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和談中斷, 衛岚出來就寫信讓人急報送回京城。
莫深看見他憂心忡忡,只是在楚宮中他和衛岚向來不和,如今也還猶豫了一下才過去和衛岚搭話:“秦大人, 這晉人的話到底什麽意思?”
衛岚欲言又止, 便顧左右而言他:“聽說從越王的封地到新安,快馬不過一日。莫大人可曾見過越王的差使?”
“你什麽意思?”莫深聽得滿頭霧水。
“大人可知道, 為何陛下讓我做副使,而不是你?”衛岚反問他。
“什麽?”這句話莫深聽明白了, 衛岚顯然就是在罵他。
他剛想向衛岚質問, 衛岚卻快步朝着游廊盡頭走去,他猶豫了一下正欲跟上去, 卻有一個侍從過去附耳與莫深說了什麽, 莫深臉色驟變便與那人一同過去。
衛岚剛從游廊盡頭轉過角,就看見明瑛正站在廊下, 見到他就輕笑道:“秦大人,恭候多時。”
“閣下……是在等我?”衛岚已是隐有不安。
便聽見明瑛輕聲說:“當初在葉利城一別,未曾想會在此再見到秦大人。”
這種不安的預感得到了證實, 衛岚也不願別人知道他這個副使是假身份, 只能硬着頭皮道:“閣下所說的, 可是去年七夕之時?皇帝陛下決定與密令聯姻, 派我等迎公主回來。”
許是因為擔憂身份暴露,衛岚一時心急,才多解釋了兩句。
楚國與密令聯姻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華瑤公主也到了楚宮,即便在晉國這也并非秘事;畢竟當初衛岚和華瑤公主在葉利城就曾經被晉國攔截追殺過, 也便是去年七夕砸了客棧的那夥人。
只是衛岚回想起在葉利城被追殺的經歷,卻突然愣住了。
他想起來, 好似确實在葉利城見過此人。
Advertisement
這讓他又有些忐忑,不知道明瑛究竟知道了多少,就聽見明瑛又似并不在意地道:“那想來是我認錯人了。當日我們在葉利城所遇之人,好似乃是密令的二公子,便是這和親公主的親兄長。不知秦大人可曾見過他?”
衛岚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落入了陷阱。
無論他說見或未見過,對方都有坑在等着他。
顯然這人便是沖着他來的。
其實亦不然,自小他在楚宮長大,即便是上次回到密令護送華瑤公主來到楚國,明面上他用的也是秦詠這個身份。
他不及細想,便先在心裏猶豫着如何應對。
他可以是密令二公子,但是他的身份再成為楚國的副使就并不合适。
不知道對方是何時發現了他的身份,畢竟就連楚國使團當中也只有莫深和平樂王知曉,對方使團卻直接用此事來詐他。
這種完全不受把控的感覺并不好受。
衛岚定了定神,只能向明瑛反問:“閣下怎麽對密令的事情如此感興趣?只是我國雖與密令修好,但我只擔任迎密令公主,其餘之事并不清楚。”
“原是如此。”明瑛這樣說着,剛讓衛岚松了一口氣,卻聽見明瑛又似感慨嘆道,“不過秦大人這般能幹,貴主未曾讓大人去永安和談,卻讓大人來此與我們相議;可見貴主與我們議談的心意。”
衛岚覺得他這話說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也意識到這同樣是陷阱。
只是再望向明瑛時,他仍是盈盈笑着:“此次和談我們也是抱着十足的誠意。你們想要回江南三城,我們需要糧草,也算是各取所需了。也許秦大人可以讓貴主好好考慮一下,我們也并不着急。”
衛岚眉頭不展,顯然是正想着事情。
明瑛也無需他想明白怎麽回事。
其實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晉楚打了百年,也和談過無數次。到如今他們的和談也只是暫時為了應付國內的混亂,等到內亂結束後遲早還是要打起來的。
既然如此,趁着此次和談的籌碼從對方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如今新安尚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楚國使團來到新安,雖然可能從以往的暗探那邊獲悉更多的消息,但也不如他們率先把控了全局。
對于成夷,他有一套說法。
但現在換了衛岚上來,他也便有了另一套說法。
等到和衛岚在游廊下分開後,明瑛才斂起笑容,沿着木梯走到二樓的窗邊,然後停在窗邊。
天色已經逐漸昏暗,明月皎皎,明星閃爍。
他突然想起了方蔚筠。
不知道方師兄此時是否安好?
