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銷路

銷路

“阿啓, 我正在駕車,別影響我了,既然不苦惱了, 便到車裏休息吧,這裏坐着颠得慌!”寧啓一主動,鄭雲便把持不住自己, 趕馬的動作都停了一下。

“哈哈哈哈,好, 你專心駕車, 我去休息了!”寧啓看鄭雲這麽不淡定, 樂得不行, 為了此行的安全, 還是轉身回了車內。

不得不說,還是馬車內舒服,車廂墊了兩層棉被,即使颠簸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這馬車是他們昨日在鎮上買的, 知道今日要到縣裏之後,寧啓和鄭雲便去買了這輛馬車, 是鎮上最好的馬車, 花了五十兩銀子,寧啓一度心疼的不行。當時王桂花他們建房子也沒有花這些銀子。

寧啓聽到馬車的價格時,就有點不想買了, 但是鄭雲卻很堅決, 買了這輛馬車。從上次做了杜子越的馬車之後,見寧啓喜歡, 鄭雲便想買了,但是當時還沒那麽多錢, 現在有錢了,鄭雲當然不想讓寧啓再做牛車。

到了平陽縣之後,寧啓和鄭雲便找了家客棧,先住上一晚,第二天便帶着劉大夫的書信和自家的連翹到仁心醫館。

仁心醫館位于縣城城東,寧啓進入醫館之後,便看到醫館面積很大,大夫也不止一位,學徒也有好幾個,來看病的人也不少,每個人都忙碌着幹自己的事情。

“你們好,看病到那邊找師傅開藥方,然後再到這邊抓藥。”正在抓藥的學徒看到寧啓和鄭雲站在臺前,便開口道。

“我們不是來抓藥的,我們是來找田大夫的。我們剛從石橋鎮過來,鎮上醫館的劉大夫讓我們帶封信給田大夫,麻煩您轉告一下。”寧啓開口,說明緣由。

“原來如此,你們稍等,信給我,我給你們拿過去。”學徒道。

寧啓将劉大夫寫的信遞給這學徒,學徒便拿着信到一位身穿灰色連襟長袍、發須皆白的老者身邊,這老者正在給一位年輕婦人號脈。等這位老者號脈結束,寫完藥方,學徒便趁着空隙将信件遞給這位老者。

寧啓和鄭雲看此情況,便知道這位就是田大夫。

“田大夫讓你們稍候片刻,等他将這批病人問診完了再過來,實在不好意思。”學徒出來後不好意思道。

“好,我們不急。”寧啓和鄭雲都很理解,畢竟還是病人最重要,不能耽誤了病人的病情。

但是這醫館的病人來來去去,田大夫那裏的病人一個接着一個,一直沒有停歇。寧啓和鄭雲聽看病人的言語,便知道這家醫館在鎮上很是出名,因為田大夫和另一位大夫的醫術很好,許多人都願意來這裏看病。

Advertisement

一直等到臨近中午,病人才漸漸少了起來,田大夫才得了空閑。

寧啓和鄭雲倒也沒有覺得怠慢,畢竟現在是他們有求于人,而田大夫确實忙碌。

田大夫走過來之後,率先道歉:“不好意思,讓兩位久等了,實在是病人太多,我抽不開身。”

寧啓和鄭雲也起身:“沒有,是我們打擾了,病人重要。”

田大夫看他們等了這麽久還沒有生氣,還很明事理,對他們的印象更好了。

“劉兄寫的信我也看過了,本來我們醫館有固定的藥材商給我們提供藥材,一般是不會收零散的藥材的。但是既然劉兄都寫信了,還誇你們的連翹質量好,我願意相信劉兄的眼光。不過先說好,我看了之後要是質量不合格,我們是不會收的。”

“當然。”鄭雲卸下背簍,将背簍中的連翹遞給劉大夫。

田大夫看到連翹之後,一下子眼睛就來了精神:“劉兄的眼光确實不錯,這藥材和我們經常買的質量比起來也不差。”說着還一直攪動背簍中的連翹。

寧啓和鄭雲看他這關過了,相視一笑。寧啓問道:“不知你們醫館可以收多少?”

“我看劉兄信中寫到你們種了很多,但是我們醫館這次頂多只能收一百五十斤。”田大夫道。

“謝謝劉大夫,我們這次帶來的有這麽多,先拿給你。”寧啓便和鄭雲回道客棧,吃過午飯,将一百斤五十斤連翹送到仁心醫館。

“兩位不妨去這條街上的安心藥材鋪看看,那藥材鋪的東家做的是藥材生意,我們一直是在他那裏訂的藥材,聽說他們東家不止在我們縣裏有藥材鋪,應該可以買下你們的連翹。”寧啓和鄭雲送完連翹,臨走時,田大夫提醒道。

寧啓和鄭雲謝過田大夫,便前往安心藥材鋪。

幸運的是,寧啓和鄭雲到了安心藥材鋪之後,這藥材鋪的東家正好在這間藥材鋪內。據掌櫃所說,這東家過兩日就準備離開平陽縣,前往中州郡城,他們來的巧。

藥材鋪的東家叫宋寒,是郡城人,在中州郡郡城和所轄的各個縣都有這樣一間藥材鋪。他會在本地收藥材,也會前往外地收藥材,把本地特有的藥材運到外郡,然後把外郡的特有的藥材再運往本地,藥材生意做的很大。

