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章

封德彜也注意到李世民的眼神,表情頓時更加僵硬,雖然只有短短一瞬,很快就恢複正常,但李世民一直盯着他,還是察覺到其中異常,心中猜疑更甚。

李承乾看不懂這些暗潮湧動,看看阿牧,再看看封德彜,對這個情況很難理解:“封阿翁真的沒見過四叔嗎?那有沒有碰過四叔的東西之類的?”

封德彜還沒說話,李世民就笑呵呵道:“都為朝廷辦事,有點接觸在所難免,沒什麽大不了。”

“哦。”李世民這麽說,李承乾也就不操心了,高興道,“我還給你們帶了好吃噠,阿耶想吃什麽?”

他指着小厮手裏的一堆袋子,李世民随手指了一個,李承乾搖搖頭:“不行呀,這個阿娘愛吃,我給她買的。”

李世民又随便指了一個,李承乾對對手指,為難道:“這個是二姐姐的。”

李世民:“……”

“哪個是給我買的,你拿給我吧?”

李承乾從裏面找出幾l個袋子,都是他特意挑選的,李世民愛吃的東西,李世民心裏滿意,輕哼一聲:“算你有心。”

李承乾又大方地讓封德彜挑,封德彜哪裏敢挑?他現在心裏打着鼓,還不知道該怎麽應付李世民呢。

“多謝大郎君的美意,老朽就不用了。”

“不行不行,第一次見面,我要給封阿翁見面禮。”

李世民和封德彜:“……”

李承乾自己給封德彜挑了幾l包小吃,都是他自己喜歡吃的。

李世民呵呵笑:“這臭小子對你比對我好。”

封德彜跟着笑了笑,心裏卻一顫一顫的,覺得這個氣氛叫人發慌。

李承乾撅撅嘴:“才沒有,我第二或者第三喜歡的就是阿耶了。”

李世民一臉震驚:“……以前不還是第二喜歡,怎麽現在變成第三了?”

“還沒有變成第三,但阿耶要是再欺負我,我就要第二喜歡阿翁了!”

李世民無語:“我什麽時候欺負你了?”

李承乾憤憤:“很多時候!”

一路吵鬧到了書房的院子,李世民就不跟李承乾一起走了:“你不是還給阿娘和阿姐帶了吃的嗎?快給她們送去吧。”

李承乾蹦蹦噠噠走了,李世民的臉就緩緩落了下來:“你自己說還是讓我去查?”

封德彜:“……”

*

李承乾跑去正院,人未到聲先至:“阿娘,我回來啦!”

屋裏的長孫氏剛放下書,李承乾就一陣風似的卷進來,投到了她的懷裏。

長孫氏懷着兒子的身子:“你不是去看火襖教了嗎?怎麽沒多看一會兒?”

“我還有功課要寫,不能不務正業噠!”李承乾仰着小腦袋問,“阿娘今天有沒有不舒服?”

又到了季節交替的時候,長孫氏的身體又不太好了。

長孫氏含笑搖頭:“有孫先生調養着,比往年好多了,我又不出門,今天沒怎麽難受。”

她笑眯眯道:“多虧了我們承乾給阿娘弄的玻璃窗,如今不出門也不覺得悶了。”

這個季節雖說不冷,但有柳絮和花粉,長孫氏也是不宜出門的。好在她本來就不是多愛出去的性子,如今有了玻璃窗,讀書寫字理事看賬都不耽誤,倒不覺得日子難熬。

李承乾挺起小胸膛,驕傲道:“我是阿娘的兒子,應該照顧阿娘。我還給阿娘帶了好吃的。”

長孫氏佯裝驚訝:“你還帶了好吃的?是什麽?”

其實早就看到小厮手裏的東西了,香味飄得滿屋子都是,想不知道都難。

李承乾嘻嘻笑:“阿娘猜一下。”

“是不是綠豆糕?”

李承乾搖頭:“阿娘還在喝藥,不能吃綠豆糕,我都記得噠!”

