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這是高育良在祁同偉畢業後第一次全面了解他,他原以為祁同偉因為當年的事心生怨氣,可沒想到祁同偉早已心如槁木,說什麽和光同塵。在他走後,祁同偉跟他約定,會帶對象登門拜訪。在祁同偉走後,他跟吳老師說:“有時候,我感覺時間變得很快,我在漢大,是那樣的意氣風發,今日我見了祁同偉,才感覺時間其實很慢,你說那樣志向遠大的人,怎麽會變得如此謹慎小心?”
“育良,你還不明白嗎?這就是權利”
那一晚,高育良想了很多。他獨自坐在書房裏,燈光昏暗,香煙的霧氣彌漫在空氣中,讓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的思緒不斷飄蕩,回憶着過去的點點滴滴,想着自己的人生軌跡,感到一片迷茫。
高育良知道,趙家對他的步步緊逼已經到了無法回頭的地步。他曾經是一個正直的官員,懷揣着理想和抱負,想要為人民做一些實事。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陷入了權力的旋渦,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與一些不正當的勢力勾結。他曾經以為自己可以掌握局面,但現在看來,他只是一個被操控的棋子。
他想起了祁同偉,那個曾經的學生,如果他是祁同偉,能用所有去換一個不字嗎?當時,祁同偉沒有回答,但高育良知道,他自己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祁同偉的人生經歷讓高育良感到了深深的憂慮。他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如果不及時回頭,後果不堪設想。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因為他已經陷入了太深,無法自拔。他只能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最後的崩潰。
在這個寂靜的夜晚,高育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很多,包括自己的理想、信仰和道德底線。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最終會走向何方。他只知道,自己必須繼續走下去,因為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這是祁同偉第二次上門拜訪,帶來了未婚妻沈清秋,在祁同偉的介紹中,他才知道沈清秋現在是漢大的哲學教授,在跟她的聊天中,尤其談到沈清秋留學英國的所見所聞,沈清秋恰好說:“在英國人的性情中,妥協是一種藝術,一種生活的智慧。”
高育良微笑着點點頭,他的眼神溫暖而親切:“是的,妥協讓我們能夠和平相處,避免沖突和争吵。它是我們社會和諧的基石。”
吳老師接口說道:“但是,妥協并不意味着我們失去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相反,它是一種在堅持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方式。”
這個年輕的女孩眨着明亮的眼睛,她說:“妥協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它讓我們能夠理性地處理問題,而不是被情緒所左右。”
高育良扶了扶眼鏡說:“在我看來,妥協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無法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去實現,所以我們需要學會妥協。”
祁同偉接話說道:“但是,妥協也需要有一定的底線和原則。如果一味地妥協,我們就會失去自己的個性和尊嚴。”
這時屋裏只剩下一片寂靜。他們默默地思考着,仿佛在心中權衡着妥協的利弊。高育良似乎想到了什麽,但他的選擇了沉默
最後,反而祁同偉轉了話口:“我和清秋希望你來給我們當個證婚人,老師,放心,婚宴只是邀請了家人而已。”
高育良夫婦接受了邀請。在祁同偉走後,高育良對着吳老師說:“明天你先回京州吧”
吳老師回答:“育良別裝了,你和我都要回去,芳芳要去美國了,梁璐也在那,我們好久沒見了,恰好這個機會,我們離婚吧!”
高育良明白他和吳老師已經走到了盡頭,之所以如今提到離婚,無非是給雙方互相留個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