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

第 33 章

秦宸上輩子沒能學到的東西, 在皇帝這裏都學到了。

只有父親才能教導的事,皇帝這個大哥都代替先帝教了。

所以怎麽能怪孩子依賴大哥,對另外九位兄長視而不見呢!

在怪十一之前,先想想自己是怎麽當哥哥的, 要是先帝還活着, 看到自己成年的兒子們這麽對待幼子, 絕對會追着這群混蛋揍的。

在等李德有烤肉的時候, 聞着香味過來了一群年輕人。

“喂,你們的食物多少錢,我們跟你買了。”

站在中間的年輕人朝李德有喊道。

“不賣。”

李德有雖然不高興他們過來, 打擾到主子和小主子的興趣, 卻還是很有禮貌地拒絕了。

也是他不想惹麻煩, 不然連這句不賣都不想說的。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還是缺少了來自社會的毒打。

看他們的穿着,家境應該很不錯,平時也嚣張慣了, 才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瞧不起任何人的架勢。

看他們中間有好幾位姑娘, 能跟李德有說出買,不過是想在姑娘們面前裝得斯文一點,好讨她們的芳心。

“嘿你這老頭, 本少爺好心跟你們買,居然敢拒絕。來人,給我把他們的烤肉全搬了。”

既然你不賣, 那我可就直接搶了。

Advertisement

裝得再好, 一遇事就原形畢露, 讓那幾位姑娘看了直皺眉。雙方家族有意聯姻,便讓兩家的年輕人出來相看, 順便培養感情。

可是看男方的表現,這不妥妥的纨绔子弟嗎?

雖然她們也知道聯姻是自己唯一能給家族做的事,可不代表她們想嫁給一個纨绔子弟啊!

不求上進也罷了,還天天在外面惹是生非,這居然還是父親口中的青年才俊?

父親,你究竟是對青年才俊有什麽誤解?這種人你也好意思誇得出口?

少女們的心這一刻是拔涼拔涼的,覺得父親是賣女求榮,一時間心如死灰。

而另一邊,那些家丁聽從自家公子的吩咐,要上來搶李德有給皇帝和十一皇子烤的食物。

安于堂把皇帝和小主子護在身後,這群人就交給李公公處理吧!

畢竟人家瞄準的是李公公苦心烤出來的肉,為了這些肉李公公還跟禦廚們學了好幾天呢!

本想跟主子露一手,讓主子嘗嘗自己的手藝,沒想到招來了一群纨绔子弟。

李德有不爽很久了,本不想動手,畢竟他是陪主子和小主子出來玩的,不能掃主子的興。結果人家主動送人頭,那他就不必客氣了。

于是不等那些纨绔子弟開心地笑出聲來,就聽到一陣重物倒地的聲音。

同時還有數聲慘叫響起。

“哎喲~”

“痛。”

“啊~”

纨绔公子派出的家丁全都被李德人打倒了,他們的腿上和手上還插着幾根樹枝。

“高、高手……”

纨绔子弟也是讀過話本的,知道江湖上有一類人身手不凡可摘葉飛花,沒想到今天居然讓他們遇上了。

他們還知道江湖上的那些游俠都是膽大的,他們真的敢殺了。仗着官差功夫沒他們好,輕松逃脫官府的追捕。

因此當他們看到家丁們手腿上的樹枝時,整個都癱坐在地,甚至還出現了一股怪味。

那些被他們夾在中間的姑娘們迅速往後退了十幾步。

一是不想聞到那股怪味;二是離他們遠一點,顯示自己和他們沒有關系,免得被誤傷。

“好家夥,李伯這麽厲害啊!”

這是秦宸第一次看到李德有動手,才發現對方不愧是大內第一高手,那些樹枝是他用來燒火的,随手從地上抓起來扔出去的。

而且李德有的動作快到讓人看不清楚,就見那些家丁都倒下了。

“宸宸乖別看。李德有,我們換個地方吧!這裏被他們弄髒了,見了就沒胃口。”

皇帝對李德有說道。

“奴才遵命。”

