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荒島熾陽8
第008章 荒島熾陽8
第八天,系統播報:【氣溫持續升高,島上局部地區發生山火,建議玩家尋找庇護所,避免外出】
【本島嶼當前剩餘玩家數:93人】
按照游戲思路,山火燃起前七天都是給玩家積攢資源的,除了氣溫高、陽光熾烈以外沒有其他的困難,後面才是難度陡增、需要拼消耗的時期。可就這也讓這座島上一多半的人出局了。
其他玩家島上的情況明夏不知道,推測應該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聽完了系統播報,明夏看了一眼山洞角落裏成摞的木柴、數個裝滿清水的陶罐、木架子上懸挂的魚幹、以及把小小一格随身空間塞得滿滿的各色食物,決定聽從系統的建議,今天靜觀其變,就在山洞裏休息。
像明夏這樣坐得住的玩家可不多。大家紛紛跑出來,看山火對這座島嶼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因為在副本初期就得到過系統提示,知道島上會有一場毀滅性的山火,很少有人把家安在森林裏,從玩家們所在的營地向森林中看去,只能看到滾滾濃煙升入高空,倒看不見火勢究竟如何。
于是有人膽子大起來,認為起火點也許在很遠的地方,還來得及去取一次水。沒辦法,能盛水的容器實在是不多,随着氣溫升高,對水的消耗又一天比一天大,只能每天都去取水。
等他們深入森林,才發現火勢蔓延的速度遠超想象,山火燃燒的黑煙順着風先一步飄來,被籠罩的玩家立即收到了這樣的消息。
【吸入大量有害煙霧,生命值每分鐘-10】
十分鐘的時間根本跑不出去多遠,好幾個玩家遺憾出局,悔恨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
第九天,系統播報:【風力增大、風向多變,火勢更加兇猛】
明夏聽到這樣的提示,在觀望火勢的同時,也隐隐有些擔憂。她所在的山洞周邊本是塊遍布碎石和裸岩的開闊空地,稍微離得近的植物都被明夏清理掉了,可以說是一道天然的防火隔離帶。
只怕多變的風向會把濃煙帶過來。
猶豫再三,明夏用石頭堵好洞口,匆匆來到海邊避險。
Advertisement
第十天,系統播報:【所有植被燃燒殆盡,山火熄滅】
明夏回到山洞,順便還檢查了自己的農作物有沒有受損。
一場山火下來,到處都是樹木的殘骸,她的野姜、參薯和幾叢野菜因為遠離樹木,又用石頭圍住,成了入目中僅有的綠意。
沒有樹木、沒有水源、也沒了森林中的野果和野菜,玩家們現在要面對的是一座真正的荒島。
看起來他們還能從海洋獲取資源,但明夏不久之前才從海邊返回,她清楚地看到海水回退,許多原來是淺灘的地方,如今在漲潮時也暴露在空氣中。
沒有淺水區,玩家在沒有小船的條件下很難利用自己手頭簡陋的工具捕獲到深水處的魚。礁石上的貝類長時間接觸不到海水,在太陽的暴曬下很快死亡發臭,也不能再食用。
這才是真正的山窮水盡。
情況的殘酷超越了大多數玩家的想象。
他們吃光了儲存的食物,喝掉了僅有的水,眼睜睜的看着飽食度一點點降低,不良狀态一個個出現,最後不甘地看着生命值清零。
在這時發揮出重要作用的職業就是資源類的饑餓祭司,還有希望得到系統每天随機發下來的食物。
運氣好一點,當天得到的食物完全足以飽腹,運氣一差,拿到一塊口香糖也不是沒有可能。
饑餓祭司們終于深切體會到自己這個職業名字的含義,作為祭司,他們能做的似乎只有祈禱。
“游戲主神!發點管飽的食物給你忠實的信徒吧,真的要餓死了!”
————
第十天,島上只剩下四十幾個玩家。
明夏繼續消耗之前積攢下來的物資,暫時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
不過這天她也出了一次門,到海邊放下了自己之前編的魚簍陷阱,淺水區幹涸以後,用魚叉叉魚的方法也行不通了,好在魚簍有藤蔓連接,可以丢到海水較深的地方,過段時間再收回。
整座島滿目荒涼,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煙火味道,地面滿是飄散的灰燼,高大的樹木化為焦炭,動物全部消失不見。
但哪怕是在這一片焦黑中,明夏也看到了可供采集的資源。
木炭!
