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中間商,賺差價(一)

中間商,賺差價(一)

令姜禾沒想到的是, 青楊回到家不久後,就起來發起燒來。

整個人迷迷糊糊的,雙目無聲的倚靠在床邊。

家裏現在暫時不缺錢了, 不說那額外得到的銀锞子,光是今天賣的水晶粽子錢, 也足有将近一貫了。

姜禾當機立斷地重新回了一趟京城, 找了大夫給青楊把脈後, 又跟着大夫回京城抓藥。

這一來一回, 大把的時間花在了路上。

一直到天黑,青楊才喝上了那剛煎好的中藥。

睡得迷迷糊糊的青楊頭頂半塊濕毛巾,被姜禾喊了起來。他端着碗, 盯着那黑乎乎的藥,皺着眉半天沒反應。

中藥确實難喝, 看青楊可憐兮兮的模樣, 姜禾嘆了口氣着:“憋一口氣, 直接灌下去。要是涼掉了, 會更難喝的!”

好在青楊聽進去了,他猛地皺眉,動作決絕地端着碗仰頭。

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小榆,捏着一塊杏幹, 眼疾手快地往青楊嘴裏塞去。

姜禾嘆了口氣:“明日我去茶樓就行, 你在家好好休息吧。”

這段時間确實很忙, 一邊擺攤, 一邊準備端午節的東西。

姜禾倒是沒什麽感覺, 越忙越起勁。但是孩子們卻還是在長身子的時候, 正是缺覺的時候,跟着她一起早起忙活, 怎麽吃得消呢。

以前沒帶過孩子,還真沒想到這一點。姜禾揉了揉太陽穴,目光有些發沉。

現在家裏吃飽飯是沒問題了,還是要逐步提高生活質量才行。

“今晚我守着就行。”

雨桑端着一盆水進來,身後還跟着肥嘟嘟的小狗崽。

孩子們給小狗崽起名叫“粽子”。

原本繼承了顧沛的起名意志,三個孩子堅持小狗的名字應該和他們一樣,是在哪遇見就應該叫什麽的。

但是姜禾實在接受不了那麽潇灑帥氣的狗,要叫“大棒骨”和“裏脊”。

再三讨論下,最終小狗起名叫“粽子”,大狗叫“端午”。

姜禾沒有異議,她抱起那扭着尾巴的小狗崽粽子,安撫地摸了兩把,目光落在了和端午玩耍的小榆身上:“那小榆晚上跟我吧。”

雖然青楊已經喝了藥,物理降溫也起了一點作用。但是據姜禾的經驗,夜裏可能會反複的高燒。

得有個人守着才行,而且小榆睡相不好,得把他帶走才行。

小狗一天沒見着人,恨不得把尾巴搖下來。

這邊有雨桑守着,姜禾很放心,她便領着狗和小榆一起出去,好讓雨桑趁着青楊還清醒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

背簍還放在院子裏,沒來得及收拾。

竈臺上還煮着粥,姜禾在鍋邊坐下,掀起鍋蓋攪動了一下後,将手邊已經切好的青菜碎撒進了鍋裏。

“娘!”

小榆在院子裏奔跑了一會,他突然跑進廚房裏,在懷裏掏了一會後,攤開手掌遞到了姜禾面前。

“這是……那位大人給你的?”姜禾看見那錦鯉樣式的銀锞子時,愣了一下。

這精細的做工,活靈活現的姿态,和她手裏那只是元寶樣式的銀锞子完全不一樣。

更像是大戶人家逢年過節給孩子們圖吉利的小玩意。

姜禾突然意識到了,華陽長公主對小榆,确實是有些不一樣的情感,哪怕他們只是見了一面。

“我們不是買了香囊嗎?你可以挑一個喜歡的,把這個小銀子放進去。”

見姜禾沒有要收走的意思,小榆歡天喜地的撲到了竹筐前,找起來香囊。

雖然這是他自願主動交出來的,但畢竟是第一次收到別人給的,在小榆眼裏這更像是“禮物”,而不是賞賜。

端午節是有挂裝有草藥的香囊的習俗的,有辟邪的寓意。

在從茶樓回來的路上,碰到了賣香囊的攤位,姜禾和孩子們一人挑了一個。

小榆很快找到了他的繡着雀鳥的翠綠香囊,他開心地用雙手捧着,逗弄着小狗崽粽子。

傍晚的風微涼,非常舒适。

“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見太陽跌進山巒的全過程。

關了一天的小雞也被放了出來,他們叽叽喳喳躲着亂跑的小榆和粽子,拼命往田裏跑去。

小兔子也被放了出來,為了防止它們啃了田裏剛冒頭的蔬菜,就只能叫小榆盯着些,不讓它們往田裏跑。

莫名地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尤其是在白天見過京城繁華景象後,重新回到了山腳下,節奏陡然間慢下來,看着遠處浸在夕陽裏的群山和村莊,有一種周身空曠的安逸感。

那因為青楊高燒而緊繃的情緒也慢慢松懈了下來。

姜禾有些失神,想到華陽長公主對小榆那格外憐愛的态度,她就有些迷茫。

雖然能猜到是華陽長公主那麽喜歡孩子,和她對定安侯那惡劣的态度,一定有分不開的關系。

但是小榆畢竟不是她生的,也不是她撿的。顧沛這是在哪撿回來的孩子?

