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章
李淵要被臭小子氣笑了,沒商量好的事不能和孫思邈說,跟他癡纏倒是毫不猶豫,到底誰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寶貴啊?
李承乾也很有道理:“我是阿翁的孫子,先跟你商量好,就算孫阿翁不願意,阿翁也不會怪我噠。”
李淵嗤笑一聲:“孫思邈還敢怪你?”
“孫阿翁不是那樣的人,但我多沒面子啊。”
李淵:“……你小小年紀,倒是挺好面子。”
“小孩子怎麽就不能要面子了?”李承乾振振有詞,“阿翁和阿耶不是還經常說,做事要顧忌皇家的臉面嗎?我也是皇家人,我的面子不就是皇家的面子?”
李淵:“……”
這話是這麽理解的嗎?
他點點李承乾:“你呀,就強詞奪理吧。”
雖然這麽說,嘴角卻忍不住帶上笑意,站起來道:“走,阿翁看看你射術有沒有長進。”
李承乾挺起胸膛擡着下巴,大步往外走,李淵見狀便笑了:“你近日倒沒偷懶?”
“阿耶每天叫我起床練射箭,我進步很大哦!”李承乾得意洋洋,“我還學會打拳了!”
李淵哈哈大笑:“那阿翁可要看一看。”
又問:“怎麽想起學拳法了?”
李承乾眼睛轉了轉,沒說是陪杜荷一起練,含糊地說了一句:“就是想學了……”
Advertisement
随後立刻轉移話題:“我決定以後都要好好鍛煉身體,才不要喝藥酒。”
話題跳得太快,李淵愣了愣:“藥酒怎麽了?”
大唐人還是挺喜歡喝藥酒的,李淵平時也會喝一點。
李承乾:“我昨天去孫阿翁的藥鋪,看見有雞糞做的藥酒吧啦吧啦……”
李承乾跟李淵分享昨天的經歷,說到雞糞酒時還忍不住有點想吐,幹嘔了兩下。
李淵:“……”很好,他以後喝藥酒也要注意些了。
到演武場,李淵先騎馬帶李承乾跑了幾圈,李承乾裹着厚厚的棉衣,頭和臉都埋在帽子裏,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坐在馬上咯咯咯笑,整個演武場都是他嘹亮的笑聲。
停下後李承乾還有些意猶未盡,半抱着馬脖子不肯下去:“阿翁,再跑幾圈。”
李淵在他小屁股上拍了一下:“阿翁臉太冷了,讓侍衛帶着你跑吧。”
“那我也不騎馬了。”李承乾張開小胳膊讓李淵抱他下來,用自己的小臉貼上阿翁的臉,“我臉是熱噠,這樣阿翁就不冷啦。”
李淵沉默片刻,抱着李承乾去射箭。
射了十幾箭,李承乾表現果然不錯,李淵滿意點頭:“你那個計算的方法不錯,我和二郎像你這麽大的時候,準頭都不如你好。”
李承乾使勁擡起下巴,快要擡到天上去了。
李淵用熱毛巾擦了擦手:“不過你力氣太小了,以後還得多吃飯多鍛煉,等到十五六上,差不多也該是個神射手了。”
李承乾伸出小手讓李淵擦擦,聞言皺起眉毛:“要等到十五六啊?那還要好久好久好久!”
李淵點點他額頭:“十五六嫌遲?很多人十五六才開始學呢。你現在好好練,打好基本功,只等長大有力氣就能一鳴驚人。”
李承乾托着下巴:“就沒有什麽辦法嗎?”
“能有什麽辦法?”李淵給李承乾擦完手,把毛巾遞給宮人,“行了,回去吧。”
出了宮,李承乾先去孫思邈的藥鋪,卻發現他今天不在,坐診的大夫笑眯眯道:“孫先生元日那天當值了,這兩天沒什麽病人,他就沒過來。”
李承乾又回到秦王府,跑去孫思邈的院子找他。
接待他的是孫思邈的夫人秦氏,笑呵呵道:“老頭子出去了。”
“咦?孫阿翁平時不在藥鋪就在家裏,今天怎麽都不在?”
