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87章

李孝恭和李靖一驚:“您知道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此事并不隐蔽,我自然知道。”

李孝恭和李靖默然,其實太子和李元吉找他們還是挺小心的,沒想到還是被李世民發現了。

且聽李世民的意思,發現此事并不困難,那是不是說明他的勢力已經無孔不入了?那聖上呢,聖上知道他們與太子和齊王見過面嗎?

李孝恭和李靖心裏一時各種想法。

李世民只當沒看到他們的表情變化,一邊洗手一邊說:“咱們這麽多年的交情,我就直接問了,你們是怎麽想的?”

還能怎麽想?

莫說本來就沒什麽想法,即便有也得被李世民剛才那句話給吓回去。

二人對視一眼,李孝恭肅容道:“下臣二人只是武夫而已,只會帶兵打仗罷了,旁的事我們不懂,也管不了。”

就是說不會幫李建成和李元吉,但也不會幫李世民。

說完這話二人有些惴惴,生怕李世民不高興。然而李世民并沒有不快,反而露出幾分笑意:“如此便好了。”

李世民并不需要李孝恭支持,他自己就有兵權,多了反而會引起李淵忌憚,對現在的情況沒有好處。

他只需要李孝恭和李靖态度上保持中立,心裏偏向他一點,關鍵時候在權利範圍內稍微幫他一些就可以了。

慢條斯理洗完手,李世民甩掉手上的水漬,回頭就見李承乾和軍中衆人圍着火堆一邊烤肉一邊講課。

李承乾講課向來聲情并茂,尤其對這種還沒入門的新同學,用大量生活常見的場景輔助他們理解,時不時還會做個試驗,軍漢們感覺就像聽故事,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一會兒驚訝一會兒歡呼,一口一個小先生叫着,争着讓李承乾嘗他們烤的肉,熱鬧得不得了。

李靖捋着胡須笑道:“大郎君都長這麽大了,真是聰明伶俐。”

“他滿月的時候你還抱過呢,我記得在你身上撒了泡尿是吧?”李世民哈哈大笑,“當時你還說周歲還要抱他,可惜沒多久我們就搬出宮去了。之後咱們去打王世充,莫說你,就連我也沒看到他周歲的樣子。”

李靖也想到當初的場景,李承乾生辰那日,李世民在軍營遙望長安,他還陪他說了會兒話。

而他自己也是因平定王世充之戰嶄露頭角,才會有今天的地位。

更別說李靖這條命本就是李世民救的。當初李靖還是前隋的馬邑郡丞,看出李淵的反叛之心,就跑去向楊廣報信,可惜被李淵抓住了。李淵要殺了李靖,虧得李世民求情才保住一條性命。

李靖沖李世民拱拱手:“王爺大恩,下臣必不敢忘。”

李世民微微颔首,又對李孝恭笑道:“看到承乾他們幾個小的,就想到咱們小時候,阿兄常帶着我們玩耍,咱們也沒少烤肉吃,還把烤糊的拿去給阿耶。阿兄還教我騎射呢!”

李孝恭慚愧道:“只是仗着比你大幾歲罷了,後來我就不如你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後來天天看小娘子,自然不如我了。”

李孝恭老臉微紅:“慚愧慚愧。”

他這人別的沒什麽,就是好女色了點。

李世民不以為意:“這有什麽?食色性也!只要阿兄知道保重身子,回頭我送你兩個美嬌娥給你。”

“哦?”李孝恭揶揄道,“你居然還敢養美人,不怕弟妹不高興嗎?”

“長孫氏賢良淑德,不會因此生氣。”李世民笑道,“不過我确實沒養美人,到時候現找兩個好的給堂兄。”

李孝恭擺手:“罷了罷了,弟妹雖然賢淑,也不好叫她誤會憂心。”

李孝恭和李世民關系确實不錯,別看他們倆差了幾歲,但是脾氣相投,打小一起玩到大的,比跟太子和李元吉的關系瓷實多了。

有這一層情分在,再加上他心裏确實更傾向李世民和李承乾,日後行事自然會有所顧慮。

這就夠了。

三人又說了會兒話,李承乾就叉着腰喊了:“你們在說什麽?堂伯和李阿翁想逃課嗎?”

李孝恭和李靖:“……”不敢不敢。

趕緊回去上課了。

李承乾一直講到金烏西墜,不得不回去才停下。竟比原定的多講了許多,而他也很高興,一點也沒覺得被拘束了。

仰着小腦袋道:“下次休沐還來打獵上課好不好?”

