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22

第57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22

元子降生,普天同慶,遐迩同歡。

外間,穩婆抱着剛出生的皇子給皇帝看,喜得皇帝連聲叫好,笑聲響徹殿宇。

內間,皇後汗濕透鬓發,臉色蒼白得靠在軟墊上,正由朱晴喂參湯:“皇兒可好?”

“好。禦醫看過,元子氣血兩旺,康健極了。”

“那就好,那就好。”皇後喃呢,“皇帝說了,以後就我們夫妻倆清清靜靜過日子。”

“娘娘與皇帝夫妻情深,從此之後,都是清淨太平日子。”朱晴神态堅毅、語氣篤定,這不是寬慰,而是事實。

“嗚嗚……好啊……”皇後哭得不能自已,五年無子的壓力,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來的,不知道萬一皇帝抵擋不住納妃生子,自己又該怎麽辦?這個孩子,不僅救了自己,更救了帝後之間的感情啊。他是自己的依靠,張家的希望!

朱晴擰了熱帕子來,敷在皇後眼部,柔聲勸慰;“月子裏不能掉眼淚,娘娘喜極而泣,哭過這一回,日後都是笑着的日子。”

皇後明白她的好意,被熱帕子溫熱的包裹着,不一會兒就昏睡過去。

生産本就累人,參湯裏還有助眠成分,皇後再次醒來之前。産房裏的一切都由朱晴調派,如今坤寧宮中最得皇後青眼的成了朱晴,劉婆婆都要退一射之地。

朱晴安頓好皇後,又去檢查皇子的安全,再查一遍穩婆、奶娘、宮女、內侍,這個嬰兒不僅是皇後的救星,也是他們從今往後的主子。

元子降生,自有慶典。前朝的事情不贅言,後宮中,皇後娘家人自要入宮看望。

壽寧伯夫人帶着長子鶴齡、次子延齡前來探望皇後。

“姑姑,兩位國舅爺也跟着進寝殿了。”朱晴正在準備款待壽寧伯夫人的茶點,小宮女悄聲進來禀告。

朱晴心頭一跳,“劉婆婆沒攔着兩位國舅?”

Advertisement

“正是劉婆婆引進來的。”

朱晴心道不好,兩位國舅已經是知人事的年紀,貿然出入後宮,實在不妥。不是朱晴當了幾年古人,思想就古板到不讓姐弟相見,滿腦子黃色廢料。而是兩位國舅進了皇後宮中,與諸多宮女有接觸,不合規矩,追究起來都是下人的錯。

這兩位國舅的名聲,可不太好啊。

朱晴連忙迎出去,想看看有沒有辦法化解。

遠遠看到劉婆婆引着壽寧伯夫人和兩位國舅進來,朱晴避到旁邊行禮:“見過伯夫人,見過兩位佥事。”

壽寧伯夫人仿若沒看到,帶着人直接略過。

倒是大張國舅站住,笑問:“這位姐姐往日倒不曾見過。”

朱晴再行福禮,“不敢當佥事一聲姐姐,臣尚服局典衣朱氏,蒙娘娘親眼,在身旁伺候。”

走在前頭的壽寧伯夫人不悅回頭,“鶴兒,快來,別讓你姐姐等着急了。”

“娘,這就來。”大張國舅帶着弟弟快走兩步,追上母親。

自皇帝登基之後,對妻族自有恩賞。國丈獲封壽寧伯,特授鴻胪寺卿,超拜榮祿大夫、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意思是,爵位有超品的伯爵,官位正四品鴻胪寺卿,文散官加到了正一品的榮祿大夫,武勳官加到了正二品的都督同知。榮譽、實職、文臣、武官,四角俱全。

連兩位年少的國舅也授了中軍佥事的虛職,什麽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就是生子勿喜,生女勿悲,君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張皇後比衛子夫還“霸”呢!

朱晴原地站了一會兒平複情緒,跟進了室內。

皇後早已體面得穿了缂絲襖裙,頭戴嵌寶抹額,半靠着坐在床上與母親、弟弟說話。

兩位國舅坐在稍遠的繡墩上,仿佛屁股下頭有針紮一樣,總不安分。

皇後疼愛兩位國舅,笑道;“你們就別在我面前拘束着了,出去玩兒吧。讓我和母親說說話。”

兩位國舅如聞綸音,立刻站起來謝道:“我們先去外頭逛逛,再來接母親。”

“晴兒,你帶着他倆。”皇後立刻指了剛進來的朱晴。

壽寧伯夫人立刻阻止:“娘娘,讓內侍陪着吧。那兩個皮猴玩鬧起來沒個輕重,還是男子看得住他們。”

“也是,讓我宮裏的總管太監李才去。晴兒,你去和李才說一聲,讓他規勸着國舅,不許到處亂闖,不許惹是生非。”

“是。”朱晴應下,出門通知李總管。

等朱晴走了,壽寧伯夫人也叫劉婆婆等宮人退下,拉着女兒的手感嘆:“神佛保佑、苦盡甘來!娘娘這日子,總算熬出頭了。”

“有皇帝護着,哪裏能用一個熬字,女兒的日子,已經是天下頂頂好的了。”

“世上做人家新婦,哪兒有不苦的。皇帝愛重,可他宮裏還是有兩個貼身伺候的;清寧宮對娘娘屢屢刁難,就是前朝那些酸腐文人,也愛都管閑事,真是狗拿耗子,顯着他們了!”