“看阿娘這記性,把這事給忘了,還是承乾記性好。”長孫氏笑了笑,“那是阿娘愛吃的玉露團?”

李承乾咧開小嘴笑:“是噠!”

說着讓小厮把吃食拿來,從中挑出長孫氏的,除了玉露團還有很多。

長孫氏無奈:“怎麽又買這麽多?”

“還有雨芙姑姑他們呀,阿娘分給他們吃。”他笑嘻嘻道,“我給風蕾姐姐也買了。”

旁邊的雨芙:“……”

雖然聽多了大郎君叫她姑姑,叫風蕾姐姐,還是會有點不習慣。

把小吃給長孫氏,還一本正經叮囑:“阿娘不要吃太多哦,晚上吃不下飯就不好了。”

小大人似的,逗得衆人直笑。

李承乾讓小厮把其他零食給兄弟姐妹送去,他就不一個個過去了,回千福院寫功課,寫完先生布置的功課,還要學系統裏的課程,主要還是物化生。

上了一段時間的課,學生們學到了多少先不說,反正思維都打開不少,生活中見到點什麽就喜歡問個為什麽,他如果再不多學點,小先生的顏面就要掃地了。

絕對不可以!

*

過了幾l天,李承乾聽說一件事,趙郡王李孝恭要班師回朝了。

李承乾舉起手:“我知道,班師回朝是說出征的軍隊返回朝廷!咦?大唐現在還在打仗嗎?”

“是啊,這次打的是輔公祏。”陸德明解釋道,“輔公祏一死,江東地區平定,他們這次是大勝而歸!”

“大唐還沒統一嗎?”李承乾疑惑,“那為什麽阿耶沒去打仗呢?他不是打仗最厲害了嗎?”

陸德明先回答他第一個問題:“大唐統一之勢已定,但還沒完全一統,北邊的梁師都背靠突厥,直到今日仍在作亂,哪日平定了他,才算真正統一。”

至于李世民為什麽不去打仗?

陸德明笑呵呵道:“王爺平定北方,趙郡王攻打南邊,自然由他打輔公祏。且趙郡王有李靖做副将,還有李世績側應,大可不必再勞動王爺。”

實際上就算需要,李淵也不會讓李世民去的。那時候的李淵受太子黨挑撥,認為李世民擁兵自重不把他放在眼裏,恨不得收繳了他的兵權才好,又怎麽會放他出去打仗?

事實上從早幾l年開始,李淵就不想讓李世民打仗了,想讓李元吉和李建成分薄他的戰功。

可惜李元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搶功不成還捅了簍子,不得不讓李世民給他擦屁股。

李建成比李元吉強的多,加上有魏征出謀劃策,成功平定了河北,以至于到現在,河北一帶都支持李建成勝過李世民。

扯遠了,總之不管怎麽說,李世民都不會去打輔公祏。

杜荷平時上課不認真,聽故事,尤其是和打仗有關的故事卻特別仔細,聞言“咦”了一聲:“李靖這個名字好耳熟,好像在哪聽過。”

李承乾一拍小手:“是托塔天王!《西游記》裏面的托塔李天王,他就叫李靖!”

杜荷也想起來了:“是的是的,就是他!那個李靖打仗也很厲害,他們是一個人嗎?”

“怎麽可能?托塔天王是神仙,會騰雲駕霧的!”李承乾頓了頓,問陸德明,“……這個李靖會騰雲駕霧嗎?”

陸德明笑呵呵道:“……老朽不曾聽過,想來是不會的。”

“看吧!”李承乾得意地晃了晃腦袋,“阿耶平定北方,是大唐的戰神。那堂伯打下南方,是不是戰神二號啊?”

李孝恭的父親李安和李淵是堂兄弟,所以李承乾稱呼他為堂伯。

陸德明啞然,然後點點頭:“民間沒有這樣的說法,不過你也可以這麽想,李孝恭确實很厲害。”

更重要的是手裏還有軍權,幾l乎可與李世民比肩,等他回來,京城勢必又是一番明争暗鬥。

杜荷托着下巴問:“他們回來會在街上逛一圈嗎?我們能不能去看熱鬧啊?”

