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

47.

電梯的門已經開了, 門外有等着進電梯的乘客,不能在這裏面長久地站下去了。

說完,她就轉回頭向前邁出了電梯。

回過頭, 看着他後一步跟着走出電梯。

身邊進電梯的人嬉笑着,沖散了封閉的空間裏不安逃竄的高溫。陸辭在随後走到她的旁邊。

這時候他已經低笑着, 不再被逃竄的高溫擁擠着, 語氣也懶散得和從前一樣了。

“我哪兒惹你不高興了, 給我扣這麽大個罪名。”

她沒轉頭,繼續往前走,“你自己想。”

他啧了一聲, 倒是好脾氣地配合着,好像想得還挺認真的,“今晚沒給你打招呼?”

“嗯。”

“我怎麽給你打招呼, 你坐在最裏面,身邊都是女生, 我坐過去像話嗎?”

“還有。”

“還有啊?”

“你好好反思一下。”

他樂了, 撂下眼皮看着她笑,“溫雪寧, 你有哪兒不高興能直說嗎。”

他這人真是。

Advertisement

一身千錘百煉出來的人情世故, 永遠有本事四兩撥千斤, 把沖着他去的所有利刃都輕飄飄帶過, 到最後, 像個玩笑話,随便說說。

不過也是,他見識過的直白太多了。

他的身邊從來都不缺熱情又主動的女生, 多麽直接多麽大膽的攻勢都有,他一次次地拒絕, 不會也練會了。

她的這點直白,對他來說或許太小兒科了,連提起點精神應付都用不着。

早就料到是這個結果,所以連話題是否以尴尬結束都不擔心,反正他總有本事收場就是了。

至于他會怎麽想,也無所謂了,反正朋友也要做到頭了,沒意義了。

從歌廳裏出來了。

外面還在下雪,只是雪勢不算大。

飄飄揚揚的雪粒從天空落下來,虛無缥缈,落在素白的大街上,連蹤影都看不見。

站在門前,她才停下來問他,“你去哪兒?”

不是直接問他要不要回學校,而是問他,你去哪。

不給他能夠否認的答案,他說去哪,那她也跟着去哪。

這點心思,對他來說太好讀懂。

他幾乎是同時就明白了她的意圖,向她看過來的神情中,有一點訝異,因為她少有露出強硬的時候,外表一張溫和內斂的皮,對誰都柔和。

這樣子,好像回到高三的那個寒假,她第一次露出溫柔的外表下強硬的棱角,對他說她其實很頑固。

同樣的感覺出現。

明明她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只是平靜的眼睛望着他,眼眸裏的微光甚至比不上身邊的風雪凋零。

但是怎麽說,好像有點兒怕了她了。

他有點妥協似的遂着她說:“回學校,一起吧。”

她的眼眸收回了,風雪靜靜下着。

她很平淡回了個好。

這裏離學校不遠,兩三站公交車。北城的冬天很冷,但是她已經習慣了這裏的冷,熟練地裹好圍巾,不讓鼻子和耳朵被凍得發痛。

車到站了。

這幾分鐘等車的時間沒人說過話。

上了車,這趟車雖然就在學校附近,但也許是天氣不好,這個時間段的要麽是在屋裏待着,要麽是出來玩了還沒到回去的時候,車上沒什麽人。

碾過雪落下的馬路,緩緩朝着回學校的方向行駛着。

她坐在陸辭身邊,并排的雙人座,但是沉默從等車延續到開過了一個站。

這不像他。

但也沒意義了,如果他還是要走。

她轉過頭,問他:“陸辭,要聽歌嗎?”

玻璃窗外駛過寒冬的街道。

雪花在一粒一粒凋落。

他眉眼幹淨,在冷凝的空氣裏,有幾分清冷的疏離感。

忽然想到高中的時候,他被叫去拍宣傳片,穿了一身幹淨的白襯衣,收斂起一身的散漫,回來的人都說他清冷得像是孤寂的高嶺之花。他很少有這樣整潔收斂的樣子,所以好多人看了都調侃他,沒人覺得這孤寂的樣子與他搭邊。

他的眼神在神游,聽到她的聲音才将注意力拉回來。低垂的眼在回神後擡起來看向她,笑容已經很熟練地換上,那一秒的游離才是她的夢。

他嗯一聲,眼睫一彎就是好看的笑,“聽啊,耳機給我。”

好像一切都沒有改變過,他是多年前拽拽她的帽子等她回頭,笑着眼問她英語閱讀理解怎麽做的赤誠樣子,笑起來時眼尾會微微上翹。

她把耳機遞給他。

他戴上後聽了一秒,笑道:“韓語啊?”