秦氏道:“聽說孔先生來了,老頭子找孔先生有事。”
孫阿翁找孔先生能有什麽事,他們倆應該不熟吧?
李承乾疑惑地撓撓頭:“那我等等孫阿翁吧。”
“好好好。”秦氏很高興。
秦氏上了年紀,雖然在孫思邈的調理下顯得年輕,身體也很好,但總歸和中年人不太一樣,比如特別喜歡小孩子。
尤其李承乾長得好看,又聰明伶俐,很受廣大老年人歡迎,秦氏就很喜歡他。連忙叫人拿好吃的,拉着李承乾的手問他過年玩了什麽,平時讀什麽書,累不累等等。
聽李承乾說要好好保養身體,她笑着拍手:“你這麽小就知道保養,以後必定健康長壽。”
李承乾得意道:“我要活到一百歲!”
“那你可得好好吃飯,一日三餐不能少,晚上不要吃太多,早睡早起……”秦氏絮絮叨叨和李承乾說起養生經,李承乾聽得特別認真,還拿小本本記上。
秦氏見狀談性更足,沒多久就把看家底的養生方法都掏出來了。
李承乾美滋滋:“我這樣保養,等到阿婆這麽的年紀,是不是能和阿婆一樣年輕?”
“我和老頭子幾十歲才開始保養,你比我們早這麽多年,到時候肯定比我們年輕。”秦氏道。
李承乾眼睛亮晶晶的:“那我到時候帶着阿耶上街,別人會不會以為我是他孫子啊?”
秦氏被逗得直笑。
和秦氏聊了小半天,孫思邈還是沒回來,李承乾合上本子站起來:“我去找找孫阿翁。”
秦氏要送李承乾出去,李承乾擺擺手:“不用送我噠!”
蹦蹦跳跳自己走了。
李承乾又跑去李世民書房,孔穎達在外面有房子,來秦王府一般是見李世民,很少去別的地方走動。孫思邈找他的話,要麽來書房,要麽就是在出入府的路上。
結果書房也沒找到人,不僅孫思邈和孔穎達不在,李世民也不在。
最後李承乾沿着孔穎達出入府的路找了找,在附近的亭子裏看到孫思邈和孔穎達,李世民也在。
亭子裏幾個人也看到了他,連忙招呼他過來:“郎君怎麽來了?”
“我來找孫阿翁噠!”李承乾噔噔噔跑過去,一眼就看到放在桌子上的手稿,是那天在孫思邈處看到的那本,恍然大悟,“孫阿翁找孔先生學寫書嗎?”
孫思邈笑着颔首:“聽了大郎君一席話,我倒想試一試,只是從前沒寫過書,也不曾想過怎麽寫,就跟孔先生學習一二。”
孔穎達微微一笑:“孫先生太謙虛了,這書已經初具規範,我也幫不了什麽。”
“孔先生才是謙虛,您可指點了我不少。”
“說不上指點……”
李承乾在李世民旁邊坐下,小腦袋随着二人的話轉來轉去,過了一會兒他摸摸有些酸痛的脖子,小聲跟李世民吐槽:“孫阿翁跟孔先生在一塊,也變得規矩了。”
“規矩”這個詞在孔穎達和李承乾之間,可實在算不上褒義,話音戛然而止。
李世民這才問李承乾:“你找孫先生幹什麽?”
李承乾便把太醫署的事說了,問孫思邈:“孫阿翁,你願意嗎?”
衆人:“……”
李承乾見大家都看着他不說話,茫然道:“是不是不太好啊?孫阿翁不願意的話也沒關系噠,我去和阿翁說!”
