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向着杏花開滿園
向着杏花開滿園
吃過茶飯,聽雨聽風眠,到院子裏看一束沐雨而生的春花,芬芳旖旎。做一個漫春人是幸福的,和春花一起抽枝發芽,跟随季節時令慢慢生長,在春光裏獲得靈氣,得到滋養。
想起一位作家的不如風雅過生活,講的是春日風雅。風雅是一種情懷,到了一定程度,就收獲了靈性。人是需要有靈性的,一種對事物的真實感知以及覺察美好的能力,這既是一種慈悲,也是一種溫良。
一些花朵,到了春天就盡情開放,比如:桃花、芍藥、海棠等,極盡嬌良,千姿百态。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杏花,每天都要跑去公園,流淌在朵朵動人的凝露嬌豔之間。最喜歡杏花春雨,胭脂萬點,雪一般純白,微微風簇,占盡小園風情,不由使人想起了王安石的那句“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沈從文說:“美,總不免讓人傷心”,閑來無事看花忙,美是具有殺傷力的,驚鴻一現,灌溉着老舊的靈魂。
舊時,杏花也被稱為“及第花”,由于科舉三月與花期同期,杏花也寄托期盼之情。
一說孔子曾在杏林講學,休息時,坐在杏壇上,後人于是把杏壇作為教
界的代成稱。
“杏”為濟世的醫生、育人的良師,是一個有文化、有深度的字,和“花”放在一起,不僅拟物,更是指代一種風雅純潔的精神。
“杏花,杏花”清美而純潔,挂在春日的枝頭上,風雅至純。
一日,與杏花交談,微風簇起,發間別來了一朵緋色純白,淡淡的,原來杏花也曾紅粉,經歷了季節的變遷,慢慢褪至純白。也許,它本就是“一壺冰心”,遵循時令盛放,初始時略施粉黛到落時雪白一片,短短一個季節仿佛就是它的一生。從少女時代到銀絲花白,杏花展現的是一種生命的變換之美。
北京壽康門栽有一樹杏花。盛開時,宮牆上挂着緋色純白,花色變幻,像極了莫測的人生,每每總愛到那裏去拍照,待到杏花滿地堆香雪,又取一些搗成汁,用以敷面,且具有美容祛斑功效呢!
十幾年的老杏樹,在綻放時就撒下了素潔之念,抱着這個信念走完了花開的一生,年複一年,而那隐藏在背後的,是一個讓人神敬的風雅的靈魂。
杏花,杏花,占盡半生風情。
此生,願以杏花純白高潔之志開滿人生的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