“如今都好了。皇兒降生,皇帝連那些伺候宮人都放銀還家了,況且,皇帝平日也不愛去那些人屋裏。太皇太後還給皇兒賜了一面赤金鎖、一面白玉鎖,前朝更是忙着做贊、做賦,哪兒還有閑心來嚼舌根。”皇後如今是萬事滿足,反而勸起母親放寬心。

“那也不能掉以輕心。”

“娘放心,我明白的。”

“娘娘心軟,哪裏知道那些人的鬼魅心思。我聽說娘娘最近愛用那個朱女官,什麽事情都交給她,連劉家的都不愛使喚了。”

“母親從哪兒聽來的?莫不是劉婆婆和你告狀了?”

“哪裏用告狀。我一來就看得清清楚楚,劉家的好端端一個管事兒的,站到宮門口去迎我作甚,來往的宮女對她也不甚恭敬。娘娘啊,劉家的一家老小都在咱們手裏,年紀大有成算,這是家裏給你備的幫手啊。那個小女官,黃毛丫頭一個,懂什麽啊。”

“娘你有所不知,晴兒的确有些神通。她一年前就通過查閱道書,預言我在五百日內必定誕下皇嗣,且是男丁。也是她第一個算出我有孕,是做了吉夢,有道君啓示的真本事人。當時我就與母親說過,正月裏不該請大夫,若不是她說,我還要強撐着陪皇帝主持大宴呢。禦醫都說了,若是不注意休息,皇子肯定保不住。這樣一個有本事的福星,娘您說,該不該重用。”

“啊這……”壽寧伯夫人結巴,“啊這”可能是他們家祖傳的口頭禪,她“啊這”“啊這”叫了兩聲,不情不願道:“那也不能太倚重,光溜溜杆子一個,咱也拿不住,萬一她起了壞心……你剛生産,皇帝常來看你,讓她瞅着機會……”

“娘!朱女官不是那樣的人,她早就和我說了,日後是要做尚宮的。我也計劃着,等徐尚宮老退,就讓她慢慢接替上來。”

“你懂什麽!徐尚宮那樣容貌平常的才想着做女官,那姓朱的小丫頭生得勉強能看,最用以起歪心思了。”

“娘,真不是……”

不聽皇後解釋,壽寧伯夫人下定論道:“我看你是讓那丫頭唬住了,當女官哪兒有當皇妃好。想想前頭萬娘娘,算了,不吉利,想想紀娘娘,南邊蠻夷,還是罪人,如今在太廟裏受香火呢!還不是因為有皇帝這個兒子!這宮裏的女人,但凡平頭正臉一點兒,都想着爬龍床、博富貴!”

皇後哭笑不得,她覺得朱女官應該不是這樣的人,她是讀書的,有自己的堅持。可這道理和母親說不通。孝順、孝順,皇後在心中默念,母親不知宮中事,暫且順着她吧,這也是孝道。

母女倆說了許久的貼心話,皇帝在前朝聽了經筵,聽聞岳母和小舅子進宮探望,連衣服都沒換,趕忙過來。

這正是皇帝愛重皇後呢!皇後娘家人好不容易入宮,皇帝在路上就吩咐備席面,他要在坤寧宮辦一場小宴,酬謝皇後産育元子。

皇帝來了,壽寧伯夫人連忙出來拜見,跑出去瘋玩的兩位國舅也及時被人找了回來。

“都坐,都坐,不必多禮。”皇帝非常寬和讓人看座,“朕已命人去請國丈,今日皇後可與家人團聚矣。”

“臣婦謝皇帝厚恩。”壽寧伯夫人起身行禮,因皇帝對他們家一向寬仁,兩個孩子犯錯也從不責罰,壽寧伯夫人在皇後面前也很從容,笑道:“娘娘還在月子裏,享用不了皇帝厚賜,臣婦代皇後謝恩啦。”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皇後為朕誕育元子,勞苦功高,怎能不酬。夫人以後要多進宮探望皇後,兩位妻弟也可進宮來。”

“多謝姐夫!”兩位國舅立刻齊聲應道。

“沒規矩!姐夫也是你們能喚的。”壽寧伯夫人假嗔薄怒。

“哎,無妨,民間就是如此稱呼,不必拘禮。”皇帝對兩個小舅子是真好,又問了他們一些功課。發現兩個小舅子答不上來,也不狠逼他們,只轉移話題,說自己去更衣,讓岳母一家随意些。

皇帝轉去側殿,壽寧伯夫人歡喜得回去和女兒說皇帝單獨為他們一家設宴的事情,真是榮光!

母女倆正歡喜的時候,突然,大宮女韓翠兒掀開簾子,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娘娘,出大事了!國舅趁着皇帝更衣,偷戴金冠被拿個正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