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為為,你火了!
16.為為,你火了!
何思為到旅行社的時候,邱莉莉已經在會議室裏面坐着,正在計算每個人的平均費用。
這一批美術生一共三十二個,另外還有四位老師。
“為為,美術寫生一般多久一次?”邱莉莉問。
“一年就一次。”
“這個機構有多少學生?”
“他們的藝考高中班每年招生都能有四五百個。”
“要是簽訂長期合同,那咱們不就有穩定客源了?”
邱莉莉興奮地擡起頭,眼睛亮閃閃的像在發光。
“應該是。”何思為淡定答道。
邱莉莉跟打了雞血一樣,撕了紙準備重新算。
“那咱們得做好!留下好印象,争取長期合同。”
接待美術生成了旅行社的第一個大單,何思為帶過美術班,對流程很熟悉,這次代替邱莉莉做了接待的活兒。
八月的上陽鎮雖陽光毒辣,但站在樹蔭下也能獲得一絲涼爽。
何思為穿着旅行社定制的衣服,帶領着一隊人來到石板街,走到二嬸茶館門口。
“我們的休憩地就是這個茶館,同學們可以把東西放在店裏。石板街最熱鬧的是中段街,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采風。”
Advertisement
接着帶隊老師宣布有半小時的自由活動,同學們歡呼着一哄而散,不少人在茶館裏休息,剩下的人都去了旁邊張春麗店裏買小吃。
何思為和兩位帶隊老師在樹蔭下乘涼,一位是林清,何思為以前在機構代課的時候就認識,也是謝源的女朋友。
兩人算不上朋友,只能稱為“熟人”。
另一位何思為不知道叫什麽名字,應該是畫室招的新人,只聽見林清叫人“小徐”。
“現在就幹導游的活兒?”林清問旁邊的何思為。
“忙的時候當導游,不忙的時候做我自己的事兒。”
“什麽事兒?”林清就像咬住魚鈎的魚。
“旅游策劃。”
“不回城裏了?”
“上陽鎮才是我家。”
何思為說完起身去了張春麗的店裏,再出來時手上端了兩碗米豆腐,遞給林清和小徐。
“嘗嘗?咱們這兒的特産。”
林清也沒扭捏,接過碗嘗了兩口。
“謝謝思為姐。”小徐笑着說。
半個小時很快過去,小徐在清點人數,都是十七八歲的孩子,生怕出了岔子。
等他們清點完畢,何思為帶着人往前走,打開了身上的“小蜜蜂”。
“同學們,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是上陽鎮最有名的石板街,兩邊是源于古代的幹欄式建築,也就是土家族最常見的吊腳樓。我們等會兒到江邊往回望,就能領會到空中樓閣的詩畫意境......”
這是何思為第一次當導游講解,但這些詞好似就跟長在自己身體裏,需要的時候就往外蹦。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陽鎮人,要是不了解上陽鎮的文化才是奇怪。
“這是橋重橋,清乾元年建造,俗稱官橋。主要特色是分為上下兩橋,但同跨一溝,錯落有致,站在這個地方是最好的視覺定點。這也是這條街上的最後一個景點。”
何思為帶着學生走完了三公裏的古街,一一介紹完所有的有名的建築。
這會兒口幹舌燥,直接坐在橋頭喝起了水。
林清在跟學生們交代注意事項,下午都是他們的自由活動時間,六點鐘在茶館集合點名。
等到一群人解散,何思為準備回旅行社待着。
身後的林清追上來問:“不帶我去你們工作室看看?”
何思為心裏覺得別扭,畢竟倆人沒熟到這種地步,卻又不好推遲,只能領着人往旅行社走。
兩人進了屋,林清自己逛了一圈回到何思為身邊坐下,說了句,“你們這兒挺整潔。”
旅行社裏除了前臺就是兩張辦公桌,還有幾張塑料椅子。
另一間房間裏有一張大會議桌,配的也是幾把塑料椅子,桌上放着邱莉莉家裏淘汰下來的投影儀。
兩間屋子裏放的東西一目了然,可不“整潔”嘛。
何思為笑笑沒說話,起身接了杯水放在桌上。
“真不做策展了?”林清問。
“不做了。”
何思為疲于應付,知道林清是因為謝源的原因在這兒四處打探。
當初她要退股,謝源以為是她要另起爐竈。
好不容易這次林清帶隊來了上陽鎮,正好可以打探清楚她的動向後回去給謝源吃定心丸。
“謝源最近在找新的合夥人。”林清接着試探。
“那就祝他早日找到合适的人選。”
林清倒是有些佩服她的雲淡風輕,卻不得不提醒她,“策展和導游,這兩份工作可是天差地別。”
何思為皺了皺眉,她想告訴林清,其實策展人和導游的功能大多重合。
比如維護民族遺産,挑選出衆作品,為藝術史出力,用現代科學規範傳承知識,以及經過自己的努力建造空間展出藝術品等等。
這些看起來是策展才能完成的工作,其實導游也都在用另一種方式完成。
但話到嘴邊變成:“勞動不分貴賤。”
事實上,她也曾以為自己能在策展這條路上走很遠,直到發現謝源利用她的作品申請獎項,署名卻是他自己。
而謝源的态度一向是工作室辦的展一律歸工作室的負責人所有,卻忘了何思為備展時他正和林清在國外度假。
她是個要面子的人,沒明說他剽竊的事。
反正作品最後也沒得獎,甚至遭到一些人惡意點評。
那一刻她慶幸上面的名字不是自己,卻又難過自己能力有限。
何思為借着家裏人追着考編的借口退了股,除了對合夥人的失望,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計劃。
林清見何思為對着電腦畫圖沒空搭理自己,自覺出了工作室一路逛着回了酒店。
晚上忙完邱莉莉帶着林清和小徐去了鎮上有名的夫妻燒烤吃夜宵。
“本來想帶你倆去酒吧街上坐坐,怕你倆不喜歡那氛圍,這兒的燒烤挺好吃的,你們正好嘗嘗。”
林清接過邱莉莉倒的水,“何思為怎麽沒來?”
