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72章
第二天休沐,杜荷和蘇琛照常天不亮就來了,和李承乾三人在演武場上蹦噠了半個時辰,就回去洗漱換衣服,吃過早飯後一起去學堂。
從今天開始,休沐日他們要抽出半天上書法課。
三小只唉聲嘆氣,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李承乾問:“你們準備拜師禮了嗎?”
蘇琛點頭:“準備了,你那天說要給歐陽先生補上拜師禮,我回去告訴阿耶阿娘,他們也給我準備了。阿耶阿娘說,雖然我和杜荷不是正經學生,但也要受歐陽先生教導,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杜荷則一臉茫然:“啊?什麽拜師禮?承乾什麽時候說要補拜師禮了?”
蘇琛:“……來香樓研讨會之後,拜歐陽先生做先生的時候啊。”
“我不記得了!”杜荷着急道,“那現在怎麽辦?你們都準備了拜師禮,只有我沒有。”
蘇琛給他出主意:“你讓小厮快馬加鞭回去一趟,說不定還能來得及。”
“不用!”李承乾拍着小胸脯道,“我準備了三人份,等會拿一份給你。”
杜荷這才松了口氣,勾着李承乾的脖子抱怨:“你不早點說,吓死我了。”
蘇琛輕哼一聲:“我看承乾幹得好,你就該鍛煉一下,一點小事就亂了手腳,以後還能辦什麽大事?”
吵吵嚷嚷到了學堂,就見杜構在門口等着。
三人跟他打招呼,李承乾道:“外面這麽冷,杜大哥怎麽不去裏面等?”
“你們都不在,我不方便進去。”杜構解釋一句,又說杜荷,“急急慌慌就來了,給你準備的拜師禮都沒帶。”
Advertisement
杜荷:“啊?”
“阿耶阿娘給我準備了拜師禮嗎?我都不知道。”他回想了一下,早上杜夫人好像是和他說了什麽,撓撓頭道,“我早上差點遲到,沒顧上聽阿娘說話。”
杜構:“……”
李承乾和蘇琛偷笑,以前辰時開始上課,杜荷就總是踩點到,現在卯時開始練武,提前了大半個時辰,杜荷還是踩點到。可見杜荷的懶散很有彈性,下回要是再提前一個時辰,他估計還是能起床,但也還是踩點到。
杜構對這個弟弟也很無奈,指着小厮手裏滿滿當當的東西嘆了一聲:“我給你拿過來了。”
杜荷歡呼一聲:“多謝大哥!”
衆人進了學堂,小厮把一半拜師禮放到杜荷桌上,杜荷指着剩下的一半問:“這些不是給我的嗎?”
杜構輕咳一聲:“這是我的。”
衆人都詫異地看向他,做為一個蹭課的,杜構未免過于殷勤了。
杜構眼神飄了飄,大約也是第一回 做這種事,臉色漲得通紅,還要強作鎮定:“怎、怎麽了?”