“什麽在街上逛一圈?那叫……算是禦街誇功吧,與百姓同慶。”陸德明都要被氣笑了,“應該會有人去城外迎接,至于會不會誇功就不知道了。如果那天休沐,你們可以去看一看。”

也就是說不休沐就不行了。

李承乾幾l人都有些失望,杜荷尤甚,他可太想看大軍班師回朝的場景了。

李承乾幾l人數着日子,盼着李孝恭他們在休沐日進京,可惜事與願違,他們正好在休沐日前一天進京。

課間休息的時候,李承乾趴在桌上寫筆記,隐約還能聽見外面的熱鬧,忍不住嘆了口氣:“唉!”

好想去看熱鬧。

杜荷也:“唉!”

他比李承乾更想去,表情十分哀怨,嘴撅得都快能挂油壺了:“這麽大的事,陸先生為什麽不許我們去看啊?他一向不是這樣的。”

“這有什麽奇怪的,以後又不是不能見到趙郡王他們,騎馬進京有什麽好看的?”蘇琛一點也不能理解李承乾和蘇荷,與其和那麽多人擠來擠去,留在王府讀書不好嗎?

杜荷大聲道:“那怎麽能一樣?”

蘇琛:“怎麽不一樣?”當然不一樣啦!

以後見到李孝恭和李靖,他們代表的是他們本人,但看他們禦街誇功,代表的是浴血奮戰和大獲全勝的戰争,那怎麽能一樣呢?

人多怎麽了,人多才有氣氛呢!

杜荷想想那個場景就覺得熱血沸騰,更不用說身臨其境了。

“我們最近為了物化生和書法課已經分了很多心思,先生肯定不願意我們去的。”李承乾道,“如果一有這種事我們就不上課去看熱鬧,以後學問肯定好不了。”

蘇琛點頭,正是這個意思,學習本該心無旁骛,今日為了大軍班師回朝不上課,明日發生別的事,是不是又要不上課?即便沒有放他們去,也會多了許多思慮和揣摩,還怎麽好好讀書?

所以陸德明才不許他們去。

李承乾托着下巴道:“杜荷你要好好學啊,等你當大将軍凱旋回來的時候,先生肯定會答應我們去看你的。”

杜荷也忍不住暢想起來:“那到時候你們兩個也騎馬,我們三個一起逛禦街!還有陸先生、阿耶阿娘和大哥……”

蘇琛:“……”

李承乾也反駁:“這樣好像不太行,沒有帶那麽多人一起逛街的,不過我可以好好努力,到時候帶着蘇琛去城門接你,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逛街……誇功了。”

杜荷連連點頭:“那你要努力啊!”

李承乾:“你也要努力啊!”

他突然想起什麽,對杜荷和蘇琛擠擠眼:“等會我送你們一個禮物。”

“什麽禮物啊?”杜荷和蘇琛很好奇。

李承乾嘻嘻一笑:“等會就知道了,你們肯定會喜歡。”

杜荷和蘇琛都很好奇,不由讨論猜測起來,直到下一節課開始,先生進來才停下來。

不過他們一時半會是知道不了了,剛開始上課沒多久,宮裏就來人請李承乾,說是李淵讓他進宮,一起參加慶功宴。

李承乾眼睛一亮:“是和堂伯他們一起嗎?”

來接他的還是老熟人陳和,笑着點頭:“正是給趙郡王他們的慶功宴。”

杜荷頓時就羨慕了,眼巴巴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接收到他的目光,問陳和:“我能帶杜荷和蘇琛一起去嗎?”