李德有聽了皇帝的吩咐,對那些纨绔子弟更恨了。

不僅地方髒了,他才烤好的食物也不能吃了。

嫌棄它們t被人弄髒了,畢竟味道是會擴散了,食物也染上了不幹淨的味道。不過他們也沒浪費,而是讓悄悄跟在後面的侍衛們取走,他們是吃還是送人,随他們的便。

秦宸被秦昊牽着,兄弟倆換了一個更清幽雅致的地方,還有小溪呢。只是烤肉沒有了,于是暗衛們送來了禦廚們準備的食物。

李德有李公公可不高興了,他可是好不容易給自家主子準備的烤肉啊,就這樣被一群不知所謂的纨绔子弟弄髒了,他決定給這些人的家長找點事。

兄弟倆坐在幹淨的油布上,吃着禦廚們精心準備的食物。因為怕涼了不好吃,所以他們準備的都是一些涼菜和點心。

秦宸夾了一塊綠豆糕,因他哥不怎麽愛吃甜食,所以這綠豆糕甜度比外面賣的要淡許多。

秦宸覺得這樣正好,吃了一塊後。

“哥,這個好吃,你肯定喜歡。”

秦宸用幹淨的筷子給他哥夾了一塊。

“謝謝十一。”

皇帝用碟子接了過去,夾起來嘗了一口。

“确實好吃。”

沒有很甜,是他喜歡的味道。

“李伯,安安你們也吃。”

秦宸拿碟子分出一部分食物遞給二人。禦廚們準備了許多食物,一開始就考慮到了李德有他們,所以油布上擺得滿滿當當。

他和哥哥的食量沒那麽大,他們頂多吃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李德有和安于堂的了。

看自家主子夾的全是他和陛下沒有動過的食物,安于堂眼中閃過絲絲笑意。

李德有也看見了,覺得十一皇子果然很體貼。在他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這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真切切從細節方面感受出來的。

皇帝明知道十一皇子的想法,卻從沒有想過糾正。

因為在秦昊看來,自家弟弟有一個偉大而寬廣的胸懷。

傳說中的太祖也是如此,他覺得弟弟就是太祖轉世,不然怎麽行事作風和太祖那麽像呢?

既然太祖都是這樣,他更沒有理由糾正弟弟的想法了。太祖是大秦的創造者,作為後代他要尊重太祖。

皇帝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弟弟的行為不過界,就随他去吧!

而且他覺得弟弟這樣也挺好的,看宮中的太監和宮女,少有不喜歡幼弟的。他們确實很愛錢,因為有錢就代表他們以後的日子不缺錢。

可在愛錢的同時,他們更喜歡被人尊重的感覺。

這種尊重不是同情,而是平等沒有異樣的眼神和态度,這一點不管是誰都很難不動容。

這一點秦宸就做得很好,他從不打罵宮人。當然犯錯也會被罰,視輕重而定。

可是犯錯本來就該罰不是嗎?所以宮人不覺得這有什麽不對?換成那些性子不好的主子,還會被打個半死丢出去。甚至連攢下的銀子衣服都不讓他們帶,直接淨身把人趕出去。

秦宸不是,對方如果只是犯錯而不是貪污,他都會讓他們帶走自己攢下的東西。

而貪污的,則是要把虧空補上,補上後剩下的東西也可以帶走。

對方犯下的錯,沒有嚴重到要他們性命的地步,秦宸自認自己還做不到讓人淨身出宮的行為來。

當然,嚴重的直接送官,該怎麽判就怎麽判。

秦宸不會私自處理宮人,因為他覺得作為皇族,更應該遵守法律,給天下人做表率。

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一旦皇族都不遵守,那些下面的人自然是有樣學樣也不會遵守的。

在太祖遺命在,皇室基本上敢犯法的人不多。被抓住後也會送官處理,給天下人做表率。讓他們知道,即使是皇族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句話本來是皇帝用來收買人心的,可是只有大秦真正做到了。

