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兔肉
第57章 兔肉
滿春樓頭午發生的事,不出半日便傳遍了嶺水鎮,連逸雲書院的學子,也在議論此事。
丙字班,姚青雲坐在位置上背書,耳朵卻豎得高高的,聽見大家對滿春樓唾棄不已,咧着嘴角別提多痛快。
“想不到當初污蔑姚記的,竟是那柳掌櫃。”
“不止如此,還勾結王喜林想要搶奪姚記秘方呢,幸好婚事不成,不然就真被他們騙了去!”
“可不,拿別人婚事當兒戲,也忒陰損了些。”
“哎你們聽說沒,那王喜林過幾日要回書院念書。”
“啥?他做出這等醜事,還有臉回書院念書?”
“誰說不是,跟自個兒表妹私通有了孩子,都聲名狼藉了,山長竟還準許他回書院念書,也不知這小子給山長灌了什麽迷魂湯。”
“咱不搭理他就是,到時沒人跟他結對,看他怎麽參加院士。”
聽大家說起王喜林,姚青雲嘴角笑容,一時猙獰起來。
這個王喜林還真能蹦跶!
姚青雲後槽牙咬得咯吱作響,要不是夫子進門,筆杆子都要被他捏碎了。
酉正書院下學,同幾個夥伴打過招呼,一陣風似的跑回鋪子。
姚沐兒在院子裏磨豆子,見弟弟黑着臉進院,還當出了何事,問過才知是那王喜林要回書院念書了。
姚沐兒對弟弟道:“只要不招惹到咱頭上,往後他想做什麽便做什麽,跟咱無關。”
Advertisement
姚青雲嘟囔道:“我就是氣不過,都那樣了還能回來念書。”
“應該是拿銀子将事情擺平了。”
徐德昌是個胃口大的,王喜林想回書院念書,沒有十兩銀子根本不可能,王喜林能回來,那王氏定是下了血本。
姚青雲也這麽覺得,他厭惡得不行,但又沒法子,耷拉着腦袋道:“算了,往後在書院就當沒他這個人。”
“哥,我回屋做功課去了。”
“等等。”姚沐兒叫住弟弟,他朝竈房瞧了眼,問道,“跟秋哥兒的親事,你是怎麽想的?翠荷嬸子的意思是先定下,過兩年再成婚。”
姚青雲聞言,表情變得格外認真。
“我跟秋哥兒說好了,明年考中童生就讓大娘幫忙到嬸子家提親。”
姚沐兒點頭,“你有自己的打算就成。”
家裏還有一個寒瓜,晚晌備完菜,收拾妥當竈房,姚沐兒切開做了個冰沙寒瓜,裏頭擱了紅豆、牛奶,吃起來鮮甜冰爽,美味至極。
沈秋望着姚沐兒,目光炯炯。
“嫂夫郎,這個好好吃,要是能拿去食肆買,絕對會供不應求!”
姚沐兒笑道:“想什麽呢,寒瓜那麽貴,尋常百姓有幾個舍得買來吃。”
“對哦。”
沈秋咬着勺子,心道:白激動了。
姚青雲道:“等日後開起酒樓,就能做來賣了。”
沈秋一雙眸子重新亮起,捧着陶碗比畫道:“到時咱開家比明玉軒還大的酒樓!”
沈氏聽了喟嘆道:“比明玉軒還大,那得花多少銀錢哦。”
沈秋攥着拳頭,信心滿滿,“慢慢來,總有一天能賺到!”
姚沐兒被秋哥兒明亮的眸子感染,心底忍不住生起些許期待。
“對了嫂夫郎,前幾日不是說要做竹筒兔肉吃,什麽時候做呀?”沈秋朝他笑得一臉乖巧。
姚沐兒見狀,輕笑出聲。
“明日就做。”
“好,到時我給嫂夫郎打下手~”
寒瓜還剩下小半個,姚沐兒擱了些冰吊在井裏,第二日做了幾筒冰沙寒瓜帶去給夫君他們吃。
徐旺曉得兄弟幾個吃的,跟其他人不一樣,壓低了嗓門,小聲贊嘆:“還是弟夫郎點子多,寒瓜這麽一整,比原先還好吃。”
大恒跟老闫他們齊齊點頭,“嫂夫郎手藝沒得說!”
姚沐兒面上挂着笑,待涼粉賣淨回到鋪子,好吃的秋哥兒便纏了上來。
“嫂夫郎,我今日瞧過了,兔籠裏好些兔子都長到了七八斤,肥着呢。”
姚沐兒揚起嘴角,放下木桶道:“你看着竈房,我去挑一只來。”
秋哥兒樂颠颠地應:“哎!”
