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

第 25 章

“餓了吧, 快過來吃飯。”

皇帝一見弟弟,立即招呼道。

桌上擺着熱氣騰騰的飯菜,一看就是剛出鍋的那種。

“謝謝哥哥。”

秦宸朝皇帝道謝後,爬上自己的專屬高腳椅子吃飯。

自從他能自己吃飯後, 這椅子就被送了來。

“太傅的話不用聽, 宸宸是哥哥最重要的親人。”

皇帝在弟弟吃完飯後, 一邊給他擦臉, 一邊跟他說道。

“我知道的,哥哥。”

秦宸擡頭朝他一笑,臉上沒有半點受太傅話影響的樣子。

“那就好。”

皇帝見他真的沒有難過, 才放下心。

“反正我有哥哥給的令牌, 想進來就進來, 他又管不着。”

秦宸在滿五歲後,身上就有一塊皇帝親賜的令牌。

這塊領牌不僅可以讓他自由出入皇宮,還能讓他去皇宮的任何一個地方。

Advertisement

這麽重要的令牌,連太傅和大将軍都沒有, 皇後也是一樣。現在卻給了十一皇子, 知道的人有誰不嘀咕的。

可他們拿皇帝也沒辦法,十一皇子太小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年紀太小,大臣們覺得這麽重要的令牌給十一皇子容易出事, 幾次上書皇帝請他收回令牌,只是皇帝沒有理解而已。

別的人他不知道,但是自己的弟弟皇帝還是相信他的。

這幾年來, 宸宸從沒有出過纰漏, 就算有什麽事都在他可以解決的範圍內。

相比之下, 那些大臣們的孩子可就不如宸宸了,一天不惹事好像就渾身不舒服似的。

看t看他的弟弟, 用一年多時間,解決了原來的貧民區,讓京城的環境大改。

原來的貧民區是誰都不想去的地方,現在的盛華區卻成為京城中的一景。

“哥哥,下雪了。”

吃過飯後,秦宸趴在窗戶上,就看到外面飄起了雪。

“冬天來了。今年京城不會有人凍死了吧?”

皇帝把窗戶關上,把弟弟抱進暖和的屋子。

“不會了,那些乞丐和無家可歸之人,我都安置到盛華區的福利院了,還給他們找了事做。”

秦宸搖頭,為此他還讓人特意把京城翻了好幾遍,所有的乞丐和孤寡老人,甚至是無父無母的孩子,都送過去了。

福利院他建得很大,可以容納兩千人,現在裏面一千人都不到呢!

有暖氣,有足夠的食物,還有專門的人照顧,他們可以過一個沒有寒冷的冬天了。

“那就好。”

皇帝終于放心了,他就說嘛!他的弟弟這麽厲害,怎麽可能會出纰漏呢!

人家能想到的,宸宸也能想到。人家想不到的,宸宸更能想到。

兄弟倆坐在溫暖的坑上,一個批折子,一個寫大字。

批折子的老是擡頭看寫大字的,寫大字的偶爾擡頭朝批折子的人笑。

一時間,偏殿暖閣裏很溫馨。

只是這會兒鎮遠侯府就很冷了,男女分開關在兩個房間。

禦林軍負責圍住侯府,錦衣使則抄家找證據。

雖然皇帝手中有一些證據,但是想把整個侯府的人都流放除爵,那點證據還不夠。

幸好侯府裏确實藏着許多證據,除了有偷稅漏稅外,還有他們強搶百姓土地的證據。

一個侯府只準擁有兩千畝土地,超過就是違法,而且這兩千畝還得交稅。

太祖沒有禁止勳力們買賣商鋪,就是不希望他們把主意打到農民的土地頭上。

因此光憑這一條,就足夠皇帝除掉侯府的爵位了。

鎮遠侯府的祖上是和太祖打天下的,因此他們的爵位也是世襲罔替的。除非犯下的罪太大,不然這爵位就不能削除。

現在好了,這些證據往皇帝手中一送,鎮遠侯府就能消失在大秦了。

不是大秦容不下勳貴,而是勳貴一直在刨大秦的根。

像那些老老實實做事,不犯法的勳貴幾代皇帝可是一點也沒動啊!至今他們在朝上還有人做事呢,也受皇帝的重視。

所以有些時候出事不能先怪大秦容不下他們,而是要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

“嗚~兒子錯了。”

付承祖這個時候知道錯了,跪在父親面前。

“唉~是為父慣壞了你,希望皇上看在祖宗的面上,留我們一條命吧!”