“嗯,随機到的,覺得挺好聽的就沒有換。”

“我以為你會比較喜歡聽英語歌。”

“也不是,我什麽都聽,因為以前什麽都沒聽過,所以什麽都會聽一聽。”她又說,“你應該英語比我好吧。”

“嗯?”他微微朝她看過來。

“你,高中的時候,總是問我英語怎麽做,但是你應該英語不差的吧,你不是經常在國外嗎?”

他笑着,“口語對話沒問題,但考試真不行,就像語文的閱讀理解,字都認識,但是讓你分析作者最後一句話想要表達什麽感情,我是真的分析不來。你很厲害,每次考試不管難不難都考得很穩,基礎很紮實。”

“但是現在應該沒問題了吧,不是去國外交換了一年嗎。”

她語氣還是平淡的,連神色都沒有改變。

看向他的視線也平靜得像是随口一問。

他帶着笑意的語氣,卻在這一秒生澀地停滞,而後,他笑着繼續下去:“是啊。”

他只回答兩個字,什麽都沒多說,有意為之還是無所謂的略過。

耳機裏的音樂沒有間斷地放着。

濃烈的節奏起伏遮住了呼吸和脈搏。

去國外交換的事,為什麽沒有跟她說。是真的關系普通到了,沒有必要特意說一聲嗎。他的朋友很多很多,她是埋沒在諸多人際關系之後,想不起來的存在嗎。

歌播到了最後,然而并沒有切換下一首,而是單曲循環着,又從頭開始。

她說了謊的。

并不是随機放到的這首歌,而是她一直在聽這一首。

聽到重複開始的旋律,他也察覺到了。

很輕地,向她看了一眼,而後什麽都沒說,這首歌同時在他們的耳朵裏循環播放着。

車到站了,是她回宿舍的這個校區,陸辭陪着她在這裏下車,還是和從前一樣,送她走回宿舍樓下。

下着雪的天,雪白茫茫的道路,枯萎的冬天。

上一次和他一起走在這條路,還是一個蟬鳴刺耳的夏天,那是他出國交換前的夏天,他們在攝影社的活動室裏,一起看着他拍過的照片。

她第一次聽他說很長很長的話,只為了講一件魯迅後人的趣事嗎?

她沒有送出去的生日禮物也在那個夏天丢失了。

為什麽,在高溫的廣場上穿着毛絨衣服兼職,是缺錢嗎,她甚至來不及問他為什麽,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和他一起走過這條路。

對了,那天他好像有什麽話要說,她東拉西扯問了很多,他最終也還是沒說什麽。

那天他是想告訴她出國交換的事嗎。

為什麽最後又沉默。

他的微信名字是蟬,頭像是她讀不懂的星球,他說沒有那麽複雜,不需要特意花精力去探究,可她至今沒有懂。

算了。

就到這。

她只能到這裏了,她不問了。

到宿舍樓前了,那幾樹玉蘭花被大雪壓着,只剩枯枝,承受着風雪凋落。

她伸手,“耳機還我吧,我到了,謝謝你。”

陸辭把耳機摘下來,放回她的手上。

他耳朵裏的音樂聲停了,但是她的聽覺裏,還在劇烈地繼續着。

她笑着說:“希望你考個好成績吧,再見。”

她沒再去看陸辭,他會是什麽樣的表情,會用什麽樣的語氣跟她道別,會站在原地看着她,還是很快就離開,她都不知道。

她說完就轉身往前走。

雪在漫天輕輕的下。

耳機裏的歌還沒有停,雖然他們剛才在耳機裏同時循環着,但是韓語的歌詞,他看不到翻譯,只有她知道每句歌詞的意思。

從感覺到他要離開這裏時,這首歌就在耳機裏循環播放着,不熟練的韓語,現在她已經不用看翻譯,也知道每句歌詞在唱什麽。

“我是失去了目标的作家

這小說最後要留下怎樣的結局才好

我愛你我依然寫着這三個字

磨鈍的筆尖只能把這三個字寫在淚跡斑駁的泛黃紙頁上

雖然我是在幸福的想象中把現在這個故事寫下,然而這一切依舊只是奢望

我是幸福的,只是虛構的假象

我們在一起,不過是錯覺一場

活在虛構的幸福中,永遠不會結束”

眼睛忽然一片冰涼,有雪花掉進了眼睛裏,融化成水,她不适地揉了揉,仰頭看着還沒有停的雪。

明明上一次仰頭看的時候,還是夏天呢。

仲夏的蟬在暴烈的枝頭,能聽見隆冬深雪嗎。

第二年入春後,考研成績陸續公布,北城大學公布的排名裏,陸辭的成績是專業第一。

但是果然如她預想的那樣,他放棄了複試,複試的名單裏沒有他。

這事很快就在認識的人裏傳遍,顧映跟她說這事兒的時候,特別惋惜的語氣,“他到底想幹什麽,我是真想不明白。既然想在本校讀研,能保研不保研,非要自己考,考也就算了吧,成績都考到第一了,他要過複試也很簡單吧,結果複試又放棄了,他這到底是想讀哪兒啊?”