三人齊齊搖頭,沒什麽沒什麽,只要歐陽先生沒意見,他們也不介意多一個大夥伴。
不多時歐陽詢來了,衆人打過招呼,李承乾便把準備好的拜師禮送上。
說是拜師禮,其實就是束脩。主要是芹菜、蓮子、紅豆、桂圓。寓意勤奮好學、苦心教育、鴻運高照、功德圓滿,再有幾條臘肉表達學生的心意。這是俗禮,民間學生入學堂,便要給先生準備這些東西。
長孫氏給李承乾準備的,每樣東西份量都不小,加上又是三人份,堆起來仿佛一座小山。
歐陽詢:“……”
除此之外,長孫氏還額外準備了許多,筆墨紙硯、古籍字畫,都是難得的好東西。其中還有一幅王羲之的墨寶。
歐陽詢欣喜不已,捋着花白的胡須點頭:“一會兒先生就帶你們賞析一下這幅字。”
衆人:“……”
送上拜師禮,李承乾長揖一禮:“學生見過先生。”
歐陽詢回了個禮,又說了幾句鼓勵的話,禮就算成了,此後李承乾和歐陽詢就算是正兒八經的師生。雖然不會就此綁定一輩子,更不可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也算是相對親密的關系。
李承乾行完拜師禮退下,杜荷和蘇琛也送上拜師禮,歐陽詢略有些驚訝,但沒表現出來,含笑收下了。
最後杜構紅着臉上前兩步,歐陽詢先是一愣,然後看了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正看得興致勃勃,見狀還以為歐陽詢是想問他杜構有沒有書法天賦,想了一會兒後認真說:“杜大哥比蘇琛寫字還好。”
蘇琛:“……”
歐陽詢哈哈一笑:“杜大郎的書法老朽見過,只是是否許他在此學習,老朽卻做不得主,還得問過秦王的意思。”
“不用問阿耶,我就能做主噠!”李承乾拍着小胸脯說,“先生想教就教,我同意啦!”
既然如此,歐陽詢就收下了杜構的拜師禮,認下了這個學生。杜構也正式成了秦王府小學堂的編外人員。
拜師禮過後,歐陽詢以王羲之的字為範本,以賞析的方式給四人構建書法的基本框架,莫說李承乾三個,就連杜構也頗有收獲。
之後又教李承乾幾人筆畫寫法,杜構則是寫了幾個字,歐陽詢指點了一下。
最後布置了一大堆練習功課,就施施然離開了。
他一走,學堂就是一片哀嚎。李承乾算算自己的時間,只覺得越發不夠用。
蘇琛提筆蘸墨:“書法最重要的就是練,現在多寫一點,之後幾天就能輕松一點。”
李承乾苦着臉:“為什麽有了鉛筆還要練毛筆字?!”
可能是從小用鉛筆寫字的緣故,他寫鉛筆字比毛筆字好多了。
杜荷嘆了一聲:“寫字能看清不就行了,為什麽要那麽好看?”
然後被杜構瞪了一眼。
沒有辦法,李承乾只能苦着臉練字,慢慢的倒也沉下了心,寫得越發順暢起來。
直到肚子發出咕嚕嚕的叫聲,李承乾才回過神,捂着肚子宣布:“我餓啦!”
杜荷早就半死不活趴到桌上了,聞言精神一振:“你可算餓了,我們快去吃飯吧!”
李承乾眼睛轉了轉:“今天不想在家吃,我們出去吧。”
杜荷連連點頭,只要不再叫他寫字,去哪兒都行啊!
蘇琛也沒有意見,只有杜構有點糾結,今天來王府,他沒帶多少銀錢。
杜荷嘿嘿一笑:“不用多少銀子啊,我們今天要吃小吃,不去大食肆。”
杜構:“?”
他是錯過了什麽嗎?沒聽到他們商量去哪啊。
李承乾從書包裏翻出筆記本,翻到《休沐日計劃表》那一頁,找到今天對應的一行,果然寫的是去東市吃小吃。
“杜荷,你在這種事上記性真好。”他感慨道。
杜荷得意地哼唧一聲。
杜構:“……”
一時不知該從哪吐槽,是自家弟弟注意力只放在吃喝玩樂上還引以為傲,還是李承乾他們出去玩都要做個計劃。
總之四人一拍即合,讓人告訴長孫氏一聲,就坐上馬車晃晃悠悠往東市走。
直到出了永興坊,杜構才想起一件事,扭頭看向杜荷:“你不是說早上來陪大郎君讀書嗎?怎麽我來的時候你們不在學堂?”
“額……”杜荷被問得一呆,梗着脖子胡謅,“我們在千福院看書的。”
杜構更不理解:“在學堂讀書不好嗎?千福院在後院,你們大早上跑過去不合适。”
杜荷完全沒想過會被發現,哪知道該怎麽解釋?就要瞎扯一個理由,比如李承乾早上起不來床之類。
李承乾替他解釋:“因為我們在做試驗哦,器材都在千福院。”
他從包裏拿出物化生教材,翻到某一頁給杜構看:“今天我們在做這個試驗,杜大哥要去看看嗎?很好玩的哦!”