付興這個時候也沒力氣打兒子了。

兒子當街搶人,正好讓十一皇子撞上的事,只能說運氣不好喝水都會倒黴。

再加上侯府上下一直以來都不幹淨,自己家做了些什麽事,付興心裏還是有數的。

另一邊的女眷們則沒那麽好了,一個個指着侯夫人埋怨。

“夫人連世子都教不好,才給咱們侯府帶來了這麽大的禍事。嗚~以後可怎麽辦啊?”

說話的是付興的側室,也是他的表妹。

仗着有做姑姑做婆婆,向來不太把侯夫人放在眼裏。

要不是她肚子争氣,生了付承祖這個嫡長子,侯夫人的位置能不能坐穩還不知道呢!

“承兒也不是故意的,誰知道他會撞上十一皇子呢!”

付夫人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麽錯,這可是他和侯爺唯一的兒子,從小就當眼珠子一樣寵大。

都說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就有一對熊家人,看付興夫妻的樣子,就知道付承祖會闖下今天的禍事,一點也不奇怪了。

就連付老夫人也不忍心怪自己的大孫子,只能說兒媳婦了。

可惜不管她們怎麽埋怨,侯府最後還是被抄了,爵位也沒有了。

看在他祖上的功勞,免了付承祖的死罪。但是活罪難逃,五代不允許科舉。

又給他們一個小莊子,大概有百畝田地。只要付家人精打細算,肚子肯定是餓不着的。但是要像以前那般錦衣玉食是不可能的了。

也許是這一次為家人帶來的禍事,付承祖倒是比以前聽話了。至于吃喝嫖賭,以付家現在的家業也供不起啊!

所以他天天待在家裏,偶爾陪父親下地幹點活,倒是像個人樣了。

而皇帝之所以放付家一馬,并不是他真的想放。

畢竟付家犯下的罪不少,可他需要付家當典型,讓其他勳貴們知道大秦并沒有卸磨殺驢的意思。

付家除爵也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原因,和皇帝和大秦無關。

再加上付家除爵後,還能在京城生活。只要付家後面不再犯法,就能一直平安生活下去。

雖然這麽做會讓皇帝有些堵心,但是效果很明顯,勳貴們放心多了,也不天天上書求情了。

秦宸坐在屏風後面,聽一個又一個的勳貴進宮謝恩。

直到再也沒有人來,他才走出屏風。

“哥哥。”

“宸宸,來。”

皇帝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位置。

“哥哥,他們就這麽信了?”

秦宸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付家之所以被饒了一命,還是因為付興主動交代了一些事,皇帝讓他将功補過了。

“他們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天下人信了。”

皇帝微微一笑,他做這一切不過是想讓天下人知道,大秦不會忘記勳貴們祖上的功勞,也會看在他們祖上的面子,最後放他們一馬。

前朝專殺功臣,導致後來大臣再也不信任皇帝,也不忠于皇朝。

雖然大秦的皇帝本來也對大臣沒有太多的信任感,可現實中卻不能表現出來。

真正的忠臣,大秦皇帝還是很樂意信任他們的。

只是這樣的忠臣太少了,經過前朝的禍害,現在的忠臣質量都遠不如前朝。

“我懂了,謝謝哥哥。”

秦宸一開始不懂皇帝為什麽要讓他坐在屏風後面聽,現在知道了。

原來又是在教導他啊!

