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chapter 03

chapter 03

專訪結束,稿子也出完,池晚黎申請一周的休假。

接到陳年的電話時,池晚黎正在老家醫院陪着池奶奶換藥。

池奶奶年過七旬,銀發滿頭但看起來還是精神氣十足,她自己一手扶着打了石膏的左手,朝着池晚黎努嘴,“米米去接電話吧,我換完藥自己出來找你。”

她說起來話來總是笑眯眯的,臉上溝壑和皺紋像是歲月給她的軍功章,厚重又昭彰。

池晚黎難得板着臉,“你換完就在張醫生這坐着,等我回來找你。”

池奶奶依舊笑着點頭。

她前些日子在田裏種蔬菜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斷了手肘骨,但平時池晚黎打電話的時候,她愣是一句口風也沒透露,哪知池晚黎前天忽然回來了,因為這事一直生着她的氣呢。

兜裏的手機已經停止響鈴。

池晚黎還是叮囑完:“張醫生,麻煩您幫忙看着我奶奶。”

張醫生:“你盡管放心去,你奶奶我給你看着

張醫生在鄉鎮做了幾十年的醫生,對鎮上的人都熟悉的很,何況池晚黎還是她們鎮上第一個研究生,“現在好了,嬢嬢您要享福了。”注①

老太太看着孫女纖瘦的背影,“是啊,我享福着呢。”

當年那些苦日子她們祖孫倆是怎麽熬過來的,池奶奶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只不過老太太對這些早已看淡:

“我啊,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只想看到她圓圓滿滿的,我就無憾了。”

話語之間滿是舔犢之情。

Advertisement

“不把她弟弟接過去嗎?大城市的資源還是好些。”

池奶奶的情緒一下子淡下來,“看她自己吧。”

“那她媽媽肯嗎?”

“我啊,一直信奉要想活的久,閑事就得少管。後人大了,怎麽處理是她們自己的事情,我操心不過來,也沒去問過她媽媽怎麽想的。”

我這個做奶奶的都不管,你一個外人在操心什麽呢?

人就是這樣,有些事情不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永遠不會有真實的感觸,總會站在看似公正的局外人立場上,用批判和審視的口吻去叫人應該怎麽做。

張醫生吃了個軟釘子,有些悻悻然,忙不疊講起了另一個她感興趣的話題。

在張醫生第三次提起他讀博士的侄子将來能掙很多錢的時候,池晚黎進門了。

見自己奶奶那一副淡淡的臉色,再結合自己剛剛聽到的那句話,大概也明白了張醫生在說什麽。

她不着痕跡接過話題:“他又接着進修了嗎?前年就聽說要畢業了呢。”

實則這話還算委婉,張醫生這侄子,是隔壁鎮上的,博士已經延畢好幾次了,奔三十的人了,先別說以後掙多少錢的事情,就現在的學費還要靠着家裏爹娘,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掙呢。

這博士還是當年讀水碩的時候,宿舍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學校給的補償,中間含金量能有多大,懂得人自然都懂。

也只有張醫生這些親戚在外把他當做炫耀的資本。

“那肯t定啊,都做博士後了。”吹起牛皮不怕天破,反正又沒有人真知道她侄子在外幹什麽,思及此,張醫生說話都臉不紅心不跳的。

池晚黎神色微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又看着換藥接近尾聲,“您這醫術倒是一點也沒退步啊。”

張醫生被這話誇的心裏飄飄然,面上笑的花枝亂顫,嘴裏說着哪有哪有,但手上給紗布打結的速度都無形之中加快了幾分。

南城的夏季總讓池晚黎感覺有種悶悶的潮熱感,祖孫倆攙扶着走出了鄉村醫院,清醒的空氣和傍晚的涼風撲面而來的時候,池晚黎深呼吸了幾口。

“你說你,非要頂對她幹什麽?也就她聽不出來你語氣裏的陰陽怪氣。”

“奶奶您還說呢,您也不看看那會您那臉色有多難看,我這不是怕您受委屈嗎?”

