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Chapter (第三人稱轉視角)

11   Chapter 02 (第三人稱轉視角)

◎按照劇本演的那樣◎

Chapter 02 「按照劇本演的那樣」

夏洛克一開始并沒有把亞裔青年放在心上。

由于長久以來養成的推理習慣,當他看到那名青年時,思緒如同過場動畫般連續不間斷地在腦海裏面翻頁。

在短時間內,夏洛克對這個人的所有了解已經彙聚成一團。

這就像是熟悉基本運算法則後,在面對同樣的數字問題,能夠飛快得出結論。盡管這個過程是有步驟的,但對夏洛克來說,已經可以暫時忽略不計。若一定要解釋,他反而需要花時間去想怎麽解釋這過程。。

從衣着風格和打扮來看,這位年輕人顯然是初來乍到,衣着風格與倫敦街頭格截然不同,更符合東亞國家的偏好——保守沉靜的色彩,更加注重修身剪裁,沒有任何服飾搭配。

從外觀可見,青年又是典型的東亞人長相,并非韓國通古斯或者阿爾泰血統,也不像日本特有的彌生人或繩文人。他确實皮膚白淨,身材纖瘦,五官精致,外在氣質內斂而穩重,并沒有同齡人虛浮或者裝模作樣的姿态。

夏洛克甚至猜測他可能是華夏圍棋愛好者,因為手指纖瘦,指節分明,注意修剪指甲,其中食指的指甲比其他手指略為平。

然而,夏洛克才走沒有多遠,就注意到羅德把地上的零錢撿起後,自己匆匆離開,夏洛克決定跟着他,好奇地想了解這位年輕人的生活。

他對羅德此時仍處在茫然中的生活表示興趣。

羅德半年前遇到事故後,立刻報了警。

有酒吧監控。

有道路監控。

還有基本的車型和牌照。

Advertisement

再加上,羅德本人和犯人有超過三個小時的接觸。

羅德半年多都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盡管愚蠢且不思進取的蘇格蘭場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但羅德一無所獲,這讓夏洛克覺得荒謬得有趣。

羅德有目的地去街區的救濟站找食物。

夏洛克觀察發現,救濟站進出的人員并沒有想象中那麽多。

通常情況下,對于貧困人群來說,救濟站就像星期日的教堂一樣重要。他們會像虔誠的基督徒參與禮拜并領取聖餐一樣,是固定的常識。

夏洛克意識到這個救濟站有情況發生,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很快就會出現,因為羅德進去之後,一分鐘內都沒有其他人出入。他離開後,那裏面也是安靜得像假期裏的學校。

這可并不是尋常的事情。

于是,警覺的夏洛克拿起手機開始記錄救濟站的情況。

很快地,那名亞裔青年也出現在鏡頭裏。

他臉屬于偏清冷的類型,所以看起來并沒有想象高大,但是從旁邊的郵筒可以估測出他至少在一米八以上。青年的手機似乎在查看地圖,尋找某個建築。定了定位置後,他突然向着遠離救濟站的方向邁出一步。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下一秒便發生了爆炸,光火幾乎破空而出,淩空一閃,正常人就算見到了也來不及反應。

可他剛好剛好躲過了爆炸波及的範圍。

他是看到了什麽?

或者,

他已經知道了什麽?

夏洛克合上手機,臉上不知覺地浮現出一抹深意的微笑。

對這個街區完全陌生,卻能夠在第一時間規避致命的危險。

這比羅德有趣多了。

然而在接觸到這個青年時,夏洛克發現有更有趣的事情——

一個初來乍到的人竟然認識名不見經傳的偵探。

夏洛克有自知之明,他并不是那種聲名遠揚的偵探。當然,他認為這種對他出入各種場合不被任何人發現提供了方便。他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好的。

基于這些表現,青年在夏洛克的詢問下,自稱玄學蔔算師。

這明顯是在說謊。

他說這話之前,眼神不自覺閃躲了片刻。

借着把他以嫌疑人的身份送去蘇格蘭場,接受調查,夏洛克基本了解這個人的生平。

何學,出生在華夏國,是第一次出國。從小到大都居住在寄宿制宿舍。正如夏洛克之前推測的,何學十二歲的時候進入過華夏國棋院,在那裏生活了四年,之後在十六歲從升段比賽中退出,轉入普通人生涯,花了兩年學習,同時參加普通高考和IB大考,并申請了世界知名大學的獎學金。

這樣的人何必要撒毫無意義的謊言呢?