經過六代帝王的經營,大秦百姓對皇族的信任感遠超前朝。

主要是大秦的皇帝對百姓的承諾從不失信,因此只要皇帝發話,百姓們就相信。

之前盛華區就是如此,要不是有皇帝背書,秦宸也沒那麽順利把人遷移到城外暫住。

“宸宸,太祖說只有百姓才是我們皇室的依靠,所以皇族要一直和百姓站在一起。”

秦昊認真教導弟弟,連太祖日記上記載的話都告訴了弟弟。

“……”

秦宸看着一無所覺的兄長,沒忍心告訴他真相。

“我知道了,哥哥。”

算了,還是不說吧!

太祖在等,等一天民智徹底開啓了,到時……

秦宸見皇帝繼續批折子,他離開正殿回到偏殿。

天上的雪越下越大,他身上的鬥篷也越來越厚。

來自北疆的雪狐皮制作成的鬥篷披在身上,非常的暖和。

也不知道盛華區的棉衣夠不夠?

入冬前,他讓人準備了大量的棉衣,以成本價賣給了百姓。

還有福利院,是他自己掏腰包準備的,全都是嶄新的棉衣,只要沒人做手腳,有暖氣的情況下,大家都能過一個暖冬。

寒冷的冬天,盛華區和別的區不同,在這裏大家穿着新棉衣,三三兩兩坐在屋裏聊天。

雖然家裏還是沒有什麽錢,但是一家人能吃飽穿暖,再也不用擔心被凍死在雪地裏了。

而且不僅凍死,往年還有人被大雪壓榻屋頂砸死的。

總之,每年盛華區就有許多人死在冬天。

他們不得不冒着大雪把屍體搬出去埋了,如果不處理等天一暖,屍體腐爛就會引發瘟疫。

瘟疫的後果大家都知道,在這方面大秦的宣傳還是很到位的。

而且年前差役也會過來檢查,一旦發現有屍體,就會讓他們把屍體搬去城外埋了。

不然以盛華區原來那麽糟糕的環境,早就因為瘟疫死光了。

京城府衙說是不管,可事關瘟疫他們在這方面還是會很上心的。

以前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現在成為大家羨慕的地方。

“你們聽說了嗎?有人跟知府大人申請,想搬來我們盛華區居住呢!畢竟咱們這裏有暖氣,冬天可暖和了。”

幾個大娘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她們別的活做不了,但是洗衣服的活她們能做。

現在盛華區用水方便,再加上有煤球竈,燒熱水也不難。所以她們在其他區接了一些洗衣服的活,反正冬天也沒啥事做,洗衣服一天也能掙一二十個銅板呢!不僅把t生活費掙了回來,連水費和煤球費也一起掙了。

“那大人答應了嗎?”

旁邊和她一起洗衣服的大娘緊張地問道。

“沒有,因為盛華區不歸知府管。”

大娘的兒子在衙門找了個差事,所以她的小道消息是最多的。

“真的嗎?”

衆人一喜。

“真的。聽我兒子說,咱們盛華區被陛下劃給了十一皇子,人口遷移的大事都要咱們殿下點頭才行呢!”

胖大娘提起十一皇子時一臉的驕傲。

“那就好。殿下總不會害我們,能讓他點頭搬進來的人,肯定不會是壞人。”

衆人總算放心了,只要外面的人輕易不能進來,盛華區就能一直好下去。

不是他們排外,而是其他區的達官貴人們多,一旦他們遷入盛華區,很有可能這些房子就被他們搶占了。

到時他們又要回到從前衣不蔽體,沒有飯吃和住處的日子。

洗好的衣服擰幹水,挂在屋子裏,第二天就幹了。

大娘們走在平坦的路上去送衣服,盛華區路上的大雪每天都有人清理,所以周圍的環境還是和之前一樣幹淨。

相反,出了盛華區就不一樣了,除了主道有人清理外,其他小街道都沒有人收拾,雪被踩得不知道有多髒。

“還是咱們區好,這外面把我的鞋子都弄髒了。”

一位大娘看着鞋上的泥,這鞋子今年才穿上呢,就這樣被弄髒了。

“快走吧,早點送完早點回去。外面太冷了,還是咱們區裏溫和。”

胖大娘跟衆人說道。

“是。”大家也不說話了,抱着衣服往主家跑。

住在周圍的人看着她們從盛華區出來,眼中的羨慕都快溢出來了。

“這盛華區的人啊,一朝遇上十一皇子,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什麽時候我們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啊?”

