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姜姽今日不僅是素色的衣,還素着一張臉。因着昨日落了水染了風寒,又思慮太重一夜沒怎麽睡,看上去無比的憔悴。
謝氏一得到顧氏往自己院子而來的消息,便将她喚了過來。
“你不是說你五妹妹想要這門親事,所以推你下水嗎?”
“母親,真是五妹妹推的我。她肯定是嫉妒我,故意……”
“住口!”
謝氏一拍桌子,顯然是氣極。往日裏還當這個庶女有柳氏那樣的姨娘教養着,最是一個聽話的,沒想到竟然比嫁出去的那個還要心思多。
“你真是越說越不像話。你五妹妹性子單純,她豈會有這些心機算計。我看是你心氣高了,連國公府的親事也瞧不上。你真當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你是不是對福王世子有意?”
姜姽聞言,臉色瞬間大變。
她想否認,但轉念一想與其日後還要找借口推掉親事,反倒不如告訴嫡母。若能說服嫡母替自己謀劃……
“母親,是女兒的錯。”她跪在地上,“世子爺他…他說他喜歡女兒,女兒原主是不信的,但他信誓旦旦,女兒…女兒想着,或許他是真心的。”
謝氏怎麽聽都覺得可笑,男子年少時愛重女子的顏色,自以為得遇佳人,此生便能盡享美人恩。那些個千古風流佳話裏的男男女女,有幾個能終成眷屬,到頭還不是紅顏老去愛也散,敵不過門當戶對父母之命。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庶女,眼底隐有一絲憐憫之色。
“你信了他的話?那我且問你,他既然心悅于你,為何不相請媒人上門來說親?”
“他…必是以為我不願意。”姜姽流着淚,哀求道:“母親,能否給女兒一些時日,待女兒與世子爺說清楚,可好?”
謝氏嘆了一口氣,讓她起來。
Advertisement
大殷相比前朝,對女子苛責少了許多,雍京城內也有在外行走的女子。兩情相悅私定終身,從而喜結良緣的事也不鮮見,但世家高門的規矩依舊大,結親講究的還是門當戶對。
福王府那樣的門第,莫說是一個庶女,就是自己所出的嬗姐兒,正兒八經的姜家嫡長孫女都不敢想。
“那好,母親就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和福王世子說清楚。但你要記住,切莫做出有辱姜家門楣之事,我們姜家女不可能與人為妾!”
謝氏說的這個機會,是指慕容晟的生辰宴。
按理來說,大戶人家的小輩生辰宴并不會大操大辦,更不會引得京中各大世家結伴前去送賀禮。但福王府的地位非比尋常,一個生辰宴已是賓客滿門。
謝家三房人悉數赴宴,最忐忑的就是顧氏。
因着姜姒曾經在慕容梵面前狀告慕容晟一事,顧氏生怕自己去王府是自找沒臉,自己丢面子是小,連累整個姜府是大。
最後還是謝氏相勸,說躲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這種事情早了早好,免得時日一長,那刺更紮深了些,想撥都撥不出來。
顧氏一想也有理,硬着頭皮帶女兒去赴宴。
身為當事人,姜姒做全了心理準備。
宴會之上,不見福王,只有福王妃趙氏。
趙氏是那種富貴美人的長相,身材高挑體态豐美,微揚的眼尾與慕容晟一般無二,看人時自帶三分高傲之氣。
慕容晟是她的獨子,她自是極為疼愛。乍一聽自己當成心肝寶貝的兒子被人家姑娘視為登徒時,她別提有多憤怒。
早在姜家人來之前,趙氏對姜姒已經猜測不斷。
姜姒上前行禮時,一臉狐疑,半信半疑地看着趙氏,“您是世子爺的母親?我怎麽瞧着您最多二十來歲的樣子,您不是诓我的吧?”
這樣的反應,着實讓趙氏一愣。
“我看着不像嗎?”
姜姒搖頭,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裏寫滿了不信,忽地她像是想到了什麽,目光一亮。“你定然是世子爺的姐姐!”