衆人:“……”
太醫專門為皇室服務,一般不能給別人看病,就連朝廷重臣要想請太醫看診,也得經過聖上允許。
當然了,太醫署不是太醫院,或許沒那麽嚴格。且按李承乾的意思,孫思邈主要負責修書和教學,跟一般的太醫不太一樣。
但是不管怎麽說,聖上允許孫思邈在太醫署當差的同時,還能經常出宮看診,也算是破例了。
有幾個人能讓聖上破例呢?
李承乾還這麽輕描淡寫,如果孫思邈不答應就要推掉,實在是……
孫思邈和孔穎達都有點反應不過來。
李世民倒沒那麽震驚,他驚訝主要是因為不知情,昨天李承乾突然不讓他幫忙送賀禮,還說要找李淵,他也沒當回事,誰知道李承乾居然是為了這個。
回過神後,他笑眯眯看向孫思邈:“孫先生是什麽意思?”
孫思邈能有什麽意思?當然是答應啊!
換成之前,他說不定還會猶豫一下,以前不想進太醫院,是希望多接觸病例,不斷精進自己的醫術。也是閑雲野鶴慣了,不想卷入朝廷的紛争之中。
但現在他想寫醫書了。
李承乾說得對,當大夫和寫醫書是不一樣的,他做為大夫,只要自己會治病,能把病治好就行,寫醫書卻要讓別人能看懂學會,這就要在教學中尋找經驗。
此前他一心鑽研醫術,為避動蕩的朝局而隐居山中,并沒有收過徒弟,雖然教過三個兒子醫術,但并不系統,經驗也說不上豐富,這個機會正是他需要的。
李承乾又給他争取了這麽好的條件,既有人幫忙修醫書,還不用擔心被束縛,還能和諸多厲害的同行交流,對提升醫術也有幫助,再不答應更待何時?
至于官位不官位,孫思邈倒不怎麽在乎,他若是想當官,也不用等到現在了。
對李承乾拱手:“老朽多謝大郎君美意!”
李承乾美滋滋:“不用謝,應該做噠。”
見到孫思邈,李承乾就想起李恪的阿姨,想問問楊氏是不是得了相思病,但見李世民也在,就默默把話咽了回去。
他拿了塊點心啃着,好奇地問:“孔先生今天怎麽來了,是為了三弟和四弟嗎?”
孔穎達不明所以,他來王府與三郎君和四郎君有什麽關系?
李世民輕咳一聲:“阿耶那天跟你開玩笑的,青雀和恪兒的先生已經找好了,沒想着請孔先生回來。”
李承乾:“……”
孔穎達:“……”
李世民:“你那土豆馬上就要收了,正是要緊的時候,阿耶可不會幹這麽不靠譜的事。”
李承乾輕哼一聲,心說阿耶就是不靠譜。
孫思邈聽得一頭霧水:“土豆是何物?我行醫這麽多年,竟從未聽說過。”
不是孫思邈自視甚高,他學醫這麽多年,不說對各種植物和動物了如指掌,但确實很少遇到他不知道的動植物了,不免來了興趣。
孔穎達沒說話,看李世民和李承乾,土豆這事要不要透露出去,還要看這兩位的意思。
李世民哈哈一笑:“是承乾發現的一種作物,統共就那麽一點點,我叫人去尋也尋不到,先生沒聽過也是有的。”
孫思邈一愣:“莫非與大豆相似?”
李承乾搖頭:“不是噠,土豆比大豆大很多,大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土豆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它們不一樣噠。”
三人都是一臉懵,不明白澱粉和蛋白質都是什麽意思。
李承乾托着小下巴嘆了一聲,頗有一些寂寥之感:“我的物化生教材很快就要雕印了,到時候一人送你們一本,你們看了就知道了。”
他解釋道:“米面的主要成分也是澱粉,和土豆一樣噠!”
孫思邈一愣,随後激動道:“此物可代替米面?”
