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罪人01號
第094章 罪人01號
史蒂夫回來的時候, 托尼正端着咖啡盯着屏幕看得專注。
沙發上坐着一個眼熟的女人。
就是他不久前自己跟丢了的,疑似有自殺傾向的那個人。
轉眼在這裏看見對方讓他有些驚訝,這會羅曼諾夫特工正坐在對方身邊, 耐心和對方交流着什麽。
他沒有驚動沙發上的兩人, 走到托尼身邊,看了眼他正專注看着的東西,發現屏幕上是眼花缭亂的文字, 粗略看了幾眼,似乎是一本小說。
沒看懂,史蒂夫忍不住又多看了兩眼,然後頭疼地收回目光。
确認了,一本小說, 還疑似是本讀起來有一定理解門檻的意識流小說。
顯然這本小說也有點難住了他們這位天才的斯塔克先生,他同屏開了n個相關分析論文, 眼睛都快轉不過來了,仍然看得愁眉苦臉。
史蒂夫手肘撐在桌子上, 視線觀察者沙發那邊的情況, 壓低聲音問:“她是誰,為什麽在這,娜塔莎好像在套她的話,你們這是在幹什麽?”
“她叫冬柏,自稱來自一個叫[技術解放聯盟]的組織,按照她自己的說法,他們組織的目的就是消滅技術, 解放人類, 哦,這個不重要, ”托尼的眼睛全程都沒有離開電腦屏幕,“反正我根本沒查到這個組織,全世界一年有數百萬個組織成立消失,其中還包括大學社團......總之我的保安在樓下逮住了她,我正好碰見她,你猜她問我什麽?”
“她問我見沒見過一個标本化的天才。”托尼的表情變得奇怪。
“她是一個變态殺人犯?她把什麽人做成标本,或者她看見什麽人這麽幹了?”史蒂夫嘗試理解這句話。
不管怎麽說,這個問題顯然不是正常人能問出來的。
托尼也這麽想。
不過他會把人請進來不是因為懷疑對方是個變态兇手。
Advertisement
而是因為——
“我是個天才。”托尼一臉理所當然地說。
标本化的天才不知道,天才麽,這裏倒是有一個。
“她可能是我的粉絲。”托尼如此說道。
史蒂夫緩緩轉過頭看他,無奈:“托尼......”
“好吧。我讨厭世界上一切說話神神叨叨的人,”托尼聳聳肩,“就跟那些總是不說人話的預言家和法師一樣,她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這種感覺,讓人覺得她話裏有話,不過.......也可能因為是我的直覺。”
“她看起來不像是一般人,起碼不像是一個普通的無家可歸者。”
她問他那句話的時候,有一絲木然,一絲悲戚,你能明顯感覺她的世界裏有什麽東西徹底破碎了,永遠都無法挽回了,而她仍然要去做些什麽,所以她才出現在了這裏。
對方身上那種感情太複雜了,托尼根本無法描述。
但他曾在一些人的臉上看過一樣破碎的表情——那些被武器摧毀了家園,失去了一切,在廢墟中站起來的人,最後成了斯塔克反對者的人。
“她讓人覺得,如果我們不做點什麽,她就快死了。”托尼簡短的說出了自己沒把人送去警局的真實原因。
緊跟着他的人工智能管家根據冬柏的話調出了這本《翅膀》,托尼對着這一萬字看了整整三個小時,仍然是一臉問號。
史蒂夫對對方放着不管可能有生命危險這一點表示認同,他之前就是這麽懷疑的。
托尼把小說拉到最上方,屏幕轉向史蒂夫:“就是第一句,她說的那句話就來自這裏,我懷疑裏面有什麽暗語,但是我沒分析出來,所以娜塔莎去套她的話了。”
史蒂夫一眼就看到了那句“标本化的天才”,樂觀道:“也許她只是一個心情不太好的文學愛好者?”
“但她不是,”托尼調出了這個女人第一次出現在紐約的監控,“她是憑空出現在紐約的。她不是一個普通人,具體是超能力者,法師,外星人,還是什麽,我還沒查......出來......”