幾經波折,終于找到這樣一位藥材商,對寧啓和鄭雲無疑是幸運的,看來這個藥材商可以一次性買下他們的藥材,不用讓他們再繼續找其他的銷路,寧啓和鄭雲都很開心。

宋寒緩緩的從藥材鋪的後院走過來,他今天是來這個藥材鋪看藥材情況的。

從這藥材商露面開始,寧啓就暗暗觀察,這人約莫四十多歲,身材中等,穿的很是樸素,一身灰衣,皮膚也不白皙,臉上倒是有常年在外歷經風霜的痕跡,看着不像是一個經營了這麽多藥材鋪的富商。

這一照面,寧啓就對這位藥材商很有好感,看來這人不是一個奸商,似乎是會親自前往各地運送藥材。

而這位藥材商也在暗暗觀察寧啓和鄭雲。

藥材商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兩個人,一個身材魁梧高大、膚色呈古銅色,和自己常年在各地跑的皮膚一個樣,很是粗糙。另一個和夫郎和這男子截然不同,皮膚白皙,五官柔美,自己在各地這麽多年都很少見到這樣好看的哥兒。

他們兩個光從外邊上看,似乎不像是一類人,但是他們之間的氣氛又莫名和諧,似乎本該站在一起。

“就是你們二位要賣連翹?”宋寒率先開口道。

“是,這是我們帶的連翹。” 鄭雲遞上用背簍背過來的連翹給這藥材商看。

“不錯,你們這連翹還有多少,我都要了!”宋寒看這連翹質量确實不錯,便開口道。

作為藥材來說,連翹的需求很大,但是現在連翹都是野生的,每年的産量很少,現在能碰到連翹,宋寒也很開心。

“那真是太好了!”寧啓激動的開口,剛種植連翹的時候,他只知道這東西用處很多,很多藥方都需要連翹,但是沒想到賣的時候這麽不順利,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買家,寧啓一直都懸着一顆心。

“我們種植了五十畝連翹地,今年剛開始結果,每畝大概能摘40-60斤,一共有兩千五百斤左右。”寧啓繼續道。

“這竟是你們種植的?”宋寒看着他們,一臉驚訝,做藥材生意這麽多年,他還從沒遇到有人種植連翹,似乎大家都覺得這東西就應該自然生長。

而且看着眼前的連翹質量還這麽好,宋寒更是驚訝,完全不敢想象這是自己種出來的。

“以後你們種的連翹我都承包了,我這邊到時有專門的人去運輸,放心,價格一定不會虧待你們,每年都不會低于其他藥材商收的價格,今年我收夠其他連翹一般是三十六文,看你們連翹質量好,我給你們三十七文錢一斤。”宋寒道。

“行,多謝宋商。”寧啓和鄭雲異口同聲的說道。

他們知道宋寒給的價格确實不算低,這連翹賣到醫館也就四十文一斤,這藥材商直接承包,還省了他們運輸,每斤少三文錢确實算是不錯的價格。

“不知今年連翹摘完了沒有?”宋寒繼續問道。

“從前幾日開始,就一直雇人在采摘,我們昨日來縣裏,就剩一點沒有摘了,現在約莫已經摘完了。”寧啓回道。

因為連翹已經成熟,再繼續長反而會讓連翹自然脫落,寧啓和鄭雲便讓人先采摘,如果實在找不到銷路,就曬幹處理,慢慢到各地去賣。

“行,那我這次帶人随你們過去,直接把今年的連翹運回來。”宋寒道。他過兩天剛好回郡城,可以把這批連翹帶過去。

商量完之後,宋寒便帶着車隊,跟着寧啓和鄭雲來到了石溪村,還可以讓車隊認認路,以後成熟了直接上門收購。到了石溪村已經是傍晚,寧啓和鄭雲便安排宋寒一行人在他們家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起來裝車,直接将連翹運走。

看到寧啓家門口停着這麽多輛騾車,都在裝連翹,村裏許多人都湊了過來。

“你們收這連翹多少錢一斤啊!”有人問到。

“三十七文,要是你們家裏又連翹,也可以賣給我們!”宋寒聽到有人問便回道。

“這麽貴!”

“貴啥,我以前在山上摘的連翹,拿到鎮上醫館賣還四十文一斤呢!”

“那鄭獵戶和啓哥兒他們不是賣虧了!我要去和他們說道說道。”這人是熱心腸,寧啓幫了村裏做水車,一直記着這份恩情。

“那用你說!啓哥兒他們能不知道麽!”

聽着周圍人的議論,宋寒覺得很有趣,沒想到石溪村人見到這家人賣了這麽多連翹,第一想法不是嫉妒酸澀,而是替他們考慮有沒有賣便宜,也是少見。可見這兩夫夫平時在村裏很受村裏人的愛戴。

“哈哈哈,我們收這連翹也是要賣給醫館的,自然比醫館直接收便宜一些!”宋寒解釋道。

“也是,人家還要掙點錢,不然不就虧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