緊了緊身上不太暖和棉衣,他們家雖然也炕,可是柴火很貴,也只有晚上才會燒起來。

白天除了煮飯那一陣是溫和的,平時火炕冷得跟冰塊沒什麽兩樣了。

“別想了,要不是十一皇子私下掏銀子,這盛華區也建不起來。”

旁邊的人觀道,滿公卿誰會像十一皇子這般不往自己兜裏撈錢,反而往外掏錢的?

那肯定是沒有的啦!能不貪就是好官了,還想讓他們往外面掏錢,夢裏比較快。

“噠噠~”

馬蹄踩在路上的聲音。

路過的六王爺和七郡王冷着張臉。

“那是他的錢嗎?那是爺的銀子。”

七郡王十分生氣,十一拿他們的銀子做好事,最後大家感激的人卻是十一,他能氣得過才怪呢!

“你又來了,都說不要提這件事了。”

六王爺也不滿,但他不會和弟弟那般把不滿表現出來。

“憑什麽不提?那是爺的銀子。”

七郡王大聲說道,也不管他們還在外面。

“你跟誰爺呢?信不信我抽你?”

老六揚起馬鞭。

“哼。”

被親哥這麽一威脅,老七也不敢多說了。

“可是哥……”

“閉嘴。”

老六瞪過去,老七不得不閉上嘴巴。

直到回到六王府,老七才敢說話。

“哥,我不服啊。”

老七是真不服氣,憑什麽銀子是他出的,好人卻由十一做了。

“不服你也給我憋着,不然小心我抽你。”

老六就服氣嗎?

那些銀子扔出去連個水花都沒濺起,大家說起盛華區只會說十一和皇帝的好話,誰知道那些銀子全是他們這些當王爺出的?

“老大和十一欺負人。”

老七委屈,老七他不說。

“那又怎樣?你能拿他們如何?”

老六看着弟弟,他們現在就是皇帝手中的螞蟻,對方想怎麽捏就怎麽捏。

老實啥也不做,皇帝也許就不記得他們。一旦他們跳出來,皇帝新仇舊恨一起算,還記得老七的親王是怎麽丢的嗎?

“嗚~”老七委屈到哭,他從小到大就沒受過這樣的委屈。

自從父皇死後這幾年被皇帝壓着,所有的委屈都嘗了個遍。

雖然因為母妃的事,父皇對他大不如前,可父親畢竟還是愛兒子的,只要不太過分先帝都不大管。

換成兄長上位又不一樣了,但凡他惹一點事必招來皇帝的責罵。

幾次後,曾經的霸王也變得老實起來了。

要不是幾年前他因為妒忌對十一出手,皇帝也找不到理由削他的親王爵。

也正是老七給大家提了醒,皇帝對他們始終不放心,一直想削他們的爵位了。越是這樣,大家行事就越小心。

明知這一次的錢是他們兄弟出的,看誰去找秦宸講理道了?

是他們不想嗎?不,是他們不敢。

給弟弟背鍋的秦昊,再一次給幼弟背了口黑鍋。

百姓不知道這銀子哪裏來的,朝臣們還是清楚的。

可他們不會出面跟百姓們解釋,因為沒有好處啊!如果說能把盛華區從十一皇子手中摳出來,他們搞不好還會出面。

可現實就是沒那本事,就別打盛華區的主意。

皇帝護短,誰主不知道他對十一皇子的溺愛啊!明明還是皇子,可他每年領的錢和親王一樣。

雖說皇子位同親王,不是說皇子的俸祿就和親王一樣啊!