“她今天跑了一天,不愛出來。”
邱莉莉招手讓老板娘過來點菜。
旁邊的小徐小聲問林清:“你們下午吵架了?”
“沒有啊。”林清一臉不在意。
“我看思為姐下午送我們回酒店的時候沒怎麽說話。”
邱莉莉雖是在點菜,耳朵卻聽着倆人動靜。
她接過話題說:“為為就是這個性格,累了就不愛搭理人。她沒幹過導游,今天也是因為是你們來才特意陪了一天。”
“她以前做策展的時候挺拼的,現在倒還不如以前了。”林清笑着說。
邱莉莉臉上迎合着笑,點完菜後拿出電話給何思為發消息。
邱莉莉:你跟這個林清是不是不對付?她說話怎麽跟個傻逼似的?
何思為:她是謝源女朋友。
邱莉莉:怪不得跟個神經病一樣,逮人亂咬。
去工商局登記的前一天,何思為跟邱莉莉透露過自己退出工作室的真實原因,邱莉莉自然也想到謝源擔心何思為不是回來考編而是要帶着那屈指可數的客戶跑路。
“邱總,你們旅行社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小徐問。
“看量多量少。”
邱莉莉沒從手機屏幕上擡頭。
“那也沒策展賺得多吧?”
林清又想将話題引到了何思為從前的工作上。
邱莉莉癟了嘴,實在是憋不住想罵人。
“賺多賺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錢進的是自己口袋。策展賺得再多也不進我的口袋不是?”
邱莉莉這話一聽就是在諷刺林清白替男朋友操心。
小徐可聽不出這些彎彎道道,點頭表示贊同,“也是,新時代女性自立自強。”
剩下林清臉色不明。
第二天何思為根本沒出現,邱偉代替了她的工作。
邱偉雖然年紀小,但在這幾年走南闖北,在邱莉莉的教導下懂得靈活變通。
來之前邱莉莉跟他說林清不好伺候,讓他忍着點。
好在林清經過昨晚邱莉莉的兩句話點撥,倒也沒再說什麽過分的話。
邱偉和小徐年紀差不多大,兩人談得來,一路上氛圍不錯。
邱莉莉中午接了個三人小團在老街逛,一路上不停碰到寫生隊伍,三十多個學生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描繪着這個小鎮。
地上的青石板,錯落的吊腳樓,連屋檐下的木雕都成了學生們筆下的畫作。
“這兒的藝術氛圍可真好。”三人團裏的小姑娘說。
邱莉莉笑着接話,“咱們這兒不僅藝術氛圍好,吃的也好。前面就是小吃一條街,全是特色小吃和土家菜館。”
何思為從張春麗店裏幫完忙出來,看到一群隊伍在石板街上畫畫,忍不住拍了張照片發到朋友圈裏,配文:歡迎大家來到寫生小鎮。
送走寫生隊伍的第二天早上,何思為被邱莉莉的電話吵醒。
“為為,快看群。”
邱莉莉說完就挂了。
何思為眯着眼打開三人群裏邱莉莉發來的鏈接,是一個撐竹筏的視頻,女主角有點眼熟。
她定睛一看,這不就是那天邱莉莉在江邊偷拍自己的視頻,配了一段《漁舟唱晚》的笛子獨奏,聽着充滿了江湖兒女的俠氣。
再看下面點贊過了十萬,點贊最多的評論是:每一幀美得都像壁紙。
邱莉莉這幾天忙着接待寫生隊伍,白天睜眼開始忙,晚上倒頭就睡。
時不時就要被林清叫去處理問題,好在這五天沒出什麽大岔子,也算圓滿完成任務。
總算可以早起悠閑的去街上吃碗牛肉面,她坐在位置上等老板煮面,順手準備刷個視頻,打開賬號發現有好多小紅點,點進去一看才知道自己拍的視頻竟然火了。
她立馬發了鏈接去三人群裏。
沒等何思為回複,邱莉莉又發了條消息:幸好沒拍到你的男士拖鞋。
秦沁:為為,你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