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真相
真相
世間所有的人和事都有如向前奔騰不息的河流,沒有人停留在原地,除了珍嫔。
自那日皇上震怒之後,珍嫔的宮內已與冷宮無異,年輕的仆婢都已經被帶走,只留下寥寥幾人。珍嫔是過了好幾日才從這樣的變故中反應過來的。
想不到,自己竟是這般的下場。珍嫔環視四周,想來這四周的磚牆瓦舍,就是自己今後的天地了。珍嫔不由得苦笑。
待得身子爽利之後,自己對着鏡子梳好發髻,自己橫豎也是見不得人,倒是也不需要着太多的裝飾,就這樣素淨着,看看外頭的好太陽。真是好光景,珍嫔心內感慨。
珍嫔倒是很快地接受了如今的情形:橫豎當初在宰相府的時候就是這般,自己和娘親也是在無人問津得後宅內不是嗎?只是如今只有自己而已。
恰巧這一日是宮內太監來送膳食,宮門打開又迅速合上,在那時間內,珍嫔看到了宮門外頭有着些宮中仆婢在探頭探腦,伸長着脖子打量着宮內的一切。
珍嫔不以為意,就這樣任由她們打量着:又有何在意的呢?她們不過是為着滿足自己或者自己主子的好奇心,看看當時被寵愛的妃子如今是怎樣凄慘度日,只是珍嫔卻不在意。
自己進宮本就不是為着榮華富貴,不過是宰相父親的安排。而就算後來的一切也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只是被命運不得已推着走。她們又有什麽好來好奇的呢?
珍嫔也不知道外頭現在是如何傳自己的?一個想要寵愛以至于瘋魔的妃子假孕?還是呢?珍嫔不知道,卻只得深深嘆氣。
孩子,仿佛這宮裏的女人都必須與孩子挂鈎。自己當初只覺得華妃的不孕有蹊跷,自己當初本是想要知道真相的,如果當初知道了真相會不會好一點呢?可是現在這一切好像都來不及了。
珍嫔的心上壓着謎團,卻沒辦法再将這謎團解開。
在這幽禁的日子裏,起初珍嫔只是日日待在自己宮內,待到好些的時候就開始出門。
在廊下支上一張小凳,然後拿着絹帕細細繡着。
雖說是幽禁但是已與冷宮無異,這宮內送來的吃穿用度自然都是越來越差的。本來珍嫔也對這些吃穿并不講究,只是人從簡入奢易,反之則難。
總之也是在宮內做了幾月的寵妃,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如今驟然從天上掉到地下,這穿衣尚還行,只是沒有新衣罷了,可是這吃食卻是讓珍嫔難以接受。
Advertisement
繡些絹帕,倒是也能換些銀兩,這本是在宰相後宅內娘親的生存之法,也是打發日子的樂子。珍嫔沒想到在宮內的時候自己竟還有靠着這針線活換些好吃食的日子。
雖是嘆氣,卻難免萬幸,所幸這絹帕出去,那送來的吃食果然是要精致上幾分,近日來,竟然還有些粗制的點心了。也罷,橫豎現在也是無事來做,不如讓自己做些什麽以免胡思亂想。
這一日,珍嫔坐在廊下手上的針線活做着做着有些失神,一方絹帕掉在了地上。
“娘娘當心啊。”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緊接着一方潔白的絹帕就到了眼前。
珍嫔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老嬷嬷,笑着點點頭。
“娘娘莫非認不得老仆了?”那老嬷嬷卻不急着走,反而是就站在一邊,一副要與珍嫔聊天的架勢。
聽聞老嬷嬷如此說,珍嫔在腦海中仔細回想着自己是何時與這老嬷嬷有舊交,卻怎的也想不起來。只是到底是自己宮裏的人,瞧着倒是眼熟,卻怎的也想不起來是何時有的交集。
興許是看着珍嫔這樣子,那老嬷嬷面上露出幾分失落來:“娘娘那些日子煩悶無事,可是叫着老仆們講了些舊事來給娘娘解悶的呢!”
如此一說,珍嫔果然想起來了眼前人,這才說:“本宮近來常是忘事。那日嬷嬷講得讓本宮聽得很是有趣呢!”
“娘娘不必客氣,老仆也是得了娘娘的賞的。”那老嬷嬷笑着說完像是看出了珍嫔并無交談的興致,竟還出言安慰道。
“娘娘還需要自己想得通。這宮裏的女人做主子的、做仆婢的,橫豎最後都是孤單寂寞。早些想得通,也就早些安心。”
“嬷嬷有心了,本宮也是如此想的。”許是在驟然意外以後,珍嫔一直将所有情緒都積壓在心底,如今有個人不經意遞來一絲溫暖,竟像捂化了寒冰般滴答滴答滴下水來:“只是,宮外的娘親和幼弟也許此生無緣再相見了。”
此話說得凄涼,那老嬷嬷也長長嘆口氣:“老仆當年進宮前也是豆蔻年華,家中也有慈母,不過老仆的是幼妹。興許,如今,幼妹尚在,慈母已是故去了!”