山火火勢猛烈,消耗了大量的氧氣,樹木在缺氧時燃燒,就形成了木炭。相比于同質量的木頭,木炭更加易燃耐燒,而且不會産生大量的煙霧,是上好的燃料。
明夏一路走一路收集木炭,很快就将随身空間塞得滿滿的。
她又去到往日收集淡水的小溪附近,不出所料的看到溪水已經徹底幹涸。如果沒有提前燒制許多大陶罐,也沒有提前将陶罐灌滿清水,恐怕她現在也要為飲水發愁了。
第十一天,島上剩餘玩家三十五人。
第十二天,島上剩餘玩家三十二人。
第十三天,島上剩餘玩家三十人。
玩家們出局的速度突然變慢了,明夏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在[神農氏]這個臨時詞條的加成下,玩家們之前種下的農作物成熟了。
這也代表着,明夏種下的參薯和野姜可以收獲了!
這幾天雖然沒挨餓,但翻來覆去也只有野菜、鹹魚和兔肉幹可吃,食譜太過單調。多了兩種食材作為補充,能不讓人高興嗎?
明夏順着參薯的藤刨開地下的泥土,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當初埋下的參薯塊,現在已經萎縮幹癟,養分哺育出了新的塊根。
繼續向下挖,終于看到了新生的參薯,灰撲撲的,形狀又凹凸不平,但在明夏眼裏它們簡直可愛極了。這棵參薯藤結了兩個參薯,一大一小,大的只比人的腦袋小一點,小的也有兩個拳頭大。
美中不足的是,大參薯掘出來的時候因為力度沒控制好從中間斷裂開了。
這也是參薯這種作物沒能推廣開來的其中一個原因,太脆,采挖時就容易受到損傷,後續就更難運輸和儲存了。
像這樣的參薯藤,明夏一共種了六棵。
帶着大大小小近十個參薯回到山洞,明夏的心情因為豐收暢快極了。
今天她要盡可能的做一頓豐盛的餐食。最近幾天無事可做,出門還有被曬傷和打劫的風險,明夏大段時間都在山洞裏,閑着也是閑着。
之前用陷阱捕獲的兔肉幹切成小塊,用水稍微泡軟。這會兒功夫可以去山洞外的菜地摘一把鮮嫩的野菜。
許多野菜本身就是野草,島上到處都是,明夏只随意撒了些種子,就長了相當茂盛的一片。食物不稀缺的情況下,明夏只擇了些嫩葉做食材。剩下的繼續生長,開花結出種子,再被明夏播撒下去,用不了兩天就能吃新的一茬。
火生起來了,陶鍋架到了火上,小火慢慢炖煮起兔肉來,等香味飄出來,兔肉的油脂融進湯裏,飄出了油花,就放進野姜片、參薯塊和一小把提鮮的幹貝繼續炖。
如今這座島上最不缺的就是木炭,明夏在兔肉還沒炖上的時候就另起一堆火,這堆木炭燒得溫溫吞吞,沒什麽大的火苗,時不時落下星星點點的紅色碳灰,用來烤參薯最好。
估計烤的差不多,明夏撥開灰燼将外皮變得黑乎乎的參薯取了出來,掰下一小塊,露出裏面雪白的內瓤。
再嘗一口,參薯的味道有點像山藥,但口感更綿軟一些,還帶着一點不易察覺的甜味。這樣口感溫和、澱粉充足的食物,不用來做主食配她這一鍋兔肉煲簡直可惜了。
明夏興致一來,剝了烤好的參薯,在另一個大陶碗裏碾成泥,又加了點水進去,乍一看還真和面團沒有兩樣。
參薯面團在明夏手裏被分成小劑子,随手壓扁就是一個個圓圓的小餅子,貼在炖兔肉的陶鍋壁上,因為本來就是熟的,也不費什麽時間,稍稍烙一下就能出鍋,白色的小餅底部染上金黃色,比入鍋前更加誘人。
兔肉煲也差不多該出鍋了,野菜的嫩芽丢進去稍微翻拌一下,熟透的同時也迅速吸收了鍋裏的肉汁和油脂,口感更加滑嫩。
野菜兔肉煲,配參薯小餅。明夏敢打包票,這一頓就算放眼參與游戲的全體玩家中,也絕對稱得上是豪華大餐。
在這荒島山洞中,守着足量的食物和飲水,吃上這樣一頓飯,不僅有吃到美食的飽足感,還有滿滿的安心。
明夏一手拿着參薯小餅,一手去夾了一筷子野菜。這些野菜本來就是嫩葉,肉汁滲到野菜當中,一口下去只能嘗到野菜的鮮美和爽口,那一丁點的澀味和苦味被壓過了。再吃一塊兔肉,有野姜為兔肉去腥增香,加上小火慢炖收汁,很是軟爛,但是根本想不到是兔肉幹制作的。鍋裏的參薯也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口感粉糯醇厚。
整個兔肉煲被明夏吃的一幹二淨,連最後的湯汁都用參薯小餅蘸着吃光了。
吃飽喝足以後,明夏躺在幹草堆和兔皮墊子上休息,莫名有一種普通模式被玩成了度假模式的感覺。
也不白費她在副本前幾天辛辛苦苦,沒有一刻是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