池奶奶的背已經有些微微的佝偻,要費勁才能擡頭看看自己身姿高挑的孫女,“委屈啊,從來不是別人給的。幾句話而已,不傷筋不動骨的,在乎幹什麽。”

祖孫倆多年生活在一起,對彼此都是再了解不過了。

池晚黎的腳步配合着老太太,逐漸慢下來。

“我們米米啊,從來沒有對不起過誰,對的起你自己的心就好了。”老太太知道,這些年自己的孫女是怎麽走過來的。

別人家的小孩子從小都是嬌滴滴的長大,只有池晚黎,一路跟着她這個撿垃圾幹農活的老太太,只能說沒有餓着凍着,其餘的對別人來說很平常的東西,她也很少擁有過。

老人家眼裏有一股滾燙的熱意襲來,她想起有一年,她給池晚黎買了一個粉紅色的新書包,十幾塊錢。

但池晚黎高興了好久好久,每天都把書包放在床頭舍不得拿遠。因為以前池晚黎背的書包,都是撿了人家不要的。

一路走到現在,池晚黎付出了比別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她怎麽忍心,看着自己的孫女再被所謂的孝道裹挾。

“奶奶,你知道她昨天晚上給我打電話了?”池晚黎訝異,她昨晚為了不讓老太太聽見,還故意選擇去院子門口接。

池奶奶靜靜看着她,點點頭,她去洗手間不小心聽到。

池晚黎自嘲,“那你也不用擔心,你孫女我冷心冷情慣了,宋清源又不是我的責任,我只出我該出的,其他的一分也別想從我這裏得到。”

“我這次也是為了這個事情回來的,放心,我會處理好的。”

唉。池奶奶在心裏長嘆一口氣,最終還是什麽也沒說,只另一只沒有受傷的手,重重的拍了一下池晚黎的手。

“好了奶奶,你別因為這些事情鬧心,咱先回家。”

兩人攙扶着往家裏去。原本他們住在山裏,去年池晚黎考慮到池奶奶的身體情況,權衡下在鎮上買了一套自建房,這樣平時幹什麽都方便一些。

路上走着,偶爾池奶奶笑着與路人打招呼,她性子好,與街坊鄰裏都處的不錯,起先還不适應,近年來倒是感覺還不錯了。

池晚黎一邊看着,但想着這次摔倒了都沒告訴他,還是忍不住開口:“奶奶,我下個月準備換房子,這次換個大點的,你去跟我住吧。”

池奶奶還是一臉笑,“人老了啊,還是待在這比較舒服。”

/

池晚黎臨走那天,季庚禮的專訪在北城電視臺午間黃金檔播出,各大財經媒體同步轉播,同時出街的還有部分紙媒與融媒,專版刊登專訪新聞稿。

再加上前一天,季庚禮出席北城方面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一時間關于這位港商的讨論鋪天蓋地的來襲。

這次與北城合作,将會主要集中在新質生産力方面,涉及能源、芯片以及安全方面等多個行業。

J.H集将會為北城注入大筆真金實銀的發展資金。

外行人只看熱鬧,将這看做北城方面招商引資的成功,內行人卻會看門道,這将會對北城的發展産生彌足深遠的影響,甚至涉及到高層戰略上的鋪排。

而對于J.H來說,也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快速進軍內地多個重要行業。這也是為什麽,季庚禮能接受專訪。

池晚黎第一時間接到了陳年與曾維柯的電話。兩位師長的贊賞讓池晚黎這麽久懸着的一顆心終于落下,這幾日在老家的壞心情也淡去了一些。

挂了電話後,才看見微信上已經陸陸續續有朋友或者合作夥伴的問候——祝賀專訪成功。

挑選了幾個重要的一一回複。

列表有周程的消息:

“池主編,專訪及後續報道我已經同步給季董這邊,這段時間辛苦你。”

“反響很不錯。”