“可以代替米面做為主食,很頂飽,而且産量很高!”李承乾驕傲地說完,又撓撓頭,“這裏還沒種出來,不知道這裏産量高不高。”
李承乾有點點心虛,他好像一不小心吹牛啦!
孫思邈和孔穎達沒多想,還以為李承乾考慮的是野生土豆能不能人工種植的問題。
孔穎達微微一笑:“我們倒是看過,大致估算了一下,産量确實很高。”
孫思邈很感興趣地問:“有多少?能有一石半嗎?”
一石差不多就是一百二三十斤小麥和大豆,大唐現在平均畝産就是一石左右,每畝多收十來斤都算是高産,值得百姓高興許久。
但孫思邈也知道孔穎達的為人,是把儒家的內斂謙虛刻到骨子裏的,若非土豆産量實在很高,他斷不會說出“産量很高”這種話,更不會露出這般驕傲的表情,所以就大膽猜測了。
孔穎達微微一笑,說出一個數字。
孫思邈一口茶噴了出來:“你說多少斤?”
孔穎達拿出帕子擦掉噴到身上的水,難得沒有計較孫思邈的失态,畢竟他剛聽到這個結果時也很驚訝。
重複了一遍:“兩千斤。”
孫思邈:“……”
他難以相信,看看李世民,又看看李承乾,卻見二人都一臉淡定,李承乾甚至還有點失望。
孫思邈:“……”
他們真的知道兩千斤意味着什麽嗎?
李世民:當然知道了!
不過他想的是,土豆是仙宮出來的寶物,不是凡間的東西可以相比的,産量高不是很正常?
李承乾失望則是因為,這樣的土豆在七十八郎那裏畝産都在一萬斤以上,到大唐縮水好嚴重啊。
而且這應該代表大唐的最高産量,畢竟用得最好的地,孔穎達照顧得也特別精細,真正到了民間,産量還要縮水很多,可能就只有一半了。
系統安慰他:[宿主不要跟我們比,科技水平不一樣。華國那邊土豆畝産也沒我們高的。]
李承乾:[華國有多少。]
系統:[高的話□□千斤吧。]
李承乾:[……]
李承乾撅撅嘴,不搭理七十八郎了。
他問孔穎達:“你們什麽時候算的畝産啊?”孔穎達回想了一下:“七八日之前。”
李承乾撫着小胸口松了口氣:“這幾天應該還會長一些。”
孫思邈:“……”
李世民交代二人不要把消息露出去,其實不用他說,孫思邈和孔穎達心裏都有數,李世民對他們是放心的。
孫思邈到底見過世面,這會兒也緩過來了,感慨道:“老朽自以為了解天下草木,卻不知還有這樣的寶物,看來日後需得更仔細些才是。”
李承乾眼睛亮了亮,想起書上說過,有很多作物很早就存在,只是沒有引起重視,或者沒找到正确的食用方法,所以一直被埋沒,他興致勃勃:“孫阿翁都知道什麽植物啊?”
孫思邈:“額……”
這個怎麽說呢?
孫思邈撿稀奇的說了幾個,李承乾聽得津津有味,就是沒察覺和作物有什麽關系,托着下巴道:“我覺得孫阿翁應該再寫一本書,專門寫這些植物。”
李世民扯扯他小啾啾:“這個也寫書,那個也寫書,植物寫了動物是不是也要寫,你孫阿翁能忙得過來嗎?”
李承乾一拍小手:“對噠!就是都要寫,寫個大唐百科全書!”
這樣他就知道大唐都有什麽,哪些可以發揚光大,為大唐富強做貢獻啦!
李承乾扯住李世民衣袖,眼巴巴看着他:“阿耶,你讓人幫孫阿翁修百科全書好不好?”
李世民:“……”
*
初四要開學,初三這天,李承乾陪杜荷去找平陽公主學兵法。
李承乾也沒跑掉,嘟着嘴和杜荷一起學。
平陽公主給杜荷解釋完,看見他這樣就笑了:“這麽不喜歡兵法?”
