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
第 8 章
看到青楊一把拽住小榆,姜禾才徹底松了一口氣。
真的是第一次當娘,沒經驗,在這種人來人往的地方就應該把孩子牽住了,不然很容易走丢的。
這可不是什麽多良善的時代,早幾年戰亂的時候,可有不少拐小孩的人伢子。
這一拐走,這輩子都見不着了。
姜禾捂着胸口在一旁擦冷汗。
孩子還是要教育的,不過很顯然現在暫時輪不到她。
“沒有跟你說過不能自己一個人亂跑嗎?”
青楊死死攥着小榆的手腕,将他拽到了湖邊的柳樹下,厲聲呵斥道:“這裏人這麽多,你要是走丢了怎麽辦!”
小榆很少見到哥哥這般嚴肅的板着臉,他被吓得一哆嗦,縮着脖子軟軟地喊了兩聲: “阿兄……阿兄。”
見青楊依舊黑着一張臉,不為所動。小榆只好将求助的目光轉向了雨桑。
但讓他失望的事,雨桑抱着手臂,冷着一張臉完全沒有任何回應。
甚至因為五官更為英氣銳利的緣故,她看起來比青楊還要更駭人些。
一向被哥哥姐姐護在身後的小孩很少直面這樣的怒氣,孤立無助的小榆眼眶一紅,便開始認錯。
“我錯了阿兄,我再也不敢了。”
青楊擰着眉沒說話,倒是雨桑抱着手,冷笑了一聲:“你是不敢了?你是怕我們罵你吧。為了口吃的,家裏人都不要了是吧!”
這……一左一右的混合呵斥,給姜禾都看傻眼了。
她可算想起來自己是家長這件事,剛上前幾步想要勸阻,就看見青楊朝着她看過來。
少年的目光冷靜的有些可怕,他語氣平靜道:“他不是第一次看見吃的就忘了自己是誰、在哪了。”
難怪,原來是有前科的。
小榆這才看見姜禾走過來,他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一頭紮進了姜禾的懷裏。
“娘,我知道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
看着懷裏的小榆哭得直抖,姜禾輕嘆了口氣,試探地看向青楊和雨桑。
兩個孩子沒有說話,短暫沉默之後,雨桑輕嘆了口氣。
見事情有轉機,姜禾忙推了推小榆的肩膀。
小榆也是會看臉色的,他磨蹭着步子,小心翼翼攥住了青楊的衣袖,仰頭看看青楊又看看雨桑,嗫嚅着開口:“阿兄,我真的不會在這樣了。阿姐,阿姐我知道錯了”
到底是一手帶大的弟弟,狠下心板着臉也繃不住太久,他們倆自己都還是孩子呢。
姜禾就這樣看着青楊臉上的冷硬逐漸松動,他緩緩開口:“沒有下次。”
沒等小榆反應過來,雨桑已經伸手,狠狠地揉了一把小榆的腦袋。
小榆的臉上還挂着眼淚呢,他用力吸了吸鼻子,像是急切地要證明自己真的不會再亂跑了,他一手牽着青楊,一手拽着雨桑,眼神堅定。
看着三個孩子和好如初,姜禾的笑容都慈祥了幾分,她突然有一種很真切的,身為長輩的感覺。
但看着小榆明明饞得流口水,卻絕口不提燒餅的事情,姜禾又覺得有些難受。
貪嘴是孩子本性,姜禾能夠理解,但他絕口不提要吃燒餅的事,是知道家裏很難有這個閑錢去吃燒餅。
姜禾是很想上前去買個燒餅,安慰下抹眼淚的小榆,和大家一塊分食。
只可惜她渾身上下一個銅板都沒有,只好帶着孩子們沿着湖邊繼續走。
他們朝着湖的左側走,那不知道是什麽的一片青瓦建築遮掩了湖的影蹤。只是這一帶梧桐茂密,兩側也有不少攤販,行走在其間也頗有一番意境。
賣吃食的也不少,姜禾已經看見了畫糖人的、賣大塊切糕的、還有些擔着賣的精致糕點。
姜禾雖然沒錢,但她還是走走停停,大致了解了一下市場定價。
梧桐路的盡頭,有一棵巨大的桂花樹,深綠色的葉子簇擁成一個蘑菇的形狀,即使仰着頭也沒辦法看到頂端的樣子。
桂花樹下,圍着一圈商販。
姜禾瞥了一眼,竟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小榆拽着雨桑,遠遠地就沖在冷飲攤子前站着的梁二打招呼。
“梁二叔叔!”