這話裏的欣賞之情不言而喻。

池晚黎心裏也是高興的,面上帶了點笑意:“辛苦談不上,我的分內事,這段時間也多虧周助,溝通中給我很多啓發與新視角。”

周程回的很快:“期待下次合作。”

想到什麽,池晚黎切屏,通訊錄那新的朋友界面,添加信息顯示已過期。

季庚禮沒有同意她之前的好友申請。

她抿唇,算了。

/

飛機抵達北城已經是晚上。

微熱的晚風迎面而來,吹起了旅人的長發。池晚黎走出航站樓,随手打了一輛出租車。

司機大姐豪爽,一路上唠嗑倒是話題不斷。

“我閨女也是,在美國讀完書就留在美國了。做父母的哪有不想她的,不過啊—”大姐的聲音戛然而止,随之而來的還有汽車抛錨這個消息。

大姐一邊給池晚黎道歉安慰她沒有大事,一邊下車去前邊檢修。

幾分鐘過去,池晚黎覺得幹等着也沒用,打開手機手電筒下車去幫大姐。

這是條機場高架,可能由于時間比較晚,路上行車寥寥。

——換句話說,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甚至想找一個過路車幫忙也要看運氣是否足夠。

她先問了大姐後備箱是否備有警告牌,得到肯定答複後去後方放置了警告牌,才又回到前邊。

看的出來大姐有些經驗,但一直沒見着修好,搗鼓了小半個小時,最後得出結論:“是電氣問題,現在可能啓動不了。”

池晚黎不糾結,“叫拖車吧大姐。”

“哎真是不好意思啊姑娘......”

後方有車駛過來,燈光明晃,池晚黎微微眯眼擋光。

/

季庚禮專訪完的第二天,遠赴北歐處理能源問題,周程陪同。

底下的人出了不大不小的亂子,平時不用他親自處理,但恰恰處于勢力交疊的關鍵時期,中間免不得要他出面疏通一些關系。

用了些手段,也費了很多心神。

周程看着後座閉目養神的季庚禮,一時間不确定他是否睡着,但還是試探性地小聲叫了一聲老板。

“嗯?”聲音中帶了些倦懶。

周程舒一口氣,沒睡着就好,“池小姐的車子在前邊好像抛錨了。”怕老板沒印象,又補充道:“北城報社的池主編。”

“能否捎載她一程?”

剛剛司機沒關遠光,燈光了照亮前邊人的眉眼,周程多看了兩眼,心裏大概猜測出是什麽狀況。

但車裏有季庚禮,跟在季庚禮身邊做事的人都知道,他的私人領地很少出現除了家人之外的女性。

包括他的住所,出行的車等。

平日裏周程很少多管閑事,但合作原因,對于池晚黎這樣專業能力和情商都不錯的女士很欣賞。

呼吸過了幾息,但沒等到回應。

眼見着快要駛過池晚黎她們的車,周程忍不住擡眼再去看老板。

路燈昏暗,男人的金框眼鏡片折射出幽幽的暗芒,他的眼神虛虛的落在窗外,沒有說話,像一尊靜默的神祇。

出租車就在右前方,距離很近,兩車即将錯身而過。

他看見女人纖細的身影站在車前,和上次見面的職業淩厲不同,今天她穿圓領T恤和修身長褲,披散的長發随着微風輕輕浮動,臉上神色生動,不知講到了什麽,她開懷笑起來。

或許有人知道他此刻的想法後,會倍感驚訝,何時忙的腳不沾地的季庚禮,會記得一位好多天前第一次見面的女士的穿着。

但季庚禮毫不自知。

此時此刻,季庚禮正對這輛邁巴赫S級高定轎車的隔音性能産生懷疑——他剛剛仿佛清晰的聽見了女孩大笑時傳來的清脆笑聲。

不加掩飾的生命力,不加粉飾的簡單純粹。

就像小時候伯友家的妹仔。

他移開視線,回答周程,開口聲音是一貫的平和,“可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