陳和還沒說話,先生就輕咳一聲:“大郎君,陸先生不曾允了杜郎君和蘇郎君走。”

聖上叫李承乾去也就罷了,他們沒辦法拒絕,但也不能叫一個搭兩個吧。

陳和也有些為難:“聖上只說請您進宮……”他也不敢随便帶人進去吧。

好叭。

李承乾歉然地看向杜荷:“回來我跟你說一說。”

杜荷委屈巴巴地嗯了一聲:“你去吧。”

李承乾便跟着陳和走了,還讓小厮去閻立本那裏交代了一聲,讓他把禮物做好了就送到學堂給杜荷和蘇琛。

他昨天剛去看過,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最後調整打磨一下即可,今天應該可以做完,也算給杜荷一個安慰。

事實上杜荷和蘇琛确實在下課前收到了禮物,并且非常喜歡。

李承乾随着陳和到了太極殿,就見裏面熱鬧非常,顯然已經過了剛開始嚴肅的部分,逐漸開始歡快起來了。

李淵已經不在上首坐着,端着酒杯和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輕人說話,臉色薄紅,微帶醉意,一看就知道喝了不少酒。

李承乾邁進殿中,才發現李世民也在,剛擡手和他打了個招呼,就被李淵發現了,沖他招招手:“承乾,來阿翁這邊。”

李承乾噔噔噔跑過去,捏着小鼻子說:“阿翁喝了好多酒啊!”

李淵哈哈一笑,把酒杯交給陳進:“不喝了。”

他對旁邊的年輕人道:“這就是二郎的嫡長子承乾,你還沒見過他吧?”

“侄兒走的時候承乾侄兒還沒滿五歲呢,所以不曾聽過。不過侄兒征戰在外,也常常聽到承乾侄兒的名聲,《長安日報》将士們都很喜歡,我們經常會找南下的商人買上一些,大家閑暇時一起讀來,既是消遣,也可緩解思鄉之情。”

年輕人打量李承乾:“今日一見,承乾侄兒果真聰明靈秀,比侄兒想得還要出衆。”

李淵哈哈大笑,指着他對李承乾說:“這是你堂伯孝恭,他在家排行第二,你叫他二伯父即可。”

“二伯。”李承乾乖乖叫了聲,眨巴着大眼睛看李孝恭,發現他和自家阿耶不是特別像。

李孝恭好黑哦李淵對李孝恭哼笑一聲:“剛才看承道背書作詩,再讓你瞧瞧承乾的本事。”

李承乾:“?”

李淵跟他解釋:“你二伯說天下沒幾l個人比他兒子聰明,你給他看一下什麽叫倒背如流,讓你二伯開開眼界。”

李承乾躍躍欲試:“真的很聰明嗎?”

李孝恭:“……”

誰這麽說了?誰這麽說了?

不就是大家誇子孫的時候,他也誇了幾l句兒子嗎?怎麽傳來傳去就成沒幾l個人比他兒子聰明了?

他真沒這個意思,他兒子也沒那麽厲害。

……當然,聰明還是聰明的。

不過剛才他已經見識了李承道的聰慧,果然不負神童之名。實在不敢拿自己兒子跟他們比。

話又說回來,李承道背書已經很流利了,李淵顯然也很得意,怎麽又叫李承乾背書,還說什麽倒背如流,難道李承乾背得比李承道還流利?

那得流利到什麽程度,急口令嗎?

“倒背如流”是李承乾剛滿五歲時候的梗了,李孝恭他們在外面打仗,消息并不通暢,對京城這邊的了解除了邸報就是《長安日報》,都不會提起這件事,所以他還真不知道倒背如流是怎麽回事。

李靖和李世績等将領也不知道,捧着酒杯豎着耳朵聽。

李承乾背着小手,倒背了一篇《開蒙要訓》。

一千四百餘字一口氣背完,李孝恭和他的小夥伴都沉默了。

其他人早有準備,一邊再次震驚于李承乾倒背如流的本事,一邊欣賞李孝恭他們目瞪口呆的樣子,心裏樂開了花,莫名還有點爽。

其中一人推推李孝恭,語氣充滿揶揄:“如何?”

李孝恭:“……”

李孝恭拱拱手,心悅誠服道:“承乾侄兒聰慧,非一般人能比的。”

李淵捋着胡須哈哈大笑:“這不算什麽,哪天讓你們看看他射箭的本事。”

“哦?”李孝恭詫異,“承乾侄兒射箭很厲害?”

