,他擡腿跨上車子,最後兩人真正和沈根深告別之後,腳下一用力,車子就在沈衛國的瞪動下,咕嚕嚕轉動第一次旅程。

文娟這兩自行車是斜杠偏女士的造型,不過也不算太小巧,載着兩個人是足夠的。他們自己有車子,今天有沒有太大的負重,是以,也就沒去二牛家借車子。

當時同意把文娟許給沈家,第一是沈衛國這個人的人品性情得了楊家兩老的看中,第二是陰差陽錯的緣分,第三個就是沈衛國家境簡單沒有難纏的婆婆,且沈莊距離楊樹村的距離,步行不過半個小時多一些,騎車子也就最多超不過二十分鐘的時間,路途短暫順暢。

他們九點左右出門,路上怕颠簸文娟不舒服,沈衛國的速度并不算快,也不過是将将二十分鐘就到了後楊的村口。

上午九、十點的時間,正是農閑時節村裏人收拾完全,村頭村尾閑話家常的時候,沈衛國載着文娟,嶄新的自行車,精神的小夫妻,再加上自行車後座綁着的,看起來滿滿當當的竹筐,不由得頓時讓村裏一路圍觀者心生豔羨,紛紛道:“楊大夫家這次可真是好福氣,尋了個好女婿呢!看人家沈家對媳婦滿意,這回門裏比一些人家的聘禮還豐厚呢!”

有那和楊家相熟的,不由跟着後面就往楊家而去,準備就近湊個熱鬧,嘻嘻笑笑,滿是喜氣洋洋。當然也有那心裏嫉妒不忿的,在大環境下,也不好吐口,只能在心裏不甘的嘀咕一句,那單薄沒福氣的丫頭倒是好運道……

楊厚樸家此刻也已經收拾齊整,裏外打掃幹淨,就是等着新女婿上門,眼看着時間過了九點,哪怕是知道按着規矩時間還早,兩口子卻是覺得怎麽那麽久了,那倆孩子怎麽還不過來?也不知道文娟嫁去沈家還習慣不?衛國對文娟好不好?……

平日裏文娟就在他們眼下不顯什麽,這猛然一嫁出門,幾日不見,夫妻倆都是萬分的挂念。

待聽到一聲車鈴聲響起,下一刻夫妻倆擡頭看見門口剎閘下車的沈衛國文娟倆人,可不就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倆孩子,不由迎到堂屋門口,對着推車進來的倆人趕緊招呼道:“衛國,文娟,你們來了!”這句釋然的陳述句,其中卻是夫妻倆歡欣的迎接。

“三姐,三姐夫!”跟着爹娘一起迎接出來的楊文海楊文雨,比起含蓄的爹娘來說,他們則是熱切的迎上前去,幫着沈衛國把後座的竹筐卸下來,一起提到堂屋。而在文娟衛國進院子後,和沈家相熟的人家不由你一個我一個湧進沈家小院,随着樣家人一起進了堂屋裏。

“小海,小雨!”倆孩子改口叫的親熱,沈衛國自然不會小氣,從口袋裏直接拿出兩個紅包遞給倆孩子,這是他提前出門準備好來讨好小舅子小姨子的,楊家就這兩個最小的孩子了,是媳婦最小的弟妹,自然要好好對待。

“爹,娘,我帶文娟回來看您們,一點兒東西不成敬意,只是我和文娟的心意!”娶了媳婦,沈衛國自然也要跟着改口,以前的楊叔楊嬸卻是不能再叫了。

“好好,人來了就好,帶這麽多東西做什麽,怎麽不留着放家裏給沈老哥補補身子!”看着筐子底放置的兩只淨雞,楊厚樸不由關切開懷的道。

“爹,娘,家裏還有,昨天我上山了,打了幾只野味,給您們帶兩只過來嘗嘗鮮,家裏做個炖了只野雞,昨個兒是文娟做得,可好吃了。今個兒還給我爹留了個野兔,家裏還有着呢,這是我們的心意,您們放心吧!”沈衛國簡單的表達了一下他的安排,也是不自覺側面透露了文娟在沈家備受歡迎的姿态,以及家裏良好的生活,盡可能的配合着兩老,讓他們了解更多,更放心把文娟交給他,絕不後悔!

“呵呵……老大夫您到好,人家都是恨不得閨女把婆家都搬過來,您到好,這是心疼親家啊,您們這通家之宜,還真是就是一家人的緣分,看着小兩口多般配!”圍觀的村裏人友善的笑着打趣,一時之間,楊家和樂的此起彼伏,格外的開心。

圍觀的是快要到晌午飯菜相繼離開,楊母先安排小閨女小兒子去前楊沈蘭家請他們過來陪坐,新人回門,怎麽能夠少得了提親的媒人呢!沈蘭不僅是小兩口的媒人,更是兩人的親姑,這個場合,有她在會更好。

倆孩子辦事,楊母還是放心的,安排好之後,她就開始張羅去廚房準備飯菜,文娟撤了身上的紅大衣,換上楊文雨的舊襖舊衣服,在廚房裏給阿娘打下手,這是文娟做慣了的活計,上下游刃有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