他一邊說着,目光從史蒂夫的臉上一路向下滑向他的右後方,話音忽然止住。
他出神地盯着那個從進來到現在一聲沒出,聽得很認真的小矮子噎了一秒,看向史蒂夫:“她是誰?”
史蒂夫看了眼身側,無辜地笑了笑,有點看熱鬧的意思:“她是來找你的,托尼。”
人工智能迅速把金發小蘿莉掃描了一遍,欣慰地通知托尼:“她看起來和您沒有一點相像的地方,她不是來認親的,sir。”
“我沒擔心這個,”托尼低頭看向這個身影,“所以,你找我什麽事,小女孩?想要簽名,還是鋼鐵俠手辦?別告訴我你是美國隊長派?那斯塔克大廈以後可就要把你列入拒絕往來名單了。”
他打了個響指,一只機械手送來了一個鋼鐵俠手辦。
金發小姑娘沒接,扭頭看了眼史蒂夫,短暫迷茫了一秒,忽然震驚。
她謹慎确認:“你是托尼·斯塔克?鋼鐵俠?”
“嗯哼。”
麗薩認真的看着他,像是在努力想把他的臉記住,緊接着迅速轉向身側:“史蒂夫......你是史蒂夫·羅傑斯?你是美國隊長?”
史蒂夫和托尼對視了一眼。
“你怎麽知道?”史蒂夫問。
“她知道你們,但她沒法把你們的名字和臉對上,”娜塔莎走過來,她注意到了麗薩的視線落在了她的身上,迅迅速判斷道,“well,她也知道我是誰。”
這下事情變得有點不一般了。
鋼鐵俠很高調,托尼的身份不是秘密,但這裏不是每個人都是鋼鐵俠。
他們都看向了這個看起來相當無害的小姑娘。
周圍的大人全都嚴肅看着她,明顯讓對方有點緊張,這讓她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小女孩。
她努力鎮定着,擺出一副沉着的模樣,像是個大人一樣跟他們談判:“我想讓鋼鐵俠幫我找到伊諾克,一個金發綠眼的男孩,我們不久前一起出來的,本來我們打算一起把K踢出我們的巢——”
她握緊拳頭,用力踢了下皮鞋:“這種喜歡寄生在別人家的壞家夥!要快點把他們趕出去!而且他們還惹到了‘哥譚’!”
“結果還什麽都沒來得及做,我就找不到伊諾克了,”小姑娘心虛瞥開眼,“我不久前才跟‘哥譚’說,我能自己把K趕出去,結果就......”
托尼聽了半天,轉頭看向娜塔莎,“現在小孩玩的游戲我已經聽不懂了,你明白她在說什麽嗎?”
“有個代號為‘哥譚’的人告訴她K公司是壞人,所以她打算靠自己把這家公司搞垮。”娜塔莎簡潔道。
“不是代號啦!是真的‘哥譚’!”
金發小蘿莉的認真強調着。
“好吧,‘哥譚’,”托尼對小女孩妥協了,“不過,在你請求別人的幫助之前,你是不是該先介紹一下自己?”