不會真的和華陽長公主有關系吧!

面前的鍋裏咕嘟咕嘟冒着米香醇厚的泡泡,姜禾忙搖搖頭,打斷自己的胡思亂想。

平常村裏的百姓,哪能這樣容易和皇家的長公主扯上關系啊。

可能就只是小榆長得有點像華陽長公主在乎的人,碰見了就多看一眼罷了。

——

這個想法在第二天,姜禾帶着小榆再一次在茶樓碰到華陽長公主後,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

端午節當天,茶樓的生意比昨日還要更好。

攝政王早已安排了尚衣局,縫制了塞有香料的香囊免費發放給百姓,以此代替宏大的祭祀活動,祈求天下百姓皆無病無災。

華陽長公主的茶悅樓自然也是香囊發放的地點之一。

茶樓門口一早就開始排長隊,要不是茶樓管事認出姜禾,指揮小厮将姜禾和小榆領進來,姜禾怕還是要在人流裏擠上好一會才能進來。

恰好華陽長公主正下樓,她今日一身錦衣華服,看着更加的華貴端莊。

姜禾行禮,長公主與她擦肩而過,并無任何交流。

這叫姜禾松了口氣,放心在小厮的帶領下去了後廚。

……

馬車上,攝政王瞥了一眼華陽長公主。

“我剛才好像看見那孩子進茶樓了。你怎麽出來這麽快,沒跟他說兩句話嗎?”

華陽長公主扶了扶鬓間的海棠簪子,嘴角浮上一絲苦澀地笑:“和那孩子越接觸,就越是想念我的小瑜。我怕我和他說上話了,就不舍得跟你們去花舟了。”

攝政王輕笑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馬車很快抵達了在士兵鎮守下的碼頭,一艘古樸但足夠宏偉華貴的船只停在碼頭上,侍衛們正整齊有序地往船上搬運着東西。

陽光之下,江面閃着粼粼波光,小皇帝手持折扇立于船頭,正笑着朝他們看過來。

——

姜禾在茶樓後廚,和白案師傅們進行了一番很友好的交流。

馬蹄粉和其他的一系列材料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姜禾只需要将比例和如何搭配不同口味的思路告訴他們。

許是管事提前打過招呼,姜禾在後廚受到了相當的尊重。

為了引導師傅們打開思路,姜禾示範地做了一個千層糕,一層牛乳一層桂花口味,層次分明煞是好看。

另外,姜禾發現馬蹄粉有兩種做法。

類似于水晶粽子這樣的,是先調好粉漿後,再上鍋蒸熟。

另一種則是參考姜禾從前吃過的斑斓椰子西米糕,是先将粉漿邊煮邊攪拌到粘稠,再倒如葉子容器裏放涼就可以直接吃了。

雖然沒有斑斓、沒有椰子、也沒有西米。但是用牛乳也可以勉強代替一下。

既然收了華陽長公主的錢,姜禾可一點也沒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全都教給師傅們了。

而她,也在後廚和專業的師傅那學了些東西。順便得到了一些在京城裏采購半成品的內部消息。

從茶悅樓出來的時候,太陽高懸天邊,正是陽光最燦爛的時候。

姜禾一刻也沒耽誤的領着小榆往京城走去。

她首先是去了成衣鋪子,給三個孩子一人買了兩身衣服。

吃飽的目标早已實現,穿着自然是要跟上的。

雨桑的尺寸姜禾記得。

青楊沒來也沒關系,早上離家前,姜禾特意叫雨桑拿了一件青楊的衣裳,就這麽比對着買了兩件。

這回,一碗水可算是端平了。

見時間還早,姜禾又帶着小榆去了鐵匠鋪子。從鐵匠鋪子出來後,又零零散散買了很多東西。

一直到小榆叫喚着走不動了,他們才坐上了回村子的馬車。

青楊端着茶碗坐在樹影下,大狗端午伏在他的腳邊睡覺。

見姜禾背着裝得滿滿當當的背簍,又一手抱着一個罐子,他有些驚訝道:“怎麽買這麽多東西?”

姜禾顧不上搭理他,忙沖進廚房放下背簍,這才支着腰,邊抹着汗,邊看向青楊。

“賺錢不就是花的嘛!而且我準備搗鼓點別的吃食。”

“飯團還不夠嗎?”

說實話,這兩天賣水晶粽子的收益實在是有些超乎意料的高。

即使不算額外得到的銀子,也足夠抵她賣三五天的飯團的。

人的胃口就是這樣撐起來的。賺過大的,自然不會只拘泥于飯團攤子。

姜禾也不會一直甘心于起早摸黑的賣飯團的。

但是端午這樣的節日畢竟是不多。

不能被這一時的繁華客流迷了眼。

想要更輕松地賺錢,還得從新的吃食上下功夫。

而姜禾,已經有新思路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