李孝恭很難相信,才六歲的小蘿蔔頭,小胳膊小腿的,射箭能有多好?

但想到李承乾倒背如流的本事,李孝恭猶豫了。

他竟然猶豫了!

雖然理智告訴自己不可能,但他的理智還說不可能倒背呢!這理智不要也罷。

想着李淵自己和李世民箭術都那麽好,提起李承乾的箭書還能得意成這樣,可見李承乾箭術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提議道:“改日我與承乾侄兒比一比。”

李淵:“……”

李淵無語地點點他:“你要點臉吧,跟一個小孩子比射箭,虧你怎麽想的!”

李孝恭:“……”

既然話說到這裏,李淵幹脆叫人拿弓箭和靶子來,讓李承乾當場表演一下箭術。

炫娃工具人李承乾展示了一下他的獨家射箭方法,這回不止李孝恭衆人,就連其他人也驚了。

在座大多是練過箭術的,誰見過這樣找準頭的啊?

有個官員脫口而出:“不知這是用了什麽原理?”

衆人不由側目,好家夥,居然沒看出來,原來偷偷在學物化生啊?

李靖眼睛一亮,和李孝恭嘀咕了幾l句,李淵眼尖看見了,當即點了李靖的名:“你和孝恭說什麽呢?”

李靖看了李孝恭一眼,上前兩步道:“下臣在想,這個法子是否能用到軍中。”

神射手不是那麽容易得的,既要有力氣,又要有準頭,沒有十數年的練習不能得。軍中不缺力氣大的,但準頭好的卻不多,蓋因将士大多貧苦百姓出身,從前根本沒機會練箭術。

軍中也會訓練士兵練箭,但并非一朝一夕可得,很多時候還沒練出來,就已經在戰場上喪命,或者因為傷殘不能上戰場了。

若李承乾這個法子有用,就能快速訓練出一批又一批神射手,只是不知這法子是否好學。

李承乾點頭:“好學啊,很簡單噠!”

李淵:“……”李承乾口中的簡單和別人恐怕不是一個概念。

“你們先找幾l個人跟承乾學學試試。”李淵強調,“要聰明些的!”

李孝恭和李靖應了。

與此同時,蘇亶下衙歸家,路過演武場時竟然見到了蘇琛。

他心中詫異,這個兒子向來愛讀書勝過練武,若非他請了武師父,強行要他練習,平時根本不會出現在演武場,今日這是怎麽了?

心裏疑惑,他腳步一轉向蘇琛走去,走近了才發現演武場上還有幾l個靶子,蘇琛手裏拿的東西形狀略奇怪,但也看出是弓箭。

他笑道:“你怎麽想起練箭了?”

蘇琛行了禮,把手裏的弓箭給蘇亶看:“是承乾送我的禮物,我來試一試。”

“大郎君送你弓?”蘇亶看了一下,奇道,“這不是弓,而是弩吧?”

蘇琛點頭:“是弩。”

蘇亶颔首:“你們現在年紀小,用弩彌補力道上的不足是個不錯的法子。不過弩雖方便,限制卻也多,還得常練弓箭才是。”

“弩有什麽限制?”蘇琛問。

“它的射速太慢了,同樣的時間,弓箭可以射十次,弩只能射三四次,在戰場上太浪費時間。”蘇亶道,“且像你手中這種小型弩,威力一般都不大,起到的作用有限。況且沒有準頭,即便你有弩也沒用。”

蘇琛古怪地看了蘇亶一眼。

蘇亶:“?怎麽了,阿耶說得不對嗎?”

蘇琛:“阿耶讓開一下。”

蘇亶下意識讓開,蘇琛就舉起弩對準了遠處的靶子,對着弩上的一個玻璃圓片瞄準了一會兒,果斷按下扳機。

一根箭裹挾着疾風之勢破空而出,重重釘到靶上,力道之大差點把靶子帶倒。

蘇亶:“??”

還沒等蘇亶反應過來,很快的,第二根箭、第三根箭也射了出去,間隔時間非常短,至少比搭弓射箭短得多。

蘇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