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又是一年櫻桃季

又是一年櫻桃季

“娘, 還不止這些呢,其他的東西我都讓人放起來了。”寧啓道。

“爹,娘, 既然你們來了,就把這些布料帶回去一些,給家裏人做些衣服。”鄭雲和寧啓将剛才挑出來的布料給寧柱子和王桂花, 讓他們順便帶回去。

“都是好布料,給我們不就浪費了, 你們留着慢慢用。”寧柱子和王桂花拒絕, 他們平時停不下來, 總是幹活, 粗棉布衣裳最耐穿, 這種好布料一看就經不起扯挂,給他們穿很浪費。

“爹,娘,我們還指望你們給我們做衣服呢, 你們要是不要,我以後就找鎮上的繡娘給我們做衣服, 不讓你給我們做衣服了。”寧啓道。

“是啊, 爹娘,你們就拿着吧,我們也用不完。你們做了衣服即使平時不穿, 出門的時候也可以穿。再說這料子舒服, 可以做些床單被罩,晚上睡着也舒服。”鄭雲也勸道。

“是啊, 還有弟弟妹妹,給他們做些衣服。”寧啓接着道。

“好, 好,那我們就拿着。”寧柱子和王桂花這才妥協了。

第二日,送走了安公公之後,寧啓便帶着李大人和其他幾位大人一起,到石溪村去看村裏的水車,還有他們挖的用來引水的水渠。

路上陸陸續續遇到在田裏幹活的村人,寧啓和他們一一打招呼。

“幾位大人請看,這就是第一個水車,他把水送到那裏,再由第二個水車繼續往上送。”寧啓将他們帶到滄河邊上的那個轉動中的水車處,給他們看水車是怎麽運作的。

“原來如此,我們在京都做的水車總是動不起來,是因為我們水流的太緩了。”一位大人說道。

這些工部的大人,不像木匠那樣,只是把東西做出來,他們要知道這水車的各個部位的原理,以及這水渠怎麽設置最合理,參觀了石溪村和周圍的幾個之後,他們才終于搞明白了先前的很多疑問。

半個月後,李大人和幾位大人便辭行,開始前往其他地方去推廣水車:“這些時日,多謝鄭郎君和鄭夫郎照顧,我們便告辭了。”

“李大人慢走,我們便不送了。”寧啓和鄭雲道。

“爹,不用擔心我們,我們過幾日就回去。”李簡道。

“是啊,舅舅,不用擔心我們。”王景樂道。

“好,那我就走了。”李大人說着,便上了馬車,和其餘幾位大人一同離去。

------

“杜公子,李公子,王公子,櫻桃成熟了,我們準備去摘櫻桃,幾位要一起嗎?”鄭雲喊道。

“一起,我們一起。”幾人應道。

鄭雲給幾人一人拿了一個小籃子,和幾人一起前往櫻桃園,寧啓和寧家人已經提前過去招呼工人們摘櫻桃了。

到了櫻桃園,鄭雲便開始忙碌,顧不上這幾人。這幾人只是過來體驗采摘的樂趣,便自行找地方采摘。杜子越有采摘櫻桃的經驗,便教兩人怎麽采摘。

“好吃。”王景樂摘了一個之後,便放入了口中,吃到了酸酸甜甜的味道,是以前從沒吃過的味道。

“景樂,你也不等着回去洗洗。”李簡道。剛從樹上摘下來就吃,李簡覺得不怎麽幹淨。

“阿簡,前兩天剛下過雨,這櫻桃很幹淨的,吃不壞肚子。”杜子越笑道。

“表哥,別那麽愛幹淨!”王景樂說着,摘了一個櫻桃放入李簡口中,李簡無奈,只能吃了下去。

咬下去之後,櫻桃的汁水便在口中爆開,一下子便捕捉了他的味蕾。

幾人說是摘櫻桃,還不如說是吃櫻桃,沒一會兒,他們身邊就是一地的櫻桃核。直到吃飽了之後,幾人才開始往籃子裏面放。

“真是可惜,這麽好吃的東西,不往京都賣,那我以後豈不是就不能吃上櫻桃了。”王景樂道。

要是在沒有吃過櫻桃之前,王景樂覺得自己可能不會怎麽樣,但是嘗了櫻桃之後,他覺得以後每年到了這個季節,他都會想念這裏的櫻桃的。

“我們自己帶回去,即使用了很多冰塊,到了京都大部分都是壞的,讓他們運過去賣,确實不劃算。”杜子越道。

“我願意加錢買呀!京都有錢人多的是!”王景樂道。

“好了,景樂,就這些櫻桃在附近能賣完,何必跑那麽遠,你要是想吃,以後每年過來吃。”李簡道。

他倒是能理解寧啓和鄭雲不去京都賣櫻桃,風險太大,何況京都是權勢聚集的地方,這兩個毫無根基的人去了,還指不定怎麽樣。

“那也行。”王景樂聽到表哥這樣說,又開心的吃櫻桃,完全沒有想那麽多。

三人在櫻桃園一邊摘一邊吃,吃夠了才開始往自己的小籃子裏面放,一上午過去,也沒有摘多少櫻桃,幾乎全進了他們的肚子。

櫻桃樹經過一年的生長,比去年更加高大,今年的櫻桃也比去年多了許多,第一天,工人們就摘了将近三千斤櫻桃,其中帶梗的就有兩千一百斤。

還是和去年一樣,寧啓和鄭雲帶着櫻桃趕往中州郡城,其他的人就在附近的鎮子與縣裏賣,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天的櫻桃多,除了石橋鎮,近一點的許多鎮子他們都有派人過去賣櫻桃。