所以秦氏一族在大秦的名聲好,不光是因為皇帝從不失信于民,把百姓放在心裏,更重要的是皇族對自我的約束相比其他朝代要好很多。

像那種強搶民田、民女的事,在大秦是看不到皇族身影的。

皇族擁有的土地有限,每年都會進行徹查,而且是錦衣使和暗衛一起查,如果真有人敢這麽做,等待他們的将會是比法律更嚴的秦氏家規。

哪怕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他們也不會以身試法。

如果是一般的人,可能不會這麽聽話。可太祖是秦氏的驕傲,他們的祖輩都被太祖洗過腦,一個個奉太祖的話為天命。他們又是自家長輩親自教育出來的,自然也都是太祖的腦殘粉。

因此大部分的秦氏族人都比較守規矩,不守規矩的都被宗正和皇帝處理了。

敢破壞大秦的名聲,就是秦氏一族的罪人。

有着這樣思想的秦氏一族,大多數的人性子都比較好。

唯一鬧出許多事的,還是皇帝他們這一代幾兄弟。

這也有先帝的關系,他能力确實一般,放棄太子下面的兒子後,就再也沒管過他們,随他們的母親教導。

他們的母親都是以家族的名義送進宮的,自然事事想着娘家,便以娘家的教育來教導兒子。

這樣一來,二王爺他們的性格就走偏了,本來就對皇位虎視眈眈。走偏後行事更無顧忌,絲毫沒想起秦氏一族的家規。

下毒、暗殺,這不過是他們玩膩了的手段。

皇帝為什麽讨厭他們,就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敢堂堂正正地和他搶奪皇位,都選擇在暗中下黑手。

這樣的品行,哪怕他沒有兒子,也沒有十一,也不可能從他們的孩子中挑選繼承人。

寧可從宗室中挑選繼承人,也不把大秦交到這種人手中。

前朝為什麽會被滅?而且還是人人喊打的朝代。不就是因為他們後來的皇帝全都不做人嗎?

誣陷忠良就不說了,因為前朝經常幹。

更讓人無語的是,皇帝居然親自下場和百姓搶地。他圈地啊,明晃晃地從百姓手中搶走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甚至一個銅板都不願意付。

這樣的皇帝還不止一位,而是好幾位。

最後天下大半的土地都到了皇帝的手中,百姓們活下不去了,那就只能反了。

秦宸讀了前朝的史書,才知道前朝的後幾十年有多瘋狂。

那真的是皇帝嗎?這種人是怎麽坐上皇位的?強占百姓的土地,不把百姓當人。皇帝這麽做,皇族跟着學。

最後前朝就這麽被起義軍滅了,由太祖建立了大秦。

可以說前朝真的是不得人心,從上到下都在前朝的屍體上踩了一腳。

前朝被滅,只花了兩年。

只是這片土地被前朝毀得差不多了,太祖相當于是在廢墟上建立起的大秦。又花了二十幾年才恢複一些民生。

又經過了好幾代皇帝的努力,才有了現在安居樂業的大秦。

雖然百姓口袋裏沒多少銀子,但是他們不再餓肚子。

就算天災降臨,皇帝也會發放赈災款和糧食。對這方面皇帝抓得都很嚴,敢發國難財的,下場都很慘。

所以那些貪官,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只是希望貪官改好的,這是不可能的。人家會貪,就是因為他想貪啊,這種人怎麽可能改好。

皇帝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只要不過分就放他們一馬。特別是那些小貪,但把本地發展得很好的官員,皇帝甚至還會重用他們。

相比那些一點也不貪,但是把地方治理得一團亂的官員,這種官員用起來才放心。

因為人家貪歸貪,可事一點也沒少做啊!

只要不是從百姓身上貪的,皇帝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相比他貪的那些銀子,治理好當地能力才更讓皇帝看重。

這個皇帝還沒教導弟弟,弟弟現在還小,可不能讓他早早知道這些。适當地保持天真,讓他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而且年紀小性子不定容易走偏,所以皇帝對弟弟的教導向來是怎麽光明怎麽來。

等他年紀再大一些,性子定了再教導這些也不遲,那時的幼弟會自己懂得分辨了。

哪怕知道世間不可能有這麽多偉光正,秦宸還是好好跟皇帝學習,因為他知道這些教導會讓自己以後的路走得更順。

皇帝和弟弟出門踏青,要不是中間被人打擾,這一天應該有個非常美好的回憶。

可惜中途被一群纨绔子弟打擾,留下了遺憾。

“十一,回去了。以後有機會,哥哥再帶你出來游玩。”

皇帝招呼正在溪水邊撿石子的弟弟回家。

“來了。”

秦t宸把手中好看的鵝卵石收起來,朝秦昊跑去。

“哥,你看這個像不像一座山。”

秦宸舉起一塊鵝卵石給兄長看。

“還真是,宸宸的運氣不錯。”

皇帝看着手中的石子,上面有流水沖擊後留下的印跡,看上去還真像是一座山。

“這個像棵樹。”