不管撒謊是為了掩蓋什麽事實,或者滿足自己的說謊癖,還是真的牽扯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的領域,夏洛克都對他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和白質都産生了興趣。

為了驗證這個人的背景,夏洛克還聯系了自己不想聯系的兄長麥考夫。

這位福爾摩斯家的大哥對夏洛克提出的請求總是非常熱心。

熱心是态度,不代表會有結果。

有時候他也會不接受請求,但他總是樂于去聽夏洛克話。

這次也不例外。

當然,麥考夫·福爾摩斯對這類特殊能力的人并不太感興趣。

早在1882年,英國就建立了全球第一個研究超自然現象的科學機構——英國心靈研究協會(SPR)。麥考夫作為英國情報局的高層,想要找到類似,甚至可以稱之為傳奇的人,幾乎跟在用維基百科查人物一樣方便。

然而,只要夏洛克對蘭尼感興趣,就足夠了。

再來,這不過是舉手之勞,麥考夫樂于進行這種家庭友愛互助活動。

交托給麥考夫之後,夏洛克有一種直覺,這個年輕人會來找自己。

當一個人迷路的時候,他所知道的事情就會成為自己行動的參考點,或者指引燈。

夏洛克清楚地知道,這個人在倫敦應該只認識自己。

再加上,之前自己對他無意間給予過的善意幫助。對蘭尼而言,這相當于給他一個友好的信號。他若是遇到困難,自然會主動找上門。

雖然夏洛克對社會心理學并不感興趣,但他不得不說,「社會歸屬感」确實有效用。這種歸屬感,會使那些被幫助過的人主動與幫助過自己的人保持聯系,下意識加強社會關系。此外,基于情感聯結和社會互惠,人會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感到親近。

或早或晚,蘭尼會來上門找自己的。

于是,夏洛克在化驗室面,給房東赫德森太太打了電話。

若是有亞裔青年找上門來,便讓他入住,但要保密不讓對方知道是夏洛克安排的。

赫德森太太一向貼心又有生活智慧。

夏洛克并不擔心赫德森太太會把事情搞砸。

這樣的判斷并沒有出錯。

很快地,當天蘭尼上門找到公寓。

只要能夠住在夏洛克所在的公寓貝克街221B,他甚至願意住潮濕的地下室。

現在,小白鼠已經自己跑進實驗籠。

夏洛克深知,“實驗”總是需要明确的課題和步驟。

可更重要的是,要判斷“實驗對象”是否确實符合實驗标準。

夏洛克在外已經和外人早有打好了合租廣告。下午在化驗室時,他遇到了同樣正在尋求室友的年輕醫生

這位軍醫是從阿富汗戰場歸來的,身份信息并不會在社會上公開,和自己咨詢偵探的人生軌跡大相徑庭。若是蘭尼能準确地說中“約翰·華生”這個名字,那說明,實驗對象本身是符合夏洛克的标準的。

考慮到蘭尼雖然是不谙世事的大學生,但也非笨蛋。夏洛克不想讓他察覺自己對他特別感興趣,避免引起對方的警覺,讓他對自己産生危機感。因此,夏洛克決定不親自出面,而是通過一系列自然的交流來獲得蘭尼的信賴值。

從體貼的室友簽約開始,再到邀請共同查案,再到由雷斯垂德故意說不出約翰·華生的名字,環環相扣。

夏洛克希望在案件解決之際,蘭尼能否透露他知曉約翰·華生的名字的理由。

若是蘭尼說這個信息來自室友協議——

事實上,這樣顯而易見的證據是夏洛克親自準備的,這樣能更方便地揭穿對方的謊言,逼他自動說出一些真話。

為了完善這個過程,夏洛克囑咐華生協助兩件事。

第一,不要對蘭尼提起自己的名字。

第二,在室友協議上簽字,請故意寫錯名字。

而這些只要等案子順利解決即可。

夏洛克很期待,蘭尼會像一看到袋子,就往裏面鑽的小袋鼠一樣,自投羅網。

那樣會很有趣。

既然答應了破案,自然查案便是眼前需要優先解決的事情。

雷斯垂德帶來的案子是連環殺人案。

屍體用錯鹽酸,導致積存下來的屍體并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這種笨拙的處理手法表明,處理者要麽并沒有犯罪常識和經驗,要麽就是沒有合适的犯罪渠道,無法完全處理完屍體。