他不全是說謊,雖然杜荷和蘇琛沒去,但李承乾學習物化生的時候都有做試驗,即便杜構真的要去看他也不怕。
李承乾還有點期待,說不定杜構也對物化生感興趣,想要學習呢?
(張婕妤:……)
杜構看了一下教材,很快就頭疼地扶了扶額,看杜荷的目光也變了:“既然如此,你好好跟大郎君學。”
杜荷看了李承乾一眼,美滋滋地應了下來。
到了東市,幾個人就像掉到米缸的小老鼠,高高興興從街頭吃到結尾。
看到一個巷口很多人圍在一起說話,特別熱鬧的樣子,李承乾就有些走不動道,邁着小短腿往那邊走。
杜構:“……大郎君,咱們不認識人家,別去湊熱鬧了。”
主要是不知道那都是些什麽人,不敢讓李承乾和他們接觸。
“我要去!”李承乾奶聲奶氣地說,就噠噠噠跑過去,在人群中找個縫隙蹲了下來。旁邊的老者詫異看他,李承乾舉起小吃問:“阿翁,吃東西嗎?”
老者:“……”
老者吃了一點,笑呵呵問:“你是哪家的小娃娃?”
“我是李家的,我已經五歲了,是大娃娃,不是小娃娃哦。”李承乾一本正經地說完,又介紹其他人,“這是杜家和蘇家的哥哥。”
老者颔首:“原來如此。”
雖然他并沒有聽說附近有哪個李家挺有錢,還和杜家、蘇家關系不錯。
李承乾請旁邊幾人吃了小吃,自己也拿了一點慢慢啃,眨巴着大眼睛問:“你們剛才是在說秦王嗎?”
杜構一愣,這才明白李承乾為什麽非要過來湊熱鬧,他也不急了,默默站在李承乾身後。
蹲是不可能蹲的,太……有一點點失禮。
老者哈哈一笑:“是啊,我們猜秦王和太子誰能登上皇位呢。”
“這個還需要猜嗎?”李承乾眨巴眨巴眼,“大……太子不就是下一任皇帝嗎?當然是太子了!”
“那可不一定,秦王立下那麽多功勞,他當皇帝也是應該的!”老者不服氣道,“秦王只是運氣不太好,晚出生了幾年,要不然還有太子什麽事?”
李承乾茫然:“太子是因為先出生才當上太子的嗎?”
“是啊!要不然呢?”
李承乾撓撓頭:“我以為太子比秦王适合當皇帝。”
老者輕哼一聲:“太子哪點比秦王合适?秦王多有本事的人啊,給咱們大唐立了那麽多功勞!別的不說,他要是當了皇帝,咱們就不用擔心突厥那幫熊孫子了。小皇孫也有能耐,心裏還有咱們老百姓,有他們兩個,咱們肯定能過上好日子。太子……”
老者啧啧兩聲,十分不以為然:“也不能說不好吧,就是比不上秦王。”
說到這裏,他稍稍壓低了聲音,雖然大唐民風開放,并不限制百姓言論,但這樣說一國太子,還是有點心虛的。
李承乾驕傲地揚起小腦袋,也覺得自家阿耶天下最好。
老者嘆氣:“可惜自古以來都是嫡長子繼承家業,秦王的路難走啊。”
李承乾茫然:“為什麽難走?”
“就知道你小娃娃不懂,來來來,我給你分析一下。”難得有一個單純又認真的聽衆,老者興致勃勃,“有太子在前面擋着,秦王想要當皇帝并不容易,将來只怕還要血雨腥風……”
李承乾一呆:“你說秦王想要當皇帝?”
