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殺豬菜
39.殺豬菜
何思為和楊西寧去了瞎子按摩店,楊西寧拿手在瞎子面前晃了晃,“真看不見?”
“真的。”
何思為拉着她坐下,生怕她再問些不好聽的話。
誰知沒人能讓楊西寧閉嘴,“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瞎子按摩師手上動作沒停,笑着回答:“先天的。”
“那還好。”
瞎子笑了起來,“怎麽好?”
“不知道,反正我覺得更好一點。”楊西寧說。
何思為在旁邊聽不下去,只想轉移話題,“你來這住多久?”
“沒想好。”楊西寧說。
話剛落,邱莉莉進了門。
“老叔叔,幫我遞給艾草包。”
邱莉莉輕車熟路的找了張按摩椅躺下,瞎子在她頸後敷了草藥包。
“邱莉莉,我發小。這是楊西寧。”
兩人都是大大咧咧的人,彼此擡擡頭算打過招呼。
Advertisement
“春麗嬢在問我你的事。”何思為閉着眼說。
“你就說不知道。”邱莉莉懶得多說。
“李俊毅沒意見?”何思為覺得不解。
“他要有意見,咱們就再見。”邱莉莉毫不在乎。
這話惹得楊西寧看了她一眼,卻也沒說話,畢竟是第一次見面,不好發表意見。
“我都離過一次婚了,我還在乎誰的意見?誰不是為了個快活。”
這話何思為可沒法接,楊西寧倒是笑起來。
“倒也沒說錯,人生在世就是為了個快活。”
邱莉莉擡起頭看了眼楊西寧,兩人在空中用眼神“擊掌”。
過了兩個小時,三人從按摩店裏出來。
何思為和邱莉莉先送了楊西寧回酒店,接着去了咖啡店。
正好李俊毅坐在裏面對着電腦加班,邱莉莉徑直走到對面,伸手喂了他一口剛從外面買進來的臭豆腐。
看到這一幕,何思為壓根不想過去,她走向前臺,坐在了秦沁面前。
“怎麽了?”秦沁問她。
何思為指了指背後,“春麗嬢剛問我那對鴛鴦是不是在談朋友。”
秦沁聽完笑了,“你怎麽說?”
“我能怎麽說,我敢說是?”
“那你就別管了,讓莉莉自己解決這件事。”
“你明天回去嗎?”何思為問。
“嗯,我把鑰匙留給你,你們自己來開門。”秦沁将沖好的咖啡遞給她。
“不喝了,本來就睡不着。”何思為沒接。
“那我問問那對鴛鴦喝不喝。”秦沁笑着走向裏座。
早上六點,張春麗給何思為打了電話,說她二姐家要準備殺豬了,讓她快點來。
何思為急忙給楊西寧打電話,誰知她已經出發了。
兩人在街口集合,何思為看着她已經将頭發束起來,看起來英姿飒爽,和昨天完全不是一個樣子。
“你怎麽起這麽早?”
“我昨天在街上閑逛問了你們這兒的習俗,說是殺年豬都是淩晨開始。”
“我都不知道這些。”
“因為你不需要知道。”楊西寧說,“你又不靠這些常識生活。”
邱莉莉二姨家在鎮外,兩人走了快半個小時,冬日裏天亮得晚,到的時候還黑乎乎一片,一家人在門前忙進忙出。
張春麗在邊上招呼她倆過去,二姨家裏有十來個人,都是親戚和鄰居。
這會兒有人在搭架子,有人在竈邊添柴,有人在往鍋裏倒水。
“阿姨,有插座嗎?”楊西寧問。
張春麗指着堂屋裏,“那兒有。”
楊西寧從背包裏拿出攝像機,又去堂屋裏接了電。
“這麽黑,你要拍?”何思為不理解。
“不拍白起這麽早。”
幹活的人覺得奇怪,怎麽殺豬還有人拍,但也沒耽誤手上的事兒。
楊西寧将攝像機固定好了位置,又從包裏掏出另一臺小型攝影機遞給何思為。
“幫我拍點特寫。”
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穿透晨霧,照射在鄉村的田野上時,一場繁忙而有序的屠宰工作就悄然開始了。
從抓豬的那一刻起,整個場面就逐漸熱鬧起來,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只見幾個身材魁梧的大漢,他們身着藍色的粗布工作服,腳踏結實的膠鞋,臉上帶着堅毅的表情,圍着一頭肥碩的豬轉來轉去。
他們小心翼翼地接近,生怕豬受到驚吓而翻欄而過。
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于成功地将豬拴住,固定在了一個簡易的支架上。
接着殺豬,褪毛,放血,翻腸,整個屠宰過程,每一步都有專人負責,一切都井然有序。
大家互相協作,共同完成了這場繁忙而有序的屠宰工作。
大夥兒忙碌的身影和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鄉村畫卷。
楊西寧感覺自己像看了一部動作電影異常興奮,何思為卻在豬的慘叫聲裏回不過神。
楊西寧的目光被一旁案板上的豬肉所吸引。
那豬肉紅潤飽滿,紋理清晰,她時不時向旁邊忙碌的師傅問:“這個部位怎麽吃?”