梁二有些驚訝的回頭:“嫂子?你們怎麽過來了。”
“有燕兒幫忙呢,我們出來逛一下。”姜禾往前邁了幾步,這才發現有一宏偉的廣亮大門正對着那桂花樹,兩尊石獅子氣宇軒昂地鎮守在門口,頗有氣勢。
見姜禾的目光一直朝着大門看,梁二便順勢介紹。
“嫂子,這就是我們上工的地方。這從前好像是江南一個大官的宅邸,戰亂之時荒廢下來了,攝政王殿下就下旨,改成了國子監。”
他們如今所在的這個京城,在戰亂之前只是一個陪都。是戰亂之時才南遷而下的,攻打骠國後,疆域向南擴張,江南的位置便成了連接南北的中心,便就此定都了。
梁二指了指湖邊小山丘上的赤紅屋脊“其實還只改建了一半呢,之前國子監在山上。現在修好了一半,大人們便已經搬下來了。我們在建另一半呢,聽說是用來開書院的,一部分已經修好了,再過上幾個月就可以招生了!”
“書院?和國子監在一起?”
“我這糙人也不太懂,會的那兩個字還是嫂子您教的。”梁二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聽他們說,就是缺人。”
姜禾有點明白了。科舉時間跨度久,戰亂之後朝廷定是缺人的。不如就辦個公立的書院,小範圍內提前先篩選培養一批人才出來。
“就是國子監的飯不太好吃,有些個閑錢的少爺們都出來吃了,人特多所以我特意叫梁生頂班,早點出來買,就怕一會排不上隊。”
原來如此!姜禾雙眼唰得就亮了起來。
她以前刷短視頻可不止刷寶媽帶娃,小學門口擺攤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幾乎是沒有猶豫,姜禾就定下了未來擺攤的地址。
國子監可以“走讀”,而且聽梁二的意思,他們還要在這裏幹挺久的,這些上工的人也是穩定客源。
學校門口!必須是在學校門口!
姜禾又簡單和梁二聊了兩句,道別後便準備往回走。只是她一轉頭,便看見青楊站在陽光下,看着那朱紅色的大門怔怔地失神。
“青楊。”姜禾略提了些音量。
青楊沉沉應了一聲,轉身跟了上來。
——
“姐,你們前腳剛走就賣出去了。”
梁燕兒将錢交給姜禾:“一共賣了二百二十文,您拿着。”
京城裏售賣野貨會比城鎮之間的集市貴些。據梁燕兒所說,其實賣野兔子野豬什麽的,獵戶們是不愛進城的,因為要繳納的稅會比農戶高很多。
若是挂着別的貨物的名頭賣野貨,這要是被京兆府巡查的官員抓到了,輕則被罰到破産,重則直接被帶走關押了。
只是草藥攤子上賣一次野兔子,還是在可以通融範圍裏的。
對着梁燕兒連聲道謝後,姜禾背着背簍,帶着孩子們去采購去了.
