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挑撥

第13章 挑撥

與此同時,沈家村。

“有田家的,你當真瞧見老三他媳婦,在鎮上買酒買肉?”

“那還有假!”沈荷花挎着籃子,嗓門嚷得老大,“季青小子跟他夫郎孝順得很,還領秀梅妹子去醫館瞧病,我老遠瞅着抓了不少藥,少說也有個六七包!”

“有德家的,怎麽說你也是秀梅她大嫂,季青小子帶回家那麽些銀錢,你跟老二家的就半點不知情?”

“知道個屁!”趙秀菊拍着大腿,罵罵咧咧,“好你個沈秀梅,有了銀錢不想着第一時間上我家還債,竟跑去鎮上喝酒吃肉!虧我家有德記挂着兄弟情,擔心你們一家三口沒吃的,催我送些口糧來,不想竟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哎,說到底人家才是一家人,什麽大哥大嫂,哪有兒子跟兒夫郎親啊。”沈荷花挑撥道。

“我呸!沒錢的時候一口一個大哥大嫂,叫得比親爹親娘還親,有錢了就翻臉不認人是吧?!”

趙秀菊氣得不輕,吃食也不送了,提着籃子怒氣沖沖回了家。

趙秀菊二兒子沈季海正在院裏劈柴,見他娘進院,扭頭問道:“娘,您不是去三嬸家了,咋這麽快就回來了?”

趙秀菊走進竈房,砰的一聲将籃子摔在竈頭上。

“去個屁,往後誰再敢去老三家,別怪老娘跟他翻臉!”

“大嫂這是咋了,誰又惹你不快了?”沈有信媳婦沈素娘,站在堂屋門口問。

“她咋來了?”趙秀菊小聲嘀咕了句,随即理理袖口進了屋。

“嘶——真冷,他二嬸兒要沒啥事趕緊家去吧,天兒黑得這麽快,待會兒怕是要落雪。”

沈素娘聞言直接一屁股坐下了。

“不急,還有事兒沒跟大嫂說呢。”

趙秀菊在心裏翻了個白眼。肯定沒好屁。

她這二弟媳好吃懶做,還愛貪便宜,平日裏沒少來家裏蹭飯,連給孩子買的零嘴兒,一眼沒瞅見都要搶來嘗一口,要不是顧忌妯娌情分,早跟這讨人嫌的懶貨翻臉了。

嫌棄歸嫌棄,表面功夫還是得做。

趙秀菊喊兒子倒了兩碗溫水來。

“他二嬸兒找我啥事兒?”

沈素娘見今日沒糖水喝,撇了下嘴,盛水的陶碗碰都懶得碰。

“當年征兵走的漢子,回村兒可都是帶了銀錢的,多則六七兩,少則三四兩,季青小子八年沒回,官府給的銀子只怕更多,可他這都回來兩三日了,銀錢的事提都沒提,別不是想賴賬吧?”

“老三家還欠你家銀錢吶?我咋記得頭兩年,你把老三給弟媳打的櫥櫃都搬自個兒家去了。哦對,還有板車,跟院裏兩只還在下蛋的老母雞。”

沈素娘面色尴尬,讪笑道:“大嫂您這話說的,我那不是家裏實在困難,迫不得已嗎。”

趙秀菊聽後,白眼恨不得翻到天上去。

前腳剛搬完老三家櫥櫃,後腳殺雞宰魚,就沒見過幾個比你家過得還滋潤的。

“所以二弟媳今兒來是?”

“聽說老三一家今兒去鎮上了,這一趟怕是要花不少銀錢。”沈素娘故作不在乎地說,“我家那幾百文不算什麽,老三媳婦當初可跟你家借了一兩多銀子呢,這錢大嫂可得趁他們花光之前,盡快要回來才是!”

倒是打了個好算盤,自個兒怵季青小子不敢去,跑這兒來诓她幫忙出頭。

呸!當她是二傻子不成!

趙秀菊心裏門兒清,嘴上答應得好好的,實則壓根就沒打算去。

“成,大嫂哪日去叫上弟媳,保證幫你把銀錢讨回來。”

沈素娘嘴裏哼着調子走了。

沈有德串門回來,瞅見老二媳婦從自家院裏出來,皺着眉頭一臉不喜。

沈銀珠從竈房出來,見他爹回來,啃着粗面饅頭,喚了聲:“爹。”

“嗯。等等,饅頭哪來的?”

“籃子裏拿的啊。”

“我不讓你娘給你三嬸家送去了,家裏怎麽還有?”

“娘沒去,生着氣回來了。”

“死婆子,這點事兒都辦不好。”沈有德進竈房拿上籃子,讓小女兒去送。

沈銀珠将最後一口饅頭塞進嘴裏,剛要挪腳就聽她娘在堂屋,吼道:“我看誰敢去!”

“娘,我餓了。”西屋裏頭,四歲的安哥兒,嗦着手指頭說。

沈季海媳婦姚麗娘,摸着兒子腦門道:“安哥兒忍忍,等你爺奶吵完,娘去竈房給你蒸雞蛋羹吃。”

沈老大院裏發生的事,沈家小院一概不知。

一家三口回到家,趕在日落前熱了晚食,吃過後便準備躺下歇息。

“夫郎,這是今日置辦年貨剩下的銀子。”

借着窗外皎潔的月光,沈季青将身上所有銀錢,上交給自家夫郎。

姚沐兒原以為讓自己管家只是沈氏随口一說,不想沈季青當真将銀子拿了出來。

桌上鋪滿了銅板,他瞧着竟生出一絲緊張跟怯意。

“要不還是你管家吧,我怕自己管不好。”

“夫郎當真放心我管家?”

姚沐兒沉默。

片刻後,攏緊銀錢道:“還是我來吧。”

“今日買了五斤米,花了二十五文。十斤面八十文,半斤粗鹽二十文,半斤油五十文,一斤豬肉三十五文,還有桃符爆竹外加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共二百七十八文。”

邊嘀咕,邊掰着手指頭算,“還醫館五百文,娘的藥錢一百零五文,繡活押錢三百一十五文,全加起來共一兩一錢又九十八文。明兒去大伯、二伯家還了銀錢,還剩下——”

“五百文不到……”

姚沐兒懵了。

元旦拜年走親戚要花銀錢,還有娘的藥錢,入了春家裏怎麽着得買些雞崽養,年後雨水多,房屋翻修少說也得要個三四百文……一樁樁一件件都要銀子,五百文哪裏夠花哦。

沈季青見夫郎一臉愁悶,出聲安撫:“銀子的事別擔心,明兒我去山上轉轉,獵些野雞野兔到鎮上賣。冬日不好找活做,等開春就好了。”

姚沐兒點頭。

也只能如此了,他做繡活勤快些一月也能賺個一兩百文,全家勒緊褲腰,熬過冬日,日子便有盼頭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