說罷,老嬷嬷小心地看一眼珍嫔又安慰道:“娘娘還是不必悲傷。老仆此事上倒是相信娘娘的。定是那太醫醫術不精!”
珍嫔被老嬷嬷逗笑了:“嬷嬷真是會說笑,那些可都是宮中禦醫,天下醫術的最精尖,又豈會是醫術不精?”珍嫔此時尚未多想,只當是老嬷嬷撿着好話說來安慰自己。
“老仆可不是瞎說話,當年看着他老仆就覺得他是個草包,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是如此!”老嬷嬷自顧自說着卻沒注意到珍嫔的面色變了。
“嬷嬷知道是哪位太醫在為我請脈?”
“自是知道。前些日子,那太醫隔三差五就在這宮內走動,老仆總是會瞧見的。”老嬷嬷看出珍嫔的面色有變,謹慎地說着。
“那嬷嬷又為何說那太醫當年事?莫非是當年相識?”珍嫔看出老嬷嬷眼神躲閃,知曉自己失态了,于是調整自己的神情如常,盡可能平靜地問道。
“那太醫都是世代官爵在身,老仆只是宮內一個下等仆婢,又豈會與他們有故交呢!只是娘娘可還記得,當初老仆在華妃宮內做過灑掃仆婢,當初就是這個太醫給華妃娘娘瞧得呢!”老嬷嬷說到舊事八卦,說到興起也不再看珍嫔,自顧自說下去:“當時也是谄媚之極,還誇下海口說華妃娘娘定是要在小公主之後再孕龍子的,當時可将我們都高興壞了。那主子賞賜定然是要更多的。可誰知道那太醫日日調理,也沒見個動靜。害得我們這些人白高興一場······”
老嬷嬷還在繼續說,可是珍嫔已經聽不到了。
當初在腦海中電火花石般的念頭如今變成了實際的猜測落下實态,仿佛那真相就這樣呼之欲出。
太醫!畏罪自殺的太醫!自己當初怎麽就沒想過太醫呢!也許華妃也和自己一般,因是宮中禦醫,便從未多想過,可誰人又能保證說太醫便是不會有害人之心呢?
若是這般猜測乃是事實,那麽一切就都有跡可循,一切的解釋也都通了。
那太醫定是皇後的人。珍嫔想及最初的時候,自己因服着藥卻從未想過自己會有身孕的。都是那翠荷帶着太醫來,才說出自己有孕的喜訊的。當初自己也是格外詫異,可是那太醫當初言之鑿鑿,自己畢竟不懂醫理,又豈會不信?
若是皇後安排,那便是合理。想來那華妃的調理身子也是這太醫暗中作梗,明着是為華妃調理身子,暗地裏若是下些不利于女子身體的藥,又有誰人能知道呢?
皇後的确可怕,皇後也的确有這個手段做到如此。當初自己本以為華妃盛寵多年定是最為了解皇上的人,可是皇後當初助自己得寵,步步為營,自己才發現最了解皇上的人其實是皇後。
只是,珍嫔想不明白,皇後若是針對華妃,是為着防止華妃生下皇子威脅到太子地位,那自己又是何必勞煩皇後這般費心費力呢?
珍嫔猛地站起身,自己要将這個消息告訴華妃!
“娘娘,您這是怎麽了?是要去哪裏?”老嬷嬷沉浸在自己的講述中,被珍嫔猛地起身吓了一跳,連忙出聲詢問。
老嬷嬷的聲音傳入耳內,珍嫔卻又頓住了腳步:這只是自己的猜測,卻沒有證據。那太醫已是畏罪自殺,現在是死無對證。自己就這樣告訴華妃,華妃又怎麽會相信自己呢?更何況,自己怎麽闖得出宮門口的層層把關呢?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如今将真相告訴了華妃又能怎樣呢?多年過去,想必華妃的身體已經被那太醫調理得再無回天了,而自己呢,已是如此地步,皇上又豈會為了一個并無身孕的小小嫔位去撼動地位穩固的皇後呢?
珍嫔頹然坐回小凳:“無事,老嬷嬷繼續說,本宮方才只是乏了。”
老嬷嬷寂寞許久,見得珍嫔默許自己講述,又自顧自說下去。
在老嬷嬷喋喋不休地講述中,珍嫔的眼睛透過前方宮門看向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些時候,時過境遷,就算是知道了真相,那真相也似乎并不重要了,也罷,就是這樣吧!
珍嫔拿起那方絹帕,輕輕撫摸着,又仔細地将針穿過。