老者一愣:“嘿你這孩子,連這都不知道,那你跟我聊這大半天?秦王想要當皇帝,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嗎?”
李承乾:“……”
……
跟這些人聊了一會兒,小吃消耗了一大半,李承乾的三觀也被颠覆了,走的時候都有點恍惚。
杜荷和蘇琛也有點茫然,三小只手拉着手,像三只小傻狍子。
李承乾見杜構并不驚訝,咬着手指問:“他們說的是真的嗎?阿耶在和大伯争皇位?”
杜構:……這叫他怎麽說?
只能沉默了。
李承乾便明白了,垂着小腦袋嘆了一聲。
杜構遲疑地問:“您覺得王爺不該這麽做嗎?”
李承乾搖搖頭正要說話,一個穿着秦王府小厮服的小厮快步過來,行過禮後道:“王爺在興雲樓吃茶,讓小人領小王爺過去呢。”
李承乾背着小手搖頭:“我沒有見過你,不能跟你走噠。”
淘淘的老師教過很多遍,阿娘也經常告訴他,不能和不認識的人走。雖然這個人穿着秦王府的衣服,但李承乾還是決定拒絕。
小厮一愣,然後笑道:“小王爺見諒,是小人沒說清楚。興雲樓就在前頭沒多遠,您看,王爺的侍衛還在門口守着呢。王爺方才進去的時候見您在和別人說話,就讓小人在這裏候着,等您說完了再請您上去。”
李承乾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到李世民的侍衛,都是眼熟的面孔,見李承乾看他們,還揮了揮手。
他撓撓頭:“是我錯怪你了。”
小厮賠笑:“不怪小王爺,小人一般只在王爺外出的時候伺候,無事極少進王府,您平時見不到小人,自然認不得。”
說着就領着李承乾往興雲樓去。
此時興雲樓的包間裏,李世民與李建成相對而坐,氣氛有點尴尬。
兄弟二人在朝堂上針鋒相對,卻許久不曾私下見面,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麽。
李建成親自給李世民倒了杯茶:“興雲樓的壽州黃芽最好,你嘗嘗。”
“多謝太子,我不愛喝黃茶。”李世民淡淡說。
太子溫和一笑:“那也無礙,他們家還有許多茶,你看喜歡什麽……”
李世民打斷他:“我今日不想喝茶,太子有話就直說吧。”
太子笑容微斂:“我還記得你以前最喜歡喝黃茶,也不稱呼我為'太子'。”
李世民沉默片刻:“大哥,今時不同往日了。”
“是啊,今時不同往日。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我們的家卻散了。阿娘泉下有知,見我們手足相争,不知會如何難受。”太子嘆道。
李世民垂下眼睑,也想起當初兄弟友愛的日子,李建成比他大十歲,小時候他也是很喜歡跟在大哥屁股後面玩的。
太子一雙溫潤的眼看着李世民:“世民,這些年你是不是一直怪我,明明處處不如你,卻仗着長你幾歲忝居太子之位?”
李世民搖頭:“我從不覺得你處處不如我。”
應該說李建成一直都是很優秀的,打小就聰明穩重,是別人家的孩子,後來幫助李淵處理政事也很能幹,大唐建立固然多賴李世民,但李建成也功不可沒。
太子聽到這話嘴角微彎,随後又抿直了:“但你還是覺得你更厲害,比我更當得起這個太子,是嗎?”
李世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盯着杯子裏淺黃色的茶水:“大哥,你知道我從什麽時候開始想和你争的嗎?”
李建成一愣,下意識問:“什麽時候?”
“晉陽起兵前,阿耶曾跟我說,如果我立下大功,立國後就考慮封我為太子。”他對李建成微微一笑,“是你建議阿耶這麽說的吧?怕我年輕貪玩不好好打仗,用一個'承諾'來吊着我?”