李孝恭被他期盼的眼神看着,忍不住就要答應,李世民卻把人抱了起來,放到馬上:“哪能回回來打獵!射箭不是教完了嗎?你以後休沐有時間玩了。”

李承乾撅撅嘴:“把我打的獵物和烤的肉都帶上哦!”

李世民不想帶:“獵物也就罷了,烤肉帶上幹什麽?你又吃不下,你阿娘最近也不能吃烤肉。”

“還有姑母和阿翁,還有叔叔伯伯他們。”李承乾見李世民不以為意,強調道,“要拿!”

行吧,小孩的心意珍貴,李世民給他帶上了。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給李承乾講故事,自然還是以他為主角的那種,還很貼合熱點地加上了李靖和李孝恭,李承乾這才知道李靖的字是“藥師”。

他咦了一聲:“好奇怪,李阿翁的名字和我認識的一個人一樣,字和我認識的另一個人一樣。”

“哦?”李世民好奇,“你還認識別的叫李靖的人?”

“就是《西游記》裏的托塔天王哦!他打架好厲害的,和李阿翁一樣厲害!他的兒子哪吒三太子也很厲害,他跟我差不多高,但是能和孫大聖打架的!”說到這裏李承乾撓撓頭,“哪吒是李靖的兒子,為什麽叫三太子啊,太子不是只能有一個嗎?”

李世民:“……”因為那是神話故事,都是假的。

“因為他們是神仙,跟我們不一樣,大唐只能有一個太子。”

李承乾點頭,對這個說法表示認可。

說到這裏,李世民已經猜到,另一個藥師多半也是話本中的人物。

果然李承乾興致勃勃道:“黃藥師也很厲害的,他不是神仙哦,但他也會飛,還會吹笛子,還會點穴!”

李承乾靠在李世民懷裏問:“阿耶,真的有人會飛嗎?”

“會不會飛不知道,不過你平陽姑母的驸馬柴紹,他有一個弟弟能飛檐走壁。”

“哇!”李承乾眼睛刷一下就亮了,“我怎麽沒見過他?”

“他最近不在長安,等他回來了帶你見他。”李世民道。

李承乾連連點頭,揪着馬一根鬃毛美滋滋。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悠悠問:“你到底看了多少話本?”

李承乾:“額……”

“沒、沒多少吖。”他心虛地對手指,就是以前買了幾本,真的不是很多。

李世民四下看了看,見大家都在認真趕路,距離也不是很近,就對旁邊的空氣點點頭,一本正經道:“勞煩仙人多加管束,日後莫讓他看這些話本了。”

李承乾:“……”

李承乾瞪圓了眼睛,氣呼呼道:“阿耶,你怎麽能這樣?!”

“我是你阿耶,為什麽不能?我是為了你好!”李世民理直氣壯。

“那我不給你蒸餾酒了。”李承乾學着他的話,“喝酒不好,我是為了你好。”

李世民:“……”

聽熱鬧的七十八郎也:[……]

到了王府附近,大家就各自分開,李承乾和杜荷、蘇琛揮手道別,約定了明天再見,就被李世民帶回到自己家。

李世民讓人把獵物解下來,拿去廚房簡單處理一下,總不能連毛帶皮一起給親戚朋友送去,最起碼得剝了皮。

李承乾則帶着烤肉噔噔噔去找長孫氏,興奮道:“阿娘,這是我自己烤的肉,你嘗一嘗。”

他強調:“只能嘗一點點哦,多了你會不舒服的。”

長孫氏含笑點頭,吃了一口,表情微微一頓。

李承乾期待地看着她:“怎麽樣?”

長孫氏把烤肉咽了下去,面不改色道:“不錯。”

李承乾咧開小嘴笑,得意地晃晃小腦袋:“那些哥哥也這麽說。”

說的是軍漢們,他們常年在外面打仗,吃食粗糙慣了,絲毫沒覺得李承乾烤的肉有什麽不對,畢竟他們烤得也不怎麽樣。

況且李承乾既是王爺又是先生,當然要捧場了。

李承乾被誇了一下午,現在可有自信了!見李泰、李麗質和李宜都在,就邀請他們品嘗自己的手藝。

長孫氏:“……快該用晚膳,別吃這些了。”

李承乾絲毫沒懷疑,很乖巧地應了。見李泰他們想吃,就一本正經地哄勸:“聽阿娘的話,以後阿兄再烤給你們吃。”

李泰這才消停了。

李承乾把剩下的烤肉收起來,既然弟弟妹妹不吃,他決定多給阿翁一點(李淵:……)

獵物清理好後,李承乾就興致勃勃去分獵物,李泰和李麗質、李宜也噔噔噔跟上:“大哥,我們幫你!”