無梗的櫻桃還是如去年一樣,讓王桂花和三花嬸帶着人做成櫻桃幹,巧哥兒也閑不住,幫他們給櫻桃去核。

第二日,寧啓和鄭雲出發的時候,杜子越幾人也帶了櫻桃準備回京都,回京都需要經過平陽郡城,幾人便一路同行。

到了郡城,寧啓和鄭雲留下賣櫻桃,杜子越幾人吃過午飯後,沒有停留,繼續向東北方向行駛,朝着京都而去。

離開前,王景樂還一個勁的和寧啓說,讓他想辦法将櫻桃運往京都,寧啓無奈的笑笑,沒有答應他,現在這個櫻桃的品種運到京都大部分都浪費了。王景樂他們自己帶些回去還好,但是要運到京都,确實很不劃算。

寧啓和鄭雲今年剛把櫻桃運到集市,集市的人見了便圍了過來,這些人中好多都是去年買了櫻桃的,根本不用兩人再賣力的宣傳,他們就沖着這好味道,自己過來買。

這些人買回去之後,和周圍的人一說,就有更多的人知道,今年的櫻桃已經開始賣了,都跑到集市來買櫻桃,寧啓和鄭雲兩人以及帶的兩個護衛都沒有閑着,忙的腳不沾地。

今年因為李程在郡城開了悅來酒樓,寧啓他們來的時候帶的櫻桃本就比去年多,留了一部分在悅來酒樓,悅來酒樓的櫻桃也賣的很好。

雖說忙碌,一天下來人都累的不行,但是看着櫻桃都賣出去,一點都沒有剩下,幾人都很高興。

忙碌一日,晚上寧啓和鄭雲便帶着護衛到悅來酒樓吃了一頓好的,酒肉都少不了。第二日才起身回去。

與他們一樣,趕往其他地方賣櫻桃的人都很順利。石橋鎮和平陽縣城自是不必說,都已經有基礎,自是賣的很好。去往其他幾個鎮上的,雖說一開始大家沒見過這東西,有些猶豫,但是試了之後,有些銀錢的,都會買些回去嘗嘗鮮。

忙活了半個月,今天的櫻桃終于賣完了,掙了許多銀錢。所有人在這半個月中都很辛苦,為了犒勞大家,寧啓不止給大家發了獎金,還給那些工人送了一些櫻桃。

------

“大哥,今天又有一個走商來買高粱酒,已經讓雲兒安排他們住下了。”寧強将走商安排好後,便找到寧啓告知他這個好消息。

今日他照常在酒廠忙活,就聽到又有人來找他,出去之後,看到又是一隊走商來買高粱酒。寧強覺得去年冬天那兩個走商離開之後,大哥讓他多生産蒸餾酒的決定真的太正确了,現在蒸餾酒庫存充足,即使來了走商,他也不怕。

“還是從悅來酒樓知道的蒸餾酒?”寧啓高興的問道。去年那兩個走商來買高粱酒,他們一次性賺了幾百兩,現在這個走商,相必也要的不少。

“是啊,而且這人還是胡商。”寧強神神秘秘道。他長這麽大,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鎮上,以前從未想過這輩子還能見到胡人。

他剛開始出去的時候,看到胡人都吓了一跳,還以為是劫匪。那些胡人長得和他們很不一樣,一個個都留着絡腮胡子,為人粗狂,眼窩深邃,看着就是一副不好惹的樣子,穿的衣服也和他們很不一樣。

歷朝現在國力強盛,經常會有胡商來歷朝的各個郡城做生意,帶些他們本地的特産到歷朝,再換些東西回去。

“行,那我等會兒過去看看!”寧啓道。

“幾位,打擾了,今日的晚飯吃的好嗎?合口味嗎?還有高粱酒怎麽樣?”胡商吃過晚飯後,寧啓和鄭雲到客院去跟他們聊一聊。

今日給這些胡商吃的,也是和寧啓他們吃的一樣,只不過這次胡商人多,做的菜色更加豐盛。

“很好吃,你家的飯菜味道都很好。” 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人開口道,用的雖是歷朝的話,但聽得出來說的不好。

“相必兩位就是鄭郎君和鄭夫郎了。”這人接着介紹自己,并且行了一個胡人的禮:“我是商隊的主事,拔悉密,這些都是我的兄弟。”

拔悉密指了指房間內的其他人,他們這次一共來了七個人,兩人一個房間,全部都住在寧啓家裏。

“你們好。”寧啓和鄭雲拱手道。

其他幾個人叽裏咕嚕說了一串,說的是胡語,寧啓和鄭雲聽不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