姚沐兒到兔籠裏揪了只肥兔子出來,低頭瞅着兔窩裏,新出爐的三窩兔崽子直犯愁。
這幾月家裏兔子陸續生了七八窩,兔籠從三個變成了十個,原先的十只兔子,變成了五十只,大的二十只,小的三十只,等這批小兔崽長大,家裏便有些養不開了。
得跟娘商量下,怎麽處置它們才成。家裏指定養不開,帶回村裏讓翠荷嬸子養,還是大伯那邊養,這事兒就讓娘來決定吧。
姚沐兒給兔子們扯了把幹草,随即拎着兔耳朵到井邊處理起來。
兔子皮好剝,用剪刀豁開嘴巴,把嘴部皮肉剪開,揪住皮往下褪就成了。
場面有些血腥,姚沐兒怕吓着幾個小的,端着木盆躲在角落裏處理完,才拿到井邊沖洗。
“嫂夫郎,需要幫忙不?”十二歲的陳柔雪,湊過來問。
姚沐兒下意識掩住木盆,見她半點不害怕,甚至還有些躍躍欲試,詫異道:“小雪不怕嗎?”
小姑娘抿着嘴角,害羞地笑了笑。
“不怕,小時候見爹剝過,娘還用剝下來的皮子,給我和姐姐做了個圍脖呢,毛茸茸的可暖了。”
說着伸手戳了戳剝下來的兔皮,“嫂夫郎剝的皮子真完整,用來做圍脖都不用拼接了呢。”
姚沐兒:“……”
瞧上去柔柔弱弱的小姑娘,竟然這麽生猛。
姚沐兒給小姑娘盛了碗涼粉,讓她坐在陰涼地兒吃,自個兒進竈房簡單填了下肚子,将忙活了一頭午的秋哥兒替換下來。
兩個時辰後食材賣淨,陳德忠跟沈文茹關了鋪子,幫忙把食肆打掃幹淨,趁着月色回了北街。
竈房裏,姚沐兒備好食材,準備做竹筒兔肉,再燒道辣炒兔肉。
竹筒兔肉與竹筒芋頭雞做法相似,只是兔肉腥臊味重,光是過滾水可不頂用,需得多放茱萸才好吃。
辣炒兔肉簡單,将兔肉切塊用醬料腌制一刻鐘,放入蔥姜茱萸煸炒,最後加入鹽、黃酒,翻炒均勻便可出鍋。
這兩道菜都是辣的,沈氏吃不了太辣,姚沐兒又做了道清淡的肉片炒時蔬,随後跟沈秋将飯菜擺上桌。
他端着最後一道菜進屋,笑着說道:“開飯了。”
竹筒兔肉帶着竹子的清香,辣炒兔肉提前腌制過十分入味,兩道菜雖都是兔肉,味道卻各有千秋。
姚青雲與沈秋更喜歡香辣麻嘴的辣炒兔肉,姚沐兒與沈氏則喜歡味道略清淡些的竹筒兔肉。
“斯哈,好辣好好吃!”秋哥兒被辣得眼尾發紅,還停不下來。
沈氏瞧着搖頭失笑。
姚沐兒見狀,若有所思道:“這兩道菜如果要做來賣得少放些茱萸才成,秋哥兒算是能吃辣的,他都覺着辣,其他喜食辣的食客,怕是連入口都不能。”
沈秋喝了口茶緩解辣味兒,擡手扇着風道:“嶺水鎮那麽多百姓,肯定有喜歡吃的,到時咱就把辣度定成微辣、中等辣、麻辣三個檔,讓食客們自個兒選。”
姚沐兒聞言,勾起嘴角:“是個好主意,那就這麽辦。”
一家子吃得格外滿足,飯後坐在院裏納涼,姚沐兒跟沈氏提起家裏的一群小兔崽。
沈氏道:“送去給你月娘嫂子養吧,你大伯那邊地多,忙起來自家牲口都顧不上喂。”
姚沐兒:“聽娘的,過陣子我就回去一趟,把兔子送去。”
兩個小的腦袋湊在一處,不知在說什麽悄悄話。
瞧着時辰不早,一家子打過招呼各自回了房間。
幾日後,姚沐兒從縣裏回來,又趕着牛車将三十只小兔子送回了沈家村。
“明日鋪子裏就開始賣兔肉制的菜了,等這批兔子長大,嫂子便隔三差五托寶來叔往鋪子送個十來只,家裏現在有十九只,每日賣個二十盤撐到下月,這批兔子也就差不多能吃了。”
姚沐兒跟沈月娘說:“小灰又懷了寶寶,算算日子也快生了,到時嫂子注意着些,別讓它給壓死了。”
沈月娘道:“有我照看着,你就放心吧。”
“那就麻煩嫂子了。”姚沐兒掏出錢袋,擱在桌上,“每月給嫂子兩百文工錢,今兒正好是十五,連同下月工錢一共是三百文,嫂子數數。”