從寧州到北城便是千裏之遙,此時方師兄應該還未能抵達北城。
他們都知曉,方蔚筠此去和季慕淮的結盟危機重重,不僅是要喬裝打扮成商民越過晉國城池,等到了北城還要說服季慕淮等人。
北城的情形,比江東更要複雜。
江東十六侯,在百年前跟随晉國皇帝立下功勳後被封在江東,負責鎮守南部邊城的十六個侯爵。
在起兵造反這件事情上,他們的目的還是一致的,就是反晉。
但是北城的那些人,甚至是季慕淮的心腹愛将,都有人并不是那麽願意反晉。
便是季慕淮手下的兩位左右副将,都是并不同心同德的。
北軍是被時勢推着走到了如今的境地,以季慕淮為首的那群人都是搖擺不定的态度,所以才會在之後發生了擁立永樂王和刺殺季慕淮之事。
只要季慕淮表露出一點想要扶立永樂王的意思,他就是必死無疑。
而那些在北城和晉帝之間左搖右擺的人,在得知方蔚筠是從江東來的,很有可能會铤而走險刺殺了方蔚筠,然後勸說季慕淮走上前世的老路。
幸而有了前世的先知,也許能讓方蔚筠做得順一些。
譬如季慕淮的左右副将,誰是那個心懷鬼胎的,誰又能為他們所用。
如今楚國也是如此。
晚風帶來似有似無的暗香,他也很好奇,此次衛岚的選擇會是什麽。
在游廊下和明瑛碰過面後,衛岚便憂心忡忡的回去;他本來想去見平樂王,卻被侍從告知說平樂王和莫深出去了。
衛岚追問,侍從才說,晚間平樂王突然鬧着要回京城,說太後和藩王勾結起來要謀害陛下,如今就連莫大人都不在陛下身邊,他便要和莫将軍回京救駕。
衛岚只覺得眉心劇痛,不知道平樂王要做什麽,但聽說和藩王勾結要弑君又讓他更加擔憂不已,不知道京城那邊是什麽情形,只是他們遠在新安也不能就此不管不顧地徑自回去。
直到将近宵禁時,莫深才和平樂王回來,他也難得對衛岚有幾分好臉色。
衛岚倒也從平樂王的侍從和使團的其他人口中探知了端倪,他不太了解這種事情,只是聽侍從繪聲繪色地說着。
“我們也是聽江東軍中之人說的。”
“他們議論說和晉軍交戰必能大敗,因為就連老天都向着他們。”
“自古以來就有谶言,熒惑守心則帝崩,這是天下易主的星象。”
衛岚聽得一愣一愣的,但他也沒有被唬住:“這怕不是江東那邊故意造出來的勢吧?”他也知道那些起兵的反賊總要找來一個合理的名頭,什麽狐貍開口魚腹藏書隕石題字,都是司空見慣的手段。
偏生那侍從卻深信不疑:“大人慎言。方才莫大人和小王爺也為此事憂心不已,可見必然是真的;若讓老天聽到我等妄言,便要發怒的。”
衛岚擡頭望了一眼星羅棋布的夜空,心中疑惑不已。
難不成還是真的?
晉楚兩國都設有欽天司,對于天象之說也很是相信。
反倒是衛岚出身密令,不太清楚中州的傳統。
此天象既是兇象,又是帝王之禍;可是如今中州卻有晉楚兩位國君都自稱是真命帝王,那就說不定這天象是克誰的,在古時甚至還有以天象出帝王崩來論斷正統。
晉人自是覺得正統在北邊,所以江東軍才篤定晉帝天命已絕,必被取而代之。
而楚國也理所當然認為南邊才是正統。
但此次來和談的都是雍徽元的心腹,自是不願意相信雍徽元會輸。
于是便膠着于此。
衛岚心裏着急,如今看見莫深和平樂王回來,便過去問他們是否也聽到了那些傳聞。
“我問過天師,天象的确不假。”莫深愁眉不展,平樂王也和他七嘴八舌地說着:“先知皇兄肯定很危險,太後那個老妖婆肯定想要害死皇兄。”
衛岚想得更深一層。
本來有些藩王還是觀望的态度,現在這一來人人都覺得他們的天命絕了,想要造反的也覺得自己正好就趕上這一趟了。
而看起來江東那夥人顯然比他們早就知道了熒惑守心的天象。
聯想到今日和江東議談時,對方的态度很是奇怪;到如今再想來,衛岚甚至擔心對方恐怕早已在背地裏和反王勾結在一起,并且對方也用這件事情來要挾他們,否則明瑛不至于特意提到錢糧和銀幣兩個條件。
衛岚不免有些惱火,心裏又擔心着楚宮的情況,想着明日要如何與江東繼續和議,又讓人再往京城那邊送了信。
明瑛的身影隐入黑暗中,聽見遠處衛岚和莫深的聲音逐漸變小了,才轉身繼續往樓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