秦宸把自己撿的鵝卵石倒在馬車上,一個個給皇帝看。

“喜歡就留下吧!我讓人給你送幾個玻璃缸,把它們養在裏面,肯定很好看。”

皇帝對弟弟說。

“謝謝哥哥。”

秦宸對這些石愛不釋手,小時候他唯一能擁有的就是這些在河邊撿的鵝卵石了,它們不值錢,又到處都是,沒有孩子會搶。

這一次他撿到的鵝卵石可比前世撿的要漂亮多了,上面還有好看的圖案,就更漂亮了。

這一次踏青,秦宸撿了一堆石頭回去。哪怕這些石頭上有圖案,也改變不了它們只是石頭。

更別說還被他養在了玻璃做的水缸裏。

雖然現在大秦有透明玻璃,但是因為技術的原因,成形的都比少,巴掌大的鏡子就很難得了。

不過聽皇帝說,經過幾代的研究,工匠們已經改良了技術,相信過不了多久正陽宮就能換上透明的玻璃窗戶了。

這樣一來,哪怕是冬天,屋子裏也不用老點着油燈了。

用玻璃做窗戶,屋子內會亮堂許多。

玻璃的材料變易,主要是人工比較貴。

但是改良技術後,玻璃的産量高了,整塊玻璃制作出來也不難了。

相信玻璃的價格會下降,也許某一天連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

現在嘛,暫時還是賺那些有錢人一大波吧,皇帝的私庫也能更飽一些。

是的,玻璃是皇帝的私庫,雖說因為技術原因每年出産的不多,卻也能皇帝賺了幾十萬。

以後賺得只會更多,皇帝想必會樂得見牙不見眼。

畢竟銀子嘛,誰能不愛呢?

反正秦昊兄弟是愛的,畢竟沒錢寸步難行嘛!

出去玩一天,第二天兄弟倆一個補課一個拼命工作。

玩一天的代價肯定是要付的,所以接下來兄弟倆都沒時間玩,就連晚上吃飯吃的都是戰鬥飯。

相比秦家兄弟的忙碌,咱們的李德有李公公,則是對那幾個纨绔子弟的家長出手了。

他也沒做什麽,只是派人找了他們家一些貪污受賄,強搶民田的證據,然後交給了皇帝。

李德有做這些沒想瞞過皇帝,所以對他遞上來的證據皇帝一點也不例外。自家伴伴是什麽性子,二十幾年足夠皇帝了解了。

本來就不是什麽大度的性子,被人這麽對待,李德有不報複回去才不正常。

那幾個纨绔子弟,都是京城勳貴家的孩子。受家中長輩溺愛,一個個被養得無法無天。

他們當天見識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這些人手中還有人命。

皇帝看完自然不能饒恕他們,抄家抓人一條龍服務。

有證據在,刑部和大理寺也不敢拖延,連和他們幾家交好的勳貴世家都不敢出來求情。

皇帝帶弟弟出門踏青,卻被幾個纨绔子弟找茬的事,在皇帝故意放出風聲後,大家都知道了。

沒人認為是皇帝過分了,只覺得皇帝不愧是皇帝,就算是報複也是堂堂正正地來,而不是選擇私下弄死他們。

就是這幾家抄出來的家産,全被皇帝收走了,一點也沒進國庫,讓某些想趁機撈一筆的人飲恨。

這老秦家的人在算術方面也太厲害了,平時就盯着緊,現在連油水都撈不到,太可恨了。

好在大家都沒撈到,心理平衡不少。

皇帝可不像大臣們想的那樣,把所有的家産都揣自己兜裏。

事實上皇帝把大部分都歸還給它原本的主人了,特別是那些土地鋪子和一些寶物,都是他們從別人手中強買強賣,甚至是強占而來的。

皇帝可不像大臣們的吃相那麽難看,他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剩下的才被他放入了私庫。

至于大臣們的誤會,皇帝都懶得解釋,愛怎樣就怎樣吧!