“也沒有很不喜歡啦。”李承乾撓撓頭,“只是我更喜歡物化生。”
平陽公主:“不喜歡,但是學得倒不錯。”
李承乾嘆氣:“學都學了,早點學會早好。”
平陽公主失笑:“我準備收杜荷做徒弟,你要不要跟他一起?”
李承乾瞪圓了眼:“姑母要收杜荷做徒弟?”
平陽公主點頭,她教了杜荷這麽長時間,發現這孩子在兵法和練武上頗有天賦,且他還有一種別人沒有的靈性,就是在戰争的問題上,哪怕他不知道該怎麽做,只憑直覺也能做出不錯的選擇。
杜荷還很希望當一個将軍,他有強烈的願望,并且能夠為之努力,平時多懶散的一個孩子,為了這個目标起早貪黑,兵書一讀就是一整天,如果叫陸德明知道,保不齊會以為換了一個人。
這些都是杜荷打動平陽公主的原因,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杜荷是李承乾的伴讀。
伴讀算是很親密的關系了,在皇室,連親人都可能刀兵相向,但伴讀卻與主子利益捆綁,是朋友也是左膀右臂。
如果李承乾的伴讀有本事一些,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平陽公主喜歡李承乾,也願意多替他考慮幾分。
當然,如果李承乾自己也願意學兵法,那就更好了。
李承乾不知道這些打算,驚喜地看向杜荷,見杜荷也是一臉呆滞,又是驚喜又是茫然,反應不過來的樣子。連忙對他擠眼睛:“杜荷,還不快拜見師父?”
他也是跟李世民學的,一有機會就趕緊把名分定下,夜長夢多,萬一好事又跑了呢。
平陽公主失笑:“不用這麽着急,我既然說了就不會反悔。杜荷回去先和你阿耶阿娘商量一下,他們還不知道你在學兵法吧?”
剛反應過來的杜荷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又提起了心:是哦!萬一阿耶阿娘不答應怎麽辦?
李承乾安慰他:“不要怕,我和你一起跟杜伯父杜伯母說。”
杜荷愁眉苦臉:“如果我告訴阿耶,他又不答應我拜師,以後會不會不許我學兵法了啊?”
“不會噠!”李承乾淡定道,“到時候我就說讓你陪我讀書,然後偷偷找姑母學習,杜伯父管不了我,也管不了姑母,他們沒辦法噠!”
平陽公主:“……”
杜荷一想也是,終于放下了心。後知後覺地高興起來。
他居然能拜平陽公主為師诶!
*
與此同時,李元吉在宮外約人見面。
他身上傷還沒好全,還有些青紫痕跡,腳腕的骨頭更沒長好,用木板綁着固定。出來一趟折騰得很,他不能走路,宮裏也不能坐車轎,還不能走水泥路。
是叫人一路擡着到玄武門,在馬車上憋了小半天才到。
這樣大費周章,見得卻不是什麽重要人物,只是個普通的中年百姓。
中年百姓也不知道李元吉為什麽要見他,低着頭瑟瑟發抖。
李元吉鄙夷地看他一眼,嗤笑道:“聽說你到處和人說,秦王被瘋馬驚到的時候你在場,還親眼看到了,那馬被掀翻之前根本沒碰到秦王的手,秦王手裏溢出一點光暈,那馬自己就倒了,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中年百姓一愣,随即抖得更厲害了,結結巴巴道:“回、回禀貴人,是、是假的。”
李元吉輕輕靠在椅背上,不知是失望還是松了口氣。
中年百姓:“……沒有什麽光暈,這是小人瞎編的,但那馬确實沒碰到秦王的手。小人沒說謊,秦王确實是神仙轉世啊。”
李元吉一愣,随後涼涼一笑,什麽神仙?
妖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