所有的人都特別不可思議,不明白他到底哪根筋搭得不對,每個都是大好前途,他每個都不要。

但是顧映說過,這是陸辭早就打算好的。

複試和調劑都轟轟烈烈的結束了,他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名單裏,他只有一個專業第一的考試成績,然後銷聲匿跡。

“他沒打算讀研。”她說。

“什麽?”顧映特別不可思議,“他這個成績,他不讀研?那不暴殄天物嗎,你知道他拿獎之後有多少名校惦記他嗎,我們學校更是想方設法留他,什麽條件都好商量。不過我們學校的專業排名是全國第一,他選我們學校很正常,但他考一下過個初試就跑了?他圖什麽,圖考第一爽一下嗎?”

“保研會占名額,而放棄複試不會影響別人,放棄後名單會向後補錄。所以說他一開始就沒打算讀研。”

顧映一下子啞了聲。

好像是這個邏輯。

他嘶了一聲,“陸辭跟你說過?”

“沒有,我猜的。”

“我就說,這家夥誰問他都不說,我還以為你已經打入內部了。”顧映更納悶了,“那他去考一下是圖什麽?考個第一爽一下?”

對于他的舉動,沒有人理解,令人羨慕的人生和前途,恨不得那些履歷可以貼在自己身上,任何一樣拿出來都令人咋舌的榮譽,他像放一只紙飛機一樣簡單就丢出去。

有人羨慕,有人可惜,有人不理解,有人說他心高氣傲,總之沒有人贊同。

但他沒有再出現過。

大四這最後半個學期,許多人都不在學校,他也早就不在宿舍,于是整個學校像蒸發般找不到他的蹤跡。

實習,答辯,畢業,五月的一場雨幹透後,露出的新晴結束了這場夢。

這段時間的事情雜七雜八,但總歸是沒有密集大塊的任務落在頭上,也算清閑,她也在這個時候收拾着行李。

宿舍要搬出去,雖然她還要在本校讀研,但是不能再住在本科的宿舍。在研究生宿舍分配出來之前,只能暫時住在學校安排的臨時宿舍,她陸陸續續收拾着東西。

她在一個日光曬透的下午收到師兄的信息。

“師妹你在學校吧,麻煩你跑個腿,把材料給李斯舟送過去,他人不在,你放客廳桌上就行,他晚上回去要用。溪谷那個別墅,之前我們一塊兒讨論課題的時候去的地方,路費我給你報銷。”

她去實驗室拿了材料,坐上車去跑這個腿。

下過雨的初夏,溫度清脆的熱,空氣透着金翠的薄,樹桠間已經依稀有了孱弱的蟬鳴。

這地方她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了。

第一次來是大一那年寒假,班上同學過生日,李院士很好心的把這裏借給他們用。

後來跟着老師做實驗,老師跟李院士是老朋友,所以地方也經常借給他們用,有時候幾天幾夜的住在這裏。

她也是因此,沾着光認識的李斯舟,但也只是沾光而已,沒什麽交集。基本上都是師兄師姐跟他熟,吃飯的時候帶上她一起,那天在路邊被他的車濺濕了裙子,送她換好衣服出來,才知道他們要去的同一個地點。

她熟門熟路地進了院子,到了門口,摁下密碼,很輕地推開門。

把帶過來的東西放下,這事兒就算完成。

但是在推門走進來的第一眼,光線是沉淪的昏暗。

原本應該是四面透光的玻璃落地成窗,天然地映着外面的溪谷,然而此時全都關上了厚重的窗簾,将四面八方的光線截堵在外,于是清透的天堂變得像地獄,窒悶封閉。

她感到奇怪,腳步卻下意識放輕。

往前走,看到沙發露出的一截毯子,再往前,有一截勁瘦的腕骨,正無力地搭在沙發旁邊。

再往前。

看到一個人坐在沙發裏,雙眼緊閉着,看起來應該是睡着了,只是他好像睡得不太舒服,眉心是難受的皺着。

仰着的頭顱向後靠着沙發,發絲柔軟地散亂着,昂揚的脖頸線上喉結淩厲。

他生了一副鋒利冷感的五官,這樣坐在昏暗的靜谧裏,卻渾身都透着一股碰一下就會破碎的脆弱感。

他的手臂擁着一團毛毯,骨感的手指無力地抓着,肩膀是收緊地繃着,看起來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姿态。

她沒再往前。

站在離他這樣幾米遠的距離,看着他輕顫的睫毛,高挺的鼻梁,那粒要離得很近才能看清的小痣,因着他難受細膩的汗密布而變得動人心魄。

封閉昏暗的空間裏,時鐘滴答滴答在轉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