就在幾秒前,人工智能通過耳機向他彙報,他們面前站着的這個女孩,并不是一個人類,她的身體是一種純粹的能量體構成的。
面對這個問題,小姑娘露出了一副明顯不同于之前暴躁的冷靜表情,她看向他們的表情裏帶着點複雜的情緒,“我是這座城市意志具象化的人格。”
“那是什麽?”托尼問。
麗薩解釋道:“當生活在一座城市裏的人,對自己的城市有着一致的認知和情感寄托的時候,就會孕育出城市的孩子。哥譚是一個,K公司背後的人也是,我也是。我們是城市的領航人,是城市的意志。”
她一邊說着,一邊走到窗邊。
作為紐約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築,這裏的視野足夠清晰,能讓她看清整座城市。
城市的一角正在發生一場襲擊,歹徒正在拿着槍瘋狂掃射。
大廈裏的AI及時将現場情況發送給了托尼,四周打開了數塊虛拟屏幕,上面全都是事發現場尖叫混亂的場景,托尼第一反應就是去救人,然而不等他有所行動,就發現畫面裏那些掃射的子彈,就全都停在了逃命民衆的一步之外。
拉近畫面之後,發現子彈疑似被一道無形的空氣盾牌擋下了。
不只他們發現了這一神奇的事實,陸陸續續現,場的紐約市民也發現了那些被不知名力量擋下的子彈,紛紛因為這樣的場景放慢了逃命的腳步,張大嘴巴看着這一壯觀的景象。
成排的子彈叮叮當當在他們眼前掉落。
緊接着,所有人的手機全都響起了“叮”的提示音。
在短短幾秒內,所有人的電子設備都被大手筆的侵入,斯塔克大廈裏的屏幕迅速将其他人手機上的畫面接入了進來,以方便托尼了解發生了什麽。
紅黑色相間的危險警報伴随着刺耳的提示音,占據了那些身處危機之中的市民的手機屏幕。
一個和眼前金發小姑娘相同的卡通小人走到了手機屏幕前:“請各位市民有序跟随指引前往避難所!重複一遍,請各位市民有序跟随指引,就近前往避難所!避難所是絕對安全的,它将保護大家不受傷害!”
一段自動搭建的實時導航出現在的正在遭遇侵害的市民的手機上。
“這是什麽情況?”有人使勁按着手機,但無論怎樣都沒法讓手機從這個畫面中退出去。
他們本來不打算理會中了病毒的手機,誰知一轉頭,發現之前被空氣盾攔下的子彈,竟然有幾枚穿過了空氣盾,打在了他們的腳邊。
“防護力場将在十秒後失效。”手機再次提醒。
“10、9、8......”
越來越多的子彈穿透了空氣盾,這下容不得身處于危險中的民衆多想,他們立馬狂奔了起來。
被突發狀況弄得格外焦躁的歹徒們發瘋了一樣緊咬不放,但短短幾分鐘內,人們就根據指引就近進入了地圖指示的避難所——幾間普通的商店。
人們躲在裏面,擔憂地看着外面,擔心歹徒會闖進來,但歹徒沒有,他們掏出了燃燒/彈丢向了他們。
一片恐懼的尖叫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無論是爆炸還是燒起來的大火,竟然全都被隔絕在房子之外無法傷到他們一分一毫!
某間商店的店主眼看着自己的房子将危險阻攔,無論是子彈還是爆炸都打不破的‘普通’玻璃門,內心充滿了震驚。
“What the hell!我的房子趁我不注意變異了!”
趁着這會功夫,特警迅速抓捕并擊斃了幾名歹徒。
被繳械壓在地上的歹徒,直到被押走都還一臉懷疑人生地盯着那個他怎麽都突破不了的建築。
當人們從這場奇妙的經歷裏回過神來,再看向自己的手機。想研究明白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時候,他們的手機已經解除危險警報,所有人的手機都恢複了正常,仿佛剛才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沉寂了片刻後,獲救的市民紛紛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經歷過外星人軍隊入侵的紐約市民接受能力不是一般強,他們都想知道那個在關鍵時刻出現救了他們的人是誰,會不會是是一位紐約的新英雄。
還有事發店主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語無倫次的站在自己家門口語無倫次的扣牆皮。
“我敢保證,那時這裏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堡壘!!”
......
斯塔克大廈。
那個出現在手機裏,指引着市民避難的金發卡通小人的本體,就站在他們面前。
她說:“哥譚在恐懼中孕育,K想要治愈,而我則源自于一種保護的意志。”
“感謝你們在奇瑞塔人進攻紐約時做出的努力,人們認為紐約是一座守護的城市。”
紐約在紐約人對超級英雄的憧憬中誕生。
對面的超級英雄久久不言。
黑寡婦喃喃道:“這是我聽過的最動聽的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