話一說話,又像是覺得不對般,喃喃道:“可也沒聽說世子爺有姐姐啊。”
幾句話而已,趙失已啞然失笑。
在此之前,她還以為那嚷嚷着被兒子輕薄的姑娘要麽是心機深重之人,要麽是煙視媚行之人,萬沒想到這位姜五姑娘美則美矣,分明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她身為王妃,豈能和一個小孩子計較?
“我不騙你,我真是慕容晟的母親。”
這時姜姽也上前來,越過了姜姒。
“臣女給王妃請安,臣女的妹妹無狀,還請王妃娘娘莫要怪罪她。”
“你是?”
“臣女閨名姜姽,是姜家的四姑娘。”姜姽儀态規矩學的好,行禮間很是優雅,盡力展現自己最為得體的一面。“我五妹妹不知事,若是沖撞了王妃,還請王妃原諒。”
趙氏大度地擺手,“不妨事的。”
但總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似是故作驚訝地出聲,“前幾日京裏有傳言,說是姜家姑娘跑到芳業王殿下那裏告了世子爺一狀,也不知是哪個姜家姑娘?”
姜姽聞言,立馬跪地請罪。
“王妃娘娘,您若要怪罪,就請罪臣女,千萬不要責罰我五妹妹。我五妹妹身子弱,經不起半點折騰。”
不知情的人,皆以為她這個姐姐有擔當,關鍵時候挺身而出,不管不顧地護着自己的妹妹,不僅勇氣可嘉,品性更是可嘉。
顧氏坐立不安,幾次想起身都被謝氏按住。
謝氏小聲道:“五丫頭和福王世子的事,說破了天就是孩子之間的事,哪怕是打了罰了,我們也不宜出頭。”
一句打了罰了,聽得顧氏心驚肉跳。
她擔憂地看着自己的女兒,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什麽告狀的事啊?我怎麽沒有聽說?”趙氏的聲音不緊不慢,塗着蔻丹的手一指姜姒,“你上前一些,跟我好好說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姜姒乖巧地往前走了兩步,恰好越過姜姽。
“回王妃的話,是臣女告的狀。世子爺對臣女無禮,臣女不願意吃這個虧,所以就向芳業王告了他的狀。我們小孩子打架都這樣,我可以找你長輩告你狀,你也可以找我的長輩告我狀,這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說罷,她小臉疑惑着,一副很是不解的樣子。
趙氏徹底再一次确定,這真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空有過人的美貌,卻絲毫無知無覺,一應言行天真簡單。
“你說的對,就該這樣。”
“是吧,是吧。”姜姒歡喜起來,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裏盈滿笑意,笑得幹淨又純粹。“我就說我沒有做錯,還是王妃明理。t”
衆人聽她這話,表情各異。
顧氏見趙氏沒有動怒,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唯有姜姽,心有不甘。
“王妃娘娘大量,若是不嫌棄,臣女願撫琴一曲,代五妹妹替王妃娘娘賠罪。”
此言一出,瞬間安靜。
所有人都看着她,目光微妙。
好大一會兒,趙氏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個“好”字。
王府的下人很快将琴送來,置于正中。
姜姽的心跳得厲害,她早就打聽過福王妃最愛琴,與琴藝一技上頗為精通。她為了投其所好,日夜苦練,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琴聲一出,倒是有不少贊嘆聲。
趙氏也不自覺流露出欣賞之色,漸漸被琴聲吸引。
“铮!”
突然一聲響,琴弦斷了。
姜姽臉一白,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手。
早有人不滿她出風頭,“嗤”笑出聲,“姜四姑娘怕是心不誠吧,若不然這琴弦怎麽斷了?”
一句心不誠,事情可大可小。
她低着頭,像是在自言自語,“難道不能旁人代替嗎?是不是非要五妹妹親自賠罪才行呢?”
好事之人不怕熱鬧大,立馬點名姜姒,“姜五姑娘,看來這賠罪得本人才行,你可有什麽拿出得手的技藝,何不展露出來博王妃一笑。”
姜姒:“……”
她上輩子疲于生活,哪會什麽才藝。
這輩子原主的記憶中除了會一點女紅外,再無所長。
好大一會兒,趙氏都沒說拒絕的話。
她只能硬着頭皮站出來,道:“那臣女就給王妃變個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