站在楊西寧身旁的是邱莉莉的二姨,一位經驗豐富的家庭主婦。
“這個部位最适合腌臘肉。”
二姨又指了指另一塊豬肉:“這裏呢,是裏脊肉,最适合做水煮肉片。”
楊西寧聽着感興趣,“那這塊呢?”
二姨笑着回答:“這是豬屁股上的肉,也就是臀尖肉。最适合用來炒渣海椒,非常下飯。”
張春麗正端着豬血進來,“小楊,幫我搭把手。”
楊西寧順手接過盆子,放在了桌上。
“你跟思為去坐會兒,等會兒就能吃刨湯了。”
張春麗說的“刨湯”,其實就是殺完豬以後,就地取材,用新鮮的豬肉做成炒菜和湯菜,殺完豬一群人圍着竈臺吃飯,鍋裏什麽都有,五花肉、心肺,還有血旺,凡是能煮來吃的通通丢下去,吃的就是個新鮮。
今天人多分了兩桌吃飯,一桌喝酒的,另一桌是婦女兒童。
“這個豬血煮白菜好好吃。”楊西寧邊吃邊誇。
“白菜得天天用豬糞澆才能這麽甜!”邱莉莉的二姨自豪說道。
“這個回鍋肉也好吃,紅色的是辣椒嗎?”楊西寧問。
張春麗站起身将那盤回鍋肉換到了楊西寧面前,“這就是渣海椒,是新鮮海椒和玉米粉腌的,等你走的時候我給你打包,讓你帶着回你老家。”
“不用,我家裏沒人了。”楊西寧笑着說。
張春麗和二姐對視一眼,心裏同時想到這是個孤兒。頓時母愛泛濫,将她喜歡的菜全都端到面前。
楊西寧倒也沒客氣,大大方方吃了三碗飯。
走的時候邱莉莉的二姨把剩下的半盆豬血和白菜都給了何思為,讓她帶回去煮給楊西寧吃。
“你父母真沒了?”何思為在回去的路上問。
“誰說的?”楊西寧看着她覺得疑惑。
“你不是說你家裏沒人了。”何思為不解。
“我爸媽在國外啊,家裏是沒人。”楊西寧一本正經地解釋。
何思為突然覺得好笑,這是這麽多天以來,唯一一次能發自內心地笑。
“你們這兒的人挺好的,免費蹭飯吃還能有禮物收。”楊西寧說完颠了颠手裏的東西。
“誰讓你家裏沒人呢。”何思為故意說。
楊西寧這才反應過來,“他們不會以為我是孤兒吧?”
回答她的只有何思為的笑聲。
兩人走到古城,何思為拿鑰匙開了咖啡館的大門,在門口挂了“打烊”的牌子,沙發上的楊西寧開始導素材。
“我最喜歡的是你拍的那位做壽衣的老人。”何思為突然說道。
楊西寧從電腦前擡頭,“我也覺得他很酷。”
“死亡搭配師,他決定了一個人在衆人面前最後一次亮相的着裝。”楊西寧說,“其實這份工作很繁雜,需要多少五彩線,用多少棉紗,備多少油燈都有規矩。”
“最重要的是他堅持了五十年,他快七十歲了,一個人面對一份工作可以做五十年。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何思為點了點頭,“他很幸運,有一件願意做一輩子也不會厭倦的事。”
楊西寧笑了下,“他最開始不願意做這個,覺得晦氣。後來沒辦法,因為要生活。幹了幾十年,又覺得習慣了。”
“你為什麽拍紀錄片?”何思為帶着粉絲心态問。
“一開始我連紀錄片是什麽都不知道。”楊西寧将視線重新回到了電腦屏幕上,“就是随手拍的東西放在網上,有天被我現在的制作人看到,然後聯系了我。”
“包括現在,我都只負責拍,怎麽解讀是別人的事。她們覺得是紀錄片就是紀錄片,覺得它是電視劇我都沒意見。”楊西寧說完自己哈哈大笑。
“你和我想象中的樣子完全相反。”何思為說。
“你以為拍片子的人能有多與衆不同?放下攝像機,大家都是平凡人。”
“我覺得你不一樣。”何思為堅持道。
“你是通過作品看到我,所以覺得我不一樣。你現在粉絲也挺多,你在粉絲心目中也很不一樣。但仔細想想,咱倆能多不一樣?”
何思為聽着覺得這話很不像一個同齡人說出來的,“你到底多少歲?”
“上次不是跟你說了嗎?二十二。”
何思為懶得提醒她上次說的“三十二”,照這一問少十歲的狀态下去,下次她就得說自己十二歲。
“我下午要去我朋友直播間幫忙,你自己在鎮上逛逛?”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