本來皇帝是懶得解釋,也不想理會這些大臣,不想大臣不放過皇帝。

“陛下,十一皇子已經七歲,不該再住在正陽宮中。”

禦史站起來,遞上手中的折子。

“好好好,朕知道了,退下吧。”

皇帝敷衍地說道。

禦史這些人吧,一天不參幾次他們渾身都不舒服。這又不是第一次針對十一,皇帝都免疫了。

反正你們參你們的,聽不聽就是我的事了。

皇帝的态度讓禦史氣極,卻拿皇帝沒辦法。

“陛下,十一皇子已經七歲,作為先帝之子,再住宮中已是不妥,應出宮開府獨自生活。”

好家夥,看皇帝沒打算理會自己,居然再次針對起了十一皇子,這一次還想把人弄出宮來。

勇士啊!

大家用敬佩的眼神看着他,然後紛紛朝旁邊挪了兩步,離他遠一點。

誰不知道皇帝對十一皇子有多疼愛,而且人家才七歲,不是十七歲,也不是二十七歲,要讓人搬出來,怎麽也得十七歲吧!

那時十一皇子可以開府成親了,搬出來也說得過去。

人家現在才七歲,你不能因為先帝和淑太妃沒了,就逮着一個孩子欺負吧?

可惜這位七品的禦史,這一次是踢到鐵板了。雖然不知道他身後的人是誰,但是能想出這個主意的,想必腦子也不怎麽行,要是知道是誰大家肯定會離開八丈遠。

跟這種人交好,絕對會被坑得一臉血。

“你說什麽?朕沒聽清楚,再說一遍。”

皇帝坐在上方,看着下面不知死活的禦史,不管他是被誰指使的,皇帝都饒不了他。

終于發現皇帝語氣不太對的七品禦史,他後知後覺地擡起頭看向衆臣。

讓他把目标對準十一皇子的人可沒有說,自己這麽做了後會惹怒皇帝啊!

之前皇帝不在意的樣子,讓他覺得皇帝不在意禦史,他才臨時改變意圖。他的目的不是讓十一皇子搬出皇宮,而是讓皇帝同意十一皇子搬出正陽宮。

二選一的情況下,皇帝才會同意讓十一皇子搬出正陽宮的條件。

可是怎麽現在這種情況,和他預想得不一樣呢?

看衆大臣迫不及待遠離自己的模樣,七品禦史的頭皮開始發麻。因為他發現連自己的上官禦史大夫都對自己視而不見,顯然沒有幫屬下解圍的想法。

今天第一次上朝,還是只職場新鳥的禦史,本想靠着參皇帝和十一皇子而出名,給大家營造一種不畏權勢的印象。

但是現在他好像玩脫了,不畏權勢大家沒看出來,只看到一只傻鳥不停地在皇帝的頭上蹦跶。

十一皇子就是皇帝的逆鱗,自從幾年前的事件後,大家都有默契避開十一皇子。

而且十一皇子現在還小,正是需要家長撫養的時候,把一個七歲的娃扔出皇宮開府,這得多狠心的人才能提出這麽離譜的要求啊?

反正他們不相信這個職場新鳥背後沒人指使,也就這種沒受過職場毒打的新人,才會被人利用。

換個在官場待了幾年的老人來,都不會犯這種錯誤。

所以這位新上任的禦史倒黴了,上任沒到三天,就被從頭撸到腳,變成了白身。連好不容易考上的進士之身也沒有了,簡直一個大寫的悲劇。

可是沒有人同情他,因為這種看不清形勢的人,走到哪裏都會壞事,誰敢要這種下屬啊!

沒看到禦史臺都沒有出面幫他嗎?

本來禦史聞風而奏是他們的權力,皇帝也不能拿他們所奏之事處罰大家。哪怕他們所奏之事沒有證據,甚至是污蔑,皇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可是今天,堂堂禦史被皇帝撸了官職不說,還貶為白身,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就知道這件事不簡單了。

主要還是對方這一次撿的軟柿子它一點也不軟,是鋼筋做的,咬上一口就會崩掉牙的那種。

對方可是犯了皇帝的大忌,再加上他想踩着皇帝和十一皇子上位的吃相太難看,因此在不得罪皇帝的情況下,誰會出來保他呢?

保個屁,有多遠滾多運。這麽蠢的人,他們已經很多年沒見過了。

禦史臺的人都不待見這等沒眼色的同僚,恨不得離他越遠越好。

沒有人幫忙,對方只能去找那個指使他的人了。明明是對方說的,他是禦史,參皇帝和十一皇子不會有事。

皇帝早就派人跟着t他,那人最後來到的居然是六王爺府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