犯案動機是需要辨別清楚的。

從犯罪手法——冒領生者的救濟金獲得他們的福利金可知,求財是一部分的心理動機。

而救濟站基本就是提供他們可以操縱的群體,或者糧倉,也可以說是人形ATM。這些群體很簡單,都是需要領國家福利金的低收入人群。且只要和他們對話,就很容易甄別,哪些人是基本不會和外人保持聯系的。他們失蹤了,也沒有人會注意到。

然而動機完全歸于金錢又過于簡單。畢竟,一個人一年最多能夠領的救濟金,不到兩萬英鎊,十個被害者帶來的收益為二十萬英鎊,不牽扯報稅。

而這件事跨度至少五年起步。

成本與收入并不成正比。

因此這樣的犯罪手法其實是為了掩飾他殺的心理行為動機,而非為了求財。

夏洛克認為,犯罪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殺人欲望。

為了進一步有效地找出犯罪者,夏洛克讓雷斯垂德從懸而未決的謀殺案的被害者列表上找,而并非失蹤者。

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是犯罪的激情殺人,根本不需要特意掩蓋死者身份。因為,當死者身份與兇手身份相去甚遠,毫無交集時,警方在這方面的調查難度是最大的。顯然的,特意毀屍滅跡,是為了能夠掩人耳目,從而避開被追查。

其中,避開調查背後也有兩個可能的心理動機。

第一,兩方是熟人,警察順藤摸瓜,非常好調查。

第二,相關的案件曾經已經在警方的列表上。為了避免被警方聯系起來,才要刻意藏起來。

犯罪者既然已經刻意營造出「死者都非失蹤者」的假象。

如「特地讓死者在生前與家庭斷絕聯系」,「找不會和親朋好友聯系緊密的人下手」等,那麽這裏面本身存在着犯罪黑數,去調查本就不在失蹤者列表上的死者,基本一無所獲,還浪費時間和精力

夏洛克認為,犯罪團體中有人要比自己想象中的大膽且又心細。

夏洛克和蘭尼他們分開進屋調查,查的并不是死者的死狀,而是爆炸的起因。

事實上,在出發前,雷斯垂德曾經提過一個想法,認為犯罪選擇爆炸這種手法是為了迷惑警方,因為爆炸可以迅速摧毀所有證據。

但夏洛克對此持不同的看法。

“那請回答我,為什麽要特意選擇爆炸?一場火災不能解決嗎?”

“可能是爆炸讓人不敢靠近,可以讓火災可以持續得更長一點?”

“那為什麽要特意選在容易引人注目的白天?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嗎?”

夏洛克肯定地說道:“爆炸顯然是變數。”

“而且是人為的變數。”

雷斯垂德非常茫然。

夏洛克并不想花這些時間在上面多加解釋,“維持好現場,保持警察一直都在探索調查的狀态。我已經看到那些感到不安的獵物在蠢蠢欲動,伺機而行。”

犯罪團夥會在現場觀察,并且率先處理最容易發現秘密的人,比如說自己和同行人。

果然,蘭尼和華生都被對方盯上。

在夏洛克趕到的時候,蘭尼落水,而華生背後則有三個人拿着匕首相逼。

一切如同按照劇本演的那樣。

一絲不差。

雷斯垂德警官和其他警察也很快趕到了現場。

唯一對夏洛克來說,比較大的問題是,「落雨的秋季泰晤士河非常冷」。

作為室友,夏洛克希望蘭尼自己學會游泳。

【作者有話說】

夏洛克:我盡量不要讓蘭尼發現我的意圖。

蘭尼:不,第一章,我就覺得你對我心懷不軌了。

夏洛克:那是不是要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蘭尼:……(有的選的時候,我還是喜歡被包裝過的謊言)

本文中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人設方向還是主要往神夏方向貼:聰明、冷靜、好奇、社交障礙、自信和獨立。夏洛克對自己的智力和推理能力有着極高的自信,甚至顯露出一些自大的态度。舉個例子:在第一季第一集,夏洛克認為華生那位名為Harry的親人是哥哥,但華生後來解釋那其實是姐姐的名字。

本文的莫裏亞蒂取《憂國的莫裏亞蒂》的人設。這個人設除了走原著的教授身份,有個上士的兄長外,這個人要比原著年輕貌美,氣質優雅從容得更多,用現在的話來說屬于“瘋批美人”,做法是以黑制黑,以惡制惡。

下一章轉回何學的視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