沈月娘大驚,“不成,這也太多了,養個兔子而已哪裏就值得給這麽多銀錢,再說大成的活計還是季青幫忙找的,我都不知該怎麽感謝你們夫夫好呢。”
“大成哥也幫了我們不少,況且嫂子幫我們養兔子,給工錢是應當的,就算交給旁人來養,也是有工錢的,嫂子就不要推辭了。”
“那也不成,兩百文太多了。”
見沈月娘不同意,姚沐兒拆開錢袋,從裏頭數出五十枚銅板。
“每月一百五十文,嫂子再不收我只能花兩百文找別人幫忙了。”
“不成,外人哪有自家人養得盡心。”
沈月娘應了下來。
沈長壽與姚翠荷就沈大成一個兒子,如今一大家子住在一個院裏頭,屋子将将夠住,相比之下院子倒是大出不少,旁邊空地還能擴建,養百十只兔子不成問題。
“叔麽,糖。”
小林哥兒剛睡醒,瞧見叔麽來了,眯着眼睛朝他伸出雙小手,奶聲奶氣要糖吃。
姚沐兒被逗笑,抱起林哥兒,親親小家夥睡得紅撲撲的臉蛋。
“叔麽今兒沒帶饴糖……”
小家夥聞言,圓溜溜的大眼睛瞬間蓄滿水汽。
姚沐兒緊忙道:“帶了桂花糕,香甜軟糯可好吃了,林哥兒要不要嘗嘗看?”
小林哥兒摟着他脖子,重重點頭。
“要!”
姚沐兒打開油紙包,拿了兩塊桂花糕給兩個小的。
這桂花糕是徐旺送的,縣裏有人求他辦事,送了好些糕點,吃不完便給他和夫君拿了些。
姚沐兒陪林哥兒、虎子玩了片刻,又去大伯家買了一百斤芋頭跟菘菜。
沈月蘭家存的菜上月便已經賣得差不多,這回是同二堂嫂那買的。
姚麗娘道:“我家菜窖裏存的菜不多,留出自家吃的,還夠賣個兩三回。”
姚沐兒往牛車上搬着菘菜說:“到時就麻煩堂嫂幫着在村裏收些,每收十斤給堂嫂一文的辛苦錢。”
“成。”
姚沐兒綁好牛車,趕在鋪子歇業前,載着一車芋頭、菘菜回了鎮上。
-
翌日卯時。
姚記食肆添新菜的事兒,這兩日街上已經傳遍了,今兒一開業就有不少食客搶着來嘗鮮。
梁松自是頭一批來的,進鋪子便問:“大娘,聽說鋪子裏頭添了新菜?”
沈氏道:“是嘞,分別是辣炒兔肉跟竹筒兔肉,兩樣都是辣口的,有微辣、中辣、麻辣三個檔可選,能吃辣的就選中辣、麻辣,不能吃的選微辣。”
梁松喜辣,但還是頭次見一道菜分微辣、中辣、麻辣的,聽着就新鮮。
“大娘給我上盤辣炒兔肉,要麻辣的。”他撸起袖子道,“我倒要嘗嘗這麻辣能有多辣。”
沈氏:“挺辣的,再給你上壺茶吧,解辣。”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梁松很是聽勸地要了壺茶,又要了一碗甜口冰沙涼粉。
小半刻鐘後。
“斯哈,爽!”
梁松一口兔肉一口茶,吃得嘴巴通紅。
“老梁啊,你也太拼了。”
“這瞅着,嘴唇子都快辣腫了。”
幾個與梁松相識的搖頭不解,微辣的吃着也可香,那麻辣的又麻又辣,一頓飯下來光顧着擤鼻子了,哪還有時間享受美食。
梁松夾了筷子兔肉進嘴,挑眉道:“你們不懂,麻辣的吃着才過瘾。”
也有幾個不服輸,買了麻辣的來嘗,結果受不了辣味,硬是配着吃了三個饅頭才扛住。
沈氏瞧大家對新菜喜歡得緊,喊陳德忠照看着點生意,自個兒到竈房将食客們的反應告知給秋哥兒。
“太好了!”沈秋微擰着的眉頭,頓時舒展開。
縣裏食攤離不了人,姚沐兒便将這兩道菜教給了秋哥兒,連帶着今早的兩次,沈秋只瞧他做了三次,這會兒只剩自個兒生怕做不好,聽到沈氏說食客對這兩道菜贊不絕口,懸着的心終于落了地。
一直忙碌到未時牛車進院,方才得以歇息。
“辛苦了秋哥兒。”姚沐兒進竈房接過秋哥兒手裏活計,讓他吃口飯回屋好好歇息歇息。
“知道了嫂夫郎。”沈秋揉着有些酸脹的肩頭,疲憊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