偏偏皇帝同意的,戶部不給都不行。

吃、穿、用都花皇帝的錢,秦宸的俸祿都存了起來,幾年下來也是一大筆家産了。

就這樣皇帝還覺得幼弟的底子薄呢,想辦法給弟弟攢家業。

其他九個弟弟知道了,在王府裏被氣哭了。偏心,老大就是偏心眼。

同是弟弟,憑什麽十一就有兄長從小給他攢錢?

面對指責,皇帝把當年的事翻出來,所有王爺變成了啞巴。

咳~他們還是安靜一點的好,皇帝生氣了。

十一不知道他另外九個哥哥怪皇帝偏心,他坐在燒了地龍的偏殿裏,聽先生講課呢!

上完文化科,他和先生學彈琴。

“咚~”

偏殿響起了琴音。

正在處理政務的皇帝放下手中的折子。

“小十一又在練琴了。”

斷斷續續的琴聲,一點也不像是先生彈出來的。

“回陛下,正是。”

李德有彎腰回答,除了十一皇子其他人可不敢在正陽宮彈琴。

“還可以。”

皇帝聽了一會兒說道。

李德有聽完面不改色:“是,小主子有天分。”

嗯,和他主子一樣,不愧是主仆呢!

雙标、偏心都給了秦宸。

換個人敢在正陽宮這麽做,不等皇帝發話李德有就把人拖走打半死了。

因為他吵到自己的主子了。

秦宸在偏殿認真練習指法,古琴和他前世知道的樂器——鋼琴有很大的不同。

這是他唯一見過人彈奏的樂器,只能用它來和古琴比較了。

鋼琴的音域很廣,它可以獨奏、合奏、伴奏。

這些古琴明顯做不到,但這也不影響它的獨特。

古琴聲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秦宸很喜歡。

每當他有什麽煩惱時,聽聽古琴就能想開了。

所以選擇樂器的時候,他首先古琴。

然後就是古筝、琵琶、笛子這些,他也略有嘗試。

不求有多麽的精通,也要懂一點。

一節古琴課一個時辰,上完課天也快黑了。

現在是冬天,天本來就黑得比較早。北方不到酉時,天就徹底黑了下來。

正陽宮的燈籠已經燈了起來,秦宸讓安于堂送先生出宮。

“多謝殿下。”

古琴先生朝秦宸拱手。

十一皇子說送,肯定是讓人準備馬車送他回去,不然他出了皇宮就得步行,這麽冷的天肯定生病。

“快回去吧,先生。”

秦宸站在門口送行,直到對方出了正陽宮他才回去。

“哥?”

看站在自己身後不遠處的皇帝,秦宸朝他跑了過去。

“怎麽出來了?外面太冷,你就穿了一件棉衣便跑出來,小心生病。”

皇帝用自己的鬥篷把弟弟包住,替他擋住了寒風。

兄弟倆就用這別扭的姿勢,回到了殿中。

殿中有地龍,皇帝打開鬥篷開始罵人。

“你們怎麽照顧十一皇子的?居然讓他穿着棉衣就出去,十一有個什麽事,朕讓你們陪葬。”

皇帝生氣,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喘。

“奴才(奴婢)知錯。”

不敢狡辯,全都彎腰認錯。

特別是劉奶娘,額頭上都冒出冷汗了。

如果安于堂在,肯定是他當先,可他不在啊!作為專門留下來照顧小皇子的奶娘,她就免不了一個失職的罪名。

“哥哥,是我不乖,你別罵他們了。”

秦宸拉着兄長的手,是他忘記了現在是冬天,不是其他季節,一旦寒風入體肯定生病。

古代的醫術不同現代,幼兒夭折率也高,秦宸已經反省自t己的行為了。

“你才多大?就算你不願意回去,他們給你披件鬥篷也不會嗎?說來說去,還是他們失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