“好噠!那你們按我說的把它們放到不同的筐子裏。”李承乾站在臺階上指揮,把那只兔子分給誰,再把那只野雞分給誰,李泰帶着兩個妹妹歡快地跑來跑去,不一會兒就分完了。

李承乾拍着小手誇贊:“青雀、麗質和六妹妹真棒!”

幾個小的便笑眯了眼,挺着胸膛驕傲得不得了。

長孫氏和李世民在一邊看着,也誇李承乾:“承乾指揮得也很好,分配很合理。”

驕傲的人又多了一個,兄妹幾個整整齊齊。

分完獵物又分烤肉,然後有點尴尬地發現,烤肉好像不夠多,一家只能分到小半碟。

李世民不懷好意地看着李承乾,看臭小子這回怎麽辦。

長孫氏則是替李淵等人考慮,提議道:“要不別送了,讓你阿耶吃。”

李世民哀怨地看了長孫氏一眼。

李承乾搖搖頭:“不要,阿耶已經吃過了,我要送給阿翁他們!”

他蹲在地上想了一會兒,一拍小手道:“我們再烤一點吧!”

蹲在他對面的李泰幾個眼睛一亮,紛紛舉起小手:“我也要烤肉!”

他們還沒烤過肉呢!

幾人一拍即合,風風火火準備起來。

李世民和長孫氏:“……”

*

李承乾的烤肉還是在天黑之前送進了宮,太子從禦書房出來正好碰到,詫異道:“承乾還會親手做吃食送給阿耶?”

陳進賠笑:“不全是吃食,或許是什麽小玩意兒,也可能只是一件趣事,大郎君都會惦記着告訴聖上,休沐了還常常進宮陪聖上說話。”

太子默然,吃食和小玩意兒都不是值錢東西,趣事更是幾句話的事,都不費什麽,但這份惦記才是最珍貴的。

也難怪阿耶越來越喜歡承乾。

太子問陳進:“阿耶近日用膳可香?睡得怎麽樣?”

兒子關心父親嘛,這也是慣例了,陳進沒什麽好隐瞞的,答道:“都好!都好!聖上胃口好,睡得也香,每天還會抽空練練騎射。”

太子邊聽邊點頭,等到了離人遠些的地方,陳進這才低聲道:“聖上派人去找袁天罡了。”

太子一愣,袁天罡他是知道的,極厲害的一位相師,李淵找他幹什麽?

若是一般看星象風水,找欽天監便可以了,可近日并不曾聽說李淵召見欽天監的人,除非此事很大,或者不能為外人所知。

更可能的是此二者兼之。

想着李淵也快到耳順之年了,人活七十古來稀,李淵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太子心裏就有了猜測:“莫非阿耶想要尋仙問道?”

陳進搖搖頭,聲音更小了一些:“奴婢也不甚清楚,但大約與秦王和大郎君有關。”

與李世民和李承乾有關,那能是什麽事?

“是啊,能是什麽事?”東宮的書房裏,李世民、李元吉和魏征、封德彜相對而坐,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與李世民或者李承乾有關的大事,還不能叫外人知道,封德彜有些遲疑地說:“莫非前些日子的流言……”

李元吉眼睛也是一亮:“莫非李世民和李承乾果真是妖孽,阿耶發現了什麽端倪?”

太子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怎麽可能?”

莫說他不信什麽妖孽不妖孽,李淵也不信。況且李淵已經對此事下了論斷,怎麽可能短短時間就起疑,李世民和李承乾又沒幹什麽。

唯一的就是弩,但也是李淵允許的。

李元吉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不免有些失望。

想了想又道:“是不是李承乾的命格?當初那個相師不是說他青年時有一個大劫,可能會殒命嗎?雖然按照相師說的在府中待了五年,到底也不是全然沒有見生人,這命格有沒有破還不一定呢。說不定就是李承乾的命格沒破,阿耶那麽喜歡他,為他大費周章找相師也是情理之中。”

李建成又搖頭:“如此便該先讓欽天監看,欽天監不成也該找當初那個相師,再不濟多找幾個,而不是只找袁天罡一個。這既想找相師,又不那麽盼着找到的樣子,倒像是有些逃避。”

衆人默然,好一會兒封德彜才艱難地說:“莫非聖上真的起了別的心思?”

什麽心思?

