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備冬
七娘看着靈素道:“你可別跟我說,你還沒見過棉襖呢……”
靈素點頭:“真沒見過,我就一身夾衣是最厚實的了。”
七娘捂着嘴驚道:“唉喲我的天吶,趕緊的吧,這一進十月就開始涼了。你別看現在日頭一照沒什麽,等下兩場雨,立時就涼了。還有棉靴子,多絮點棉花才好。冬天總是凍得腳趾頭冷,最好烘着火熜別動彈。偏偏咱們這裏越近年事兒越多,雖都是小事,來回來去走可也夠讨厭的。”
青嫂道:“你看你看,正經說不了兩句,你就要帶壞人家。”
又轉頭對靈素道:“放心,這德源縣裏頭,只要有銀錢,什麽買不着?老茂昌的老棉鞋,好着呢,若是狠狠心,買個皮殼的,穿一冬天也不帶滲水的。還有風和樓,量體裁衣,若是自己來不及做,直接到那裏定一身兒,放心,且凍不着你。”
七娘在邊上笑開了:“喔喲喲,青嫂真是大財主口氣。那老茂昌的老棉鞋,還皮殼的?夠自己做三四雙的了吧!還有風和樓,那是咱們小老百姓能去的地方麽!還說我帶歪人家,我看您老人家才是把人往邪路上帶呢!您自己是大財主,就別用您那一套教我們了,我們可買不起那些東西。”
青嫂道:“你小丫頭片子,一年到頭還少掙錢了?還同我這兒嗙嗙的。”
七娘不接這話,反對靈素笑道:“你呀,聽我的,趕緊去你們後街布莊上把布扯了,抽空就開始做吧。若有不會的,左鄰右舍問問,別瞎花那冤枉錢!雖是比咱們自己做的好看些,也值不了那許多銀子!你曉得老茂昌的皮殼長靴子多錢?一貫……一只!!你說說,不是土財主誰買它啊!”
靈素不由得神識往靈境裏剩下的那堆散碎銀兩上掠過,咂咂嘴道:“好、好貴……”
七娘看看青嫂:“看到沒?她都覺得貴呢!”
青嫂笑道:“一分錢一分貨,自己做不出來那樣的鞋子。自己做一雙穿兩年,他們那裏買一雙,能穿個七八年不帶壞的。分來算算,還是合算的。”
兩人便開始細說自己做鞋的耗費同買鞋子的好壞來,靈素聽得雲裏霧裏,只記得要趕緊預備過冬的行頭,別的卻是聽不太明白了。
到了中午,行裏是不管飯的,便都散了,青嫂叮囑她們未初三刻前需得到這裏,靈素記在心裏。這縣裏有鐘鼓樓,上頭一根圓柱子,柱子上立着只大公雞,大公雞自一早五更時候立在最頂頭,之後便漸漸往下落。那柱子上有五根色彩各異的橫杠,每下一杠便是一個時辰,直到落到底,恰是黃昏起更時候。要知道時間,只看那公雞所在便是。
靈素到家時,方伯豐也回來了,兩人各吃了一碗面,就說起過冬的事兒來。
方伯豐道:“我正想同你說這個事兒呢,我的衣裳夠穿的,你自己得好好做兩身。棉鞋也是,我有一雙,你也得新做。”
靈素便問:“你的衣裳鞋子都在那邊箱子裏?”
Advertisement
方伯豐點頭。靈素便不做聲了。
因如今要在縣裏裝船外運的商戶多了,河道調度事情多,方伯豐也沒在家多耽擱,趕緊又去了。
靈素這才進裏屋把方伯豐那兩口箱子打開來細看。
一口裏頭都是些舊衣裳,上頭還不少都帶補丁的,看那補丁上的針腳,也是小的上頭的粗疏,後來的就好上許多。靈素心知這定是方伯豐小時候自己補的,後來做多了,才熟練起來。心裏不由得有些發酸。想想十二三歲就開始自己一個人讀書做飯,自己補衣裳,又嘆一口氣。
再看另一口箱子裏,有兩身夾衣,看着比如今他身上常穿的那一身新,想來是從前自己婆婆還在世時估摸着兒子長大後的身量做的。另外一件短襖一件長襖,裏頭的棉花都發硬了。還有兩條棉褲,也是一般情狀。至于他說的棉鞋,便是一雙四層底的蚌殼樣的棉鞋,也是穿舊得了,卻刷洗得很是幹淨。
都看完了,靈素默默坐在一旁,好一會兒,才起身将那兩件夾衣拿出來同那件夾綿長襖比劃了兩下。又看一遍靈境裏的銀錢,心裏就有了主意。
還沒到時候,她自己先往百雜行去了,卻沒往裏頭做活的院落去,反往另一頭朝外也開了窗口的收貨處去了。
到了窗口,她從手裏提的布袋裏拎出栗子、蓮米、帶殼的蓮子、菱米、松子、核桃、甜槠各一小口袋,放到收貨的一張大臺子上,問臺子後頭坐着的老爺子道:“老先生,麻煩您幫我看看,這些您這裏都收不收,若是收的話,大概什麽價兒。”
那老爺子直起腰一看,都是一溜小袋子,便揮手道:“就這麽點東西,你們就自己留着吃吧,還賣什麽!”
