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
第 2 章
秋山深一會成為心理咨詢師,說不上是源于命運的造化,還是他個人意願,在出獄之後,田中教授向京都大學全力舉薦他,讓他當上了基礎心理學的講師,他很喜歡這個工作,也做的很認真。
相比于社會上那些口是心非的人,他更喜歡和學生接觸。
可是上蒼總是喜歡戲耍平凡的人類,在他剛剛成為講師才半年的時候,京都大學裏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一個女學生死在了校園的花壇裏,一時間裏,整個學校從老師到學生,無不熱切地關注案情的調查發展,走在校園中,時時都可以聽到學生對這起殺人案背後真相的猜測與讨論。
就在這個時候,不知是誰,将他曾入獄兩年的案底翻出來了,并發布在學校的論壇中。
衆口铄金,與本案毫不相幹的他,就這樣變成了學生口中的“最大嫌疑人”。
盡管這個案子最終在警方的調查中得以真相大白,卻仍沒能将他從冤屈中洗脫出來,那些學生家長聽說學校雇用了一位前罪犯任講師,合力向學校施壓抗議,要求他這個“肮髒的罪犯”滾出神聖的校園,遠離他們弱小的孩子。
他沒等校長找到他,就自動請辭了。
他因為欺詐,被關在監獄中僅僅兩年,可是罪犯這個名頭,卻注定要烙印在他的身上,一輩子。
與這個社會鬥争,要比在游戲中鬥争辛苦多了。
又變成了無業游民,雖然在人們的心中,他永遠都是欺詐師,可是他當然不可能再去行騙,該以何為生,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其實以他的腦子,創業經商是最合适不過的了,可是他不喜歡。
許多時候,人的才能和興趣是配套的,可是總有一些怪胎,譬如他,喜歡的東西不擅長,擅長的東西不喜歡。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如果說他的頭腦繼承自父親,那麽他的喜好,則完全繼承自母親。
他是天才的行騙專家,卻只喜歡簡單又純良的東西,比如魚兒、花草、和神崎直。
究竟做什麽工作才适合他呢?或許他應該順應父母生前的想法,當一個心理醫生,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心理有陰霾的人,引導他們走向陽光。
驅逐人們心中的黑暗,讓他們變得簡單純良起來,如果自己可以做到這些,應該也挺有成就感的吧?
果然,還是父母知道,什麽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醫生他是當不了了,醫院想必不會接受他這個前罪犯,但是他可以當心理咨詢師,自己當老板,一個小小的診療室花不了多少資金,他還可以向田中教授那裏要一些客戶。
就這樣,咨詢室不溫不火地開了兩年,也攢下了一些老客戶,可是最近,他卻越來越覺得辛苦了。
對于他的咨客們來說,他是陽光,照耀進他們的內心,可是誰來做他的陽光呢?
咨客們的陰霾全部傾倒進了他這個垃圾桶裏,最近他這個垃圾桶已經趨于飽和,常常還會散發出腐爛的腥臭來,他需要陽光。
這時,神崎直又出現了,就像以往,每次當他需要陽光時,她都會及時出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