家裏什麽都沒有,什麽都要買。
米鋪子買米,還要買面買鹽買豬肉。
姜禾嚴格算着一家四口人所需要的食物,盡可能的多買些東西。
這一圈下來,背簍裝得沉沉的,荷包大縮水,人也累的夠嗆。
已經到了吃飯的點。姜禾張望了一圈,領着孩子們進了一家路過了三次的馄饨鋪子。
路過三次,生意一直不錯,想來味道一定不差。
“姑娘來看看吃點什麽。”
姜禾在進店的時候就已經張望過周圍人點了什麽,此時看着菜單招牌,沒什麽猶豫就開口點菜。
“一碗大馄饨,一碗小馄饨,一屜小籠包。”
“好嘞,一共二十文。”
姜禾結玩賬後,領着孩子們在店鋪外的棚子下尋了張空桌子。
“好貴啊。”雨桑喃喃道“可以,買好多米了。”
青楊雖然沒有說話,但看着他那微擰的眉頭,姜禾就知道他也一定也覺得花多了。
很顯然,這些年節省慣了,孩子們并不能适應這樣的消費。
“不算貴。”姜禾撐着下巴打了個哈氣,解釋道:“我們這一路走過來,基本都是這個價格。現在經濟恢複的快,物價比戰争剛結束的時候高也是正常的。”
她笑着看向青楊,倒也沒有急着詢問。
能看出來,這一路青楊有在思考。姜禾相信他能察覺到戰亂結束之後,這個社會發生的變化的。
何況這孩子……似乎也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來喽,大馄饨、小馄饨!”
食肆老板的嗓門很亮,一手端着一個滿滿當當的大碗,穩穩地放到了桌上。
“還有一屜小籠包啊,稍等。”
大馄饨皮薄餡大,鼓鼓囊囊的像金魚,飄蕩在澄澈的湯底中。小馄饨卻截然相反,馄饨皮鼓脹成透明的泡泡,清透飄逸,并不怎麽能看見餡料。
兩碗馄饨上都點綴了翠綠的小蔥和嫩黃的雞蛋絲,在油光中顯得鮮活又明亮。
“快吃吧快吃吧,賺錢了也是要吃點好的。”
姜禾直起腰杆,搶先探出勺子。
小榆不甘示弱緊跟着伸手。
他舀了一個大馄饨,而姜禾只舀了淺淺一勺的湯。
“吹吹涼再吃哦,小心燙着。”姜禾叮囑了一聲着急忙慌的小榆。
看着青楊和雨桑都拿起勺子,姜禾這才放心地抿了一小口湯。
醬油和豬油,很簡單的食材,味道很異常的鮮美。
看來下次可以不用花這個錢了,自己在家也能做。
只是沒法用來擺攤賺錢,這街上最不缺的就是馄饨攤子,走個十米就能看到一家。
這家店的小籠包倒是有點出乎姜禾意料的好吃。
皮薄餡大還帶着湯水,一口下去汁水四溢,鮮香十足。
有些出乎姜禾意料的,是雨桑的食量。
這家店的大馄饨分量很足,很多成年男人都只點上了一碗。
而他們桌的這碗大馄饨,在其他三人各自舀了一個後,就到了雨桑面前。
而她現在已經在收尾最後的一點湯了。
這樣看,她的食量比青楊還要大。
這就是,天生大力的原因嗎?
姜禾托着下巴想。還好剛剛多買了點米,可不能叫孩子吃不飽飯啊。
等雨桑端起大碗将最後的一點湯喝得幹幹淨淨,她長長舒了一口氣後,眼神出現了短暫的呆愣。
真的是太久沒有吃飽過飯了。
雨桑擡起頭來,恰好對上姜禾笑盈盈的目光。
“吃飽了?那我們走吧。”
——
之前和梁燕兒約好了要一起回去,姜禾領着孩子們回到她擺攤的地方時,卻被隔壁賣菜的大爺告知,梁燕兒去醫館了,請他們稍稍在這裏等一會。
姜禾倒也不急,和大爺道謝後,決定帶着孩子們在河邊歇息一會。畢竟一會回家還得收拾家門口那塊地,這可是費力的活。
小榆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河裏的魚吸引走了。姜禾只好寸步不離的盯着他,免得他過于激動掉下去。
趁着小榆看得入神,姜禾朝着青楊招招手。
少年狐疑地邁步上前,姜禾附在他的耳邊低聲說了兩句話,又掏出了六個銅板遞到他手裏。
“注意安全,快去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