靈素趕緊道:“不是不是,各樣都有幾十上百斤,只不曉得收不收,所以稍拿點來問問。”
老爺子這才繞過來一一細看起來:“這栗子可以,只是不夠幹,起碼得大太陽曬個三四天才成。蓮米是六十文一斤,這帶殼的蓮子可到不了那個價兒,只二十文一斤,你自己想好咯,怎麽着合算。菱米也要曬幹的,還得老的,嫩菱角一泡水,曬不幹還帶累別的。核桃、松子都不錯,可以給你按最好的來,不過你別到時候裏頭給我摻孬貨,若有以次充好的,下回我可不收你家東西了!這甜槠嘛,沒聽說收,我一會兒給你問問去。”
靈素趕緊道謝,又把那幾袋果子都留下了,道:“好的,那我曬幹了再使車拉過來。這些就麻煩您了,那甜槠還麻煩您再替我問問。”
老爺子點點頭,靈素這才走了。
她一行走一行算,自己靈境裏已經收了成山的山貨,今年看着是不會饑荒了,明年自己家種糧食,也無需留那麽些,不如撿行裏收的賣掉些,換來銀錢給方伯豐做兩身暖和衣裳穿。再說了,自己也實在不曉得那上好的鞋子該如何做法,買了來好好學學,沒準就能舉一反三,又暖和了又學了新東西,豈非一石二鳥的好事。
只可惜在她靈境裏,東西就是浮在半空裏飄都沒事的,是以也估不出來到底有多少重。加上要在行裏售賣,怎麽也得在方伯豐跟前過過眼才好,這還真得琢磨琢磨了。
這麽想着,就走到了後頭,就見青嫂子同七娘都在了,另外還有幾個早上也見過的,七娘看她來了,便笑着打招呼:“你倒利索。”
這一下午又是一邊做活一邊閑話,靈素聽着有新奇的就随口問她們,真是長見識的好法子。
分理皮子的活兒足幹了兩日,果然七娘所料不差,這中間不過閑了一天,緊接着就讓她們理羊毛去了。那整麻袋的羊毛,裏頭都塞緊了,都得先倒出來,把雜質撿掉,再一層層壓好了卷起來重新裝袋上稱。确實是黏黏纏纏的,只靈素心裏想着過冬的事,倒覺着這東西看着好不親切,很是暖和的樣子。
七娘便偷偷對她道:“今年羊毛收多了的,你要想買,等咱們都幹完了就去庫上問一聲兒,若是多的也不是很多,不值當開檔再賣的,說不定就能便宜點買一袋子回去。冬日裏沒事的時候,撚線制氈子都成。”
靈素就記在了心裏。
這連着幾日天都不錯,靈素都是一早上先往山上去把栗子晾曬在山頂幾處大石頭上,下晌再過去收。只是沒兩日,她就發覺少了一些,想是有鳥兒小獸在順手牽羊,靈素心裏憋氣:“你們等着,只等我忙過這一陣兒去!”
理羊毛的活兒都做了快三天,才算空下來。靈素同七娘一起去庫上問了,卻沒撿着便宜。羊毛确實多了四五袋,只是早讓人定了,自然就輪不到她們。
靈素還罷,七娘心裏有數,出來了路上告訴她:“你知道青嫂為什麽花錢能那般散漫了吧,就是因着這個。這些東西,她們心裏比我們還有數呢,且我們若要買,還得給現錢,她們只打聲招呼,等出手了再來結賬都行。你想想收來的時候是按着粗羊毛的價錢收的,咱們如今這麽一理,都是細貨的價格了。她們還按收來的價錢買,轉手一賣,跟撿錢一樣兒!”
靈素只好聽着,也實在不曉得說什麽好。她自己還在山上撿了不少東西呢,哪裏還有臉說別人。
晚間躺床上,栗子脫殼的那一堆已然曬幹了,為難在還是棕綠各色“刺猬”的那一堆。怎麽給剝出來呢?想想上回在場院裏看見的樣子,都是連踩帶撬地,實在麻煩得緊。難道自己也要在院子裏撬幾天?唔……
念頭又轉到一邊的“河底撈”上,二十貫青錢,合一百貫銅錢,上回買院子花了四十一貫,零碎的家什連着後來打的農具鐵器又花了快四貫,其中一些還用的其他散碎銅子兒,如此還剩下五十五貫錢。加上方伯豐拿回來的九兩廪給,自己留了五兩,另外四兩還給他了。這麽一算,還有差不多六十貫錢,那些河底摸上來的金銀東西她卻沒算在裏頭。
六十貫錢,想想真是不少了,面粉才十個錢一斤,米還不用買,一日兩升足夠兩人吃的了。可再一想,又果然不多,就是七娘嘴裏說的一件裘襖的錢,買一雙棉靴子還得兩貫,總不能一冬天就一雙鞋,備兩雙換着穿,這就四貫出去了。兩個人一人兩雙,二四就是八貫,這還沒算過冬的衣裳錢。
靈素有些疑惑了,這錢到底怎麽算多怎麽算少?怎麽一樣的錢一會兒看着挺不少,一會兒又覺着全不夠花了?
想着想着忽然就想起當日從泥裏把那些銀锞子取出來的情形了。哎?對啊!這銀锞子可以從泥裏頭取出來,怎麽栗子會不能從“刺猬”裏取出來?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心裏豁然開朗,神識将一堆帶殼的栗子團團裹住,漸漸清晰感知其中“刺殼”和“栗子”的區分感,忽然一動念,一堆栗子從殼中瞬間分離了出來,卻出現在了床頭。靈素趕緊伸手給收進靈境裏去,又回頭看方伯豐,見方伯豐睡得正沉,才拍拍自己胸口,真是吓死個人了!
又小心翼翼試了幾回,卻是一分出來就要到外頭來,只好再收回一次。這可如何是好……
熟睡中的方伯豐不知道自己枕頭邊上一會兒出現一堆栗子,一會兒出現一堆菱米,還有一回使勁過頭了,出現一堆栗子肉,蠟黃蠟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