事實上李建成成功了,當時才十八歲的李世民确實被這句話吊了很久,苦苦壓抑想浪的心。
不過恐怕連李建成也沒想到,大唐竟然真的一統中原,李世民也真的立下不世功勳。後來李淵和李建成就再沒提過這話,只當從來沒說過。
李建成默然,沒問李世民怎麽知道的,只問:“只是為了這個嗎?”
“後來我權勢日盛,你和李元吉擔心我威脅到你們,就處處打壓我,我自己不足為慮,可是我的兄弟、我的家人不能跟着我受苦。”
“是我考慮不周,讓你受委屈了。”太子歉意道。
李世民搖搖頭:“如今日子越來越好,那些都過去了。”
太子抿了一口茶,遲疑道:“世民,若我保證以後不為難你,還可以保你世代榮華富貴,你可願退出太子之争?”
李世民好笑地看着他:“那我保證不為難你,還可以保你世代榮華富貴,你可願退位讓賢?”
太子抿着唇道:“你該知道,嫡長子繼承是規矩,你不可能争得過我。”
李世民微笑:“既然如此,你今天為什麽要找我呢?”
太子:“……”
他長嘆一聲:“我實在不希望我們走到骨肉相殘那一步。”
李世民默然片刻,起身淡淡道:“太子若無事,我先走了。”
說完就大步往外走,太子在身後問他:“若無當初那件事,你還會與我争嗎?”
李世民朗聲一笑,堅定地說:“會!因為我就是比你更厲害,更适合執掌這個天下!”
李建成愣住。
李世民木着臉出了包間,見李承乾正在門口和一個小乞丐說話,就挑了挑眉:“他怎麽會在這兒?”
常松道:“大郎君今天休沐,可能來東市玩,正好見到了外頭的侍衛吧。”
李世民點點頭,沒有再多問。因為見到李承乾,略顯沉悶的心情瞬間好轉許多。
他嘴角帶上笑意,大踏步走出興雲樓,到了李承乾身邊:“聊什麽呢?”
“阿耶!”李承乾高興地和他打了個招呼,“我好久沒在東市看見乞丐了,問一下他的情況。”
寺廟那邊一直在施粥,城裏的乞丐很多都去那裏了,剩下的一部分也分布在西市和其他繁華的坊,像東市這樣貴人聚集的地方,乞丐是不太願意來的,李承乾難免好奇了些。
李世民點點頭:“還要問嗎?”
“不用了,我已經問完了。”李承乾沖李世民張開小胳膊,李世民很順手地把他拎到懷裏。
李世民美滋滋地晃晃小腳丫,往李世民身後看了一眼:“阿耶和誰一起喝茶?”
“和太子一起喝的。”李世民淡淡的說。
不提太子也就罷了,一提李承乾就想起剛才聽到的消息。抿了抿嘴小聲說:“阿耶,我聽說你要和太子大伯搶皇位,是不是真的?”
李世民:“……”
李世民腦子一空,雖然知道李承乾遲早會知道,但真的到這一刻,還是有點發懵。
他還沒想好怎麽狡辯……啊不,是解釋啊。
“承乾啊,你聽阿耶跟你說……”李世民絞盡腦汁想怎麽編,沒注意到他已經走到了一個交叉口,周圍突然變得嘈雜起來。
百姓在尖叫、奔跑,侍衛大喊‘王爺小心’,巨大的馬蹄聲近在耳邊,李世民很了解馬,很輕易就能分辨出來——這是一匹發狂的馬,并且距離他們已經很近了。
近到他可能躲不開。
已經沒有時間觀察了,李世民只能根據判斷奮力躲開,并且下意識把李承乾護在懷裏。
與此同時,李承乾腦海裏正發出尖銳的警報——
[突發危險!突發危險!請宿主立刻躲開!]
[來不及躲了,是否開啓防護罩?是否開啓防護罩?]
[宿主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自動開啓防護狀态!]
[開啓防護罩成功!]
[嘀,扣除宿主積分二十萬。]
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