大家心裏都清楚,是另立太子的心思。

如此就說得通了,李淵看到了李世民和李承乾的價值(或許也有太子這邊不給力,以及李承道身體變壞的緣故),總之他起了另立太子的意思。

只是這樣的決定太過重大,李淵也不敢憑自己的判斷行事,所以想看看上天是什麽意思。但這事不能叫朝中任何人知道,以免引起朝廷動蕩,所以他沒有找欽天監,而是派人去找跟朝廷沒有關系的袁天罡。

或許李淵自己也在糾結猶豫,所以沒有找其他相師,當然也可能是李淵只想找最好的相師來看,要一個最準确的結果。

不論如何,結論都是一樣的——李淵可能有了另立太子的打算。

李元吉皺眉:“如此說來,阿耶允許李承乾造弩,或許也沒那麽簡單。”

弩又不是磚或者玻璃,殺傷力極大的武器,李淵不應該允許李世民私造才是,偏偏他就允許了。

李元吉不吝把情況往最壞的地方想:“也可能阿耶提前并不知情,只是為了保住李世民和李承乾故意那麽說。”

他看向太子,卻見太子面沉如水,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

李元吉沉着臉道:“大哥,這回不能再猶豫了!”

“你不要急躁,事情還沒到那個地步。”太子還有理智,安慰李元吉道,“阿耶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只想我們兄弟都好好的。以前那瘋馬的事……他也沒有罰你,如今維護二弟也不算什麽,未必就是那意思。”

李元吉都想冷笑了,那事李淵是沒怎麽罰他,但他得了什麽好嗎?不是被李世民打斷了一條腿嗎?他在床上躺了三個多月,直到現在還沒好徹底,每逢陰天下雨骨頭縫裏都難受。李淵不是也沒管?

想起這事,李元吉就恨得牙根癢癢:“抛開弩的事不提,阿耶找袁天罡這事又該怎麽說?大哥,先下手為強啊!”

太子還是猶豫。

李元吉都無語了:“那大哥你打算怎麽辦?”

“許是阿耶并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我們多慮了。”太子嘆氣道,“還是先試探一下阿耶的意思吧。”

“行!如果阿耶真的有了這個心思,大哥可不能再猶豫了!”

這回太子終于點了頭。

又問起李孝恭和李靖的事:“他們那邊有消息嗎?”

“沒有。”說到這個李元吉臉色就有點發黑,“我看是不能指望他們了,他們本來就和李世民交好,即便不幫李世民,也不會幫我們的。”

“李靖也沒有嗎?”太子心裏一沉,他早就知道李孝恭不好拉攏,此人與李世民脾氣相投,之所以保持中立,只是不想摻和到奪嫡之中。他現在并沒有碾壓李世民的優勢,李孝恭投靠的可能微乎其微。

但李靖不一樣,李靖年紀大些,為人也比較傳統正義,很支持嫡長子繼承制,他是有可能被拉攏過來的。

且李靖雖然是副将,但在戰場上為李孝恭出謀劃策,展現出卓越的軍事能力,不僅能左右李孝恭的決定,在底下的将士中也很有威望。

按他原本的猜測,李靖即便不答應投靠,也不該如此冷淡。

“大哥忘了嗎?李世民救過李靖的命!而且他們還在上李承乾的課,昨天還一起去少陵原打獵,說不定早就被李世民拉攏過去了。”

李元吉撇撇嘴,“咱們還不如多用點功夫在李世績身上,他進京後倒是挺安分,也沒和李世民那邊接觸過。”

太子搖頭,李世績不與李世民接觸,不是與李世民生疏,相反正是從前太過親密,如今才需要避嫌。

李世績原本不姓李,他姓徐,叫徐世績,字懋功,跟着李世民平定四方,感情遠比李孝恭更深厚。此人更不可拉攏。

太子嘆氣:“還是重點關注李靖那邊,他當不至于投了二弟。”

如今最要緊的還是兵權,有了兵權,就算李淵真起了旁的心思,他也有斡旋的空間。

李元吉也知道這個道理,應下了。衆人又商量了一陣怎麽試探李淵,各自領了任務後就散了。

李元吉和封德彜先走,太子和魏征落後一些,太子親自送魏征出去:“先生今天一直沒說話,可是身子不爽?”

“下臣身體無礙,多謝殿下關懷。”魏征恭敬地說。

他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麽,說他不覺得聖上會改立太子,還是讓太子別去試探聖上?

太子和齊王不會聽的。

太子默然片刻,終究只是道:“先生回去好生歇着吧。”

魏征拱拱手,沉默地走了。

太子目送魏征走遠,看着他的背影怔然許久。

與此同時,李元吉走出東宮大門,身後有人叫他:“齊王殿下留步!”

李元吉回頭一看,見是封德彜追上來了,就對他點點頭,态度倒是不錯:“是封公?你找我有事?”

“方才跟太子商量的事,老朽有一點看法,可否與您探讨一二?”封德彜捋着胡子微笑,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

李元吉一點也沒懷疑,帶着封德彜回武德殿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